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豪和刚子在监狱打架:中元节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41:53

中元节(1)

又逢“七月半”中元节,按照我国传统习俗,这几天是市民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

贵州七月半的风俗:七月半,亦称“鬼节”。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十三(有的地方过十四或者十五)。

多数地方,过七月半也只是做一顿好饭菜,但较注重祭祀日先,祭祀时尽可能按辈分点名叫到,烧的香、纸也比其他节日多,还要在堂屋跪拜祖先等。为此,有的又将七月半称为祭祖节。

在生的人藉着这样的一个日子,给另外一个世界的亲人寄去在那个世界可以用的钱币,使他们在那个世界能够生活得愉快,同时也保佑家人。

需要“寄去”的纸钱,是早几天就准备好的。每年七月半之前的赶场天,大街上买香烛纸钱的小摊占满了大半条街。纸钱是称斤买的。买了来,还要封包。将纸钱一叠一叠的装进一个信封一样的袋子里,袋子上写着谁寄谁收。两个信封之间,还要用一张印着一匹马的纸连在一起,意思是马是邮差,会把这些钱送到要寄的亲人那里去(安顺一带习惯称为“烧包”)。

 在“七月半”祭祀先人(农历七月十四,有的地方过十三或十五)),夜幕降临后,很多人就开始在道路两边燃烧纸钱,到处烟雾沉沉。烧包结束后,有的地方还要“放河灯”,意为为先人远行照明······

七月半中元节,是小孩子最好玩儿的日子,最兴奋的就是放河灯。

吃过晚饭烧过包,就开始有人放河灯小河、壕沟、池塘,大凡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放河灯。河灯有用南瓜、茄子等掏空做成,放入清油(菜籽油等)和灯芯,就是一盏河灯。孩子们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等不得天黑,就去放河灯。

平时小孩儿最怕黑。那天夜晚,到处都能见到亮光。有烧钱纸的,有放河灯的;有的在诉说,有的在凄泣,那是在与故人对话。很晚了,人们才渐渐散去。野外终于恢复宁静:朦胧的月光,如梦如幻;远远散去的河灯,孤凄地独自飘零······

 

中元节(2)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

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

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

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在山东较为普遍,一般都在午后带着祭品上坟祭祖。单县的祭品尤为丰盛,有竹子做的盂兰盆、纸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则把祖先请到家里祭祀,家家都在大门顶上插上五谷穗子,据说以五谷为马,祭祀完毕后,好让祖先跨着马回去。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