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肖央电影:写 作 直 觉 论(一篇关于写作思维的文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4:51
(一篇关于写作思维——直觉的拙论,已属旧时月色,贴网和朋友们交流。 2010、3、15 珠海,湿的春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 作 直 觉 论 ▓ 杨文丰 (原载《写作》杂志2003年第3期) 内容提要:本文以“意识域”为逻辑起点,对显意识、潜意识、显思维、直觉等概念作出了修正与改造,提出了潜思维、潜逻辑整合和写作直觉概念以及写作直觉模式。认为写作直觉的特点为即时选择性、模糊性、潜逻辑整合性、间歇性和决定写作风格性。文章还对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写作 意识域 直觉 意识 潜意识 写作直觉,是直觉在写作活动中的表现。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写作直觉尚未有较系统的论述。鉴此,本文的论证以“意识域”为逻辑起点,提出“写作直觉”概念,对其本质及其模式、特点进行论证、建构。同时,对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的概念及本质,作出比较分析。文章还对显意识、潜意识和直觉等概念作出了修正与改造,并提出“潜思维”、“潜逻辑整合”等概念。 一、有关预备概念暨对写作直觉及其模式的一般认识 (一) 几个预备概念 1.“接待室”、“意识域”、“意识阈”。把意识和潜意识首次区分的是弗洛伊德:“潜意识的系统可比作一个大前房,在这个前房内,各种精神兴奋像许多个体,互相拥挤在一起;和前房相毗连的,有一较小的房间,象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①这个形象的“接待室”,在心理学上有个专门术语,叫“意识域”。《辞海》对“意识域”的解释为:“在短时间内对客观事物所能觉察到的范围。任何一瞬间所能明显意识到的事物,只限于注意所集中的部分,其他都是较模糊地被意识到的,但依次加以注意,则能对周围事物形成较完备、有意识的图景。”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过“意识阈”的概念:人们只能意识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抑制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道界线便为意识阈。”②这说明,处于“抑制状态”的潜意识,如果要成为“现实观念”的意识,需要跨越意识阈这道界线,才能进入“接待室”——“意识域”。 2.显意识(意识)、潜意识。思维科学学者一般认为,显意识,即是可以被主体觉察、控制的意识。根据上述引入的相关理论,本文可对显意识作出新认识:所谓显意识,是因出入于意识域而使主体能觉察到的或出于需要,在意识域中可经由主体自主调控而产生相互作用、与时俱新并荷载着知识信息的心理活动。而写作意识,便是关于写作知识信息的显意识(心理活动)。 提出“广义灵感论”的学者舒咏平认为:潜意识是“人脑中未进入意识域的潜藏着的知识记忆之(名词性)意识与潜在进行着的(动词性)意识加工活动的总和。”③本文认为:潜意识是主体无法觉察到、且无法自主调控的,尚未进入意识域的静态性知识信息意识(记忆)及意识域外具有加工能力或潜相互作用的动态性知识信息意识的总和。写作潜意识是写作主体关于写作知识信息方面的潜意识。 潜意识中的静态性知识信息记忆会受到潜在的动态性知识信息意识的加工作用。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潜意识一旦进入意识域,就变为显意识。这种转变的过程当然是主体无法觉察和无法自主调控的。 3.显思维(思维)、潜思维、写作潜思维及其共同本质。“知觉、思维、意志、愿望、热爱、憎恨等是意识的形式,是精神实体表现的形式。”④我们普遍认同,思维是主体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是可感觉和自主调控的心理活动。虽然,显意识不完全与思维同一,但可以认定显意识与思维具有相对应的、部分同一的关系。鉴此,本文认为显思维,即是主体在意识域中对现实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一类知识信息,进行能够感觉和自主调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写作显思维,则是写作主体在意识域中,对与写作有关的知识信息,进行能够感觉和自主调控的、间接和概括的加工形式,它以写作语言形式表现出来。 