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最近参加的综艺:1000万套廉租房是大忽悠吗?//保障房建设进入“高铁”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5:26:43
1000万套廉租房是大忽悠吗?//保障房建设进入“高铁”时代

2011-06-13 00:35:54

浏览 4778 次 | 评论 14 条

在民生领域,省长丢官一直以公众丢命为前提。

    比如2008年9月,山西襄汾尾矿溃坝事故已造成254人死亡。随后刚刚复出不久的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

    目前危及省长宝座的大事是保障房建设。

    按照国务院要求,其主要问责主体是省长。后住建部与各地政府签订了《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并下达了“死命令”:所有分配完成的目标任务,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否则主要领导将遭到从约谈到行政处分乃至降级、免职的严厉处罚。

    眼看这威胁作用不大,住建部最近又相当识时务地将期限延迟至11月底。

    情况真的不容乐观。从部分城市今年以来保障房开工情况来看,一些城市开工率不到三成。

    住建部和国土部的新一轮高密度“约谈”已如箭在弦。

    按理说,地方政府在常年卖地获取巨额收入后,面对高房价激起的沸腾民怨,勇挑保障房建设重担,也算一种对公众迟来的反哺。

   但真干起来就没有卖地敛财那么动力强劲。

   首先的确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比如银子问题。分税制改革后,优质税源归了中央,各地政府为养家糊口,便靠以卖地为主要来源的预算外资金苦苦支撑。加上机构臃肿,吃皇粮人数与日俱增,加上历史债务缠身——外电报道,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及发改委,拟于6月至9月期间,处理2万-3万亿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专家预计,地方负债总额在十万亿以上。

    于是,在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抱怨很差钱。即使按10%提取卖地收入,按2010年总额2.7万亿测算,也仅2700亿。即便加上中央象征性的赞助,也无力建起1000万套廉租房。

    向银行贷款?现在银根收紧,它们又基本进行了商业化改制,如此高风险、低收益贷款无异于一笔新增坏账,显然积极性不高。

    由地产商垫资?他们身上本来就缺少道德血液,要么躲避三舍,要么便是为了谋取利益建起豆腐渣工程,保障房直接按危房验收了。比如内蒙古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民馨家园”大部分新楼房成“墙脆脆”被网民曝光,成为继去年10月北京“明悦湾”8栋保障房被责令拆除以来,又一起因质量问题而影响波及全国的典型事件。

    倒是有机构对此有浓厚兴趣——比如强势职能部门和不差钱的国企,但又存在回归福利房,变相侵占公众利益面临千夫所指的风险。

    即使各地政府为了应对考核,千方百计实现了保障房开工率,结合上述种种深层观念、体制原因,随后的竣工率、工程质量、保障房分配、退出等问题又会接踵而至。

    根本却在于传统政绩考核阴魂不散。为了完成层层加码的GDP指标,一些地方政府直接改组为地方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而地产经济成为主要盈利点。而多建保障房,一方面要政府投钱,另一方面还会减少买房的“刚需”,地方是“双向赔钱”,故本身动力不足。

    这就不难解释一个司空见惯的怪现象:地方政府对花大价钱建设豪华办公楼、形象工程、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还是兴致勃勃的,滥发福利奖金、疯狂三公消费时也没见怎么心疼过银子,可一旦谈到直接关系普通群众切身利益的保障房建设上,就显得心灰意懒,叫苦不迭。

   其实只有一个核心问题:政府该为自己服务还是该为人民服务?

   既然不为人民服务,那中央动真格,问责甚至罢免个把省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原载中国经营报)

 

0上一篇 << 河南新任交通厅长能否避免“前腐…     保障房建设进入“高铁”时代

2011-06-13 09:09:39

归档在 房产 | 浏览 261 次 | 评论 1 条

 

    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席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注重创新机制,确保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三方面齐头推进,实现今年保障房建设目标,兑现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保障房用地要优先供应、应保尽保,项目审批要急事急办,为推动保障房建设创造条件。

    最近以来,保障房建设的局势非常严峻,有一种步步紧逼的感觉。总之,保障房建设真正进入了“高铁”时代。不管这种速度是好还是坏,但是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保障房建设为何总是难产,或许了解了这些并加以解决保障房建设也不在话下了。

    全国保障房建设过去缘何进度如此缓慢?为什么供地不少而房子却不多呢?一个千人盼万人恨的保障房咋就这么难产呢?要我说不难产才怪呢!

    首先,连中产阶层都买不起房谁还有能力挽救住房问题?中国地大物博,更重要的是人口众多。而在这众多人口中,更是分出不同的层次,根据收入不同分为富人,中产阶层和低收入家庭。改革开放后,中国富人如雨后春笋纷纷崭露头角,然而放在庞大的中国人民群众里,这富人又能显出几个来呢?只能算作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也就是说中国富人并不多,更多的是中低收入家庭。理论上听起来似乎商品房富人买,保障房由国家负责。可是试问一下,连占大多数的中产阶层都买不起商品房了,国家管得过来吗?如果房价和收入永远处在这样一个比例,大多数还是买不起房,买不起房就要考虑保障房。这么多人都觊觎保障房,狼多肉少的保障房供不应求是一定的,而且保障房也永远满足不了中国人民。现在政府只是能管多少管多少。

    或许也会有人问了,说中产阶层买不起房也没见谁睡大街上,没错,但是买了房的都知道有多少沦为房奴,不敢娱乐不敢休闲更不敢生病。早就失去了人生的快乐真谛。谁买谁知道。所以说保障房进度即使再快相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仍然会显得慢。

    其次,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房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当前保障房建设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那么,地方政府为何会缺乏建设保障房的积极性呢?有人将原因归于部分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其实,建设保障房只需要地方政府出让土地,整个过程不需要地方政府投入资金,所以,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显然不是保障房建设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拿经济适用房来说,地方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首先要零价格出让土地,而这会减少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这显然是部分地方政府不心甘情愿的。在部分地方政府看来,如果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能被用来建设商品房,其可以获得不菲的土地出让金,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所以中央政府应当堵死地方政府可以借土地生钱的路。

    再次,大量保障房上市会冲击商品房价格。如果地方政府按要求建设大量的保障房,在他们看来这是作茧自缚,自讨苦吃。如此一定会严重冲击到商品房市场,从而平抑商品房价格,进而影响整体房价水平。最终导致土地价格出让价格降低。所以说坊间传言的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开发商不是一句戏言。

    最后,这种事中央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对于地方政府这种行为相比中央政府也早就了然于胸,只是没有采取相应强制措施。实际上这种情况,人家地方政府有这种想法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必须有强制措施来限制他们将想法付诸于实施。如此助长的只是中央政策的执行不到位。

    当然还有开发商的原因,但是如果不从根源上控制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利益的关系,就永远解决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保障房建设。

 

0上一篇 << 10大最找抽的房地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