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佩佩老公:从“替谁说话”看增强党的宗旨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02:41
从“替谁说话”看增强党的宗旨意识 于朝霞 2009年07月30日13:23   来源:《理论前沿》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近来诸多事件表明,部分党员甚至党的领导干部已经将党的根本宗旨置于脑后,在他们眼里,群众算不了什么,“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一充满强烈反问语气的质问,正是这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欠缺的体现。其所谓的“替党说话”实质是以“维护党的形象、党的利益”为名,行牟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之实。这种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并对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做法,与党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的领导集体反复强调的执政理念。65年前的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的名篇中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党的七大上,他进一步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把这一标准具体化,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将其概括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增强党的宗旨意识,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群众的呼声,反映了民心民意,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一个重要体现。关注群众呼声,是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基层真实情况,促进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的必要步骤。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党的主张才能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增强党的宗旨意识,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非常复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切实代表好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要协调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否则就会滑落到为小集团和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牟利的邪路上去,背离党的宗旨和路线。

  增强党的宗旨意识,要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工作的首要标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标准,是人民群众满意与否。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工作中,必须对群众负责,不搞虚功,切忌形式主义,要从群众最关心、最急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的宗旨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宗旨,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章来源: 《理论前沿》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