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一张表看完中国古代哲学史,3分钟领会5000年哲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43:23
先秦哲学
人物
思想
孔子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周礼
仁学: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为 仁由己不由人;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天命:否定人格化的天;天命有主宰性和必然性;君子畏天命认识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 也。
孟子
仁政:以德行仁者王;制民之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性善论:人性本善;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人要成就道德,必须反求诸己
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包括“明道”和“积义 ”两个方面,即提高对道的领悟,以及道德修养
荀子
性恶论:人性本恶,善良都是人为养成的。礼乐文化,是将人 性的恶转变成善的关键。
天行有常:天道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积极改变世界: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老子
道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根本;道是一,道生万物;道是 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无为和玄德:道无为而无不为,道顺应万物本性,生育万物 却不主宰其命运。
辩证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承;祸福相倚;曲则全,枉则直。
为人处世:守柔贵雌;不敢为天下先;以德报怨。
政治理论:小国寡民;为腹不为目;绝圣弃智;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
逍遥:逍遥是绝对的自由;达到逍遥的途径是,坐忘、心斋。 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道为一。
相对主义:万物之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德角度看,万物 都是一。万物的高低贵贱长短,都没有可观的标准,一切都是随主观而转移,是相对的。
自本自根的道论:道是最根本的;道自主以来就独立自存, 产生天地,赋予鬼神以神通;道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杨朱
其人:早期的隐士。时代在墨子、孟子之间。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 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墨子
批儒:儒家不信天鬼;儒家厚葬伪哀;提倡礼乐,怠慢生产
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 而利之;天下所有的人都应当部分高低,彼此相爱;强调无差别、无差等的爱
三表:衡量一种言论的标准——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原察 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逻辑学:最早提出类(类名,类的概念)、故(原因或理由, 强调推论)等概念;
明鬼:肯定天志(天有意志);肯定鬼神存在;天志和鬼神让 人兼爱,奖赏实行兼爱的人,惩罚交相别的人。
后期墨家
义和利:义和利应该是统一的;义不应当只是主观动机,也应 该是可观效果上的利益。
知识的三种来源:亲知(亲身感觉得到的知识)、闻知(由 传授得来的知识)、说知(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识)
逻辑理论:①肯定概念是表示可观事物的(所谓,实也;所以 谓,名也)②把概念分为三类:达(最高最普遍的名词概念)、类(同类事物的共同感念)、私(专讲某一事物的专有名词或个别概念)③判断分三类,尽(全程判断)、或(特称判断)、假(假言判断)
管子
《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上下;哲学思想最浓
精气说:精气就是道;精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本;人的身体 、智慧、灵魂都是由精气构成。
静因之道:认识事物,要摒弃偏见,排除杂念,按照事物本来 的样子理解认识;“虚”“一”“静”“因”。
易传
阴阳: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辩证法: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退而变化生;一切事物的产 生和变化都是由于阴阳对立面的交配、交合、交接的结果。
阴阳家
阴阳家:先秦的阴阳家源于古代的方术。
六种数术: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行法(包括面向 和风水)
洪范五行:五行是五种能动的、相互作用的力量。
邹衍:阴阳家代表。五行按照一定顺序相生相克,四季按照五 行相生顺序嬗变;朝代更替也遵循五行相生的顺序。
韩非子
法术势:君主的统治学说。法是统治者公布的统一法令、制度 ;术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势就是统治者占居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自然观和无神论:否定鬼神、否定有意志的“天”;
道、理:第一次把道、理分开;道是万物总体的规律;理是每 一具体事务的具体规律。
汉唐哲学
董仲舒
儒家和阴阳家:将阴阳家的天人关系与儒家的政治、社会哲 学结合在一起
