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岫烟赵丽颖在第几集:中文译本的问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9:09

三、中文译本的问世

  由上可知新约正典的确立是一个过程,那么它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形式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汉译文本的问世不仅是基督教历史中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也是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相遇的历史见证。不仅促进基督教传教事业的发展,同时开拓了中国人思想的视野。中国人开始慢慢从对“天”的崇拜转向对上帝的信仰。回首新约圣经汉译历史发展过程,从中可发现这一历程任重而道远,所显示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中国历史寻找新约圣经汉译的足迹,可发现汉译《圣经》“始于唐代,成型于明清”,可追述到十七世纪聂斯多略教派传入中国时期,此时期正是中国唐太宗贞观九年(653年),中文之称为“景教”,有“教义光辉,大大受人敬仰之意”。[8]此时期是中国文化认识圣经的起点,虽没有留下中文圣经译文,但它却堪称是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相遇的里程碑,为以后新约圣经汉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十九世纪中文圣经汉译才崭露头角,逐渐普及中国文化。首先,由英国“浸会”传教士马氏曼(1768-1837)在拉沙帮助下译成《新旧约全书》,于1822你年出版,又称《新旧遗诏全书.》,成为中国历史中新约汉译最早的译本,开启新约汉译的先河。虽后,新约汉译的不同译本陆续出现。有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马里逊(1782—1834)在米尔思的协助下译成《新约全书》,1823年在马六甲出版,称“神天新旧遗诏全书”即是闻名遐尔的“二马译本”。以后便有就基督教传教士的“浅文理译本和深文理译本”[9]。其中在中国五四运动那年(1919)于上海出版的白话文“国语合和译本”《圣经》最为流行,称为中国文化历史中第一本白话文圣经,直到一九七五年台港圣经联合大公会出版《现代译本》“新旧约全书,”于一九七九年出版。它距“合和”译本恰好六十年时间,此译本最大的特色是译者均为中国学者,但并非由原文译本翻译,而是由《现代英语译本》译出。其翻译原则“意义相符,效果相同”。此外还有各种少数民族译本圣经相继译出……而天主教只有从原文译的《思高圣经》合订本,此版本成为天主教会通用的版本。

  由此可见,新约圣经在汉译过程中步履艰难,那些译者功不可没。这一切努力给我们展示出圣经汉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完整的传达基督圆满的启示,它是一部不朽之作,给人类提供了生命的智慧,经久不衰。

  结论:

  综上所述,确实可以得出一个真实的结论,新约圣经的存在所展露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根本而言不是人对正典的选择过程,尤其不是某个神学家会教会领袖的选择过程。一代人过去,又有一代人起来,这个过程没有那个神学家或教会领袖主导了人们的看法,甚至没有那个神学家的看法与另一个相同。“这段历史中从没有那个大公会议对新约正典做决议。”10然而,最终众多教会的看法达到一致。因此更准确的说,这个历史过程乃是人们认识新约之权威的过程,不是教会创造了正典,而是承认、保存、和接受了正典。无论它的形成、确立、汉译的问世或不同语言形式圣经版本的出现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从这一过程可发现其中有一成不变的“内容”存在,这一存在是永不改变的存在,它要延续到今世的终结。这内容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内容,它是天主对人爱的遗嘱,同时它的存在是一个惊异的信仰见证。所以笔者认为认识新约圣经存在的过程是认识圣经的起点,是与基督相遇的开始。如同热罗尼莫所说“不认识圣经就不认识耶稣基督”[10]。在此可以套用说:不认识圣经存在的历史过程就不会更好的认识圣经中的信仰,认识它的形成过程会帮助人深入信仰生活。因为它的存在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更是一个信仰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