郑州的清新教育怎么样:第十二届文化讲坛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8:50
 2007年9月12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十二届文化讲坛暨全球图书馆高峰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解放网与新浪网进行了联合视频直播,以下就是论坛实录:

  点击欣赏论坛视频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尹明华:

  尊敬的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下午好!

  已经举办了11期的解放集团“文化讲坛”,今天第一次邀请国外嘉宾和中国上海的同行一起,共论现代阅读这一崭新的文化现象。

  很长时期以来,阅读这样一种文化消费方式,总是和传统媒体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传统媒介,主要是指书籍、报纸等等。因此,对书的崇拜和敬仰,是一以贯之并且绵恒以久的。正如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翁贝托.艾托所说“到目前为止,书还是最经济,最灵活,最方便的信息传输方式,而且花费非常低廉,书是那种一旦发明,便无须再做改进的工具,因为它已经完善,就像镰子、刀子、勺子或者剪子一样”

  但是,信息技术对传统阅读方式产生的冲击,使更多人开始感受到“写给谁看”比“写什么”更重要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今天媒介接触的形态在决定消费人群的形态,阅读的成本是时间,读者拥有视所需要的去选择但不愿被强制,有信息需求但不愿以大众方式接受,希望体面接受但不愿成本过高,希望能够吻合生活节奏和工作形态而不愿意被轻率的一再要求。

  因此,新的需求组合本身已经创造了必读,必有的内容,并且还要借助于新的媒介来适应读者。传媒大亨默多克就认为:“我们所处的环境的产生,每当新的一波技术来到的时候,都会促进旧时代的提升。每一种新式媒介都会激励它的前辈变得更有创造力,与消费者更为贴近。”

  我相信,我们今天在这里谈论现代阅读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的工作与读者更为贴近,让媒介的内容与读者更为贴近。在此,我要代表解放报业集团,衷心感谢嘉宾们的远道而来,我们期待着他们的精采演讲。

  下面,请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周瑛琦小姐上台主持。

  周瑛琦:

  非常感谢尹社长,今天非常容幸来到上海,参加第12届的文化讲坛,而且这次由于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我们义不容辞来参加,今天我来到这边也带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解放日报是非常重视这次的会议,这个主题我也颇有感受,我第一个老板是在全球化时代的跨国的集团叫MTV,是第一次通过卫星网络,发达的科技把西方的流行文化迅速的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今天我作为MTV亚洲台第一代的娱乐主持,我今天能为阅读,为文化做一点事对我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请允许我对这个主题做热烈的探讨,我们看到人类有千百万年的发展史了,文字记载是为了传播知识,也是为了传播情感,人类在有文字之前,其实我们就已经会阅读了,中国人说仰观天文,俯查地理,那时候就开始创造了字,我相信埃及的朋友也是有这样的经验,像日、月,我相信小朋友不用学习就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还有像我们的京字老外不用学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四大发明当中还有两大发明是跟字有关系的,印刷术另外是造纸,从此以后我们有了纸书,现在阅读信息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一张光碟,一张光盘,一个记忆棒里面就有很多的信息在上面,这个不但方便了阅读,也方便了剪切,方便了复制,也在某一个程度上为抄袭带来了一些方便。

  今天要阅读上海的话可以看一本张爱玲的书,也可以看李安新的电影《色戒》。到底现代阅读和文化积淀有什么样的关系,有多大的关系,它的影响又是如何,现代阅读又包括哪些内容,哪些方法,哪些方式,文化积淀又属于哪些范畴、内容,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今天我们请到了来自世界四个角落的鼎鼎有名的图书馆长来为我们回答这些问题。

  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句话,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在地球的情况非常奇妙,我们每个人如此短暂,不知为何为了神圣的目的来到这个世上,我们能确定一件事就是为了他人,为了无数的息息相关,同情、同命运其他的灵魂而存在,我认识了多少我内在和外在的生命力是建立于别人的劳动力上,不管是活着的,还是现在已经死去以及我必须要多么的认真发挥全部的精力才能还回我收到的这么多。所以为了伟大世界人类文明的传承我们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我们现在要特别向我们各位馆长致敬。

  首先有请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简.符乐顿,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伊斯梅尔.塞拉吉丁,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以及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上台。

  在此为凤凰人打一个广告,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难道女人直接当牲口使了,所以现在看到女人是有多强的,我们在台上唯一一位女馆长,是凌晨到的确是今天第一位发言的,我们有请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简.符乐顿,她为我们讲的主题是现代的图书馆怎么来适应现代的科技,《21世纪图书馆、书籍与阅读》。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 简.符乐顿: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虽然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历史有6万年的历史,澳大利亚的书面写下来的历史却是直到欧洲人移居到澳大利亚才开始的,我到上海的这次旅行稍微晚了一些,所以我有机会参加了加拿大总理给澳大利亚总理赠送在澳大利亚最早的印刷品转增的仪式,这个印刷品是一份有关在悉尼的大剧院要展演的一份广告,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在澳大利亚出现最早的文本是悉尼警察局局长给公民的安民告示。最近加拿大总理给澳大利亚总理转赠的这分广告是在加拿大图书馆和档案馆里面发行的,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加拿大人们意识到这度澳大利亚人民多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图书馆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慷慨的情谊。澳大利亚最早的宣传品或者澳大利亚最早的印刷品是跟娱乐相关的,没有特别的哲学,没有特别的科学,和我们现在所做的因特网情况非常像。

  澳大利亚图书馆仍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图书馆,可以说我们的国立图书馆是当时象征着整个国家统一和独立的最重要的一个工具,那些创造了澳大利亚图书馆的人们对图书馆有非常大的雄心,希望成为一个伟大的图书馆,不仅仅跟澳大利亚人民有关的馆藏,而且来自全世界的文化藏品都在这里收藏,而且在全世界的图书馆之间扮演一个领袖的角色,当时的目标就是希望图书馆适合澳大利亚国家形象的图书馆,我们今天的雄心壮志也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今天所在的世界变化了,而且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我们的实力很大程度来源于我们一以贯之的努力。