宇宙观: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五行的,木 、火、金、水,人。
天人关系:天有喜怒哀乐,与人相副,天人一也;人副天数 ,人是天的副本;天人感应,人的行为符合天意,天就喜欢,反之,天就震怒。
社会伦理: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仁 、义、礼、智、信
政治学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邢;政治过 失必然变现为自然界异常现象。
杨雄和
桓谭
杨雄:事物变化要达到一定“极”(限度);把阴阳变化非为九段
桓谭:“以烛火喻精神”,烛尽火灭,形毙神亡;否定精神独立存在
王充
否定有意志的天:天地万物变化都是元气自身运动的结果
人与物都是元气所成,人的富贵卑贱、祸福吉凶都是命定的
王弼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不是虚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无形无相的根本;无是无形无相,是本,有是有形有相,是末。
得意忘象:王弼注解周易的时候提出“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郭象
“道”是“无”:道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
“独化”说: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任何东西“为”和创造的;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而突然发生的。
晋唐道教哲学
葛洪:玄、道、无、一
陶弘景:道生元气生天地万物
成玄英:重玄之道,非有非无
王玄览:万物禀道生,道与万物是隐、显的关系
隋唐佛学
三论宗
经典:《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代表人物:吉藏
二谛:俗谛(世俗人认为宇宙万物真实存在)真谛(宇宙万物虚幻不实)
八不中道:万物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天台宗
(法华宗)
经典:《法华经》
代表人物:智觊
倡导止观双修:止即禅定,观即智慧
一心三观: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侧面,从全体看不应偏于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
净土宗
经典:《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
代表人物:道绰、善导
修行方法:“观想”(作各种净土羁勒世界的遐想)“念佛”(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律宗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
密宗
指导思想:“菩提心为成佛的种子,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六大: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
密宗三部:杂密、胎藏界、金刚界。
唯识宗
又名慈恩宗
代表作:《成唯识论》
世界分为“我”“法”:我(指生命的主体,意识活动等)法(事物极其规律,如山河大地和人的肉体)
八识:阿赖耶识、末那识、了别境识(眼耳鼻舌身意)
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 是由“识”变现出来的。
唯识无境:意谓唯有识而无外在之对象。
转识成智:通过修炼,使八中识都变成佛的智慧。
华严宗
四法界:所谓“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所谓“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杂无碍),这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事事无碍法界”。
理事无碍:理,一真法界之性;事,一切世间之相。即观平等之理性与差别之事法炳然而存,二者能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而圆融无碍。
事事无碍:事物都是本体所变现的虚幻现象,每一现象都包含本体,所以各现象之间彼此包容,没有差别和对立。
禅宗
经典:《坛经》
代表人物:慧能
本性即佛: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人人皆能成佛;佛不在遥远的彼岸,而在个人的心中;
自性真空:指心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空心静坐,念念思空,而是连心“空”的概念、甚至成佛的念头都没有
顿悟成佛,无念为宗:在修行方法上,心不受外物迷惑,就是无念。无念不是“百物不思”,不想任何事,而是不受外境影响,“不于境上生心”。
韩愈
李翱
柳宗元
韩愈:道统说——中国儒家关于先王之道传承系统的理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及其传焉”
李翱:复性说——成为圣人的一套学说;性是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普通人若能消除情欲的蒙蔽,使性恢复原来的光明,就能成为圣人
柳宗元:元气论——宇宙由混沌元气构成,没有主宰;运动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
宋元明清哲学
宋初宇宙发生论者
李觏
太极: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气,太极分化为阴 阳二气,二气交汇形成五行万物
元亨利贞: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元(事物的开 始)、亨(事物的成长)、利(生存条件)、贞(事物发展显示自身的基本特征)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
王安石
五行:万物的体质、性能、形态以及他们所处的时 间和方位,都由五行决定。
