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力量ruby怎么死的: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供给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3:06:54

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供给的

  • 日期:20110610
  • 作者:赵彬
  • 来源:大众日报
  • 【 查看PDF版】
    □ 赵彬 整理
      钱是印钞厂印出来的吗?
  大家通常认为我们手中的钞票是印钞厂印出来的。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货币供给是银行通过信用活动创造出来的。  
  现在,我们每个人对银行已经太习惯、太熟悉了:取工资要去银行,存钱要去银行,急需钱要去银行,做生意贷款要去银行。居家过日子,你也许会觉得没有银行对你来说没什么关系,大不了找个箱子把钱藏在床下面。人们有这些想法其实都没有错,因为这是从微观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如果我们从宏观角度多了解一点银行,了解银行的产生过程,知道现代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就会知道今天的经济运转是一环扣一环的,就会知道如果我们都把钱藏到床底下将意味着什么,就会知道现代社会一旦离开银行几乎无法运转。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骨髓,渗透到我们的毛细血管中,左右着我们的生活。银行已经成为一国经济生活的神经中枢,构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货币的四个职能
  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作为交换的媒介。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要带些钱,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没有它,这些交换几乎是无法完成的。
  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也就是说,一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能够保值。否则人们将不要这种货币,宁愿把它换成商品或其他国家的足值货币。如果你有钱,你就会想到让它以什么方式存在才能让你的钱保值或增值。你是保留人民币呢,还是收藏黄金或者古董什么的?如果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你是愿意要人民币,还是愿意换成美元或欧元放着?因此,货币必须具有价值贮藏的职能。
  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作为计量单位,也叫价值尺度。你到商场买东西,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相同商品在不同的商店价格也不同。我们用什么来表现这不同的价格呢?用货币。就是说,货币是一种计量的单位,如果没有货币,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就没有办法去比较。
  货币的第四个职能是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假设你经营一家制造厂,但现在的经济环境已经是买方市场,向你供货的原材料厂商太多,选择的主动权在你手上。这时候你告诉供应商:“你先把东西放下,两个月后我再付钱给你。”这是一种商业信用行为,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之所以能够相互赊欠,是因为货币具有延期支付的职能。
  由于货币所具有的延期支付职能,在人们之间产生了商业信用,出现了相互赊欠的行为。随着信用行为的增多,在大量信用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一个中介机构来从事货币的存贷业务,这个中介机构就是银行。银行的出现,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创造了信用,使人类社会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银行是人们理财的一个中介机构,储户把钱存入银行,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银行又用更高的利息把它贷出去,让那些借款人去赚钱了。当他们把钱还回来时,付给银行的利息要高于储户的存款利息。银行就是靠高贷低收,从中赚取差价生存的。当然,现代银行已经有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功能和更多的收入渠道。
    1000元是怎样变成5000元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银行究竟是怎样创造货币供给的。
  当储户把钱存进银行的时候,银行不可以把这些钱全部贷出去,因为如果银行要把全部存款贷出去,当储户取钱的时候,银行就没钱支付了。银行当然希望把钱贷出去越多越好,因为贷出得多,收回的贷款利息就多,银行的赢利就高。可是当大家都去取款的时候,银行没有钱意味着什么?所有的储户都会恐慌,他们全跑到银行去提钱,就会发生挤兑现象。因此,各国中央银行都规定了一个法定准备金率,即商业银行不能把储户的存款都贷出去,它必须按比例留下一部分作为准备金,强制性地存入中央银行,以防万一。
  那么,银行到底应该留多少准备金呢?它只能准备一部分,不可能把存款全部作为准备金,否则银行还怎么赚钱呢?如果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准备金率是10%,就是说储户存了100元,商业银行必须把其中10元缴存到中央银行;如果准备金率是20%,商业银行就必须缴存20元,这就是法定准备金。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银行是怎样把钱创造出来的。假设我国的法定准备金率是20%,一个储户将1000元存入工行,工行必须把200元留下交给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它就只能贷出800元了。有个人正好去工行借800元,他要买一台录音机。到了商场,他把钱交给柜台,商场又把这800元存入它的开户银行——农行。当农行收到这笔钱的时候,这800元钱不能都贷出去,必须把其中160元上交中国人民银行,它只能贷出640元。这时正好有人想买个复读机,去农行借到640元后,到一家超市买复读机时把640元钱交给收款台,这家超市又把这640元存入开户的建行。建行接到这笔钱后,还要把20%的法定准备金交到中国人民银行,它只能贷出512元。如此下去,储户的1000元存款通过银行系统不断的存贷而放大,最后变成了多少钱呢?答案是在账面上银行新增存款是5000元,新增贷款是4000元,货币总量增加了5000元,法定准备金是1000元。通过这个例子你就可以知道钱是怎么通过银行信用创造出来的。所以,商业银行具有创造货币供给的功能。
  最初的1000元是储户存进去的,然后每发生一次存款行为,银行都要把法定准备金交给中央银行,如此下去,初始的1000元都进中央银行了,成为法定准备金,并没有增加货币总量,而后来银行存款的总量陆续增加到5000元,货币总量增加到原始资金量的5倍。这个例子假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20%,如果法定准备金率是10%呢?就是10倍,初始的1000元会变成1万元;要是5%呢?就是20倍,初始的1000元就变成2万元。这时候我们就看清楚了钱究竟是谁创造出来的。现代社会流动的资金是在银行创造的,银行通过什么来创造货币呢?它通过信用在创造货币供给,这些货币叫做信用货币。我们日常用的钞票确实是印钞厂印出来的,但是作为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却是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出来的。
  所以,当大家把钱存进银行的时候,经济就可以开始加速了。因为你把钱放进银行,银行把它贷给别人,别人再放进银行,银行接着再贷出去。就这样,一笔钱一直这样存贷下去,货币供给量可能成倍地增加,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可能成倍地放大。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
  因此,银行的信誉越好,它创造货币供给的能力就越大;一国的法定准备金率越低,银行创造的货币供给就越多。这就好比一个货币的水龙头,当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时,水就会流出来;当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资金之水就开始被抽走。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会发挥出很强的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还能明白,现代社会的经济是一环一环扣在银行身上而加速运行的。当有一天大家都不到银行存钱,或都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放到自己床下藏起来的时候,整个经济的链条就断掉了。
  你看,在微观上行得通的事情,在宏观上也许就会产生一场灾难,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连藏在床下的钱也不值钱了。因为那时的经济可能早就瘫痪了,物价已经涨到不知哪里去了。这是因为,我们社会的货币供应是在银行循环往复的存贷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信用一旦崩溃,犹如电路掉闸,整个经济生活都会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推开宏观之窗》
  韩秀云 著
  中信出版社
  宏观经济就像天气一样,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只能学会分析、判断和适应它。如果你能懂点宏观知识,就可以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本书以最浅显的方式,把你引入一个精彩生动的宏观经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