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峰:教育:中国发展的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58:59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而且是素质教育。

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资源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人口多必然导致资源贫乏吗?恐怕也不一定。人既消耗资源也创造资源。人类所需的资源,除了自然资源外,还有信息资源和人际资源两类。日本和台湾地区自然资源也不丰富,但是信息资源和人际资源要丰富得多。

导致我国信息资源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特别是一流人才的质量拔不上去。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不能适应一流人才的发展要求。如果没有特殊的人加以指导,那一流人才就会被屈才,被埋没,最后沦落为普通人才。

由于人才质量不行,所以科技发展上不去,因此就只能花钱去买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产品。人家卖给你产品却不给你技术,于是就只好一次次的花钱去买。这个钱由谁来花?是全体中国人在买单。

我国人际资源不丰富,是由于少数的一流人才,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外发展。因此中国人与一流人才打交道的机会就少,而和一流人才交流是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孩子们,如果少年阶段能有机会和一流人才打交道,那是终生受益之事。

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当代中国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风气严重。很多人都想着从社会捞一把占点小便宜,却懒得去努力工作创造资源,这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创造的资源总量远远低于消耗的资源总量,这也逼着你花钱买别人的资源。

中国人在人际斗争方面下的工夫太大,合作能力相对薄弱。这导致本已不足的社会资源在斗争中被浪费。孩子从小就长期训练斗争能力,却没有训练合作能力,因此创造资源的能力就有限。

基于以上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中国富强的关键在教育:

1.给一流人才以足够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际资源,给其茁壮成长的机会;

2.改造社会的不良风气。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勤劳,勇敢,真诚,团结,友善,谦虚,宽容,求知,创新等好性情和普适的好的价值观,让孩子们爱学习和善于学习,克服懒惰,怯懦,虚伪,孤僻,嫉妒,骄傲,仇恨,自满,保守等坏性情和坏品质。

 

如果一个民族用劣质教育毁掉自己的孩子们,那么三十年后,整个民族将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孩子们相对于成年人,具有三个绝对优势:

1.无限的求知欲;

2.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没有"经验"的束缚,因此对很多问题都有独特的想法;

3.绝对的待人真诚。

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接受不到高质量的教育,前两条优势逐渐的被毁掉了。当然,能够维持孩子们求知欲和想象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有着渊博的知识,又循循善诱,能够在解答孩子们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又引发一些新的问题,这样才能小心翼翼的把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保护住,维持到成年阶段。

我们中国的教育距离这种理想状态有多遥远,还是容易看到的。中国的教育是试图给每个问题以一个dead-end的答案,而不是open-end。中国的教育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没有让孩子们经历完整的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国的教育是沿袭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其针对性在于培养技术人员,灌输各种rule,让孩子们记住rule并按部就班的按rule去推理论证。中国的教育试图将某些方法反复强化从而在孩子们脑中形成思维定势,让孩子们遇到问题就想老方法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对概念的认知变成了背定义而脱离了现实,对方法的掌握没有"知其所以然",对原理的学习忽视了得到原理的过程而直接灌输原理,文科的部分原理和价值观又与现实相距甚远。记忆的东西太多,独立思想的东西太少,因此孩子们创造力欠佳。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如决策能力和判断力,也得不到有效训练。

我们人类的每一个根本性的进步,都是基于对世界的一种新的认知。

而人类恰恰又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希望问题能有一个dead-end的答案。例如孩子们乐于去记忆明星的生辰八字,生活习惯,这些东西也是知识,但我们说学习这种知识意义不大,因为这些知识无法激起人的进一步思考,无法导致新知识的产生。

(注记: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反驳托勒密的地心说。其实日心说只不过比地心说更精确,地心说在此前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科学知识是基于观察,实验和一定论证方式基础上得到的,它只有精确和不精确之分,却没有对与错之分(数学除外)。日心说的社会意义大于科学意义,因为它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我们再从家长的角度思考中国教育的本质。我们撕下那"皇帝的新装",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相当多的家长眼中,是他们为孩子们未来掠夺资源做准备的工具。

犹太人家长重视教育,因为他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最顶尖的人才,实践神圣的主对人的期望;

中国家长重视教育,受物质利益的考虑太多,而对教育本身的意义则关注程度相对欠缺。

其实,教育不是两个家长对一个孩子负责的问题,也不是几个老师对一群孩子负责的问题,而是一个民族的一代人对下一代人负责的问题。

而当代中国人却缺乏这种社会责任感。孩子们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科任老师就去向班主任打小报告,班主任再去向家长打小报告,育人的责任最后完全被压在两个人身上。如果这两个人又感情不合,或者自身就在道德上有问题,那么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人口多资源少,或者历史上受战争破坏,都不是导致一个民族落后的借口。大家可以去看韩国和日本。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应试教育在训练记忆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上面,还是卓有成效的,因此中国教育也足以培养出一批普通人才,但关键问题在于一流人才的培养上。

