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盛宠天才小毒妃:UU谈摄影系列4(16——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39:42

(转帖)UU谈摄影系列(16)——构图(基本原则之一)


2009-02-17 16:12:02

(一)构图的基本原则之一——黄金分割法

摄影与绘画是相近的,尤其在构图原则上,都遵循着平衡、协调、稳健、均衡、合理等法则。合乎这些基本法则的图片就能给人一种大方、舒展的感受,反之则让人感觉到别扭、局促的感觉。

绘画的理论中特别讲究的是黄金分割法,这一法则在摄影中也是适用的。

(二)什么是黄金分割法?

所谓“黄金分割法”最早是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发现,其比值0.618即被称为“黄金数”。有趣的是人们后来发现,0.618竟是自然界生物(特别是人类)在亿万年进化中演绎出来的一个“神数”,广泛地适用于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

原来,在人体结构中,到处都存在着“黄金分割”现象。如正常人肚脐以下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接近0.618,上肢与下肢的长度比值也接近0.618。更有意思的是在人体生理功能中,最感舒适的外界气温约为23℃,这正接近人体正常体温37℃的“黄金分割值”22.8℃。人的视觉中最感舒服的矩形,其宽与长之比也为0.618。人在精神最愉快时,脑电波频率下限(8赫兹)与上限(12.9赫兹)之比亦为0.618。种种现象举不胜举,足以说明黄金分割法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而在绘画与摄影中运用黄金分割法,就是把一条直线段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对全部的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比。常用2:33:55:8等近似值的比例关系进行美术设计和摄影构图(注意,我们并不是进行严格的科学计算,因此构图学上的黄金分割法只采用了近似值来计算),这种比例也称黄金律。在摄影构图中,常使用的概略方法,就是在画面上横、竖各画两条与边平行、等分的直线,将画面分成9个相等的方块,称九宫格(参见下图1)。直线和横线相交的4个点,称黄金分割点。根据经验,将主体景物安排在黄金分割点附近,能更好地发挥主体景物在画面上的组织作用,有利于周围景物的协调和联系,容易引起美感,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使主体景物更加鲜明、突出。



图(1)

(三)黄金分割法在构图中的实例应用



图(2)

在花卉摄影中,如果我们对一朵花儿感兴趣,那么常规的做法,是把这朵花放到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图(2)就是在左上角的分割点上出现了月季花的花蕾。



图(3)

但如果我们所拍的花并不是一朵而是一组,那么这时就有必要进行一下分析,找到画面的主体,图(3)中的蝴蝶兰有红白两色,但明显红色的为衬托,而白色的为主体,因此就把白色的蝴蝶兰放置于黄金分割线上。



图(4)

风光照片的拍摄也是这样的原则,找主体,一定要让主要的东西出现在黄金分割点或线上,这样的画面看上去才会舒畅,如图(4)把灯塔群置于画面左下的分割点上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外,人们看图片和书刊时有个习惯,就是由左向右移动,视线经过运动,往往视点落于右侧,所以在构图时把主要景物、醒目的形象安置在右边,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这是人像摄影,当然人像是画面的主体,所以人像一定处于黄金分割点上才会更妥当,如果是人物的特写——人物的脸就成为主体,如果以人的面容为特写对象——人物的眼睛就是主体。

初学摄影取景,可先选用"黄金分割法"练习构图。经过多次实践,有了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以后,就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进行创作了。如果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这一种形式,也不可取,时间久了反而会束缚自已的创作思想,使拍出的照片四平八稳,缺乏变化,贫乏无味,就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性了。

用黄金分割法确定主体的位置,并没有完成构图的整个过程,还应注意安排必要的空间,考虑主体与陪体景物之间的呼应,充分表达主题的思想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影调、光线处理、色彩的表现等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金分割法并不是构图上的绝对法则,并不是一切构图的设计都一定合乎黄金分割律的,比如只是人物脸部的大特写照片,非按照这种法则拘泥地去运用,结果适得其反,反而给人不舒服的感觉,一般说来,只要画面的主体部分不是处于画面的正中央,我们在视觉上就可以接受,黄金分割法只是一个艺术上的基本法则,但却不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转帖)UU谈摄影系列(17)——构图(基本原则之二)


