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钢管舞 金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43:49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首席医学网      2006年04月01日 17:01:54 Saturday  1925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 首都急诊医学高峰论坛
  • 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
  •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 男科疾病实用诊治研讨
  • 呼吸系统疑难病会
  •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 中华女性生殖道感染会
  • 北京安贞脑血管病论坛
  • 糖尿病周围血管并发症
  • 非病毒性肝炎临床诊疗
  • 合理用药及中药药理班
  • 2011创普健康男科论坛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论坛

作者:廖力强,钟子杰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 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 《中国保健营养》征稿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  目的 为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一套适宜的保守治疗方案。方法 110例患者,诊断明确,采用卧硬板床、按摩推拿、骨盆牵引、旋转大回环复位、硬膜外腔注药、内服中西药物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11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本方法经济、无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按摩推拿、牵引、硬膜外腔注药、内服中西药物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64例,女46例;年龄22~68岁,平均40.5岁;病程最短2h,最长12a;多数有腰部外伤史。症状表现为单纯腰痛24例,先腰痛后出现腰腿痛麻木80例,合并有梨状肌综合征14例,风湿性坐骨神经痛2例。合并臀小肌挛缩2例。椎间盘突出部位:L 3―4 12例。L 4―5 5例,L 5 ―S 1 4例,L 4 ―L 5 和L 5 ―S 1 同时突出者14例。诊断:主要根据腰部外伤史、症状、体征、腰椎X线片和CT确诊。其中86例经CT检查,椎间盘突出4.5mm以内者50例,5~7mm者30例,7.1~10mm者6例,排除引起腰腿痛的其他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患者入院后,卧硬板床休息。对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脊柱侧弯或下肢疼痛麻木者,即行俯卧位骨盆牵引。牵引物质量每侧7.5~20kg(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调整),每日上、下午各牵引1次。每次2~2.5h,连续牵引1~3周,最多不超过1个月。牵引期间,卧床休息。对腰腿痛重者,同时内服消炎镇痛类和肌肉松弛药物(如吲哚美心、氯唑沙宗 片、芬必得、尼美舒利等),待腰腿痛好转后停服。

    1.2.2 按摩推拿

  行骨盆牵引2~3d后进行按摩推拿治疗,笔者选用了下列几种手法。

    1.2.2.1 舒筋活络法

  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术者以抚、压、揉、拿、滚、拍、牵为主,最后配合叩打法。以受损的腰部为中心和沿坐骨神经分布之患肢,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施术15~20min,经络和穴位处要稍加用力,以局部产生酸、麻、胀感为宜。对有压痛的条索状包块,要加用弹拨法,以达到疏经、活血、止痛、松解粘连作用,消除患处肌肉筋脉紧张,并为下面的右手拇指推拿复位做准备。

    1.2.2.2 旋转复位法 [1] 

  以向左侧突出为例:令患者端坐方凳上,助手面对患者,固定右下肢,术者在患者之后,先用拇指触诊法查出偏歪的棘突,之后将左上肢由患者左腋下穿过,伸向患者的颈部,手掌紧扣颈部,右手拇指以左侧顶住偏歪的棘突,然后术者按患者颈部使身体尽量前屈,并向左侧旋转(尽量大于45°),同时术者右手拇指用力向右上顶推棘突,多数有指下轻微错动感,并伴随“喀嚓”一声响,之后,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上韧带理顺,检查偏歪的棘突是否已拨正。棘突向右偏歪时,施术方向相反。

    1.2.2.3 抖腰法

  患者取俯卧位,两手抓住床的前端,全身放松,术者紧握患者的两踝部,一边用力牵引,一边向上抖动两腰部,如同一手抓住绳子的一端,向上像抖动绳子一样,连续抖动10~15次。即借重心向下的作用,在抖动的过程中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复位。
   
  1.2.2.4 俯搬法 [2]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立于患侧,一手压住患者下腰部,另一手托住大腿,后伸膝、髋,当后伸至一定角度时,双手同时交错用力,有时可听及响声,然后用同样方法做另一侧;先做患侧再做健侧。此法目的在于使椎间关节产生被动后伸动作,以便突出之髓核受到挤压,滑动得以复位。
   