1.应试教育没有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2.应试教育只培养"短跑"或者说是"急功近利"的能力,而没有培养"长跑"的能力;

3.考试题目是在完整的条件下,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但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是条件不完整,答案也需要做选择;

4.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流人才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几亿美金也买不来一个孔夫子,买不来一个牛顿,买不来一个爱因斯坦,买不来一个华盛顿,买不来一个富兰克林。

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人类进步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华夏民族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可以想象,我们的下一代人,仍然逃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应试教育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游戏规则,既然生活在中国社会就得适应它,但是不能在适应它的过程中把长远利益给耽误了,毕竟应试教育对一流人才的成长来说实在是要求不够。面对全球化的趋势,竞争与合作,都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如果这一代人能够在培养下一代人上多下点功夫,那么中华民族国际地位的提升,还是不无希望的。

每一个孩子均有成为一流人才的潜质。

每一个成年人均有为孩子们成长创建良好环境的义务。

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尤其在世界格局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有了竞争优势,就有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

可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依旧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这是为什么?不是因为我们不聪明,也不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不聪明,更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不丰富,而是因为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有问题。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忽视了在人的自由、平等、尊重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忽视了人性的教育。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父母的思想、行为、认知,还有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等都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几千年了,正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导致了两种极端的出现:过分溺爱和过分严苛。尤其在当今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年代,很多父母把孩子当宝贝供着,无论孩子有什么不合情理的物质要求都无条件的满足,殊不知“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另一种情况就是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从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学汉字、学英语、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练钢琴等等,这部分家长一味的专注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好奇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因此我们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约束他们的思想、行为,这样会极大的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现今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第一、在家庭生活方面,父母没有起到榜样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不注意自己的个人行为,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也不注意,比如说脏话、不讲诚信、对孩子不守信用、没有同情心等等。小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天真的,他们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的学习模仿能力很强。因此,如果家长们不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行为约束,就可能导致自己的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甚至走上歪路。

第二、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是否得到满足,很少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个现象在社会各阶层都比较突出。有的人由于工作忙,顾不上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都没和孩子谈过心,更有甚者,连孩子的生日都会忘记;有的人由于环境所逼,不得已离开孩子,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这种情况在农民工中比较普遍;有的人因为自己没啥文化,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沟通交流,这种现象大都出现在农民家庭。

第三、未来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上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份好工作,不要再回来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这是大部分农民家长的想法。这个想法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因为这个想法,家长们对孩子就只是一味的要求学习好、考高分、上重点,却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想法。一些经济基础好,学历高的家长,则一手规划好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轨迹,而这条路是家长选的,不是孩子选的,甚至这条路是家长自己没走完的路,他们把这条未完成的路交给了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是自私的!

 

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直接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机构,在社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想而知,学校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有着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又是怎么样的呢?

分数、名次以及淘汰机制下的升学率依然是主流。学生为了一个名次,顶着来自家长、老师以及同学还有自己的压力,这压力让他们踹不过气来,这压力让他们迷失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压力给他们蒙上了沉着的心理阴影。为了取得让所有人满意的成绩,他们不断的做题,做题,还是做题。“三点一线”的生活使他们缺少锻炼,以致穷于应付、神经紧绷、头昏脑胀、腰酸背痛的境地,于是数年下来普遍的高度近视、驼背、贫血、脊椎变形、消化不良、发育不良自然成为中国特色教育的主要副产物。同时偏理论重形式的课程安排,也造成他们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不听话的学生是坏学生。有多少老师真正花大把心思去关心那些特殊学生(劣、差、异),难道他们就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未必吧!老师的责任心哪里去了?学校快慢班的设置,造成了师资力量的分布不平衡,学生心态发生了变化,其结果就是——好的愈好、差的愈差。

这里特别提一下大学教育。中国的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这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大学的课程安排,大部分是理论课,而实践课也只是小孩子玩家家——过过场而已。这就导致应届毕业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差,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相去甚远。还有这么一个现象,一个大学生要获什么奖,要看他发表了什么级别的论文;一个研究生要毕业,要看他发表了几篇何种规格的论文;一个讲师要升级,要看他发表了几篇SCI或者是更高级别的论文。中国有那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教授,发表的论文肯定世界第一,可是有几篇获得了诺贝尔奖,有多大比例的论文又真正创造出了财富。空洞的理论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理论固然重要,但是社会、国家真正需要的是创新性的理论,能转变成社会财富、先进科技的理论。

