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公羊商务车价格:“机男机女”正在危及正面社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1:58
小朋友聚会竟然拿出手机、电脑各玩各的;朋友到餐厅聚会,席间各自埋头手机、电脑发微博、读小说、上QQ;一家三口同处一室不发一言,一人沉迷一台电脑……上网越来越方便,等车时、饭前饭后、公交车上、甚至无聊的会议与课堂上,随时随地都可上网消磨时间,沉迷机器的“机男”、“机女”一代开始诞生。有专家提醒,虚拟社交是一把双刃剑,机男、机女要小心虚拟社交强迫症。(见2011年6月4日《广州日报》)
诚然,“机男机女”一代诞生,除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之外,还凸显了一种可怕的信号:虚拟社交有取代当面交流危机之势,“机男机女”危及正面社交。时下,正在涌现的“机男机女”实质上已“强暴”了人们正面、正常和直接的社交环境与交往秩序,从某个侧面上看,“机男机女”已危及到人们现实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管有事没事,只要有条件就会开电脑,开机首先习惯性登录QQ、MSN等,却不善于融入现实生活;有的人打字飞快,熟练掌握各种时髦网络词语,至少有5个QQ或MSN等聊天工具群,却不善于参与生活群聚;有的人要找人或关注别人近况,就上QQ、MSN,要么在线聊天,要么进空间、上博客,却不善于直接与对方沟通;有的人只喜欢打字,不喜欢说话,甚至接到朋友电话时,经常会挂掉电话转到网上聊,却不善于直接通过语言亲口表达;有的人在网上无话不谈,见面后不知道说什么,却不善于当面沟通;有的人心情一起伏,马上换签名、改资料或换头像,却不善于调节心情和稳定情绪;有的人结识新朋友,先在QQ等聊天工具上添加好友,不加等于不认识这个人,却不善于通过现实生活和正常方式交往;有的人……这等“有的人”从某种意义上,已患有“虚拟社交强迫综合症”之症兆。
显然,专家提醒并非杞人忧天,人们自醒必须从自身做起。
顾名思义,虚拟社区是指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可本文中所提及的“机男机女”已超越了“虚拟社区”存在的“原生态”意义。
可以说,“机男机女”的涌现已脱离了虚拟社区的五个特性,即一是虚拟社区通过以计算机、移动通讯等高科技为媒介的沟通得以存在,从而排除了现实社区;二是虚拟社区的互动具有群聚性,从而排除了两两互动的网络服务;三是社区成员身份固定,从而排除了由不固定的人群组成的网络公共聊天室;四是社区成员进入虚拟社区后,必须能感受到其他成员的存在;五是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是虚拟社区的基本准则。
然而,“机男机女”的存在仅仅限于“独自”或“两人”的生活圈,无论从其思想、思维、交流、交往、表达、倾听、发言、沟通等方面,都以“自以为是”和“唯我独尊”等为模板。
众所周知,目前在国内有影响虚拟社区主要分三大类,即一类是适合普罗大众,以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为主,如广州、北京、上海的网易社区、天涯社区等;二类是适合在校大学生,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为主,如清华的“水木清华”社区、北大的“一塌糊涂”社区、交大的“兵马俑”社区等;三类是各教育网站、网校,针对教师和中学生的教育社区。这一切说明国内的虚拟社区已有一定的影响和规模。虚拟社区的存在不同于“机男机女”的涌现,前者是在一个“虚拟组织”的“统领”下而存在的,后者仅仅限于各自的喜好和个性追逐而“独立”存在的。
另外,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样。网络社区来源与现实社区,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其实,网络社区与现实社区是互补互动关系,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应该各取所长,互相弥补。显然,“机男机女”将虚拟社区“完全化”、“生活化”、“现实化”,不仅背离了虚拟社区,脱离了现实生活,还把自身凌驾于现实社区之上,实行自我孤立和自我完善,这是一种可怕的生活路径,这种虚拟世界的交流不能太过于沉迷。
综上,如今孩子聚会用手机、电脑各玩各的,成人聚会各自埋头弄手机、电脑发微博、读小说、上QQ;一家三口同处一室一言不发,一人沉迷一台电脑……当然,这只是一种表象。还有,无论在饭前饭后、公交车及无聊的会议与课堂上,随时随地都有上网消磨时间,沉迷机器的“机男机女”们,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深思和关注。
笔者以为,当我们浏览网络信息时,多半是要通过过滤、筛选和精挑等心理自调的,是有选择性地汲取相对于自身有益处的东西,而不是采取一味地“拿来”。毕竟,很多并不是生活的原貌,很多甚至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有些还是被修饰过的,甚至有的还蒙着一层无形的面具……唯有进入正常社区,进行正面交流,才能真正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寻找知音和沟通交流,才能真正找到自我和实现自我。
沉迷于网络社交中“机男机女”容易挫败自身处理现实的能力,进而形成新的心理封闭,随着心理的更加封闭,便更依赖网络……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由表面的“孤独感”和“自我良好”直接上升到“自我更加封闭”和“自我更加压抑”的不良状态。
有专家提醒:“虚拟社交是一把双刃剑,要小心患上SNS强迫症。”笔者呼吁:“‘机男机女’更是一把自杀刀,要尽快摆脱自封自闭自压自抑的怪圈。”(熊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