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伙的声音 豆瓣:非时政报刊改制 到底难在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43:21
5月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完成整体转制,挂牌成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当天,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专访时表示,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展开转企改制,中央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即将下发。

  与此呼应的是,在辽宁、河北等地试行两年的报刊质量评估和报刊退出机制,也将随之展开。非时政报刊如何改制、难点在何处,引起各界的关注。

 

  改制背景

  生存压力巨大

  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启动试点。至今有的正在改制中,有的还在“静观其变”。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截至今年2月完成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为1251家,约占总量1/6。

  “已经改制的,多数都是因为遇到了难题,比如没有财政拨款,不得不改。一直没改的,只要能在事业身份下活下去,就会坚持。”传媒学者展江分析认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当年这些报刊被迫改制,可以说是抓住了“最佳窗口期”,轻装上阵。如今,报刊正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这时要求“事业编媒体”与“母体”脱离、“断奶”,失去财政来源,将会面临“人员身份转换成本”、“适应市场机制的重建成本”这两道“坎”。

  人员身份转换成本大

  改制须还完人事“欠账”

  喻国明所说的人员身份转换成本,《中国电力报》因改制早,幸运“躲”过,归属国家电力公司时,报社已开始企业化管理,员工上了“三险一金”。而《机电商报》从2003年提缴转制申请起,报社就开始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分期分批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保,直到2007年,这笔“欠账”才还清。

  “难主要难在利益。”刘泽林说,为抚平从事业编到企业编的身份“落差”,使企业编的退休金跟原事业编时持平,他绞尽了脑汁。比如说“退而不休”,返聘退休职工弥补改制后减少的收入;企业年金制,也就是补充养老保险,按月工资的4%-8%预存,退休后统一发放。

  跟《机电商报》一样,《中国电力报》新用工制度也为老员工做了特殊设计:社龄工资制,即按工龄长短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在6000元上下,一直发到退休为止。

  但是,对于更多的“事业编”报刊而言,不仅经营能力欠缺,而且没有家底。谁来承担人员身份的转换成本?这个问题让人担忧。按较低标准测算,假设一个事业编员工未来5-10年退休,月养老金4000元,那么,一个转制人员的“预存”养老金费用,一年就达4.8万元,领取20年就是96万元。如果所在单位事业编共计50人,则需支付的人员身份转换成本高达4800万元。

  市场重建步履维艰

  并购风险较大

  “尽管许多报刊已经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报刊并购依然难以突破。”出版人杨赣表示,“竞争逼着各个报纸做大做强,现在报纸广告的价格上不去,一旦有个盈利点大家就一哄而上,利润已经摊得很薄了,现在盈利一方面靠规模取胜,另一方面为降低成本不得不对版面进行缩减。这样一来,即便转制成为企业,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报刊在转企改制后依旧很差钱。”

  为何转企改制后的报刊企业不像出版社一样,展开并购来拓展媒体链条或开拓地方市场扩大盈利规模呢?

  “并购地方媒体我们也谈过,但是你要收购地方上的媒体,地方省委宣传部也不干啊,要么出个高价,要么到地方设立子机构,但这样成本和风险都很大。”《中国证券报》社长兼总编辑林晨曾表示。

  “我要去收购,如果我们企业化了,他没有企业化,我们就无法对接,怎么收购?价格如何定?主管主办方是否放手?”吴海民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他说,“真正大的并购得以实现,需要整个媒体资源的社会化,从而改变部门办报的格局,公司化是收购的前提”。

  刊号资源紧缺

  从事业单位《机电商报》转身为卓众出版公司,《机电商报》也用了整整四年时间,依托此前在汽车领域建立的品牌效应,现已形成16刊1报4网的格局,主营业务收入已近2亿元。可刘泽林遇到了新的难题。

  “刊号紧缺,始终是我们的瓶颈”。转制之初,刘泽林曾计划创办、兼并重组40份到50份科技期刊,可这个计划步履艰难。

  这样的困境也同样摆在白俭成面前。按建设现代传媒企业的发展目标,现有的报、刊、网资源格局,对其扩张需求来说,杯水车薪。“主动提出转企改制,除了来源于生存的压力,如今面对的是发展的动力。”

  专家建议

  “民资介入新闻出版业”

  专家认为,民资可为非时政报刊注入转制动力

  “政策面很明确,必须转;市场面很直接,转过来就有风险。留给非时政报刊的,就剩制度层面。”在喻国明看来,即将出台的转企改制指导文件《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应该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大胆尝试,“比如可以引进民营资本等等,给非时政报刊注入转制动力和转制激情。”

  “现在的市场竞争压力,决定了非时政报刊的转制成本很高。转制本身不能带来福利,那么现在没有福利,未来会不会有福利?只有风险、没有福利的转制,怎么推动?”喻国明认为,鼓励民营资本介入,还可以帮助非时政类报刊度过人员身份转换、重建市场体制这两道难关。

  其实,这正在主管部门的考虑之中。5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做客人民网时说,“怎么样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进入新闻出版行业,使他们也成为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只是非公有制介入传媒业,中国行业报协会副会长、《中国经营报》总编辑李佩钰认为,“越来越多的市场化政策行将出台,中国传媒业的大时代即将到来。”“一些受众过窄、过于依赖财政拨款的报刊,极有可能退出,可与此同时,报刊资源也将向优势媒体转移,大型传媒集团也在形成。”

  目前,上海、深圳、成都、沈阳、安徽等地均已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机构,本年内,北京也有望成立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李佩钰说,与部分非时政报刊艰难转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助推下,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版权、知识产权,全部都成为交易对象,而各地新建的传媒集团,又多将上市作为第一目标,文化与资本配置的大势正在形成。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