  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收藏,这包括书籍、报纸、报刊、杂志、印刷品甚至于像饭店里面的菜单等等我们也都进行收集,而且我们也收集图片,地图,声音、录音文件包括一些CD。

  而且不断的在往世界各地搜寻我们所没有的一些收藏品,在最近的几年里面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应对了全世界全新的需求,那就是要收集一些以数码形式存在的产品或图书,在过去的15年里面大多数的作品都有一个数码的产品,而且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越来越的产品只有数码形式的甚至于已经没有纸面形式了,我们要做的是仍然对它进行收集,比如从网上下载下来,这些只存在于数码状态的信息我们收藏他们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将今天的知识给下一代继承下去,所以我们要继续采取一个非常认真的态度。

  所以我们现在一个很重要的解决方案就是对所有的网络信息进行档案存储,从1996年以来国家图书馆和我们的伙伴图书馆致力于将网站上的信息进行收藏,所有的这些收藏品都可以在潘多拉这个数据库发现,现在这个潘多拉的档案被使用得非常全面了,在建立潘多拉这个档案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两个主要的目标,首先我们知道每个重要的网站都有很有可能随时从因特网上消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例子就是01悉尼的奥运会,01年举办奥运会会之后网站就不存在了,即使有的时候网站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内容和形式会发生变化,我们将展示出网站重大的变化。未来的研究人员对我们所收藏的档案也会非常有信息,就像我们对传统上的历史印刷品一样。

  第二我们要意识到所有今天我们看到数码信息都很有可能没有办法再提取出来,主要是因为技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的数码储存方式开始落伍,国家图书馆最近收到了一些文档材料和数据信息,是一位著名的医生所做的研究,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澳大利亚病理学家,05年的时候接受了诺贝尔医学家,他的关键性研究都是在70年代或者80年代初的时候进行的,他作出了很多的研究都是在一个5.24英寸盘上存储下来的,这种软盘的技术已经是非常落伍的,将这个软盘上的数据保护下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在人们建立这些数码资源的时候,他们创造它的时候并不是考虑要将它进行长期保存的,在一个短短的30年的时间里面,计算机在开始发明之后我们所使用的接触并且使用信息的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如何来确保这样的界面与我们当前创造的界面相互融,我们每天会对我们档案进行监控,会决定文件的格式是存在风险或者是过时的,现在图书馆的管理者或者数字档案的管理者也是在构建各种新的工具来提醒文件数据可能出现的风险。

  潘多拉档案事实上是由很多澳大利亚的网站组成的,它仅代表了澳大利亚网站当中非常小的部分,事实上很有可能许多有研究价值的网站它并没有保存在潘多拉档案当中,因此我们国家图书馆也是使用了第二种方法来保存网页的内容,在2005年和2006年我们是使用了内部档案的手段来收集所有的澳大利亚的网站,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收集到了多达5亿的文献,与此同时我们也是不断的每年在收集澳大利亚各个网站的信息和内容当中,尽管我们在不断的努力收集网站上的信息,但是我们却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信息向公众进行提供,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得到真正的非常明确的许可来将这些网站内容对外进行发布。与此同时我们图书馆也是正在寻求法律方面的进展或者变化来确保澳大利亚人都能够获取到我们这些数据,以数据形式存在的过去的信息。

  我们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对于我们图书馆的设施都是非常满意的,他们能够在我们的图书馆当中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同时也可以在图书馆当中享受像咖啡馆这样的一些服务,并且能够开展一些会务,为了更好的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也是需要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条件,不仅仅要向他们提供传统的图书馆的服务,同时我们要帮助他们能够寻求到新的信息,能够找到新的听众,并且提升整个图书馆社区公众对于资源的意识,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创新和多样化、数字化也将进一步帮助我们优化我们的服务,并且提供改善服务更多的机遇。

  社会的沟通同时也是我们寻找和使用信息新的途径,我们应该逐渐的摆脱传统的一些模式和方式,我们现在的用户会使用GOOGLE这样的网站,会进行非常独立的操作,如果是在必要的时候也会联系图书馆的管理者来帮他们提供服务。

  在当前的世界当中,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几百年来图书馆一直是为读者提供书本,同时也通过读者反馈新的意见来形成新的书籍,这样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不仅仅是帮助我们来分布或者是传播内容和信息,他们也甚至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沟通,能够在读者之间构建起相互的关联,并且积极的推动对话,事实上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博客、搜索引擎、iPod、播客等等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我们在传统上对于书本的质量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始终如一的品质,质量的保证等等,现在事实上我们使全球的读者也正在非常热情拥抱一些新的服务。在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我们也希望能够让我们的服务应对于新的传播形势,我们也提供短信的方式来提供参考的服务,这样不仅仅是可以让用户来找我们,而是我们可以积极主动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当然我们现在也了解到年轻的一代人他们能够用GOOGLE这样的网站来搜索信息,事实上我们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也是能够将我们的信息与GOOGLE进行整合,通过GOOGLE搜索一千家澳大利亚图书馆当中的内容和信息,我们也称作为澳大利亚图片的一种新的服务,在2006年我们与雅虎的FLIC图片共享服务建立了合作共享关系,FLIC的用户也可以加入到澳大利亚图片服务团体当中,在这个团体当中就可以提供一些高质量的,最新的一些彩色的照片,当然这些照片都是澳大利亚的照片。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澳大利亚照片的服务能够更好的改进我们服务的相关性。

  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我们在数字时代的努力,我们也是对于我们的藏品进行数字化的工作,当然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藏品让所有需要这些藏品的人都能够得到,事实上我们的重点是放在一些比较独特的藏品,相对图片、地图、音乐等等这样的藏品进行数字化,与此同时我们也是刚刚启动了一个项目将澳大利亚的报纸从1803年到1954年的工作,我们也可以通过文本搜索的方式来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文本搜索意味着我们要使得所有的人都可以搜索在成百上千的报纸文章当中搜索他们所需要的内容。

