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专业男科医院咨询:中国为什么没加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8:16

中国为什么没加息

(2011-06-13 14:13:11)转载 标签:

杂谈

银行贷款增加5516亿元,但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存款增量正好高出贷款增量的一倍。而货币市场利率依然上行。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93%,比上月上升0.77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03%,比上月上升0.81个百分点。这样的数据只能说明银行系统流动性十分紧张。

 

按说这样的情况下,加息是个缓解银行流动性的好办法。存款利率上调,必然引发市场资金流入银行体系,从而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短缺。但央行没有那样做。

 

如果从物价的角度看,5月份的CPI增幅继续创新高应当不成问题。这个月,干旱是主题,食品价格强力反弹众所周知。我坚信,5月份的数据央行和国务院上周已经看到了,如果是本周二如期公布数据,那上个周末就是个不错的加息窗口。市场也对此做出了比较强烈的预期。但是,这个“时间窗”错过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上周末,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中国顶级的货币金融学 家夏斌先生在FT主持召开的“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上指出,今后几年可能会有一个长期、温和的物价上涨,但不是因为货币的原因。

 

他当然会把通货膨胀归因于货币发行过多。但关键是,夏斌否认了物价上涨是“单纯的货币原因”,这一点在他的发言中,体现十分明确。这其实就是我一直强调的:通货膨胀――即货币发多了一定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但物价上涨一定是货币发多了吗?我们给不出肯定答案。因为,供给短缺,美元滥发都是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因素。所以,最基本的逻辑学告诉我们:“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仅仅必要但不充分的命题。

 

因此,治理物价上涨必须对症下药,而不是简单地把物价上涨归因于货币发行。这是基本的逻辑学常识,是最最基本的科学道理,是不容否认的基本事实。

 

夏斌解释称,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商品价格中间环境制约因素的逐步体现,以及其它的资源价格因素,加上结构调整中我们增长的动力要从可贸易行业向不可贸易行业转移,这都会引起整体生产效率的下降,这些因素本身都会引起物价的上升。

 

正确。我看到的事实是,王建、厉以宁等经济学家呼吁过这样的问题。厉以宁先生甚至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当着温家宝总理的面,明确陈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因非货币因素引发物价上涨,而用紧缩货币去解决问题,结果就是中国经济“滞胀”。

 

其实,这个世界都在担心“滞胀”风险。而这个问题,我在2009年3月份――美国QE1刚刚问世之时已经明确发出示警:如果美国长期坚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引发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如果非美货币国家试图通过加息等紧缩货币手段与以应对,那整个世界就会面临第二场灾难――滞胀。(详见《中国经济周刊》4月号封面文章)

 

世界正在面对“两难”的现实。一方面,经济恢复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另一方面,宽松货币所引发的物价上涨,同样将导致投资、消费需求放缓,压制解决恢复。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平衡?美国人的做法是,用“非货币手段”压制价格。看看这样的事实吧,美国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反观我们中国的学人,6月没加息就说7月加,7月没加就说8月加。不问该不该“加”,只为“赌政策”哗众取宠。

 

我们投资者要学会判断问题,而非简单地“赌政策”。我们现在首先要搞清楚,全球经济一体化、货币霸权实际存在、基础商品金融资本定价而非实业资本定价、寡头垄断实际存在等等,这是判断一切解决问题的一些列前提。如果我们只会“背书”,无视这些前提的客观存在,那我们一定无法获得正确的结论。

 

有人说:老钮一直反对加息。错了!我反对的是用加息手段抑制物价上涨,反对的是一看CPI上涨就喊加息。而不是反对加息给资源优化配置所带来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白,为了抑制物价加息和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息,结果是不一样。为了抑制物价而加息,那物价不跌去,加息就不该停止。但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而加息,则是有节制的,审慎的,不可能没完没了的。我希望,我们此前的加息更多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而不是为了管理通胀预期,因为当我们考虑前提之后发现,对于中国,越加息物价上涨越凶。

分享

129

阅读(6726) 评论 (53) 收藏(1) 转载(16)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欧洲央行为何不加息?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商讯]耳鸣康复仪上市,耳鸣,鸣起可要命 [发评论]
    • yoiukjj2011-06-13 14:18:05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