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白玉老虎:中国经济时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50:11

中国湿地的痛与生
■本报记者 杜悦英
一群群白鹤在悠然地觅食、踱步,骤然间,几百只大雁也由北而来,鸣响声声,飞抵于此。水鸟们在这里休养生息之后,下一站就是温暖的江南了。——十月中旬的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这样一派盎然生机。
莫莫格,位于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境内。保护区东靠嫩江,南临洮儿河,总面积14.4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为吉林省最大的湿地类型保留地,这里和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境内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同是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亚洲白鹤及其他国际重要迁徙水鸟迁徙通道与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项目的实施基地,2009年,该项目已经顺利结项。
湿地干旱难题
在莫莫格的鹅头保护站,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王洪珠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今年春天,他们统计到的白鹤数量为2613只。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要知道,作为湿地旗舰物种的白鹤,其种群在全世界的最高统计数字也不过4000只左右。
“今年我们花了30万元从嫩江引水入莫莫格,才基本保证了整个湿地的正常生态。”王洪珠说,2001年以来,莫莫格的年降水量约300mm,2000年之前一般是350—400mm/年,但年均蒸发量却有1000mm,干旱很严重”。水,可以说是王洪珠最头疼的事。
“莫莫格理想的状态是每年补水1000万立方米左右,这每年将会用掉20万—30万元。”作为管理者,王洪珠最盼望的是资金问题能获解决。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除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外,莫莫格的补水、动植物恢复性建设、生物围栏建设等湿地保护措施的实施都步履维艰,而除了缺水,过度放牧、开垦湿地、石油开采、草甸取土、人为活动干扰、人为烧荒、偷猎、捡蛋、群众保护意识差、法律法规不完善、多部门执法难协调、人才短缺、社区关系不协调等也是保护区工作中的难题。
在鹅头保护站,生态移民与生态补偿问题也是当地人关心的问题。当地常住居民共有29户约六七十人,由于地处自然保护区,他们被明确要求不许从事放牧等农牧活动,生活较为困难,曾有村民找到当地官员,表示愿意移民到其他地方,但由于移民需要统一协调调度,不可能由保护区这一级行政机关单独予以解决,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扎龙的问题还要复杂。白鹤GEF项目的中国专家苏立英教授2007年5月7日到扎龙调研时,湿地的水面超过她的脚面。2008年5月17日,苏立英再度来到扎龙,这一地点的地面虽然潮湿,但完全不妨碍席地而坐。2009年5月17日,还是同一地点,科考人员在掘地30厘米后才发现了水。
除了干旱,苏立英教授还提到,湿地荒火是扎龙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扎龙就曾有过过火的先例,2009年春季四五月间,扎龙再次出现荒火。
苏立英分析称,扎龙过火有多种原因,而过火后,对于杂草等的清理更容易,也可消灭害虫,增加地温,但是,其更多的消极因素则体现在,过火带来了大气污染,土壤失去营养,加速了物质循环的速度,造成生态退化。不耐火的物种渐渐消失,鸟类栖息地被破坏,当地动物、植物的物种结构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遭遇了挑战,物种趋向单一化,那么整个生态系统的抵抗环境变化能力就会变差。”她对本报记者说。
求解水危机
令扎龙人感到欣慰的是,这里的缺水问题有望得到长效解决。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王文锋局长透露,从明年起,黑龙江省政府、大庆市政府、齐齐哈尔市政府将每年共同出资400万元,定期为扎龙补水。
而据黑龙江省林业厅动管处处长陶金介绍,在2001—2008年,已经累计为扎龙补水11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扎龙湿地的生态需水量。
他说,扎龙湿地提供生态用水的补水渠道是中部引嫩工程,该工程从嫩江引水输往大庆供应工农业生产用水,由中部引嫩工程的分水闸为扎龙湿地补水,现有的水利工程能够满足扎龙湿地补水需求,具体由中引八支干上的翁海退水闸、中引工程通向东升水库的赵三亮子闸、东升水库的西闸门、中间闸门和九支干渠首闸门等五个闸门为扎龙湿地补水。
根据有关部门测算,扎龙湿地每年平均补水量为2.5亿立方米,随着补水经费投入的增加,扎龙补水量每年将增加到3亿—4亿立方米,维护扎龙湿地最佳状态,并满足周边社区渔业生产的需求。
但苏立英也提醒,虽然政府已经将生态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提到同样高度,但是扎龙不是资源性缺水而是水质性缺水,如何治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陶金介绍,投入扎龙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投资789万元已经到位,在富裕县、泰来县、林甸县杜蒙县和铁锋区各建一处管护站和一处防火监测瞭望塔,每站根据需要建管护点。同时,加大自然保护区监测能力和管护能力的投入,包括燃油补贴、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疫源疫病监测、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等方面资金投入。
此外,当地政府还对区内重点工程项目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在301国道建设过程中,提出增加生态保护措施,如建设方形涵洞,增加涵洞数量、封闭路段、拆除路边饭店、度假村等,在生态保护方面投入2000多万元。
对于哈大齐城际铁路,为减少对保护区生态影响,在保护区范围内,全部采取高架桥的方式,对占用的湿地给予生态恢复补偿,恢复湿地、建设监测站点。
忧患鄱阳湖
“无论如何也要把鄱阳湖湿地保下来。”在10月中旬召开的白鹤GEF项目总结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姜加虎研究员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这样说。
姜加虎担心,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一旦上马,将对鄱阳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他介绍,如果该水利枢纽建成,鄱阳湖水位将超过16米,“鄱阳湖湿地几乎就不存在了。”
姜加虎说,目前长江中下游仅有的两个通江湖泊就是洞庭湖和鄱阳湖,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好于洞庭湖,如果水利枢纽建成,必将阻断鄱阳湖和长江之间的水资源调配。出自中科院专家之手的一份科研材料中也提到,水利枢纽一旦上马,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将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