  在我们900万的藏品当中我们也会对所有的藏品进行分类,我们同时也是与许多澳大利亚的博物馆进行合作,在过去的26年当中我们开展了非常积极有效的合作,我们通过这个合作就可以建立1000家的澳大利亚图书馆所形成的藏品的数据库。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这个跨博物馆之间的界越或者在线的文本阅读或者通过在书店的购买来获取信息,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购买来获得所需的额外的服务,我们图书馆也是和澳大利亚的音乐经销商进行合作,用户可以收听30秒的免费音乐然后决定是不是要购买,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这样的合作方式,事实上这样的一种合作关系会帮助我们图书馆获得非常良好的发展,我们的目标也就是能够进一步的推动信息的获取,通过这样一种合作关系让我们的信息获取的过程变得更加的便捷。

  自1971年开始,我们有一个项目是提供在线的书籍,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发行商正在对他们的书籍进行数字化的工作,中国在这个领域也是走在非常的前面,图书馆正在将虚拟的世界逐渐改造成图书馆第二生命的概念。除此之外图书馆这个概念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可以在网站上列出他们自己的藏书,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藏品和自己在阅读方面的品位,在虚拟的环境都可以对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因素来进行改进。

  在澳大利亚的国家图书馆我们也很高兴的发现有一群读者,他们已经建立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这个社团,这个社团建立的目的也就是为那些喜爱有安静的地方能够进行思考所设立的,同时也是专门为年轻人设立的社区,通过这样的设定我们阅读的未来都可以得到保障。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要把网上的东西统筹一下这个量非常的大,我们也感谢这样的人有这样的使命感来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发现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我们之前也请几位馆长认为对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十大书,澳大利亚馆长选出来的第一本就是《易经》,其他几位馆长也选出了和中国有关的几本书,比如《红楼梦》等等。接下来我们介绍的这位馆长,他对建筑物很感兴趣,他对基因科技很感兴趣,他曾经担当过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的发起人和主席,也曾经是世界银行的副行长,专门管环保方面事务的,他最有名的一句话上世纪的战争是为石油而战,我相信下世纪的战争可能是为水资源,他1978年就访问中国了,98年曾经竞选过联合国科教文主席,今天非常容幸邀请他来现场跟我们谈谈图书馆的发展,我们有请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伊斯梅尔.塞拉吉丁。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 伊斯梅尔.塞拉吉丁:

  非常感谢,现在我们是处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不得不说我们亚历山大图书馆也是有一个互联网的档案馆,如果说澳大利亚出现了自然灾害造成档案损失的话,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我们的数据,在这个时代当中的语音、文本、图象数据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在逐渐的消失当中,过去我们认为书面的文本是人类沟通最重要的途径,现在的角色逐渐转化为信息的角色和帮助不同年代的人来进行相互沟通的功能。

  并不是文字就会消失或者书籍就会消失,我们的子孙万代在今后都可以继续的生存于这样一种非常丰富的文化环境当中,有着不同的选择,现在电视机非常普及了,移动手机也是无处不在,互联网也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使用,年轻人非常善于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些新奇的东西,甚至是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与此同时在人类的历史当中平面的报纸、杂志,一些书刊也是前所未有的丰富,我们现在有两种趋势,也就是电子产品,无线的数字数据和我们传统的媒体是可以携手共进的。

  如果说我们将上个世纪技术的发展和我们在新世纪的技术相比是不足为奇的,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全球的革命,我相信在新的信息时代它的变革的规模可以和我们过去两种变革的规模是相同的,譬如说像我们的农业革命是带来了文明的出现,而工业革命是改变了工人和产品的关系,现在全新的信息和通讯的变革带来了全新质的变化,除此之外像信息通信技术也是从计算机平台开始转换到了通讯的平台,比如像手机和PDA这样的一些平台。随着现在无线宽带进一步发展,穷困的人也可以逐渐享受到通讯平台的进步。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亿个手机了,他们都可以非常轻松的上网,而且非常容易,也非常便宜,网上存储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便宜,技术可以让信息随身携带可以随便检索,手上拿一个iPod可以存几百万份材料,信息的集中度非常快。我们看到今天的世界将会走向这样一个趋势,越来越快节奏,文化产品是可以随意取用,随意丢弃的,我们可以从呼拉圈的时代可以一下子跳到电脑游戏的时代,我们可以更深层次的探讨我们的文化传统然后找到创造这一切的文化底蕴。

