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有哪些颜色:细分的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30:51
细分的时代  

大家都在重新思考各种政策,把“圣牛”一只只拉出来检验,用的就是很多元的思考,而如果要动刀子,也应该用更精锐的刀具和精准的刀法,考虑到牛身上各条脉络,像庖丁解牛一样,圣牛宰了,它的肉应该要能够吃,这样才有意义。

前几天在看大前研一的新作《一个人的经济》,他说,每个人一生要渡过8万小时的全职工作时光,相当于40年职场生涯。60岁退休后,平均再活20年,60岁到80岁,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星期天,如果扣除睡觉、休息,每天还有12小时休闲时光。

  根据他的研究,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个人至少要有20种不同的嗜好,日子才会充实精彩。20种嗜好之中最好是10种室内娱乐、10种户外活动、5种可以独乐乐、5种和朋友共乐,这样就可以保有平衡人生。我暗自算了一下,看书、听音乐、看连续剧、玩电脑、品茗、泡咖啡、骑脚踏车、摄影、远足、旅游,室内和户外的休闲活动加起来只有10种,就算重新拿起琴弓拉二胡和小提琴,还是不能凑足那么多的嗜好过充实的人生。我离退休的日子还远,暂时不必头痛这个问题。

  不过,这种反映生活趋势的想法,同时也向我们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改变。为什么人们需要20种嗜好?不只因为大家的经济能力比较强,可以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因为大家对事物的要求更为细腻,每天的时间要能够细分为个人部分和集体部分,还可以再细分成体力和精神的活动。

  这种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性格做的细致区分在每天的生活中进行,我们不能再轻易接受一体化的公式,而越来越习惯在复杂的生活中,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再用理性寻求共识。

  过去为了讲求效率,我们习惯于让一些很聪明能干的精英为大家决定一切,因为资源有限,加上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很多大事只能由少数决策者决定,其他的人就按照精英所定下的方式过生活。现在大家的脑力活动更频密,有了互联网后,掌握的信息更多,在重大的课题上,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认知,很精细地追根究底。一刀切,或者几刀切,都过于粗枝大叶。

  大家都在重新思考各种政策,把“圣牛”一只只拉出来检验,用的就是很多元的思考,而如果要动刀子,也应该用更精锐的刀具和精准的刀法,考虑到牛身上各条脉络,像庖丁解牛一样,圣牛宰了,它的肉应该要能够吃,这样才有意义。   举政治职务的薪金检讨来说,批评的声音很多,但是要看出批评的重点并不相同,一些人不满部长和总统数百万年薪的数额,另一些人不满计算时的参照,还有多人对“高薪揽才”这个基本原则不以为然。   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所有的政治人物薪水都过高,理性的新加坡人还是分得清楚一些特殊人才的价值。只是在这个一切都要仔细区分的时代,用一个笼统的公式来制定所有政治人物的薪金,让一些人们觉得“不值得”的人坐了“顺风车”,这一点引起的不满,在整个向体制挑战的扩音机里,不断被放大。

  处理这个问题,真的要拿出更精锐的刀。一些过去的概念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在这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细分”的时代,要更仔细去区分不同的价值。一方面是“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是“职责的重量”,而报酬方面也分有形的报酬,基本上反映在薪金的数额上;另一方面是无形的报酬,反映在掌握的权力、机会,以及所能够获得的尊重和满足感上。

  因为我们是个东方社会,讨论“个人价值”被视为过于个人主义,自己说起来也觉得十分尴尬,所以大家在讨论政治职务的薪金时,焦点较多放在职责的重量和无形的报酬上。于是认为薪金过高的一方,可以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提出有力的批评。

  而受薪的一方未必觉得自己真的那么在乎高薪,或者需要那么多的金钱报酬才能过活,但是碍于高薪揽才、吸引人才等大原则,只能哑子吃黄连,默默承受,甚至把薪金捐出来都要顾及社会观感。

  既然我们在一个凡事都可以拿出来仔细区分和审视的时刻,何不把“个人价值”也拿出来计算?这并不是什么新创的概念,我们看到很多索偿案件,精算师可以对损失和风险做出可量化的客观评估,然后计算补偿数额。

  当一位领天文数字薪金的金融界、法律界或者医药界精英受邀出任政治职务时,精算师也能计算出这个事业上的改变需要做出的经济牺牲,同时也估计位高权重带来的社会尊重与满足感,然后量身估算出这个人在接受若干年相对薪金较低的政治职务后,可以获得的合理补偿。这么一来,可以较客观地另外评估职责的重量,给持政治职务者制定一个合理而又让他们受到敬重的薪金标准。

  不只是政治职务薪金,在审视所有政策的时候,众说纷纭,下来的政策讨论必定更多元,更激烈,寻找共识的时间一定更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细分的时代,大家可以习惯自己多样化的生活,而对于多元的体制和声音也要渐渐去接受,否则会永远陷在剪不断,理还乱的讨论里一直空转,生活也就不可能充实和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