意识域之外的潜意识,尽管是主体无法自主调控,但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具有进行潜在运动、加工的能力。“人对信息进行意识加工的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似乎意识域外的潜在加工容量是无限的,而且它能不断地进行。”⑤与“显思维”相对应,本文也提出“潜思维”概念,并将潜思维理解为是主体意识域之外的、主体无法感觉和自主调控的、具有潜相互作用的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形式。这种加工形式产生的成果,一旦浮现入意识域,便成为显思维。而写作潜思维,则相应是写作主体意识域之外的、写作主体无法自主调控的、具有潜相互作用的对有关写作知识信息的加工形式。 马克思说过:“意识的存在以及对意识说来某个东西的存在方式,也就是知识。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行动。因此,只要意识知道某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就成为意识的对象了。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⑥“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共同本质均为知识信息的组合。”⑦因而,本文完全有理由作出这样的推论:显意识、潜意识,显思维、潜思维之所以具有相对应的和可串通的及可转化的关系,在于它们存在着共同的本质,即“知识信息的组合”。 4.潜逻辑整合。意识域外的潜意识或潜思维,总该有某种潜在的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规则。本文将意识域外主体无法自主调控和觉察的潜意识或潜思维间的类似综合、分析、比较、判断、排列、组合等潜在的相互作用,以及潜意识或潜思维对意识域内、外有关知识信息的呼应、交融、加工,定义为潜逻辑整合。 (二)直觉、写作直觉 《辞海》解释直觉是“一般指不经过逻辑推理就直接认识真理的能力。” 直觉“直接认识真理”“不经过逻辑推理”,本文认为不外乎在于三方面的情形:一是主体不想在意识域进行逻辑推理;二是无法或未及在意识域进行逻辑推理;三是实际上在意识域外进行了潜在的与逻辑推理近似的推理,而且可能还较强烈,只是由于这种推理在意识域之外且时间很短(显意识或显思维在意识域进行逻辑推理,需要一个过程性时间的),因而主体无法感知,当至有所觉察时,直觉成果已浮现入意识域了。写作直觉与直觉的差别只能体现在写作主体对不同的知识信息之加工上。鉴此,本文对直觉和写作直觉,可以作出新的理解—— 所谓直觉,一般是指主体在意识域中无法或未及进行逻辑推理的同时,在意识域外的潜意识或潜思维之间、以及潜意识或潜思维与意识域内、外有关知识信息之间,产生即时性的潜逻辑整合作用,直接得出主观结论并浮现于意识域的心理过程。所谓写作直觉,一般是指写作主体在意识域中无法或未及进行逻辑推理的同时,意识域外的潜意识或潜思维之间、以及潜意识或潜思维与意识域内、外有关写作知识信息之间,产生即时性的潜逻辑整合作用,直接得出主观写作结论或写作指向及选择并浮现于意识域的写作心理过程。 (三)写作直觉模式 上述所界定的写作直觉概念,蕴含可以同时满足的四个条件:一是写作直觉,一般经由写作主体意识域外的潜逻辑整合产生;二是在写作直觉出现的当时,意识域中若存在显意识或显思维,也须是单一而且是唯一的。因为,产生逻辑推理的必要条件是意识域中必须存在不少于两种显意识或显思维;三是写作直觉是在意识域外瞬间产生而浮现于意识域的;四是写作直觉在非灵感状态可产生,在灵感状态中也可以出现。 鉴此,本文推出的写作直觉模式不外乎如下两种: 1. 激发型写作直觉模式:当某单一且唯一的与写作知识信息相关的显意识或显思维在当前一进入写作主体的意识域,便即时性地激发意识域外的潜意识或潜思维主要对该业已进入意识域的显意识或显思维,以及对意识域外有关写作知识信息,产生潜逻辑整合作用,直接得出写作结论或写作指向及选择,并浮现于意识域。 2. 顿悟型写作直觉模式:写作主体的意识域,在当前并没有任何显意识或显思维进入,意识域外潜在的未带和带着有关写作知识信息的众多潜意识或潜思维之间,以及这些潜意识或潜思维与意识域外有关写作知识信息之间, 产生潜逻辑整合作用,在瞬间直接得出写作结论或写作指向及选择,并浮现于意识域。顿悟型写作直觉,便是人们习称的“写作顿悟”。 二、写作直觉的特点 (一)即时选择性 写作直觉的即时选择性,是指写作主体非自主调控地在意识域外即时完成由潜意识或潜思维呈递而来的字、词及有关写作知识信息的遴选择用,并浮现于意识域的特点。 