素质教育提了那么久,可是大行其道的依然是应试教育;“减负”提了那么久,可是连幼儿园孩子的书包都变得沉重起来。什么是素质教育?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了最为明确、准确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我们能见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盛行。

社会教育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公平。省市之间、城乡之间,差别太过悬殊;小学、中学、大学资源配置呈倒金字塔格局,轻视早期教育,恶补后期教育,拔苗助长而轻视培根固本已成政府、社会对教育资源配置甚而教育认识的集体潜意识;重点学校(又分省重点、市重点、县区重点)、非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上动用政府的力量进行倾斜;各省市升学配额制度背后的大学地方保护主义等等,这一系列都造成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保持平等,将有利于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的差距。换句话说,就算父辈贫穷,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保障所有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那么二十年后,也就能保证穷人的孩子可以和别人一样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那么再经过自己的努力,他很可能摆脱父辈的贫穷命运。可是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但将促使社会的贫富差距成几何级增长,使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而且,将可能使穷人越来越穷,世代受穷。因为他们将永远没有足够的钱来接受必须的教育,将永远没有机会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也就将永远无法摆脱贫穷。因此普及教育,保证公民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不但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也是最有价值的长远投资,还是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至关重要的大事。

教育应与政治、意识形态保持一定距离而不应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教育是人类作为个体或群体对于走向未来的梦想,是全社会的教育,是人类的教育,教育不应成为政府机构的一个部门,同时教育熏陶人独立地去选择,而不是强行灌输或改造。教育产业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降,严重危及全社会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

中国的教育收费问题非常严重。学费高昂、学校乱收费的现象普遍,这些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贫困学生辍学和教育腐败。近两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加强了教育监管的力度,教育收费的问题才有所缓解。

全社会的学习氛围、教育环境不够理想。我们应当在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前提下大力推行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弘扬中国文化,积极吸取优秀的世界文化,全力创建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氛围。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教育的宗旨

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宗旨——培养有人性的人。

仔细想一想,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多少贪污受贿的政府高官,培养了多少偷税漏税、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千万亿万富翁,培养了多少为非作歹而知识水平极高的犯罪份子…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这些危害社会的败类?不是,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人性的人。一个具有人性的人应该是可以分辨是非黑白,可以诠释真、善、美的人。这种能力就是教育所需培养的,也就是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天真浪漫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少年头脑中安装一只“定海神针”,使他们能够在融入社会后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即提供与培养判断是非的准则与能力,这是做人的基准和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决定因素。何为准则,就是通过教育给人头脑中“安装”高尚的经得起个人思维与行为验证的主张、主义,对历史和当代杰出人士品德与功绩信服后产生的崇敬与效仿,以及宗教某些教义接受后导致的敬畏与遵从。何为能力,就是头脑中已有的准则对自身思维与言行的约束效力,这是需要对准则运用中产生的偏差、错误、失败与困惑经他人教育或自身反省后达成不折不扣正确执行准则的意识和习惯。一句话,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与塑造人思想的指南针与精神支柱——信仰。

中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推崇的信仰更是灿若星辰、浩如烟海与博大精深,《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的“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王勃的“穷当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苟利国家,岂以祸福避趋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国藩的“惟天下之诚能胜天下之伪,惟天下之拙能胜天下之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皆应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信仰源泉。

蔡元培老先生倡导与实践的北京大学之“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这样的教育才是中国应有的教育;以马寅初、胡适、梁漱溟等一大批信仰坚定、人格独立、品德高尚与学术卓越为代表的一代大家,这样的人才才是中国教育的结晶。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我国的教育还很落后,教育体制改革是培养新时期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我国的现有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这些与21世纪人才的需求,明显是有偏差的,所以要想提供给社会优秀的人才,教育就必须改革。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表明,每一次大的教育改革,都推进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当前,我们迎来了又一次推动教育改革的大好机遇,具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复杂性来看,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期待高,有些方面认识不尽一致。从艰巨性来看,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政策措施的出台,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失误或失败,可能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可以说,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少走弯路,避免折腾,使改革的收益最大化,改革的风险最小化,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做到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循序渐进。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对各项改革都有一个前瞻性的通盘考虑和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和操作步骤。二是突出重点,抓住那些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充满期待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争取突破,不能全面铺开、平均用力。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按照这些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从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教育改革:一是重大标准、重要制度的改革,以及复杂、敏感、系统性强的改革,由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在做好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实施;二是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由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在国家指导下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总结推广;三是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自行组织改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