2009-02-17 16:48:46

(一)构图的基本原则之二——确立结构中心

可以这样说,黄金分割法只适合于单个的拍摄对象,如果我们所拍摄的是一组群像(山川河流,风光建筑,风土人情等),黄金分割法就不太适用了,这时我们就必须考虑如何来确立结构中心,让结构中心处于黄金分割位置上,所以确立结构中心的构图思维其实与黄金分割法还是有着本质上的联系的,不过在外在表现上不那么突出罢了。

用取景框把所要表现的对象框到一个画平面之后,这个画平面就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单位,成了作者心目中想要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天地。如何把这个新天地规划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而又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呢?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当然是抓住问题的关键,高屋建瓴,安排好内容和结构的中心。当我们拿起相机来拍摄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拍什么?什么才是你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一幅画面上应该有一个表达内容的主要对象,画面的框架结构就以保证这个主要对象的醒目突出为目的,画面上其它的景物都就服务于主要对象的表达。立主体,明主次,艺术创作中都重视这一创作原则。

如果你想表现一位将军,那么取景框要对着这位将军,把其轮廓与姿态作为主要对象而包括在框架中,士兵则退为次要表达对象;如果你想表达的是母与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那么最能体现母子之情的神态呼应部分就是主要对象;如果你要表现的是一群人或一件事,也应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包括在框架之中。所以,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人或一群人,只要作者心中确定为表达内容的主要对象,就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用框架框住,成为内容的中心。

(二)确立结构中心在构图中的实例应用

在一些画面中,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是统一在一起的。这样的中心被我们称为“焦内”,其实也正是我们对焦的中心点,比如拍一个人,一个情节的对象,画面景物简洁,用框架框在画面上,它们既是内容的中心,又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如图(1)所示。



图(1)《织》

作品《织》的画面中心是一只蜘蛛,内容的中心就是这个小动物本身,结构中心当然也是它,处于框架右上的黄金分割点上,能一眼就让观众明白这张照片的主体与主题。

但是,在某些景物众多的画面中,内容是由多景物组成的整体来体现的。这时,为了使景物的各个部分相互响应,联结成一个整体,就需要有一个结构中心。它通常由景物中某些具有特别优势的对象来担任,或者由于它轮廓有力,或者色调突出,或者地位处于主导等等原因,使其在景物中具有前呼后拥,照应全局的能力,使画面趋于统一。

比如在拍摄风光照片时,由于景物较多,为了取得景物的响应与协调,善于摄影的人总是能从“框”进画面来的景物中找到一个“领导”,让它把画面上的各个部分统帅起来,或者是一座塔,或者是一座桥,或者是几颗挺拔的树,或者是一条移动的船,或者是一座高出群峰之上的山峰……将它们置于框架中有利的位置(一般这个“有利”的位置常常就是黄金分割线左右)上,以它们为中心来结构画面,使其他景物有朝它奔趋会聚之势,那么这幅风光照片将具有一种整体感。如图(2)所示。



图(2)《绿洲》

上面这张风光照片很唯美,整个画面清丽平静,色调华美,构图上多以横线条为主,产生稳重幽静的视觉感受。但如果我们细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整个画面的构成元素有浓云,有湖水,有起伏的小丘,有几处绿洲,但绿洲是这幅照片所要表达的视觉中心,这片绿洲应该是“领导”,整个画面的其它元素均为此而服务,芳草萋萋,可以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在结构一些较大的人群场面时,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在这群人组成的众大场面中找出某个具有典型意义和鲜明形象特征的对象,作为画面的结构中心,将他(她)置于有利的位置上来统帅全局。如果用这样的形象为中心来剪裁一定的人群场面,就能使画面上既有一个体现中心形象,结构上又能做到有重点,有烘托,给人的印象才会完整和深刻。如果画面上没有一个重点的形象,画面就没有主次,缺少起伏,就会使本来很热烈的场面变得索然寡味,从而失去表现力。相反,如果恰到好处地抓住瞬间,使主体得以突出,就会使画面严谨而富有表现力,如图(3)所示。