周敦颐
太极:宇宙的最初阶段是“无极而太极”;“无 极”是指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太极” 是最大的统一体;“太极”动起来,就产生“阳”,动到极点,就静下来,静下来就生出“阴”;一动一静,分化出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出五行万物
神:“太极”动静生阴阳,“太极”的动静无形无 状,微妙不测,称之为“神”,神就是太极的 微妙作用。
邵雍
邵雍主要以图表的方式展现了他的宇宙观;如果阳是宇宙生成的力量,阴就是宇宙毁的力量。复卦的初爻表示成的阶段的开始,乾卦的则表示成的阶段的完成。姤卦初爻表示毁的开始,坤卦表示毁的阶段的完成
张载
气本源:气是最高实体,万物本源;凡可状者皆有 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理学
二程
天者理也:理是最高实体,永恒的客观存在的, 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格物穷理:心中已有完备知识,但必须通过格物 去认识
存天理,灭人欲:“不是天理,便是人欲”
朱熹
理:理是事物的规律、道德上的基本原则;理是事 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根据,是“第一性”的。
太极:每一物有各自的理,而太极是万事万物最根 本、整体的理。
气:理是第一性的,创造万物的根本;气是形而下 的,创造万物的材料;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 未有无气之理
人性:性分为天地之性(人之所得于理者)和气质 之性(人之所得于气者)
心学
陆九渊
心即理:心与理“至当归一,精义无二”
反省内求:穷理就是反省内求自我本心,“若能 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王阳明
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是世界万 物的根本,离开心就无所谓天地万物
致良知:认识来源于内心,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 ;人人皆有良知,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遮 蔽住了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 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
王阳明以后的明清哲学
罗钦顺
气和理:气是世界的本源;理是气运动变化的必然 规律
王廷相
“理在气中”:气是最初的,唯一的实体;气是永恒的,不灭的;理在气中
黄宗羲
气外无理、心即是理:心外无气,一切都是即气即心的
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气是唯一实体,理乃是气的内在规 律,依凭于气
即事以穷理:就事物现象探求其规律,反对立理 以限事
颜元
理气融为一片:生成万物的材料是气,万物所以 然的规律是理;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
戴震
气化即道:“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是故谓之道”;道就是物质世界的变化过程。
理存于欲:人性包含三方面——欲、情、知;道 德就在于“使人之欲无不遂,人之情无不达”
为什么中国的正史一定要用文言来写
徐晋如按: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文元先生的这篇鸿文,是应鄙人之约而写成的,对于文言文在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作出了极精当的评价。全文刊发于《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10期。兹分五期连载,文中观点如蒙认同,祈分享给更多的人。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编者按:
最近,已经沉寂一百多年的国宝——文言文露出一丝复苏的迹象:2015年年初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永正、徐晋如主编的精装巨制《百年文言》,精选了从1911年至2011年百年间将近四百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2015年下半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王文元的文言文学术新作《儒道释疏观》。此外,民间也暗流涌动,屡有才华横溢的文言爱好者初露锋芒。
尽管如此,保护国粹的形势仍很严峻。不妨与邻国日本做一下比较:日本的文言文是从中国舶来的,但在整体水平上,我们与日本在掌握文言文的写作技巧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日本人至今仍然普遍用文言文书写新年贺卡与往来书信。日本民间的吟道同好会(吟唱汉诗的文化团体)会员竟然超过五百万。
文言文究竟有什么魅力,让日本人念念不释?国人究竟因为什么弃国宝如弃敝屣?在现代化的当今社会文言文究竟还有什么用处?文言文与历史文化传统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文言文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种现象只发生在东方吗?文言文在本土能够复兴吗?……本文试图廓清以上种种疑惑,揭示出文言文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中国的正史一定要用文言来写
——呼唤文心的复苏(二)
王文元
二十世纪初叶形成的考古热持续了数十年,这股逆流的目的是让科学融入史学,引领史学,让史学成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用丁文江的话来说就是,史学就如同地质学,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个别所谓考古学家窝藏的祸心,就是推翻华夏历史,证明华夏五千年历史是一种自恋的妄说,以迎合殖民主义者的需要。考古学家手握一个个“证据”,很有蛊惑性,善良的人难免上当受骗。
