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婚约高清下载:配送菜,吃得就放心?三大疑问怎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6:22:18

  食品安全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因为出了个“毒黄瓜”,德国人不敢生吃蔬菜了,据说餐馆里几乎没人点沙拉。与此同时,台湾食品业的一藏就是三十年的塑化剂也让人心惊胆战。

  放心的食品哪里去找?从田间地头把蔬菜米面直接配送到家,由西方兴起的“农宅对接”是个放心的好办法吗?本报记者近日在北京的几个试验小区和试验田采集了一些市民的疑问和建议。

  现状

  卖菜的对买菜的“很挑剔”

  三环富力城北面的双花园菜市场内,延庆“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有一个两平方米左右的摊位。没有明显的标志,只是和周围摊位成堆的蔬菜相比,这个摊位上平铺着一份份包有保鲜膜的盒装蔬菜,看上去颇为另类。

  这些摆在外面的蔬菜都用于零售,分有机和无公害两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这个销售点就设立了,目前客流稀少,一般都是熟客、“家里有孩子的”来买,因为“比周围的普通菜贵了一半多”。

  这个摊位也是“绿菜园”配送菜的取菜点。当天只有一个订户订菜,已经配送过来的菜还没有被取走。

  难道是市民对有机菜、“放心菜”兴趣不大?通州“菜农人家”的情况,显示的是一个相反的结论。按经营者高红伟的说法,“一天就接了几十个电话”,客户已经从120多户激增到了150多户,“还有100户在排队”。而由于暂时无法增加供应和调整配送安排,高红伟对排队的客户也无法提供什么承诺。

  其实,散落在北京郊区、能够配送到家的“放心菜”农场还有不少,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极少做宣传,依靠口口相传增加客户。只有少数人享用,这才是“农宅对接”的一个常态。

  顺义的芳嘉园农场就是如此。经营者段琪煌不上网,也不做宣传,目前在芳嘉园订菜的30多个客户,都是通过口碑一点点增长起来的。段琪煌对客户也很“挑剔”:因为他常常需要自己开车去送自产的果蔬,基于成本考虑,他为配送附加了一些条件:一次必须购买100元以上,目的地要在他的配送路线能顾及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