(图3-1)《冷漠》(抛弃稿)



(图3-2)《冷漠》(最终稿)

图(3)的照片是《冷漠》,摄于步行街,那天我在步行街随拍,见到一伙人围在一起。我当时在二楼的长廊上,透过人群,看到人们围住的是一个小女孩,这个女孩是个中学生,因为生活受阻,再也上不起学,因而在此处乞讨于众人。人们全围上来,但看了半天,却没有一个人能付诸行动,我当时举起相机,拍下了第一张,但当时就感觉效果不太理想,由于栏杆的阻挡,乞讨的女孩只在画面左下角占据了很少的部分,且表现不完全。这时,人们纷纷离开了,我灵机一动,立即把相机设定为小光圈,把相机抵到栏杆上,长时间曝光,离开的人出现了虚影,恰好表现人迹匆匆,世态炎凉这样的主题。现在归纳起来,就是第二张照片处理好了重点对象(其实女孩是视觉重点,离开的人是心理重点,这个原理后面将会讲到),因此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的表现力的。

(三)视觉焦点与心理焦点的问题

常常见到一幅照片很成功,构图妥当,照片清晰,但看完后总感觉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有的人当时就评论了:“没有焦点”,随后有人反驳,整个照片很清晰啊,为什么说没有焦点呢?其实我明白评论者的意思,是这幅照片中缺少心理上的焦点,就是说,虽然在构图上也似乎在围绕着一件事情展开,但事情的关键却没有表达出来,这样的照片在人的心理上觉得不能打动人,因此也可以称为“没有焦点”,只不过这焦点指的是心理上的焦点,并非构图上的焦点。

其实有些比较有创意的构思,常常这样去做,现实构图上的清晰点并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而虚化了的地方却在隐约表达出一个故事,这样的照片更含蓄更耐看,这样的照片是有焦点的,焦点恰恰在虚化之处,请看图(4)所示。

图(4) 自拍

这张照片是在表现一个MM对着一部小DC在自拍,神情专注,憨态可掬。按理说,趣味的中心应当在自拍的人物身上,应该侧重表现她当时认真的神情,如果这样拍也无不可,但出来的照片恐怕就落入一般化了。当然你也可以用小光圈大景深,把DC与主人公全清晰地表现出来,这种拍法是最没有意思的,可以说是俗不可耐。作者偏偏让DC清晰而人物虚化,人物的神情的表现让你感觉到似真还幻,这样才会更大地调动观赏者的想像力与思维的积极性,无疑这种拍照的构图方式是别出心裁的。

(转帖)UU谈摄影系列(18)——构图(基本原则之三)


2009-02-20 10:58:31

(一)构图的基本原则之三——均衡与呼应

静物、人像、风光,无论是哪种题材的摄影构图,其实都涉及到一个均衡与呼应的问题,合乎这两点要求,就会给人感觉画面稳健、合理。下面就这两个问题探讨一下。

第一:均衡

均衡是“均等、平衡”之意。两者全是就画面元素的比例关系而言的,在构图上,有时两个意思是相通的。

中国画特别讲究书画印三者的统一,这一点与西洋绘画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的书,就是画面的题款,其中的印就是打上一方或几方红红的印章。属于一幅画到最后的收尾工作。但这种工作却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国画家对此点非常讲究布局的安排。几个字,在画面的什么位置上?不能太抢眼,喧宾夺主,还不能太隐蔽,若有若无。必须处于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上,字的多少固然与画家的心意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必须服从于整个画面的要求,能够与画面相得益彰,这样的题款才是好的题款。而印呢?则更有讲究,有名章,有引首章,有押角章,印章大小,位置,此幅画中要打印几方,朱文还是白文,钤印时手法是轻是重,印泥的色彩是桔红还是用大红,这些都必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行。