除了证据,个别考古者手中的另一个杀手锏更厉害,那就是以司马迁的某某说得不到出土文物的验证为由否定司马迁。头脑简单的人被带进迷惑阵,以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用手写出的不算数,需要实物证据。也不能说这种说法完全没有道理,在西方国家,历史往往要由出土文物为依据,那是因为他们缺乏文字记载。中国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还这样做就不仅是东施效颦,应该换个说法,称其“崇洋媚外、巴结主子”并无不可。
司马迁《史记》的可靠性源于汉字的可靠性,文言文体的可靠性,书写历史的人可靠。司马迁其人毋庸赘言,这里只想说一说文言文体可靠的问题。孔子对诗的论述也适用于文言文,因为中国古代诗文是同体的。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记史与写诗一样是不允许有邪念的。
中国古代有三种职业是世袭的,第一种是医生,第二种是天文官,第三种是史官。史官自小就从父母那里接受关于历史使命感的教育。没有人否定司马迁的文字造诣,那种功底是伴随道德教育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既然当史官就随时准备死职,因屈从于权贵而歪曲历史,良心是得不到宽恕的,不会有史官这样做。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司马迁所使用的小篆与隶书与之前的其他文字是相通的,司马迁在追述三代或其前历史时可以参阅各种不同的文字,在文字上基本没有障碍。唯一的障碍是《尚书》中使用语体的那部分文字,不过由于司马迁博学多闻,加之他生活的时代口口相传的传统还没有完全中断,还保持着一些历史记忆。
更重要的是,司马迁时代还有极个别读得懂《尚书》的人。《尚书》之外的其他典籍基本都是文言文体的,不怕时间阻隔。这一切合在一起,将《史记》可信度最大化。时至今日,我们未发现司马迁在记述重大人物或事件时失实。
中国的正史用文言文体写成,那些史籍上的文字就是证据,一般不需之外的证据。实物旁证属于锦上添花,有之更好,无亦无妨。有些人怀疑正史,完全是因为他们不懂历史,不懂文言文,不知道文化传统的形成机制不允许治史者弄虚作假,更不知道中国人对名检是持极其认真态度的,就是写当朝史(从隋朝开始,中国人确立了当朝只写实录、后一个朝代写前代正史的规则,但之前司马迁的《史记》并非如此,《史记》涉及到当朝)也绝不为皇帝权贵讳。
《佞幸列传》牵扯到的皇帝有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武帝四位。其中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批评与挖苦最甚。“佞幸”的意思乃是以巧言谄媚而得到宠幸。设立《佞幸列传》本身已经含有批评皇帝用人失当的意思,充分说明《史记》是公正客观的,没有避讳权贵。司马迁高度评孔子,将孔子置于世家,而且篇幅很大。然而文中也不乏批评孔子的文字,有时还揭孔子的伤疤。须知,西汉是崇尚黄老的,司马迁将老子置于列传,且由老子与韩非共分本就不多的篇幅。仅此一端就不知要得罪多少人。
事实证明:司马迁对老子与孔子评价虽然有违于时风,却经得起历史考验,历史证明司马迁的评价恰如其分,没有任何不当。人们容易忽视的是,司马迁是一位文言文写作的大高手,中国历史上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写家不会超过十人。从他的写作态度与写作特点上就能断定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一个十分看重名检的人,一个把一切奉献给自己民族的人。中国有伏羲、仓颉、周公、孔子等先圣,有司马迁这样的伟人,又有文言文这个尤物,实在是太幸运了。
其他国家与民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人类社会早期产生的文字,包括埃及的圣书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墨西哥的图画文字等早就淹没在历史之中不见了踪迹,即使偶尔挖掘出一些残破的庸器,也没有人认得。难怪语言学家们总是将语言文字比喻为一条河,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过同一条河。
除去汉字,世界上也没有一种文字能够记录相隔千年的两个不同时代的历史。这些国家没有用固定文字记录的历史,只得权将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充作历史。有的国家还将《圣经》当做历史启蒙教材,让耶稣充当历史人物,对蒙童说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始于耶稣。他们煽动中国人重新定义历史,以出土文物为历史的证据,他们自己却从来不去搜寻耶稣的遗物。
综上所述,世界上只有一种文字具有共时性,就是汉字;只有一种文体能过做到古今书同文,那就是文言文。文言文具有共时性,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人类认识世界无非两个途径,一个是理性的,另一个是实践的。所谓实践就是自己不去建立什么原则,一切跟着自然走,自然怎样人类就怎样,这种认知靠的是持之以恒的观察,支持观察的则是坚定的道德信仰。所以,归根结底文言文的共时性来自于天道的永恒。解释文言文的共时性,必须从永恒的天道着手。
中国古人对道的理解正确吗?不仅外国人打问号,国人的底气亦不足。直至现代物理学逐渐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人们才相信:中国古人对道的理解完全正确,中国古人的理解与现代物理学所揭示的完全一致:
物质在未被人为改变的情况下,总是能够保持其稳定与永恒的形态。这个规律被称作穆菲定律。量子物理学的建立并未解除关于物质稳定性来自何方的困惑,反而加深了困惑。自从1927年海德堡提出测不准定理,疑惑更是让人们挥之不去了:世界明明是物质的,而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粒子却不具有物质性,非但不具有物质性,而且人根本捕捉不到其踪影。