  在我看来我们面对两个前景,一种前景就是我们所有的国家都会成为所谓浅尝辄止的国家,我们一方面成为消费技术的人,同时也消费商品,消费服务,就是因为有因特网的帮助我们知道每个产品的价格,但是不知道产品的价值,现在教育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一个追踪年轻人不断变化注意力形态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图书馆也好,博物馆也好都有可能被视为老古董,人们宁愿待在家里面或者在网上看一个老古董,而不一定到博物馆去看,而且他们不愿意仔细看完一本书,他们会看改编的电影。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会使我们下一代掌握更多的知识,会让他们更容易接触这么些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和技术,可以让所有人轻松的获得,这些资源都将由图书馆和博物馆来所保存和表达,我们一般的想法和这个观点是相反的,我们不认为像大家所人为的,IT技术就会推动图书馆或者书进行消亡,图书馆继续存在,而且会成为人类积淀文化传统的掌管者,协调人,这些图书馆会让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更多的去读书,虽然他们读的方式和我们今天会不一样,这些内容极端的丰富将会导致我们组织和交流这些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这些变化的产生,比如说我们现在提供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不同了,我们不再只是重写长篇大论,我们现在经常写一些个人主页,这样很容易将其他的文章连在一起,出版的产品也越来越结合了声音、图象和文本信息以及其他一些视频数据信息在一起,而且我们组织和准备这些材料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也有很多个人出版自己的产品,用不着出版商给他们提供帮助,直接将自己写出来的产品就登载在了网络上面,比如U2和FACEBOOK体现了这一趋势的重要性。而且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也进一步说明了可以在网上将信息进行索引并且可以非常高效的进行搜索,我们知道因特网就像一个街道一样,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东西,所以在这里图书馆就需要对它进行很好的管理,让人们能够轻松的从这个结构中间获取他们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信息。在一个世纪以前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诗人做过一首诗,知识的流行雨,这些知识都是知识,但是没有织布机将这些信息织成绸缎,我们的目标就是修建这样的织布机,图书馆将在新的年代里面,新的世纪里面采用新的技术,因为最终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我们的使命,并且将这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和解释,这样我们能够获得知识,而且我们希望有了知识,再有了人们深刻的思考和理解最终能获得我们的智慧,我们相信智慧会为我们带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都在谈高端的用户,我们都没有谈新的高新技术如何能进入到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和经济发展,新的技术总是倾向于有钱人,受教育的人,聪明的人,这样就可能进一步造成数据鸿沟的加大,并且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但是新的技术也有可能让发展中国家的穷人以一种蛙跳的方式超越发达国家,并不是一个网络的连接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虽然并不是要将传统的教育方式彻底颠覆,但是新的技术一定能够彻底改变老师和学生们进行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比如越南现在正在使用数码图书馆来推动农村的发展,这些村庄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中心,将他们自己成为知识型的社区,这样有多媒体电脑,打印机,照相机还有200多个数码化的DVD电影,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硬件设施和授权软件花的钱还是非常大的,巴西每年花在授权软件上的钱比他们扶贫花的钱还要多,所以现在逐步走向一个开放源系统,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标准和兼容操作的问题。我们现在联合国已经有一个目标了,就是世界上2015年之前将50%的世界人口联网在一起,这个目标如果大家没有很统一的标准是没有办法轻易达到这个目标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的话就会有更多的好产品。而且更多的人竞争将会带来更高效的市场,但是谁来设定这些标准,那些有权利的人往往有可能在设标准的问题上滥用自己的权利,为了国家的利益或者商业利益导致消费者付出更大的成本,在这里面有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相信就算是这个标准完全是市场推动的,政府也需要制订一些反垄断的条例从而保护公众的利益,比如我们知道很多的标准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新的技术不能出现,比如你怎么知道MP3就是在压缩音乐文件上是最高效的,正因为这些一些新的技术不能出现了。

  民间故事,民间习俗还有人们口口相传的东西要防止他们消失,一方面让我们现在的人知道,也要让未来的人知道这些伟大的传统,这些美好的故事,但是这不是一家机构完成的,需要很多的协作,需要有一些开放源,但是如果有一些格式已经过时了怎么办?我们是不是过几年就需要将一些可能会过时的数据重新进行收集和再录一遍,刚才澳大利亚的馆长已经谈到了我也想再谈一谈。

  我们知道信息和思考对于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读者和作者之间也是需要有中间人的,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人,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找到这些信息的源泉或者做一些语言模糊或者关联性的搜索,这在过去之前没有数码化世界的时候都是难以想象的,同时还有一些专业的文献整合也可以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巴西、阿根林、智利已经将他们的农业信息整合在一起,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未来得图书馆不仅仅是将老的文献数码化就可以了,其实它会带来很多新的技术,很多新的知识,并且将自己转变成为一个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联结在一起的桥梁,而且还将给最新进产生只存在于数码格式中间的技术叠加,所以未来的图书馆一定是可以让所有的这些知识找到一个永远的不会丢失的家。

  我们现在有一些人怀疑书最终还是会消亡的,你们可以去想一想,多少人去猜测IT最终将导致人们办公的形式绝对成为无纸化,但是今天我们所使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纸张比以前还要多,更多时时的信息数据对大家来说越来越重要,一方面量上在提高,质上也在提高,比如GOOGLE一个新的地图的产品,它的技术已经达到了30厘米的清晰度,我们可以将更新的技术给公众进行更多的扶持,但是是不是应该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我们如何保证个人隐私和保证公众利益找到一条最新的地线,我们需要进行很多的研究,需要很多的想象力,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考虑到对人类互动方式的影响就可以看到未来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挑战。

  女士们,先生们,主席,新的思考方式将会使我们确认全新的世界,一个技术推动的经济将会使有才能的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以一种可追求的方式获得他们的生活水平,科学价值被得到尊重,尊重人们的自由探求,尊重人们的自由言论,尊重人们健康的怀疑心以及好奇心,对真相要尊重,对知识要尊重,对理性要尊重,在这样的世界里面公平、合作将得到推动,创新者将得到回报,多样性将得到庆祝,在这里我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个基本权利,分享知识是一个基本义务,这可以能做到,这会被做到,这必须被做到,谢谢!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谢谢伊斯梅尔.塞拉吉丁先生,我也相信技术一定可以给人类的精神和生活带来一个真正的革命,说到这儿我想到过去这两年比较热的一本书,这本书没有现在的网络科技的话也不一定会出现,这本书叫做《1492》,作者的名字叫葛文.南西,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军事学家,在这里他提了一个想法,第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不是哥伦布,而是中国一个叫郑和的人,网络科技会让我们人类现在可以重新发现一些永恒或者是失去的,对人类的存在有一个全新的思考。接下来这一位是号称俄罗斯的记忆,总共收集的资料是有4200万多件,我相信大家很向往去那看一看,这140年的历史,每天平均有400多人登记成为新的读者,而这一位馆长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现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参观过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本来是参观40分钟,后来参观了2个多小时,这可能也是跟这位馆长的幽默是有关系的,下面我们有请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先生。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

  非常感谢主持人对我的介绍!