摄影构图上的均衡与中国画的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不能不讲究的。

摄影上的均衡是人们对一幅摄影作品整体上的一种稳定、匀称、流畅的感觉,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的一种心理要求。这种形式感觉和心理要求是人们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例如一张桌子,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四条腿直立是均衡的(我们所说的是一般常用的桌子),如果断了一条腿,虽然它暂时也许能放得平稳,但人们一看就知道它不稳当,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不安定、不舒服的感觉。然而三条腿的香炉就不会觉得不舒服,因为人们判断出它三条腿的位置与力点是合理的,所以就是三条腿,这香炉给人的也是稳定均衡的美感。人在运动中,会自然地改变各种姿态来均衡自己的,挑着担子会自动调整两边的重量和绳子的长短,找准肩的着力点,而锄地,会自然将两腿分开,前弓后蹬,让自己能顺畅地发力。劳动的美,就在于人体各个部分在不同的变化中能巧妙地均衡自己,这就是人们对艺术品要求均衡的心理依据。

在单幅画面的摄影创作中,人们习惯于把一幅画面看成是一个艺术整体,布局在这个框架中的物体,应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感受。画面上不出现死角,视线能在画面的各个部分流畅起来,这就是均衡了。比如,一幅风光作品,树木、人物、船只都在画面的左边,右边没有任何东西可看,视线不会被吸引过去,出现了死角,那么画面就会失去稳定感,也就是不均衡了。

而大师们呢?在画面的安排上总是能体现出其匠心的。如大家都熟悉的美国人像摄影大师纽曼的成名之作图(1)所示的《在钢琴旁的史特拉汶斯基》



图(1)

这是一幅大胆得出奇,又严谨得出奇的摄影佳作。 被摄者史特拉汶斯基是作曲家,为了拍好他的肖像,作者绞尽脑汁,精心构思。和这张照片的相同的场面,他拍摄了许多张,包括多种角度、动态、距离、构图的,最后选定了现在这一张,并进行了大胆的剪裁,最终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画面。这幅作品好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新颖别致,画面上人物占极小部分,而且处在左下角,在浅色背景衬托下,人物以外的琴盖和支柱倒占了画面的大部分。纽曼采取这种新颖的构思,别致的构图,并不是挖空心思凭空杜撰的,它有一定的生活根据。

谁都知道,作曲家和钢琴几乎是人琴合一的关系。把主人公安排在琴房这个环境,应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关键是人物在画面上占据的面积大小问题,纽曼的这种处理包含了某种艺术的辩证关系在内。我们知道,有的物象在画面上占据面积大,可能是画面主体,也可能不是主体,有的虽然看来显得小,倒可能是主体,这就看作者如何处理作品题材内涵和主题构成因素了。

一般说来,有生命的、起主导作用的、运动着的、富有变化的,总是更重要、更突出些,相反的情况总是显得重要性不如前者。而在艺术表现上,形体虽大,如果只是属于陪衬物体,又能起着引导视线、突出主体的作用,那么,大的看似为大,实际在观赏者心目中显得小,而小的表面看似小,实际上在观赏者心目中觉得很大。

纽曼正是这样理解和处理这幅作品中人和物的关系的。作者为什么只取钢琴的上部而不取下部,人物置于一角而不居中?我们认为,这出于以下考虑,一是琴面、琴盖、支柱有概括意义,已足以交待主人公的职业和身份;另一方面,从艺术上考虑,为了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构成画面,人物、琴盖、支柱和琴面构成的三角构图,能够吸引人的视线,引导人们的视觉运动,形成以人物为中心,由人至支柱再到琴盖,两个三角形构图关系,这样既突出了主体,又为读者广泛联系和回味提供时空条件。这是符合观众的欣赏心理的巧妙的艺术处理。

按一般的布局常规,主体忌讳在边角上,但观众却不觉得人物缺乏力量。相反,由于人物支撑面颊的手臂成了一个小三角形,这个小三角形顶住了由钢琴盖的支棍与盖的直边所形成的大空架三角形,在它上面,钢琴盖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的黑色调的浓重的三角形,这三个三角形由小到大成斜线自左下角向右上角展开,使布局产生了奇特的形式感,主体的位置虽然处于边角上,却具有鼎足之力。这一布局,使人们的眼界为之一新,其独到的效果,至今为模仿者所难以企及。

