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觉醒为什么被禁播:非时政报刊改制有两难:人员身份转换和市场重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48:03

  5月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完成整体转制,挂牌成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当天,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展开转企改制,中央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即将下发。

  与此呼应的是,在辽宁、河北等地试行两年的报刊质量评估和报刊退出机制,也将随之展开。5月16日,在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鲁炜发言时说,全国文化重地北京,也将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鼓励转制报刊出版单位加入北京报业集团、北京出版集团。非时政报刊如何改制、难点在何处,引起各界的关注。

  生存压力逼报刊主动改制

  2006年4月,白俭成任《中国电力报》总编辑时,面对的局面就是“改,可能活下去;不改,很快就会陷入僵局”

  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启动试点。至今有的正在改制中,有的还在“静观其变”。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截至今年2月完成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为1251家,约占总量1/6。

  “具体文件还没下来,所以,现在还没启动改制。”《中国建设报》相关工作人员说。《中国消费者报》一名事业编记者也说“单位还没什么动静。

  “已经改制的,多数都是因为遇到了难题,比如没有财政拨款,不得不改。一直没改的,只要能在事业身份下活下去,就会坚持。”传媒学者展江分析认为。《中国电力报》总编辑白俭成认为,事实确实如此。

  “改制是逼出来的。”白俭成说,2006年4月,他任《中国电力报》总编辑时,面对的局面就是“改,可能活下去;不改,很快就会陷入僵局。”

  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中国电力报》划归到电监会。这三年内,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出的10多个企业分别组建了新闻中心,办起了自己的媒体。

  行业内的资源竞争、人力竞争白热化,《中国电力报》原来的优势全部不再存在,生存艰难,人才流失严重,白俭成说,最凄凉的日子,采编岗位正式员工只剩十几个人,“我们认识到传统的方式没有出路,只有转制才能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早改早主动。”

  第一家整体转制的科技类期刊《机电商报》,当年也身处相同境地。社长刘泽林回忆,《机电商报》财务不能独立核算,不能自主进人,不能自定薪酬,“常有猎头约业务骨干‘喝咖啡’。他们一‘喝咖啡’,我就睡不着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当年这些报刊被迫改制,可以说是抓住了“最佳窗口期”,轻装上阵。如今,报刊正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这时要求“事业编媒体”与“母体”脱离、“断奶”,失去财政来源,将会面临“人员身份转换成本”、“适应市场机制的重建成本”这两道“坎”。

  四年才还完人事“欠账”

  2003年提交转制申请起,《机电商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分期分批为员工缴纳社保,直到2007年才交清

  喻国明所说的人员身份转换成本,《中国电力报》因改制早,幸运“躲”过,归属国家电力公司时,报社已开始企业化管理,员工上了“三险一金”。可《机电商报》没有这么幸运,从2003年提缴转制申请起,报社就开始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分期分批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保,直到2007年,这笔“欠账”才还清。

  ”难主要难在利益。”刘泽林说,为抚平从事业编到企业编的身份“落差”,使企业编的退休金跟原事业编时持平,他绞尽了脑汁。比如说“退而不休”,返聘退休职工弥补改制后减少的收入;企业年金制,也就是补充养老保险,按月工资的4%-8%预存,退休后统一发放。每一名老员工,都由他出面谈心做思想工作。

  跟《机电商报》一样,《中国电力报》新用工制度也为老员工做了特殊设计:社龄工资制,即按工龄长短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在6000元上下,一直发到退休为止。

  不论是《中国电力报》,还是《机电商报》,转制前,都有一定的经营能力,“自费转制,没让主管部门投一分钱”,刘泽林说。

  但是,对于更多的“事业编”报刊而言,不仅经营能力欠缺,而且没有家底。谁来承担人员身份的转换成本?这个问题让人担忧。按较低标准测算,假设一个事业编员工未来5-10年退休,月养老金4000元,那么,一个转制人员的“预存”养老金费用,一年就达4.8万元,领取20年就是96万元。如果所在单位事业编共计50人,则需支付的人员身份转换成本高达4800万元。

  “报社应该没有这个经济能力,这也是老员工最担心的地方,”《中国消费者报》一名事业编记者说,青壮年时期都贡献给了单位,再干几年就能退休,如果最终享受的是企业待遇,养老金少了几百乃至一两千元,这是难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