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房价走势:吴世泽与战机用超高强度钢:打破苏联封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24:27
吴世泽(1909-1992)中国著名航空结构钢专家、金属热处理专家、国家二级工程师、研究员。四川彭县人,1935年毕业于南京兵工专科学校大学部。曾在金陵兵工厂(抗日初期该厂迁重庆,改为21兵工厂)任热处理研究所主任,1944年赴美考察热处理技术,并在美国西北大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工业部工程师、总冶金师、中央二机部兵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航空材料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兼副总工程师。1961年该所划归国防科委,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上校军衔。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虽历经坎坷,但始终对航空材料研究锲而不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Ⅱ于1989年首次在第38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亮相,成为一大亮点:它那流线型机身、二侧进气道、大三角形机翼、挺拔精细的起落架完美的结合,融为一体,给人一种非凡美的感受,因此,观众亲昵地称它是“空中美男子”。

 

    航空界的著名人士、专家都是来看门道的。一群参观者对歼8Ⅱ战机的起落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边看边议论着:“这起落架设计得这么精细,用的不是一般超高强度钢!”“中国用的一向是苏联的钢材,起落架肯定要粗得多,不可能这么细”;“美国的超高强度钢强度高、性能好,但绝不会卖给中国呀!”其中一位心直口快的参观者直截了当地问讲解员:你们飞机起落架用的钢材是从哪个国家买来的?”讲解员有礼貌地以平和的语气答道:“先生!是用中国自己研制生产的新材料制造的。”在场的参观者面面相觑,有的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

 

    歼8Ⅱ战机起落架用的钢材是航空材料研究所著名航空结构钢专家、热处理专家吴世泽带领一批青年科研人员研制成功的,属于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一个航空用优质超高强度钢GC-4。在它的研制过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诞生不久,国家资源尚未探明,当时缺乏战略物资镍、铬元素,80%~90%依赖进口。但是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对我禁运、封锁,而镍、铬元素是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飞机用结构钢的重要化学成分,起初主要依靠苏联。后来,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也处处作梗设卡。当时,国际市场上要用75吨小麦或15吨够规格的大对虾才能换回1吨镍,而且人家还不卖给中国,妄图把中国的航空工业卡死。镍、铬元素成了发展航空工业的严重障碍,几乎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

 

    为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苏联设置的障碍,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发布了《关于开展节约和代用合金钢中镍、铬的指示》,中国科学院和冶金工业部委托航空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冶金学家、特种铸造专家荣科主持召开高温合金协调会,成员有吴世泽、郭可信、吴云书、张兴铨、丘玉池等著名金属材料专家,中心议题是立足于国家资源,建立中国自己的金属材料系统。

 

    参加此次会议,吴世泽感到责任重大,他想,航空工业遇到了关键的材料问题,自己早就怀着富国强兵之志,不再受到列强欺侮,航空报国匹夫有责,今日不报,更待何时!我们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你美国、苏联有镍,在航空超高强度钢方面搞的是铬锰硅镍合金化系列,我国当前缺镍何必一定去研究含镍的钢呢?我们要研究不含镍的合金化系列,就可展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他全身心投入新型超高强度钢的分析研究之中,首先从合金化理论入手,经过多方案比较探索,阐明了铬锰硅钼钒(钛)合金化系列是可行的,而且还有可能获得很高的强度和性能。

 

    吴世泽把自己的想法向所长魏祖冶和荣科做了汇报,并提出了建议,列题研究不含镍的超高强度钢,得到了他们的坚定支持。魏所长问:“估计能达到什么水平?”吴世泽满怀信心地说:“起码超过苏联现有的水平,不然就不能代表我们中国的水平了!”

 

    很快组成了包括苏才业、张连荣、宋宇文、朱金荣、沈绳德等的课题组,在吴世泽指导下开始了研究工作。

 

    研制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诸如化学成分的调整、转厂工业规模试制、大规格钢材的生产问题、锻件低倍粗晶问题、焊接质量问题等,经过反复试验研究,终于被一一攻克了。

 

    GC-4钢是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种超高强度钢,吴世泽及课题组研究人员出手不凡,其最突出特点是不含镍,每生产100吨钢可节省2吨镍,并可根据设计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其拉伸强度达1765~1961Mpa,可与美国的4340、D6A钢相媲美,比原用苏联的30ХГCHA钢高196Mpa,用于制造歼6机和强5机主起落架,取得了减重12.4千克的惊人结果;用于歼8、歼8Ⅰ、歼8Ⅱ机前、主起落架,也显著地“瘦身”减肥,故引出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钢专家赵振业说:“在1958年吴世泽先生就敢于向最高水平挑战,并取得了成功,是很了不起的。”他之所以了不起,是他有胆有识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和拔掉了苏联设下的卡子,解决了当时航空工业的燃眉之急。GC-4超高强度钢这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发明奖。

 

    为进一步研究GC-4超高强度钢的潜在使用性能、提高起落架的安全使用寿命,张连荣、钟平又与协作单位合作,通过采用GC-4钢贝氏体区等温工艺,起落架改进设计和零件表面喷丸强化等技术措施,最终实现了起落架与飞机机体同寿命这一世界先进水平,意义深远,张连荣等功不可没。

 

    科学在发展,航空工业在前进,航空材料研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材料不断涌现。现在我国有了更好的超高强度钢,GC-4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光荣“退役”了,但它是中国航空材料发展史上第一个中国自己的超高强度钢,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功勋”材料,在它身上凝结着老一辈专家吴世泽的智慧和心血,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创新精神。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吴世泽离开我们快20年了,在这期间,一大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专家成长起来,成为各个专业的领军人才,航空材料科研事业繁花似锦,吴世泽若在天有知一定会非常振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