第二:呼应

前面我已经强调过,均衡与呼应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道理。从内容的相互关系上讲,均衡就是响应;从结构关系上讲,呼应则是为了均衡。

画面如棋局,常布常新。下棋的人很讲究开局、中局与残局的布局方法,高手下棋会把下棋也当成一种艺术。每一局都有独到之处,让观者耳目一新。整个棋面是均衡发展的,每个部分都能兼顾,互相之间必定存在一种呼应关系。

写好汉字,得讲究间架结构。笔划与部首之间的揖让关系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儒学精神。一点一横,在书法艺术家的笔下,都互相有一种呼应关系,这样的字才会笔墨传情。

呼应,是主题的需要,能使整个画面丰富;呼应还是表达的需要,能使视觉之间的各个对象间有了联系,有了感情;呼应当然也是结构的需要,使全幅画面看起来更平衡更妥帖。

静物摄影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呼应关系的安排的能力,物品之间的摆放,角度,虚实让人更能体会到一种礼让之美。如图(2)所示。



图(2)

这张照片中的图像元素是两类四件,一类是茶碗,一黑一白两个,本身可能暗示着人生男女吧。一类是花,插在竹篮中的野菊花——主体是花,竹篮只是一件道具。整个画面似乎毫不经意,但实际上作者是精心安排的。两只茶碗内的匙子柄的方向很有讲究,目前是相向,如果换成相背会怎么样?这里的相向是不是暗示着人生的和谐?再说菊花,也是从竹篮朝向两只茶具的方向,这种方向自然会带来一种温馨,也是对人生和谐的礼赞。因此这张小品,我们认为所含的深意是有的,而这种深意,却是通过元素间的呼应关系表达出来的。

而在风光摄影中,怎样组织各个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应该是要动一番脑筋的,如何来使主体突出,但又不孤单?请看图(3)所示。


图(3)

这张照片看似平淡,主体是立于天地间的几棵小树。可是如果没有左边的丛树陪衬,我们感觉其和谐就没有基础,如果有另外树丛的衬托与暗示,我们才感觉场景的可亲可爱。

以上内容转自蓝天摄影网。

(转帖)UU谈摄影系列(19)——构图(基本原则之四)


2009-02-23 16:09:41

(一)构图的基本原则之四——对比

摄影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一般都格外强调视觉的冲击力。能够起到巨大的视觉冲击的,莫过于使用对比的手法。运用巧妙,会产生强列的震撼力而打动观众。

对比可以是色的对比,如黑与白,亮与暗,原色与补色,但这种对比在色彩一章中我们已经强调过。又因为摄影的功用是反映人生,所以还可以有人与动物,新与旧,年轻与苍老的对比,当然这个方面更多的又涉及到摄影作品立意的问题了。

其实摄影的本质还是属于造型艺术,所以更多的还是形的对比。如大与小,长与短,水平与竖直,虚与实,正与侧等,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分述。

巧妙地利用大与小的比例关系,在摄影创作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迈克·威尔斯的《乌干达的干旱》这张传遍全世界的摄影作品了,如图(1)所示。



图1 乌干达的干旱 [美]迈克·威尔斯

一个乌干达孩子的手放在一只与它对比鲜明的传教士的手中,孩子的手仿佛像一只瘦弱的小鸟的爪子或是从考古地带挖出的化石之类的东西。背景的那只手属于一位修养极好的奉献于人类事业的西方传教士,这幅作品把饥馑和富足并置,可谓匠心独具。当时乌干达和另外一些非洲贫困国家的境况,被西方新闻界强调报道,许许多多的死者的照片和许许多多关于他们死亡原因以及这些尸体由于生前极度营养不良而很快腐烂的报告层出不穷,这些来自非洲的照片和文章很快引起人们对干涉行动是否正确这一难以对付的道德问题的思考。像这张照片,比任何解释都更有力量,表现出社会不平等的罪恶和发达国家的自我谴责,反映人人伸出一双援助之手的深远意义。

而这幅照片的成功,就在于作者选取的两只手的大与小的对比,保养得很好的大白手和因为饥饿而干枯的小黑手,这样的反差该是多么大呀?

