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永威城:金融监管应更激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56:02
2011年06月15日 06:27 AM

金融监管应更激进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塞巴斯蒂安•马拉贝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英文 对照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本周宣布,去年巴塞尔协议III(Basel III)对大银行提出的资本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在那之前三天,美联储(FED)理事丹尼尔•塔鲁洛(Daniel Tarullo)甚至更进一步,建议对于那些特别大的银行,资本要求应该提高到巴塞尔比率的两倍。同时,欧盟(European Union)金融服务专员米歇尔•巴尼耶(Michel Barnier)持相反意见。他表示:“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激进改革派正联合起来,对抗渐进派。只要认真研究一下各种证据,你就会发现:激进派是对的。

两派的斗争意义重大,因为许多其它危机后的金融改革都不会取得太多成效。以监管机构新获得的权力为例,这种清算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让债券持有者负担损失的权力原本意在提供另一种选择,使纳税人免于承担纾困的成本。但这种“决议机构”,没有监管者动用该权力的意愿重要。1998年,尽管没有法定的权限,美联储还是卷入了美国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麻烦;2008年,美国政府尽管有这种权限,但因担心祸及债券市场,并没有出手解决濒临倒闭的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另外,大多数大金融机构都是跨国企业。全新的单个国家的解决机制将无法应付真正的挑战。

或拿另一种毫无新意的创新来说:创立一些系统性监管机构,以限制泡沫。即便承认这些新的“超级警察”在看到泡沫的时候能够认出那是一个泡沫,我也看不出它们能帮上什么忙。比如说现在,也许存在一个技术泡沫。但假如相关部门切断硅谷(Silicon Valley)的信贷来源,那些科技公司大概也可以从别的地方募得资金——从躲在监管雷达之外的财力雄厚的天使投资人那里,从香港或伦敦的风险资本家那里,从外国的主权财富基金那里,等等。

正因为这些金融改革不会产生多少成效,设定合适的资本要求便至关重要。去年巴塞尔协议III的指导准则要求银行将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重)从2%提高到7%。这一增幅已经足以激起各大银行的反抗。然而,合适的比率要比这高得多——事实上,甚至比塔鲁洛建议的还要高。最佳比率在15%至20%之间。

被过滤广告

作出这种估算有三个理由。首先,让我们回想一下一场危机最多可以摧毁多少资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2007年至2010年间,美国各银行的信贷损失合计为资产的7%,因此银行必须能够再次承受这样的损失并生存下来。其次,考虑一下银行在一次巨大的打击后,最少需要多少剩余股权净值。这个问题的答案是:8%左右。在2010年初,美国最大的4家银行自认为这样一个比例是必要的,否则无法维持市场信心。第三,记住一点:这是核心资本相对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而对风险权重的计算是出了名的不牢靠,因此各银行应当多持有一些缓冲资产,以应对“模型差错”——即geek搞砸了的情况。把这些因素都加在一起,20%的资本充足率似乎是合理的,即便其中一些资产可采用可转换(coco)债券的形式(在危机中可转化为资产)。

且慢,渐进派说话了:20%的比率会导致贷款成本激增,危害经济增长。但基础理论告诉我们,增加股权资本的行动能降低风险,因此如果银行增加股权资本,股权成本便会随之下降。在即将发表在《经济展望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上的一篇论文中,塞缪尔•汉森(Samuel Hanson)、阿尼尔•卡什亚普(Anil Kashyap)和杰里米•斯坦(Jeremy Stein)估算,银行股权资本增加10%,只会导致贷款成本增加25至35个基点。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阿纳特•阿德马蒂(Anat Admati)和其他三人合著的一篇论文也指出,称增加股本代价高昂的说法“荒谬、离题万里、毫无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