写作直觉对写作字、词的遴选择用之所以表现为“即时”,有两种源由:一即源于激发型写作直觉模式,即意识域中只有单一且唯一的与写作知识信息相关的显意识或显思维,无法进行耗时的逻辑推理;二即源于顿悟型写作直觉模式。对写作主体而言,不论何时顿悟,都是即时的。 写作直觉的即时选择性表现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准惯性式”,即写作主体长期的用字行文习惯,在意识域外形成了写作的潜逻辑惯性式习惯,导致写作主体在字、词的选择使用上,有时甚至不需要接受激发,就能呈现出无意识的准自动性。每一位成熟作家,莫不如此;第二类为“泛经验共鸣式”。这种类型的前提,是写作主体在意识域外已存在潜意识或潜思维化了的、对某类写作问题或某些字、词的经验,但却又没有达到足以构成准惯性式的程度。具体表现为潜在的写作经验,在意识域外与意识域中单一且唯一的显意识或显思维发生潜逻辑式共鸣,即时完成字、词选择,并浮涌于意识域。譬如,写作过程中不假思索地完成的联想写作,便是构成联想的物事及之间的某种“问题”,与写作主体意识域外潜在的某种经验,能够迅速建立某种共鸣式内在联系的结果。 写作直觉之所以能表现出即时选择性,还依赖于写作主体在意识域外有着可起审美标尺作用的潜在的审美经验。 写作直觉的即时选择性,对不同的写作主体,其速率尺度、准确尺度和宽泛尺度,具有差异性。 (二)模糊性 写作直觉的模糊性,是指依靠写作主体意识域外的潜意识或潜思维所形成的写作直觉思维本身所具有的不分明、不清楚或不精确的特点。 “模糊性是直觉思维的重要特征。” ⑧写作直觉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写作直觉的形成,不是依靠逻辑思维推出,而是依靠意识域外的潜意识或潜思维产生潜逻辑整合作出。潜意识或潜思维中的经验记忆性知识信息,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其二,写作主体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可能达100%的精确度,具有模糊性。其三,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表现形态。写作主体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模糊性,必然导致所选用的文字及其表现,也必定是具有模糊性的。“直觉思维以自己的模糊性去‘把握’作者对之认识尚存模糊的事物,因而所选用的字词就只能是模糊性的。” ⑨《诗经》语言,如:“式微式微”,表示天色昏暗,有模糊性。这是因为作者对天气的昏暗度认识,本是不够确切的。其四,写作直觉的模糊性,“还可以从作者通过直觉对写作对象的描述趋势或对作品成篇的走向作总体方向的把握上表现出来。” ⑩一个写作主体,对写作对象的描述趋势或成篇走向,是极少进行精确的逻辑推理的,也不太可能对每一步都有很微观、明确的逻辑安排,有模糊性的。模糊性有时还会带来不确定性。有的小说家,在写作进程中,受潜在的包含写作情感在内的写作知识信息的驱动,也会作出直觉式的难以言清的改变,巴金小说《家》中的丫环鸣凤被作家临时改为投湖的结局,便是例子。 (三)潜逻辑整合性 写作直觉的潜逻辑整合性,是指写作主体之写作直觉的产生一般不经过意识域中的逻辑推理,而经由意识域外的潜意识或潜思维进行潜逻辑呼应、交融、加工而得出写作成果的特点。对写作直觉的潜逻辑整合性,可从4方面进一步认识:其一,因写作直觉的产生,是以写作主体意识域中不多于一种显意识或显思维为必要条件的,若不满足这个条件,就可能出现由逻辑推理得出直觉了,这自然与直觉过程一般“不经过逻辑推理”相矛盾,因而,在意识域外,要正常产生写作直觉,必然要具有某种潜逻辑加工规则(即本文认为的潜逻辑整合),否则写作主体就不能够不假思索而又有条理地行文了; 其二,写作直觉的潜逻辑整合,是以有限的“小房间”之外阔大的潜意识天地为平台的;其三,潜逻辑整合的运行状态,与激发型、顿悟型写作直觉模式相对应,其中,由于激发型写作直觉的整合,较具向性,因而,便导致潜意识或潜思维本身之间的整合,相对显得微弱;其四 ,写作主体意识域外的潜逻辑整合,以写作主体长期积累的阅读经验、写作经验、审美经验等潜在的写作知识信息为基础。 (四)间歇性 写作直觉的间歇性,是指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贯穿于非逻辑思维中的写作直觉与逻辑思维在意识域中的出现具有交替性的特点。 人脑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大类。非逻辑思维的形式主要有直觉、联想、想象、灵感等。