在线的运用中,也可以利用线的长短关系,角度关系而形成对比,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从而在构图上而打动人心,请看图(2)所示的《新竹》



图(2) 新竹

这张照片的作者在构图时是用了心思的,背景是密密的竹林,在一杆老竹的下边斜生出一枝幼竹。其实这里含有多种对比关系。竹干与竹叶的深绿与嫩绿,是色彩上的对比;竹干的粗壮与新枝的幼小是大与小的对比,老与幼的对比;靠近观赏者的这杆竹与后面的渐远渐虚的竹林是实与虚的对比;在线的运用上呢?竹干与这枝新枝则形成直与斜的对比。

种种对比关系中,有的是形状上的对比,属于构图方面,有的则是内容上的对比,属于立意方面。如老干育新芽,则是立意上的对比关系,更有力地表达了新生力量表面弱小,实则强大这样的主题。

我们再来看一张作品,如图(3)所示。



图(3)

这幅作品也存在着强烈的对比关系。整个作品采用了横画幅形式,海平面与边框平行,是一致的,是协调的,但高高的船帆却打破这种平静,这种和谐,船帆的竖直的(略斜)的线条打破了海平面的平稳,所以会产生视觉的冲击,且这只船并不是直立,而是略带倾斜,更使画面带有一种动感,带有一种活力,这也是线的运用中的横与直(斜)的对比。

摄影师在风光摄影中,有时还会利用点、线、块、面之间的关系,来强化这种对比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新式的和谐,而带给人们以愉悦的感受。如图(4)所示。



图(4)

图(4)这张照片的构图布局,作者同样也是很有讲究的。画面的构成元素集中在整个画面的右下角,而左上角留空。形成反“L”的格局,自然会形成稳健的构图,是一种视觉元素间的疏密的对比;在画面上,有介于草屋与椰树间的点点帆影——点,有水平面与椰树树干——线,有椰树的树冠形成的圆形与草屋的三角——块,还有天空、白云与海水——面。这些形成的则是点线块面的对比关系。

然后此处摄影师的目的却不是为了对比,这些对比关系虽然存在,但作者都让它们全有机地组合到一幅画面之中,矛盾下降为次要,统一却成为主旨,因此,平静祥和却反而是要表达的主题。

还有些时候,作者撷取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画面,用对比元素构成冲击,产生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如图(5)所示的《饥饿的女孩》



图(5) 饥饿的女孩 1993年/苏丹 凯文·卡特[南非]

1993年苏丹大饥荒时,一只兀鹰紧盯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小女孩。

形式上,鹰的强健与人的弱小本身就是一种对比;鹰从容的直立是如此高傲,人绝望地伏到是如此卑微,这又是姿态的对比;禽类的横行与人类的羸弱又是内容上的强大对比。就是这张照片,它以最显著的方式表明了人性的倾覆。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仅用一张照片就向我们展示了整个非洲大陆的绝望,因此获该年普利策新闻奖。

以上内容转自蓝天摄影网。

(转帖)UU谈摄影系列(20)——构图(基本原则之五)


2009-02-23 17:00:41

(一)构图基本原则之五——让背景简单化

摄影与摄像不同,一个是撷取动态影像,一个是捕捉静态神情。一个是流动的,一个是静止的。一个以越全越多为佳,一个以越少越精为上。所以一个只是实用技术,一个却上升到艺术境界。当然,这里我们没有贬低摄像的意思,只是想说明摄影更能反映出一个人对艺术的感悟与才思。所以尽管摄像技术现在越来越成熟,器材越来越高级,但并不会把喜欢摄影的人全吸引过去,反而现在搞摄影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第一:为何摄影的魅力会如此的巨大?

