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会作子女今何在:耳硬化症和Carhart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02:45

  在临床听力学中,尤其在诊断中耳硬化症时,我们常用的一个方法是测试患者的骨导听力阈值,检查是否出现所谓的Carhar切迹(Carhart notch)这一特征。Carhar切迹是根据著名美国听力学家Carhart的名字在1950命名,当时Carhart首次描述了耳硬化症患者早期听力阈值出现的这种不规范的气、骨导差。一般讲,患者的骨导的阈值为:500Hz是5 dB, 1000Hz是10dB,而2000Hz则下降为15dB,4000Hz的阈值又改善到只有5dB,出现的2000Hz的明显骨导阈值下降,形成明显的一个切迹图形,因此故成为Carhart切迹。理解和掌握Carhar切迹是听力学家基本功之一,也是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耳硬化症的重要临床证据之一。

    早期对产生Carhar切迹的机制有不同的解释,不过学界的共识是该切迹并不是由内耳引起的,因为手术后,Carhar切迹便随之消逝了,说明是由中耳的传导系统引起的,而又和中耳听骨链有密切关系。我们知道中耳的气导刺激声的共振频率约为800-1200Hz之间,而中耳的骨导共振频率要高些,在1600-1700Hz间。

    根据中国听力学网学术部的查询,2009年Homma等人通过对五块人类颞骨研究,对Carhar切迹产生机制有了最新认识:他们发现人类中耳听骨链对振动有两种不同的共振模式,一是峰值在1200Hz的气导刺激共振,主要和听骨链与鼓膜链接运动有关;二是由锤骨和砧骨之间的“枢轴”运动,产生的峰值在1700Hz的共振,主要和骨导有关。由于耳硬化症降低了这种“枢轴”运动,影响了2000Hz的听力敏感,也同时影响了其他附件的频率,因此产生了我们今天熟知的Carhar切迹骨导听力损失图形特征。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2009年《美国声学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