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大咖雷军哪一期:南怀瑾老师的开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32:29



怀瑾老师的开示   

 

佛法中的“戒”、“定”、“慧”是三无漏学,也就是完美无缺的学问。现在只说“定”吧!

 

“定”就是“戒”与“慧”的中心,也就是全部佛法修证实验的基础。换句话说,凡是要修学证明佛法的人,都要先从“定”开始。

 

有了“定”,才能夠真正达到庄严的“戒”体,然后才能启发“慧”而达到通明的境界。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依“定”力为基础,才能夠达到菩提果海。任何宗派的修法,都离不开定,由此可见修定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所谓的定并不是专指跏趺坐(俗称打坐)而言,在佛学中,把人的日常生活,统归为四种不同的姿态,就是行、住、坐、臥,称为四威仪。在四威仪中,“坐” 不过是其中的一個姿勢而已。要修定的话,不但坐时要定,在另外行、住、臥三种姿态,也要能夠定才行。不过,在修定开始的阶段,以坐的姿态入門,是比较较容易罢了。

 

坐的姿勢有很多种,只谈在修定的方法中就有七十二种之多,而依照诸佛所说,在所有的打坐姿势中,以跏趺坐为最好的修定坐姿。

 

用跏趺坐的姿势修得定力以后,应该注意在另外行、住、臥三威仪中,继续锻炼保持已得的定境,进一步更要达到在处理一切事务及言谈时,都不失掉定的境界,才真正算是定力坚固。

 

用坚固的定力去证取菩提,就好像攀枝取果一樣,相当方便,得心应手;然而,如果见地不正确或不透澈的话,修行很容易走入歧途。

 

现在将修法的重点和概念,简要叙述于后,如果要探求进一步的奧秘,还需要修习所有经典,尤其是禅观等经典,如天台止观、密宗法要等学,都要详细了解贯通才行,现在先谈坐的方法:

 

 

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法

 

一、双足跏趺(俗称双盘),如果不能跏趺坐,就采用金剛坐(右脚放在左腿上),或者采用如意坐(左腳放在右腿上)。

 

二、两手结三昧印(把右手掌仰放在左手掌上,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抵住)。

 

三、背脊自然直立,像一串铜钱(身体不健康的人,最初不能直立,不妨听其自然,练习日久后,就会不知不觉自然地直立了)。

 

四、两肩保持平稳(不可歪斜,也不要故意用压力)。

 

五、头正颚收(后脑略向后收,下顎向內收,轻轻靠住颈部左右两大动脉)。

 

六、舌抵上颚(舌尖轻轻抵住上門牙根唾腺中点)。

 

七、两眼半敛(即兩眼半开半闭,如开眼容易定就开眼,但不可全开,要帶收敛的意味,如闭眼容易定的话,可以闭眼,但不可昏睡)。

 

 

注意事项

 

一、打坐时应将裤帶、领帶等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一律松开,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二、气候涼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否则,在打坐时风寒侵入身体,沒有药物可以治,这一点须特別小心注意。

 

三、最初修习打坐的人,应该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线,光太強容易散乱,光太暗容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气要能对流。

 

四、初习定的人,吃太饱时不可打坐,如觉得昏昏欲睡,也不可勉強坐,应该睡夠了再坐,才容易静定下来。

 

五、无论初习或久习,坐处必须使臀部垫高二、三寸,初习打坐的人,两腿生硬,可以垫高四、五寸,日久可以渐渐減低(如臀部不垫高,身体重心必定后仰,使气脉阻塞,劳而无功)。

 

六、下座时,用两手揉搓面部及两脚,使气血活动,然后再离座,并且应当作适度的运动。

 

七、坐时要面帶微笑,使面部的神经松弛,慈容可掬,心情自然也放松了。千万不可以使面部表情生硬枯槁,变成峻冷,內心就会僵硬紧张起来。

 

八、最初习坐时,应该采取每次时间少,但次数加多的方式。如果勉強久坐下去,则会心生厌烦,不如每次时间短一日多坐几次才好。

 

在开始修习禅坐时,应该特別注意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养成习惯,就无法改正了。而且对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并且容易成病。七支坐法的规定,有很深的涵义,非常符合生理及心理的自然法则,应该切实遵守。

 

