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音音整容失败的报道:读书增智系列5--读《金刚经》“善护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47:58
读书增智系列5---“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了无痕 ”(善于护念.随遇而安) (读;《金刚经》片段)

    《金刚经》是在中国文化中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学人和学道者在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的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如果照含义来説明经名,就是;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经典。

    读一读金刚经对于无论什么人,都有增智明理,修身养性,增加定力,驱除烦恼,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待人接物,更加健康的生活,更加开心的活着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金刚经》的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下面我们分段拜读;

    一,善现须菩提

     原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善现,就是须菩提。是中文的意译。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须菩提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神话《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傅,孙悟空七十二变和大闹天宫的本领就是从须菩提这里学到的,不过这是小説把禅宗六祖见五祖的故事编到《西游记》里了。

    现在须菩提合掌,就是向老师行礼,“而白佛言”白就是説话。“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来”佛的代号。佛有十种不同的名称,如来是一种,佛是一种,世尊也是一中。为什么叫如来?金刚经上有句话,是佛自己下的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无去,不生也不灭,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也无忧,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远存在,这个道理就是如来。用现在的话説,他永远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诚,佛就在这里。所以,后世有一首诗;“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求。”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都是外道。

    “菩萨”全称是;菩提萨陲。意思是,觉悟有情。有情就是;一切众生,本身是有灵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有情。古人説;“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现在须菩提替大家请求;佛啊!你老人家慢点闭眼睛,慢一点打坐,你看哪么多跟你学道的菩萨们,你好好照应我们,指点指点我们怎样修行用功。

   “善护念”什么是善护念?不管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其他一切宗教,人类一切修养方法,都离不了不了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思想要端正。如果心念坏了,只想着修成功了,有了神通,手一伸银行的支票就来了,看见佛菩萨了,能上天入地,,,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打坐那是极其错误的。修养的重点就是“善护念”。一切宗教的修养方法,就是这三个字。金刚经的重点,就是“善护念。”

    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就叫一念。照佛学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些什么?就是“无故寻愁觅恨”这是红楼梦描写一个人的心情,没有原因的“寻愁觅恨”心里讲不出来,烦得很,。“有时似傻如狂”没有一点的理由而烦恼簇生。西厢记里也有一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有可怨的了,连东风也要埋怨一番。哎!东风很讨厌,把花儿吹下来了,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众,结果呢,一天到晚的怨天尤人,没有什么人可怨的时候,就无语怨东风。这就是人的心念,一念之间四万八千个烦恼,这也就是人生,如果解脱了这些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这么简单。但在行为上要“善护念”,很难的啊!

    二,善护念,发心和降心

    原文;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nou)多罗三邈三菩提心。云和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里讲的“发心”发就是动机,发什么心?发“阿耨(nou)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藐三菩提”是焚文的译音,中文勉强可译为“无上”“三”这个音就是正,“藐”等,平等,菩提是觉悟。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佛法认为一切众生个个是佛,平等平等,但是为什么众生不能成佛呢?因为他找不到自心,迷失了。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再迷失,个个成佛。

    须菩提説;佛啊,善男子,善女人,这一切好人们,要想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的本来,求无上大道,发的这个诚心,有个大困难,就是思想停不了,打起坐来妄想不止。

     有人打起坐来,不是想到丈夫,就是太太情人,爸爸妈妈,儿女钞票,,,一切放不下。不打坐还好,一打坐,眼睛一闭,万念齐飞。这就是此身烦恼不能断,也是学佛修行的第一步碰到的大问题。

    “云何应住?”这个心念应该如何停住在清净,至善那个境界上?“云何降服其心?”心里乱七八糟,烦恼妄想怎么降服下去?古今中外,讲修养,学圣人,学佛学道,碰到的都是这个问题。自己心念降伏不了,此乃圣人之难成,道之难得也!

    三,此心如何住

    原文;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説。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説。

    佛説;好,好,须菩提,照你刚才的问题,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是不是?须菩提説;是。释迦摩尼佛説;你现在注意啊,仔细小心的听,我为你讲。

    四,如何住和无所住

    原文;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音nou)多罗三邈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唯然。世宗,愿乐欲闻。

    用现在的话佛这样説;善哉!善哉!你问的好啊!须菩提照你刚才説的,佛要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是不是?你仔细听着,我讲给你听;“当你有求道的心,一念在求道的时候,就是这样住了,正在这时,这个妄念已经下去了,就好了,就是这样。”实际上,这个时侯,心就住了,就降服了。如何把烦恼降服下去,佛答复的是那样轻松;“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这样住,就是这样降服其心。换言之,当你集中意念在问问题的时候,你的心已经没有烦恼了,,就在这个时候,就是禅宗所谓的,当下即是,当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找一个方法。你那个时候心已经安住了,不过刹那之间你不能把握,因为他太快了。如果你能把握这一刹那之间的安住,你的修行就可以到家了。所以人生修养到这个境界,就是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事情一来,这个镜子就反映过来,今天喜怒哀乐,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痕迹。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他是学佛的,他的诗文境界很高,与佛,法,禅的境界结合。他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了无痕。”这是千古名句,因为他学佛,悟出了其中“善护念”的道理。人似秋鸿来有信,苏东坡要到乡下喝酒,去年去了一个地方,答应今年再来果然来了。事如***了无痕,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无痕迹,一个也留不住。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一切事情过去了,一去不回头的。加如人生真真体会到“事如***了无痕,”的境界,金刚经就学的差不多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需要降,烦恼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在这里坐下来的时候,已经都没有了。

    总而言之,不管学佛不学佛,金刚经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的思想要随时做到“随遇而安”安与住一样。但人很不容易做到“随遇而安”,因为人不满足自己,不满足现实,永远都不满足,永远在追求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理由可以拿出的很多,追求事业,追求人生,追求真理,追求价值,真理多少钱一斤?人生有什么价值?这都是人为的借口,所以説在人生过程中“随遇而安”就很难了。但是真真能做到“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人将愉快健康的度过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