  各位尊敬的来宾,1500年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长曾经写到,有一种灾难会使博物馆毁灭,他们是权利机构的排挤,火灾,水灾,国家的大混乱和战争。

  15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今天我的各位同仁们也介绍了世界各地图书馆发展的问题,现在有人认为向信息技术过渡的时候不断有人指出传统的图书馆已经无可救药的落伍了。现在我就来讲一下自己关于这点的看法,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书、读者、阅读和图书馆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之下,首先我先列出两个决定性的因素,第一全球化以及文化的多样性,第二人类所积累的大量的知识,信息的总量以及如何能够有效的利用他们的可能性,先来说一下全球化,全球化带来了非常明显的结果,专家认为世界范围内现在有6800种活的语言,这其中的三分之二实际上是没有书写形式的,而且正在以每周一种的速度消失,专家们普遍认为再过25年大概只有600到700种语言能够留下来,今天我们听到了英文、俄文以及阿拉伯文等等,但是这些只是少的一部分。

  第二点孔子曾经说“知所之,知所不之,乃为知也”,今天我们的难点在于去探索我们所不知道的,因为知识的总量已经大到仅仅凭借人类的生命已经不够去了解掌握的地步。

  我今天所指的图书是指信息的载体,包括古代的手抄本,也包括现代的书籍,也就是人类思想活动任何一种物理体现的形式。以前书籍和读者都是非常单一的,但是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可以使同一本书被许多不同的读者进行阅读成为一种可能,书也随着人类知识的丰富变为更加多样化。比如我们在网络上发表一本书,世界各地千百万的读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读到它。

  我们再来看一下读者的变化,最初读者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为数不多的人都是当时社会的精英,然后数百年之后随着全面识字率的不断提高,掌握阅读的本领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充分享受社会权利的一项必要条件,与此同时阅读变成一项普通却又必不可少的精神行为。所以说读者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成为了一项大范围的,普通的,公众性的活动,也就是说在现在条件之下并不是一定非要拿着一本书或者报纸来阅读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通过电脑进行阅读,传统意义上的书本和网络阅读是非常不一样的两种过程,因此阅读本身和读者群体在新的技术条件之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讲一下图书馆,图书馆是社会组成中具有比较积极的保守元素之一,我个人认为图书馆是维持文明进步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同的国家不断出现消失,各种社会结构的不断出现,但是只有图书馆还存在,比如我们刚才所说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已经存在2000多年。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图书馆发展的具体状况,先来看一个具体问题,比如说上海一座工厂的普通工人真的必须非常好的掌握中国历史吗?真的必须知道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吗?或许只要自己基本职业技能就可以了?还有一个问题不会使用电脑的中学老师能够称得上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好老师吗?这些问题都是交织起来的。

  我认为人类的发展已经到达了这样一个程度,也就是说类似于计算机常规数据那样的一小部分知识才会得到人类的青睐,那么究竟图书馆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图书馆现在发展面临两条路,第一条路按照传统模式将图书馆保存下来,也就是说书籍、报刊以及各种纸类的档案文件资料作为基础向读者服务。第二条路也许更受欢迎和有效,图书馆在保持运用原有的信息和资料的同时,充分消化吸收新的信息技术,这样的话图书馆的传统优势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加强,实现这一路线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也就是说国家和社会必须理解图书馆革命性转变的必要性,国家和社会都必须理解应该为图书馆的转变创造相应的条件,也就是说在立法和资金上提供支持。

  今天我所说的一切带有比较浓厚的人文色彩,好象只关系到人文、教育以及科学方面,但是我今天提到的一切是将来人类遭遇到的非常重要的共性的难题,比如说我今天已经提到过全球化的问题,全球的自然资源正在面临新的枯竭,气侯的变暖所造成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等等问题正在困扰着人类。最重要的是贫富之国的差距并没有减小,现在又出现了信息保障的差距,有这么一句话,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世界,而这一句话现在成为了现实。

  在这种情况之下,信息保障方面的差距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对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大情况之下我认为今天的论坛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所有的大型图书馆都应该在新的挑战之下进行有效的合作。

  再过几天由我馆和其他图书馆组成的代表团将来到上海,考察上海图书馆的各方面工作,借此机会我向上海图书馆的吴先生表示感谢。一星期以前成功举办了第20届莫斯科图书展,我有幸同中国国务院委员陈至立女士手中获得的有关中国历史的赠书500册,这500册藏书已经被我们存放到馆内特别的藏馆,同时也要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表示感谢,举办此类论坛来交流探讨问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回国将向国人表达这次论坛的成果,也谢谢今天的主持人,感谢大会给我发言的机会,感谢今天所有的来宾,我将在莫斯科恭候各位嘉宾的光临,谢谢!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非常感谢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先生非常精采的演讲,让我们感受到普京的待遇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可能是用一些符号或者用更简单的,人类共通的东西来沟通一些事情或许跟馆长说的一样,很多人现在不需要花那么多的时间阅读那么多的东西,可能我们浏览过了就好了,那么多的科学数据和程式我不用背,我也记不得,我愿意花更多的脑力去思考和想象,特别是现在我们人类共同面对许多的难题需要去想象,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好好读书,读书是为了学习怎么好好做人,最后还是回到人文、人性的一部分,接下来要介绍上海图书馆了,请问在座这个礼拜有去过上海图书馆的请踊跃的举手,本月份有去过的,今年有去过的,今年没有去过的请踊跃举手,上海图书馆是世界上8大图书馆之一,不管是从容量还是面积上面,我们刚才说亚历山大图书馆面积是8.5万平方米,上海图书馆是8.3万平方米,另外很吸引我们上海图书馆饱藏了中国很多非常悠久的,贵重的文物,一级文物有321种,在吴馆长的领导之下有800位员工每年接待900万人次,迎接来自于世界各地对图书馆有贡献或者有兴趣的朋友。今天来跟我们说一下图书馆的心得,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吴馆长,《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馆长 吴建中: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两个月前,我在甘肃天水参观了伏羲庙,阴阳八卦的各种符号和实物深深的吸引了我。8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能高度概括自然现象了,可惜那时还没有文字,我们无法真正解读先人们的思想。上个月底,国际图联在南非开年会,会后我特地去看了好望角。回国途中买了一本书叫《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这本书很有趣,也很有争议,因为很多关键的资料都不是第一手的。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没有文字,人类失去了无数智慧的资源,因为没有他们储存于图书馆,人类又失去了很多珍贵的记忆。这使我想起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一句话:“假如哪一天物质世界被严重损毁,但图书馆依然存在的话,那么我们的世界很快就会恢复原样,反过来,假如哪一天图书馆被严重损毁的话,那么不知道要给我们的后人增添多少麻烦。”

  我今天的题目是《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从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等一系列的信息活动来看,人的知识体系和图书馆的指示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可以说图书馆是人脑的延伸。