写作中,确定或建立想象与联想中的物事之间的关系,一般依靠写作直觉的准惯性式即时选择和泛经验共鸣式即时选择完成。写作灵感状态在作出有关写作结论或写作指向及选择时,同样离不开写作直觉。 “写作思维场”存在“混沌性”。⑾既然写作思维场是混沌的,写作主体就更不可能在意识域中以能够自主调控的富于条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整合,只能主要靠写作直觉进行整合。写作直觉在每一种非逻辑思维形式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有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和假说等。各种逻辑思维形式的产生,都得经由意识域中不少于2种显意识或显思维的相互作用。又由于写作直觉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在写作主体的意识域中,显意识或显思维不能多于一种。因此,可以推出在写作过程中,意识域中的显意识或显思维数量:在不多于1种时,可以出现写作直觉;在不少于2种时,可以出现逻辑推理(思维)。出现写作直觉的当时,不出现逻辑推理(思维),出现逻辑推理(思维)之际,则又是写作直觉不出现即间歇之时。写作主体在创作理性化程度较高的哲理散文时,较多依赖逻辑思维参与──写作直觉间歇较多,而在创作理性化程度较低的抒情散文时,写作直觉出现间歇的情形又会较少。 写作直觉的间歇性,是针对一个写作过程而言的。写作直觉的间歇性强弱或长短,除与写作主体的思维特质相关外,一般多由文章的理性含量多少决定。 (五)决定写作风格性 写作直觉之决定写作风格性,是指作品风格是由写作主体意识域外的潜意识或潜思维中的知识信息所决定的特点。 写作主体的逻辑思维,对写作风格的形成,固然有影响,但由于逻辑思维具有模式性,一般可重复,正常人皆有逻辑思维,因而不同作者之作品相对就有较大的相似性。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学理论文章,一般不大容易产生写作主体的独家风格。因而,可以认为,逻辑思维对写作风格的形成,一般起不了决定作用。 意识域外潜在的知识信息,是写作主体经历、学识、师承、秉赋、爱好、情感等各种信息的积淀,对之,写作主体是无法自主调控的,是最能代表写作主体“这一个”写作风格且无法假冒的。写作主体之所以直觉选择某一材料,而不选择其他,是由于该材料最能体现写作主体独有的、潜在的主观体验。 写作直觉对写作风格的决定作用,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表现:一是体现在写作主体不假思索地选材;二是通过作品强烈的思想主题或倾向以表现。强烈的思想主题或倾向,更多的源自写作主体潜在的学识、经历、秉赋、情感等及其内驱力;三是体现在作品的结构形式上。结构形式之选择,对写作主体来说,主要不是依靠理性,而是取决于写作主体潜在的心理意识乃至心理结构对所选结构形式的“认同”。确实,对于作品的结构,如句式之长短选择,是受写作主体的美学经验、情绪节律等潜在的心理因素决定的;四是表现为对决定作品风格的最基本的元素字、词的选择。写作直觉虽然具有间歇性特点,但在对字、词的选择,尤其是在行云流水、若有神助的行文状态下,却极少会停下笔来花较长时间以进行逻辑推理,充当字、词选择角色的,一般都是由意识域外潜在的知识信息决定的写作直觉。 三、 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在若干方面的比较 爱因斯坦说过:“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⑿ 直觉和灵感本是可以区分的思维形式。学界常将直觉灵感混为一谈。对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作出比较性区分,是本文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灵感研究方面,我国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刘奎林的论文《灵感发生初探》,刘奎林认为:“灵感的蕴育也有一个过程,只不过不在意识(显意识)范围之内,而在意识范围之外,在潜意识;潜意识蕴育灵感时,除靠潜意识推论,还常有显意识功能通融合作,当蕴育成熟,即突然沟通涌现于显意识,成为灵感思维。” (13)对于他的观点,钱学森先生曾明确表示赞同。(14)沿用本文建立的概念及认识,我们可以对写作灵感作出新的、较具体的理解: 写作灵感是意识域外有关写作的潜意识或潜思维,与意识域中不少于两种高度清晰 、敏锐且高速更新的有关写作的显意识或显思维,突然出现全面的异常积极的潜逻辑整合,意识域中的逻辑推理作用及意识域外的潜逻辑整合作用皆达巅峰状态,而使写作创造力瞬间达到超常发挥,可一气呵成写作主体曾经刻意苦求的写作成果,并伴随高涨情绪猛然涌现于意识域的心理过程。 