其实摄影最叫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恰恰是方寸之地能反映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由于摄影表现内容的尺幅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整个世界在摄影家的眼里只是一个小小的矩形,所以我们并不能在一幅照片中把客观世界中我们所见到的全反映出来;但世界本身却是色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形式上的限制与内容上的无限,使摄影形成了一种矛盾——在有限的范围内反映出无限变化的内容来。就因为这一点,摄影就变得让人乐此不疲了。

  1. 世界是无限的,摄影的空间是有限的。想通过有限来反映无限,那么摄影师在举起我们的相机的时候就得学会取舍,什么是我们应该留下的,什么是我们应该去除的,这个颇费周章的事儿却极大地调动了摄影师的创造性思维。而人类一切有关于创造的活动都是有意义并且是最有趣的。
  2. 世界是无限的,摄影的空间是有限的。无限的世界中良莠芜杂,好坏不齐。但摄影师有着自己选择的权力。我想拍什么,不想拍什么,我们是自由的,把我们认为善美的东西纳入,把我们认为丑恶的东西排除。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所以我们喜欢它并愿意为此附出一生的努力。
  3. 世界是无限的,摄影的空间是有限的。我们还要常常在有限的空间中去传达一种无限的意味。我们常常在想,如何能抓取最为动人的一瞬而并非全部,然后让观赏的人透过这一瞬去想像画面之外的情节?所以摄影又是含蓄的,隽永的。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观赏者在进行这种艺术活动时都必定要调动我们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想像之外的事儿总是那么美妙的。
  4. 世界是无限的,摄影的空间是有限的。无限的世界在流动,有限的空间却静止。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把时光留下,唯有摄影能达成我们的这个要求。摄影是什么?摄影是用光在作画,摄影是用镜头在传情,摄影是在摘取大树上最美的那片叶子,摄影是在撷取流水中最亮的那一滴。在时与空的交汇中,我们将人生的某一次地背景定格,定格为让当代让后代无数人为之动容的雕像……

第二:在具体操作中,怎养才能使得构图简单化?

其实摄影不是一门增的艺术,它是一门减的艺术。摄影师在拍摄前,往往不是考虑应该在画面中尽可能的多保留些什么,而是考虑应该在画面中尽可能的多去除什么。摄影的魅力不在于把一切全涵盖,而在于通过一个典型镜头反映出事物的深刻内涵。所以,简单化(少而精)才是摄影的真正追求。

那么,实际操作起来又会如何?我想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在取景时应加以注意。

净化背景,尽可能地排除那些不必要的杂乱的景物,这是一幅摄影作品成功的诀窍之一。有经验的摄影师总是千方百计地调动一切摄影技巧将背景中可有可无的东西排除在画框之外。

1.选择一块干净地墙壁或幕布作为人像摄影的背景

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如图(1)所示。



图(1) 凝望

这张照片的背景只是建筑物前的几根粗壮的大理石柱子,让人物处于两根柱子之间,这种背景虽然有一些图案,但也还算是简单背景,对于人物的表现不会产生干扰。人物身着黑与白的服饰,与背景色相统一。色彩的选择上,这张照片是成功的,人物的安排只是采用了传统的半身像的构图法,但人物那种忧郁的神态却是极其传神的。与这种单调背景的衬托当然是有着分不开的联系的。

当然了,背景的单一有很多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办法,就是采用暗背景,用硬一些的影调来完成,简化影调,突出神态,如图(2)所示。



图(2)

这张照片是在逆光下很暗的自行车棚内所拍,拍摄时故意躲开那些绚丽的色彩,而有意让人物处于黑色的背景之中,会产生一种神秘的感觉。

有的时候,带有图案性质的背景也是人像摄影不错的陪衬。如草地、有界格的建筑物等,如图(3)所示。



图(3)

这张照片则是在建筑物前的横向栏杆前为人物所拍的,这些横栏与其形成的影子构成了美妙的图案,不会干扰与冲淡主题,反而带来更强的趣味,右角的小树起到了很好的呼应作用。

2.运用仰角或俯角来净化背景

如果能找到干净的墙壁来作为背景自然是最为理想的,但常常有时情况并不这么简单,这时我们就需要调动角度,因为这样的角度能把地平线排除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不再产生干扰作用——背景中最杂乱、破坏力最大的常常就是地平线。如图(4)与图(5)所示。