  1.2.2.5 对向斜牵

  由1~2位助手执行,手握患者小腿下部,往足底方向及椎间盘突出相反方向牵引,即椎间盘向右突出者,往足底方向牵引并向左侧用力;椎间盘向左突出者,牵引并向右用力。因患者俯卧在操作床上,主要做脊柱两侧弯及后伸动作,不做腰前屈动作。中央型突出者,忌做前屈牵引。作用是加大椎间盘突出处椎间隙的宽度,以剥离突出的椎间盘髓核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同时也牵紧突出侧的韧带及纤维环,对突出物产生挤压作用,使之移动甚至回纳。
   
  1.2.2.6 理筋舒筋手法

  目的是使全身软组织放松,消除痉挛等,产生舒筋活络的效果。对背、腰、臀、腿部做抚、压、揉、拿、滚、拍、斜牵等作为结束手法。以上手法作用于局部,也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减轻局部化学刺激,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手法一般应在部分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进行,以达到较好的肌肉松弛及减少痛苦的作用。以上几种手法隔日进行1次,5d为1个疗程,一般进行2~3个疗程,操作时用力适当,切忌粗暴。
   
  1.3 硬膜外腔注药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胸膝位,以椎间盘突出之间隙或压痛最明显的椎间隙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先推注醋酸强的松龙75mg+1%利多卡因10mL+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 12 0.5mg+复方丹参注射液4mL。观察片刻,如无不良反应,可将剩下药物快速注入。以患者感到局部胀、麻并向患侧放射为好。无菌包扎穿刺处,注意观察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一般注药1~5次,7d1次。1.4 中药(自拟方) 当归10g、细辛4.5g、白芍18g、狗脊12g、川断15g、台乌药24g、制附子15g、酒大黄3g、桂枝10g、独活12g、木瓜10g、牛膝12g、威灵仙12g、甘草6g、大枣4枚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服5剂后把制附子增加到18g,每服6剂停药1d。体虚者加党参、黄芪,夜间痛甚者加夜交藤、延胡索,加减共服15~30剂。

  2  治疗结果
    
  本组痊愈84例,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检查无阳性体征,恢复原工作;基本痊愈16例,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检查主要体征大部分恢复正常,可恢复原工作;好转6例,休息时腰腿痛症状不明显,可以行走,但劳累后下肢出现疼痛麻木,能忍受,给改换轻体力工作;无效3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大改 变。治疗时间最短7d,最长40d,平均23.5d。治疗中全部病例未发现有不良反应。远期疗效:随访时间最长5a,最短1a,1a后因抬重物复发2例,再次用同样方法又获治愈。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多数是由腰部损伤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所致。损伤的急性期椎间盘突出部位充血、水肿,张力较大,椎间盘不易还纳复位;慢性期突出的椎间盘与脊神经根之间发生粘连,不易分离。有的还伴有腰椎间小关节错位,腰肌扭伤,梨状肌综合征和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所以单纯用一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不太理想,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椎间盘突出的不同方向,采用几种方法联合应用,才能收效显著。

    行骨盆牵引时以俯卧位为好,因为椎间盘是向外侧或后方突出的,牵引时椎间隙相对增宽,在重心的作用下有利于突出物复位。

    硬膜外腔注药中的局麻药 [3] ,有止痛、缓解肌紧张、扩张血管、松解粘连等作用;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向硬膜外腔内快速注入一定量的药物,既能使受刺激的神经根起阻滞麻醉作用,又可起消炎、抑制变态反应、减轻疼痛作用。病变区浸泡在药液中,维生素B 1 与维生素B 12 对神经有营养,防止变性。丹参可扩张血管,使局部血运增加,又可排除过多的代谢产物,从而解除或减轻对脊神经的压迫和刺激。

    按摩推拿在牵引结束后应即刻进行,因为这时的腰背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腰椎间隙相对增宽,此时施术易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对同时伴有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在梨状肌区手法要用力,以弹拨法为主。
   
  辨证施治:中医认为本病是由肾虚、伤筋和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筋脉瘀阻,筋脉、筋骨失养所致,故辅以中药治疗应以补肾、舒筋、活血为基本治法。初期重于舒筋活血,后期重于补肾;兼夹寒湿者,另加宣痹通络之药物。
   
  通过对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观察,该方法简便易行,见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特别是对发病时间短、症状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一般2~4周即可治愈,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家驷,吴阶平.外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517

    [2] 龚旭生,叶常煜.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在骨科的应用[J].实用外科杂志,1988,8(9):499

    [3] 张世坦,刘荫墀.黄乐山骨科临床经验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21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金沙医院,广东佛山52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