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的异同,除表现在前述所界定的概念外,还可从以下5方面考察: 1. 从写作主体的意识域中可否出现逻辑推理看:写作直觉无法或未及作出逻辑推理,而写作灵感,则能够出现逻辑推理。这种区别取决于意识域中显意识或显思维的数量:写作直觉不多于1种,而写作灵感却远远不少于2种。在意识域中,唯有不少于2种显意识或显思维时,才能够出现逻辑推理。 2.从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产生前,写作主体有无超前的刻意追求看:写作直觉产生之前,显意识或显思维并未产生对某写作问题的追求。写作直觉的产生,是即时性的。而写作灵感,却存在过显意识或显思维对某写作问题长时间的刻意追求,随后这些“追求”却沉潜入意识域之外,转变为潜意识或潜思维。 3. 从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的关系看:写作灵感中包含了直觉、想象、联想等多种思维形式。写作直觉与逻辑思维一样都是间歇性地出现在写作灵感状态中,在灵感状态中有时也会出现逻辑推理。在写作灵感中,选字择词、想象、联想以及对描写对象的总体写作走向的把握,主要靠写作直觉完成。当然,写作灵感状态使含于其中的写作直觉能力达到了超常的发挥,而在非写作灵感状态时的写作直觉心态,一般比较平静。 4. 从影响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之质量因素看:写作直觉与写作灵感的质量,皆受制于意识域外潜在的由生活体验、学识、秉赋等所决定的潜意识或潜思维质量的影响。有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学识、秉赋,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写作直觉。写作是否出现局限性和是否绝对正确,盖在于此。而影响写作灵感的因素,另有写作主体本身的生活及其追求、以及环境氛围是否宽松等。 5. 从对写作作品的贡献看:写作直觉对作品成型的贡献是间歇性的。由于写作直觉的产生一般经由潜逻辑整合,结论可能并非绝对正确,对写作可能有误导作用。但是,写作直觉却可以因自己的模糊性判断,选择因模糊性而导致朦胧性的字词,使作品产生富于审美意义的朦胧意味。而写作灵感,对作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可以若有神助地使写作创造力得到超常发挥,克服非灵感状态难以克服的写作难关,甚至使写作出现自动性,乃至一次写作灵感,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一篇成型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3页。 ② 转引自[美]波林:《实验心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8页。 ③ ⑦ 舒咏平:《广义灵感论》,《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④ 同济医科大学主编:《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141页。 ⑤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156页。 ⑥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0页。 ⑧张晓光:《论〈诗经〉中的直觉艺术》,《长白学刊》1996年第2期。 ⑨⑩ 杨文丰:《论创造性写作思维的特质》,《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11 ) 杨文丰:《“写作思维场”论》《学术研究》1998年第6期。 (12)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84页。 (13) 刘奎林:《灵感发生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14) 转引自舒咏平:《广义灵感论》,《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全文 789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