图(4)

这张照片是在云南旅游时,在洱海的游船上拍的,当时为了避开复杂的背景,采用了仰角,背景是蓝天白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简化。



图(5)

这张照片也是在云南旅游时,在世博园前的草地上所拍的,为了净化背景,我采用了俯拍的办法,背景中只是一片绿色而已。

3.选择逆光拍摄来简化背景

光线其实也是净化背景的主要手段,为什么室外拍摄逆光要比顺光效果好呢?其中原因之一,是顺光时背景景物与主体同等明亮,背景中各种物体和轮廓线条纤毫毕现,与主体混杂到一起,画面常常会使人眼花缭乱。而逆光,背景中面向镜头方向的景物处于阴影之中,杂乱的线条被统一在阴影的暗色调中,主体的轮廓被逆光照亮,清晰分明,富有视觉冲击力。如图(6)所示。



图(6)

这张照片是在夕阳西下时,找好固定的光线角度来拍摄的,拍摄时就是想表现出画面主人公娴静的性格特征,因此这种逆而略侧的光线很好地传达出这种意图,画面反因简而生动。

还有些时候,我们采用全逆的角度进行拍摄,不在乎人物的具体表情,更注重人物的轮廓质感与整体的气氛,造成剪影的效果,如图(7)所示。



图(7)

这张照片上,是夕阳背景之下的三个骑马的人物,人物的面部表情我们根本分辨不清,只能从外在形态上略略有区分男女,但整个照片的自豪与矫健却显示无疑。

在风光拍照中,我们也常常利用这种方法,选取早晨或傍晚,太阳出现不出现在画面上都无所谓,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民间皮影戏的效果,画面也会相当生动,如图(8)所示。



图(8)

这张照片的背景就是日落时的天空,表现的主体却是加油站上带有船帆形状的装饰性建筑物,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想像空间,恰如一排远航的船队披着落日归来。

4.利用雨雪雾天来简化背景

除去以上各种方法之外,雨天、雾天、雪天也可以有效地虚化背景,原来斑驳的道路、田园,呈现出一片单一的白色调,暗色调的主体就全变得分外引人注目,甚至出现一种高调的扑朔迷离的效果。如图(9)所示。



图(9)

这是雾天所拍的小区广场的部分,因为雾,过去所见的一切繁杂现在全简单化了,其实这样的天气里去拍风光照片,更有诗一般的意境,一切都似乎是发生在童话王国中的故事。

5.利用长焦距和大光圈来使背景虚化

长焦距镜头比广角镜头更具有较强的净化背景的能力,广角镜头包括的背景范围大,景物多,容易杂乱;长焦镜头背景范围窄,容易为主体找到干净的背景,最为关键的是长焦镜头景深范围小,主体清晰,背景虚化,使点线得以柔化,色调浑然一体,有利于突出主体。如图(10)所示。



图(10)

这张照片采用的是潘太康2.8/135德国镜头,人物的肤色还原相当漂亮,有一种柔嫩的感觉。尤其135的焦距加上2.8的大光圈,使背景柔化成“奶油”一般,这也是拍摄人像时常常采用的手法。

有人说,绘画艺术反映生活用的是加法,摄影艺术则用的是减法,这话有一定的道理。画家创作时,面对的是一个干净的天地——一张白纸,一幅白布,一面白墙。作画时,即使再简单的绘画吧,也是要往上加点什么,而摄影者是用取景框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进行创作,其中需要的与不需要的,表象的与本质的,偶然的与必然的,全都交织在一起。所以当摄影者选择了所要表现的对象后,就要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摄影技巧去减去那些不需要的,非本质的,干扰的因素。摄影艺术要做到简洁,就要学会运用减法,尽可能净化背景,从而突出主题。

以上内容转自蓝天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