  首先,人有积极的学习天性。有一书的书名叫《孩子都是哲学家》,因为孩子们都喜欢提问题,但大量问题是没有答案或没有唯一答案的。一个人每天会碰到很多问题,假如你出于好意给他答案的话,也许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就到此为止了,但在不知不觉当中你可能抑制了他学习的天性。要培养一个能人,就要鼓励他不断的去搜寻答案,要培养一个庸人,那你就把所有的答案都一起给他就可以了。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一个人有多少知识是从是自己感触得到的,有多少是与他人交流获得的,有多少是从书本中获得的呢?我看到过一个数据,说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占八成。所以一个人大部分知识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够与隔了百年甚至隔了千年的先人对话,把先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把先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而且可以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前辈们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就像在一个课题组里,年纪大的和年纪轻的在一起共享这一领域的前沿信息和研究成果,等课题完成以后,所有人都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

  其次,人有独特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就是信息素养,指一个人信息查询、加工、分析等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无限的,但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尽管有的人有超强的记忆力,但也不可能什么书都看。以前讲学富五车,现在再大再多的车也不够用了。

  科幻小说家布鲁斯史特林曾经说过,你不可能通读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也可能在你读到百分之一当中的十分之一之前,已经见上帝了。我还记得美国学者路易斯.肖在传统人力的智力3R,也就是阅读,写作、计算之后加了第四个R,Reference参考,即查询知识的能力,他说懂得如何能查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等于掌握了人生全部知识的一半。其实很多知识留在待查状态就可以了,因为你知道如何去找到他们,所以查询能力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基本功。

  一般写论文,搞课题,都要占据很多的时间去查询资料,有一份资料说,一个知识性企业员工每天花费在查找资料上的时间为40%,假如一个人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话,那么可以挤出来的时间是非常可观的。

  朱光浅说过,“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读过的书都储藏在脑子里,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笔记或者卡片是人的记忆力的延伸。丘吉尔就喜欢在每一个房间都配备纸和笔,以便随时能够记录自己的思想和灵感,绝大多数有成就的人都有记笔记或记日记的习惯。

  上海图书馆收藏有盛宣怀档案,档案的总量达到有17万3千件之多,据说盛宣怀有一个习惯,喜欢把自己写的东西都要留下来,给别人的信怎么留呢?他就再抄一遍保存下来。人需要借助外力,笔记、日记以及电脑、藏书等等都是用来延伸自己记忆力重要的工具。

  第三,人有丰富的隐性知识。由于文字无法记录下来,人类不知道失去了多少隐性的记忆,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史上作为文明记录保存下来的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人有很多一刹那产生的灵感还有很多非常特殊但是难以记录的一些隐性的知识。在英国的时候我听一个导师曾经跟我说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天一个搬运工来他家作客,他当时随意说了一句话,你看看我的这些书怎么样,搬运工站起身,环顾四面墙上摆满的书,很快说了一句五吨。360行,行行都有它特殊的职业灵感。人类有很多只能意会很难言传的经验,其中有一些被我们称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说昆曲、古琴、中医等。

  梁启超说过:“中国凡百学问都带有一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神秘性,最足为智识扩大之障碍。”只有把隐性的知识变成可交流的,可编码的显性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实现知识的共享。

  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无数个小图书馆催生出社会的大图书馆,人们希望把自己头脑当中的东西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地方,于是就有了图书馆,有人把一万年以前法国腊斯克洞窟的壁画也叫做图书馆,今天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也来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复活后的今天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图书馆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图书馆的馆长是2500年前的老子,他担任过周朝的首藏室支使,在过去图书馆和档案馆是一家。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当中有两项发明是跟书有关的,发明源于需求,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特别是藏书家对书广泛大量的需求,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才得以广泛的利用起来,这些藏书家对书以及对书史的研究之博大精深,令我们今天不少图书馆的馆员自叹不如,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各文明当中历经风雨寒暑,仍能够保持文化性德的一贯性其重要原因是中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和藏书文化,考察了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之上发出了上述感慨。在许多有关文明的论述当中,唐英比对中国文化一直是非常推崇的,在现代社会图书馆作为知识交流中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今天图书馆已经成为所有社会文化组织当中最完美,对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网络,在上海除了市图书馆以外还有33家区县级的图书馆,215家街道、乡镇图书馆,这些星罗棋布的图书馆为市民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精神食量。上海社会科学院又一项调查表明市民最常光顾的是图书馆,2005年访问纽约州各个图书馆的人次是一亿零五百万,而同一时期到其他场所的人是一千万,人们之所以会经常光顾图书馆是因为想和其他的人一起共享读书的经验,波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他把图书馆比作宇宙,把宇宙比作图书馆,强调图书馆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小说叫《通天塔图书馆》,我非常赞同图书馆是无所不在的说法。

  首先图书馆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当中,几年前图书馆界流行了一句口号,图书馆是人们的第二起居室,很多图书馆为了吸引人家无拘无束的来就提供了很多的舒适设施,比如说沙发、椅子、铅笔以及红十字药箱。2040年的图书馆项目调查当中,有一个项目是讲未来的图书馆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藏书丰富的家庭将成为未来欢迎各方面的人来到自己家庭参观藏书,并分享互相的经验。

  其次图书馆承担着为所有人提供资讯的义务,上海图书馆每年要回答25万个左右的资讯问题,同时在网上要提供虚拟参考资讯服务,近100位上海地区以及国内外的志愿者在网上回应读者的问题,因为读者是带着问题来到图书馆的,如果我们不能给予他们帮助的话,那么图书馆在他们心目中的信赖度就会降低,现在一些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图书馆已经开始提供24*7的信息服务。

  第三图书馆独特的信息技能和服务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每天都要和信息打交道,管理信息是图书馆最拿手的一个,比如他们的信息挖掘技术为企业家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开拓了思路,同时图书馆的各种信息服务不仅向社区家庭延伸,而且向学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延伸,成为社会共享信息资源的机构。无所不在就是在信息社会里指的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实现信息联网的状态,所以图书馆无所不在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充分利用虚拟技术来开拓图书馆的信息,但是很多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准备是不充分的。

  2005年我在国外访问的时候和一位馆员聊天,他告诉我有一个教授来到图书馆,把自己创作的数字作品给图书馆收藏,图书馆员面有难色的告诉他,很对不起我们无法处理你的这些资料,教授感到很沮丧,很可惜我的这些东西都是原生的数字作品,如果图书馆只是把目光放在印刷型资源的话,那么图书馆就不能再叫做知识中心了,因为在现代社会很多只是在一开始就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的,人的知识是动态的,但是知识一旦进入图书馆就变成静态的了。为什么图书馆不能像人一样去储存和处理动态的信息呢?因为没有文字,没有图书馆,人类已经失去了无数的有价值的资源。

  今天数字化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难道我们还要错过这个时代给我们留下的极为丰富的智慧与财产吗?