正如《奥义书》所说:(基本粒子)什么都是,同时什么都不是,因为它飘忽不定,人难以捕捉到它。直到二十一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发现一种新粒子,神秘面纱才被揭开:当其他粒子进入希格斯粒子的场,两种粒子结合在一起,新的东西才诞生,新的东西的名字叫“物质”。物质具有质量,具有窒碍性与稳定性。穆菲定律描述的是:在物质性未被破坏的场合,物质的形态是稳定的,经过人为破坏,重新归于不稳定(比如埋在地下的铁矿石是稳定的,将它开采出来炼成铁,它就失去稳定性,很快会腐蚀掉)。
基本粒子的古怪秉性令爱因斯坦心情不快。他曾经认为等到实验设备更加完备时,也许会证明“粒子不具有物质性”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晚年的爱因斯坦妥协了,他不仅承认了粒子的非物质属性,而且对宏观世界的物质性也产生了怀疑。他曾经说:世界不是物质的,我们称其为物质是一种误会。所谓物质不过是较强的场而已。可惜他未能再往前迈一步。
希格斯揭开了让爱因斯坦魂牵梦绕的物质之谜。希格斯因此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拒绝以他的名字命名新发现的粒子,只是当他知道物理学界准备用“上帝粒子”命名时,才迫不得已接受了用自己名字命名新粒子的建议,因为比起讨厌自我张扬,希格斯先生更讨厌上帝。
我施如此多笔墨叙述希格斯,主要想以此为铺垫,以突显另一位人类伟大贤者的睿智与先见之明。他就是老子。西方近百年的两个重大发现,老子都讲到了。关于世界的非物质性问题老子说“有生于无”;关于世界产生物质性的问题,老子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引自《诸子集成》之《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第三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6页。)意思是万物无非由阴与阳两个元素构成,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万物就具有了稳定性,这才有了大千世界。
原来,老子早希格斯两千多年就已经揭示了关于世界本质的惊天秘密。老子所说的“和”指的就是物质的稳定形态,负阴抱阳是关键,是说两个性质相反因素的结合构成了世界秩序。也就是说,世界的一切秩序是阴阳和合所赋予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是父母“和合”的产物。至此,一个旷日持久的官司有了结局——中国古代的合二而一“胜诉”,西方的一分为二“败诉”。事实正如此,合二而一的世界是稳定与持恒的,一分为二的世界则是动荡与断裂的。
文言文就是因合二而一获得稳定性的,具体说,文言文是人与自然两个因素合成的。这一点与单方面出于头脑的西方表音文字立异。西方的由人脑进行分析推理,进而揭示自然规律,用罗素的话说就是,不断地分析,直至不能再分的原子。后人称这样的分析方法为逻辑实证主义。这种方法叫做一分为二。
晚年的爱因斯坦与希格斯之所以取得巨大学术成就,与他们回归中国先哲的合二而一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用最简洁的词汇表示希格斯粒子就是“合二而一”。
文言文的规律竟然与物理学规律不谋而合!这实在不可思议。其实并不奇怪,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在天人合一这个方针上基本是一致的。这个方针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文字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将每一个汉字视为一个基本粒子,将共时性视为物质的稳定性,将文言文的形式与建立在形式基础之上的规则视为场(相当于希格斯粒子),那么这样一个场景便出现了:汉字进入文言文的场从而获得稳定性,如同基本粒子进入希格斯粒子的场获得物质性。文言文一旦获得稳定性就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人为改变它(如同穆菲定律所描述的那样)。
文言文中的自然基因在维持着它的形态,抵御着口语的不断侵蚀。——这就是文言文稳定的奥妙之所在。使用语体的场合,汉字也能够自如地表达事物,表达思想,但表达的文字不具有稳定性,难以传世。这就是为什么古籍中偶尔出现的俚语词汇一直不为后人理解的原因之所在。《晋书》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
王戎问阮瞻孔孟与老庄有没有区别,阮瞻回答说:“将无同”。后人不解其意。原来“将无同”是当时的口语,经过时代变迁,惹来无数误解,以至原意已经不为后人所知,所以译法五花八门,有“差不多相同”、“完全不同”等十数种。台湾作家柏杨将其译为“似相同”,内地语文工作者吕叔湘将其译成“恐怕不同吧”……皆不符合原意。“将无”的原意为“那就……吧”,“将无同”的真正意思为“既然你说相同,那就相同吧”。正话反说,表现出阮瞻对王戎提出小儿科问题的蔑视与嘲笑。
为什么普通的一句话导致如此大的误解,以至于连现代“语言学家”都不解其真意呢?因为“将无同”是口语,只有当时当地的人了解。恐怕阮瞻没有想到,他的一个小小的噱头竟然给后人带来如此大的麻烦!可见,规范统一的书面语对于“传世”具有多么大的意义。
中国早期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含有大量记言的文字,时过境迁后人读不懂,只能借助于训诂书《尔雅》了解其仿佛,完全读懂是不可能的。学界曾经为《尚书》中出现的“维维”一词大惑不解,汉字词汇中从未出现过“维”连用的情形。最终有人发现,是因为讲述者口吃,说了两个“维”,史官为了忠实于讲述者原意将两个“维”都记录了下来。
以上两个例子从反面说明了中国古代典籍能传至今日的关键性因素是文言文体。口语会给后人带来阅读上的诸多不便。用口语写历史,历史难以延续。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人是为延续历史与文化传统才使用文言文体的。
用方言口语写作,传世的可能性就变小。古代楚人谓虎为“於兔”、称草履为“不借”,蜀人谓釜为锉,夔人谓山谷中的江水为“瀼”,京师农人谓田为“几棱”……这些只流行于一时一地的方言非方家孰能辨之?执是之故,中国很早就立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正史一定用文言文体。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