  女士们,先生们,图书馆是人类分享知识的最佳伙伴,我相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图书馆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的面前,谢谢各位!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谢谢吴馆长,吴馆长是精通多种语言的,所以信息是非常的丰富,我们刚才说到图书馆非常神圣的地方,我也非常认同,我相信有很多的朋友在恋情的时候初恋都是在图书馆谈情说爱,图书馆能够找到比较优良品种的对象,我建议大家多去上海图书馆的餐厅吃饭,我每一周也会带孩子去图书馆,大家都记得晓得时候哪位大人第一次给你读的那本书,就改变你人的一生,从此往那个方向走了,到了图书馆我们确实感觉到自己如此的渺小,需要继续也这样的求知欲望,让我们感觉到渺小的同时也可以青春永驻,所以我们非常感谢这四位馆长。

  我们接下来欢迎各位朋友进行发问。

  提问:

  很高兴我能够得到第一个提问的机会,我是解放日报的记者,我是想请教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简.符乐顿,有一项调查叫阅读在危险中,这确实代表了一些人的观点,在信息的传播方式日益多元的今天,阅读是怎么样陷入危险中的,这是不是一种危言耸听。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 简.符乐顿:

  我只是觉得我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网上的博客这些写法也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得信息方式,挑战了书面的阅读方式。正如今天的发言人所说,现在的信息面越来越大了,不根本不认为阅读受到了任何危险,而且我认为人们会继续读书面上的知识,这一点是无疑的。

  提问:

  大家好,我是新闻晨报的记者,请问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来自软件帝国的微软曾经预测,传统的阅读今后将会全部变成电子化了,全部变成电子化的话我们还来阅读什么呢?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

  我并不这样认为,可能会出版新的文学作品,我们来看一下现在世界范围内大型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实际上并不是很高,据我所知最多也就70%到80%左右。我认为,包括我的同仁们也认为,现在大多数的图书馆都在试图帮助读者们利用图书馆传统的优势。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是阅读信息,而是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比如上网之后可以找到关于任何问题的答案,可是永远不能确认找到的是正确的答案,也不知道找到的答案具有怎样的代表性,而图书馆实际上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能够保证所需资料的完整性以及代表性。

  提问:

  大家好,我是解放日报记者尹欣,我有个问题请教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伊斯梅尔.塞拉吉丁,刚才在演讲中提到了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对于我们搜索信息是非常有效的,GOOGLE有一个计划是在2015年之前要建成网上图书馆,这个建议提出之后遭到了一些国家图书馆的强烈反对,馆长先生您对这个计划有怎么样的看法?您是支持还是反对?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 伊斯梅尔.塞拉吉丁:

  我也是了解到欧洲的图书馆对于GOOGLE这个计划的争议,对此我是非常的支持,我认为能够对世界各地的人提供他们的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并且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他们,图书馆应该是扮演一种中间者的角色。谈到GOOGLE这样的一个计划是有点不同的,如果要了解我们文化的话,大家都知道文化当中涉及到不同的语言,所以GOOGLE在构建在线图书馆的时候会倾向于原语言为英语的材料和信息,譬如说在搜索结果会得到20个到30个结果,但是大部分都是英文的网站,这就意味着其他的语言可能会受到歧视。另外搜索到的结果并不是最能代表我们文化的结果。第三点法国人、意大利人,保加利亚人等等,他们的一些作品或者他们的一些信息,他们可能本身并不是知名度很高,但是以这些语言创作的作品知名度是很高的。我们如何找到一个真正有效的方法,有一个法国人写了一本书就是有关GOOGLE的并不是很重视除了英语以外其他的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只是浩瀚语言知识当中的极小一部分,如果大家有其他的意见也可以一起来分享。

  提问:

  大家好,我有一个问题问一下上海图书馆的吴馆长,《哈利波特》一直在全球风靡,很多人就开始反思,中国为什么没有《哈利波特》出现,是因为中国人读书读得少,还是因为中国人缺乏想象力?

  上海图书馆馆长 吴建中:

  谢谢你的提问,我自己还没有读过《哈利波特》的书,中国文学是伟大的,中国的语言是丰富的,中国的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但是我们儿童的压力太大了,责任在我们这些家长或者我们这些大人的身上,因为我们很喜欢开出一系列的书单让他们看,认为这是必读的书,等他们看完以后可能人到中年了,我们应该改变这样一种方式,让学生们自由的去阅读,自由的去想象,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一定能够创作出让全世界儿童能够读的畅销作品,我想将来肯定会有这样一天。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

  关于《哈利波特》我想再说两句,如果孩子们只读这一种《哈利波特》,只以它的眼光去看世界的话那就比较糟糕了,所以孩子们应该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学,包括俄罗斯的传统文学,包括埃及的传统文学。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之前我们请四位列出世界十大影响的书,发现有共同的地方。澳大利亚馆长说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我们最喜欢的十本,而是最重要的十本,所以最重要的十本里面当然有相同的地方,至于我们最喜欢那可能差别就很大了,现在说《哈利波特》好象现在是主流,好象是给孩子唯一的选择似的,四位来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刚刚澳大利亚馆长说他最喜欢的是瑞典的犯罪小说。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 简.符乐顿:

  我推荐的话就是推荐一些澳大利亚的书籍了,有一本很好的儿童的作品,事实上它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讲的是一个小动物在全球进行旅行的故事,澳大利亚也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们的作品也是非常精彩的。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 伊斯梅尔.塞拉吉丁:

  我很高兴能够推荐一些作品,刚才提的问题也就是世界上十大最具有影响力的书籍,除此之外我想推荐的就是譬如说埃及作家马夫斯所写的关于人性方面的话题,第二个是一本科技方面的书,这本书当中是非常的有趣,是讲到一个坐在轮椅上不能动,不能说话的一个人叫斯蒂芬.霍金的故事,这本书也是从一个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介绍,最后同样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是斯蒂芬.霍德,他是一个科学家,也是幽默小说的作家,他也完全可以担当一个哲学家,我推荐的就是这几位的作品。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

  人类在自己漫长历史里面写出了许多伟大的书籍,而所有这些伟大的书籍都曾经有自己忠实的读者,我的这个小名单只是对我产生最强烈影响的,比如我其实不是特别好的了解阿拉伯的文学,但是阅读所有的书籍其实也是不可能的,比如各位馆长坐在这里,我认为不可能每位馆长都读过馆藏内的所有图书,我给大家列出的名单也就是所有你们在图书馆内还没有读过的书,都尽量的去读。

  上海图书馆馆长 吴建中:

  刚才各位馆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一直在搜寻,好象是十几年没有看小说了,但我很喜欢看传记、历史这方面的书,前几天看了《世界是平的》,还有《1412年中国发现世界》,还有是现在看的书是季羡林说《国学》,这个书引进巨典,又很通俗,这个书看了很充实。

  提问:

  我是解放日报记者支玲琳,刚才主持人也讲到,我们每天打开电脑就像一部信息机器一样,现在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我们可能不会缺乏阅读,反而会导致陷入一种滥读,导致我们我们的大脑堵塞,不知道各位馆长怎么看?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我也非常困扰这个事情,怎么样优秀质量的来读书,就像我们吃食品一样,我们要吃优质的食品,不要吃垃圾的食品,在这样信息庞大的世界里面怎么来筛选?

  上海图书馆馆长 吴建中:

  在我的博客当中我最近写了一些有关阅读方面的东西,我曾经写到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有节奏的,写作是有节奏的,阅读也是有节奏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是充满激情,充满理性的,如果我们不能静下心来我们很难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我们很难和作者一起共享这个美好的节奏,但是浮躁的人是很难享受到这种美好节奏的,我还是强调要静下心来读书,去享受人类这一美好的节奏。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谢谢吴馆长,这是上帝赐给我们每个人的权利。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 伊斯梅尔.塞拉吉丁:

  我想垃圾食品和毒药当中还是有区别的,不时的吃一点垃圾食品还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只要不是吃很多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有时候会从互联网上得到错误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上网仅仅是为了娱乐,为了玩游戏或者是和其他的人进行聊天的话这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在网上是寻找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就必须要对这个信息的质量进行一个评估,否则的话如果说你使用这样一种错误的信息就是将这种毒药或者有毒的物质毒性散播开。同时回到图书馆上来说,讲到图书馆的功能,当然我们有提供信息资讯的功能,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来帮助我们区分好与坏,识别一些错误的信息或者带毒的信息,找到一些好的信息。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我们现在处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有各种不同的媒体,我们也很容易从互联网上获得一些信息,我们在凤凰卫视一边在工作,一边还在上课,有一位同事就跟我说,我第一件事情学到的就是老师告诉我们资讯不要来自于网络,常常我们要提醒。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 简.符乐顿:

  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事实上并不是在线的就一定是垃圾的,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有毒的,而这个书面的,文本的信息就一定是好的,我们在判断好与坏,真与假之前我们要进行一些工作,一个信息是不是真理,我们有很多判断的标准,好象每一个个人,单个读者都需要有一种思辨的能力,图书馆本身并不是书本的创作者,前面大家也提到了《1492》这样的一本书,事实上很多的学者他们对于这本书都是有点争议的,因为很多历史学者就说在图书馆当中藏有这本书,而且把这本书当中的描述是作为一个历史,事实上有很多的学者对此是持有不同观点的,我们要让不同的意见呈现出来进行比较,不仅仅在互联网上,在我们平面的媒体上都了解到信息的质量。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 伊斯梅尔.塞拉吉丁:

  在这里我们可以辩论一下了,这里面有一些领域我们的确有办法将一些争议得到仲裁了,比如在科学领域里面有科学的方法,或者在其他的方面非常有权威的科学家,比如南林斯.鲍威尔说有一天DNA不是双螺旋的话,大家就会接受,自然科学总是有办法发展或者仲裁到底对还是不对,科学界有办法确定什么是好的科学,什么是不好的科学,有一些事实在大家看来是有争议的,但是在证据逐步增加之后大家能够得到断定,多少年以前发生了什么事或者没发生什么事,图书馆要提供一个指导书籍是能够提供权威的,而且基于现有的证据之上得一些结论的,图书馆也有这样的责任给人们指导,可以告诉人们这里面有这么多的信息可以自己去找,但是这里有一些指导书籍或者所谓的参考书是可以向大家推荐的,我认为这是图书馆可以扮演的角色,比如《1412中国发现世界》也可以是作为这样的一本书。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长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洛夫:

  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所有出版的书籍,在这大量的书籍中有大量的我们所称为比较三等的出版作品,不可信的出版作品,也就是说这种不太可信的出版作品跟因特网的出现并没有任何关系,它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而考虑到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品位和阅读倾向,比如说一个连中学的人都没有毕业的人让特去读《孔子》,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为了使阅读产生更好的效果,我们还是应该做一些事情的,所以作为阅读本身转变的过程,我认为我们将通过这种阅读的转变到达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也就是说社会不可能只需要那些真正的,大师级的有重大意义的作品,也需要其他形式的,消遣类的,比较通俗类的作品,而生活将对这些作出自己最正确的判断,谢谢大家!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周瑛琦:

  现在我们有请四位馆长以及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尹明华社长一起上台为我们一起签署《当代阅读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