人的生命要依赖精神的充沛,所以要培养精神,才能达到健康的生命。培养精神的方法,首先要使心中常常沒有妄念,身体安宁;心中一空,生理机能才会生生不绝。能夠不绝的生,另一方面再減少消耗,自然会达到精神充沛超过平时的状态。

 

人的精神是随着气血的衰旺,而呈现充沛或亏损的现象。如果思虑过度疲劳,气血就呈亏损衰弱的现象。所以安身可以立命,绝虑弃欲可以养神,也就是说,身体保持安定状态,生命就有了根,丟掉了思虑。摒弃了欲望,精神就得到了培养。

 

古代医学认为人的生机是藉著气化而充实的,气的运行是循着脉的路线,这里所说的脉,并不是血管或神经,而是体內气机运行的一个有规则的线路。这个气脉理论是相当微妙的,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

 

《黃帝內经》中所说的奇经八脉,是从古代道家的说法脱胎出來的。道家认为:人体中“任”“督”“沖”三脉,对于养生修仙是最重要的。西藏密宗的观念,认为人体中的三脉四轮,也是即身成佛的关健。

 

密宗法本中有一部《甚深內义根本颂》,在這本颂中所讨论的气脉学说,比《內经》及《黃庭经》等书,各有独到的地方。

 

藏密和道家,虽然都主張修三脉,不过道家是以前后位置的任督二脉为主,藏密则以左右二脉为主。修法虽然不同,但两家都是以中脉(沖脉)为枢纽关键的。

 

至于禅宗坐禅的姿勢,采取毗盧遮那七支坐法,虽然沒有明白说出来注重气脉,可是,坐禅的功效,实际上已经包含气脉问题了。

 

两足跏趺坐不但可以使气不浮,并且可以使气沉丹田,气息安宁。这样心才能静下來,气也不会乱沖乱跑,而渐渐循着各气脉流动,反归中脉。等到气脉可以回归流於中脉,达到脉解心开时,才可以妄念不生,身心两忘。这时才能进入大定的境界。如果说一个人的气脉还沒有安宁静止下来,而说能夠入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普通人的身体在健康正常时,心中感觉愉快,脑中的思虑也就较少,在生病的时候就刚好相反,又如修定的人,在最初得到定境,开始见到心空时,一定会感到身体松愉快,那种神清气爽的味道,真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可见心理和生理两种是互相影响的,是一体两面的。

 

人体的神经脉络,是由中枢神经向左右两方发展分布,而且是相反交叉的,所以,在打坐时,两手大拇指轻轻抵住,成一圆相,身体內左右两边气血,就有交流的作用了。

 

人体內的腑臟器官,都是掛附於脊椎的,如果在打坐时,背脊弯曲不正,五臟不能保持自然舒畅,就容易造成病痛,所以一定要竖直脊梁,使腑臟的气脉舒泰。如果肋骨压垂,也会影响肺部收缩.所以要保持肩平和胸部舒展,使肺活量可以充分自由扩张。

 

我們的后脑是思虑记忆的机枢,颈部两边是动脉的路线,由于动脉的活动,能运輸血液到脑部,增加脑神经活动。在打坐时,后脑稍后收,下颚略压两边的动脉,使气血的运行暖和,可以減少思虑,容易定静下來。

 

两齿根唾腺間,产生津液,可以帮助肠胃的消化,所以要用舌去接唾腺,以順其自然。

 

心和眼是起心动念的关键,一个人看见色就会心动(听到声音也会心思散乱起来),这是先经过眼睛的机能而生的影响。如果心乱的话,眼睛会转动不停,一个人如骄傲而又心思散乱的话,他的两眼常向上视;一個阴沉多思想的人,两眼常向下看,邪恶阴险的人,则常向左右两侧斜视,在打坐的时候,採取两眼敛视半闭的状态,可以使散乱的心思凝止。

 

打坐时松解衣物的束缚,可以使身体安适;常常面帶笑容,可使精神愉快,这些条件对于打坐修定是很重要的。

 

所以,禅坐的姿勢,对于气脉很有关系,虽然禅坐沒有专门讲究调和气脉,但是,这个调和气脉的问题,已经包含在內了。如果专门注意修气脉的話,很容易发生“身见”,更会增強一个人的我执,这个我执和身见,就是证得正觉的大障碍。

 

静坐的姿勢,十分重要,如不把姿勢調整好的話,弄得曲背弯腰,常久下去,一定会生病。许多练习静坐的人,有的得了气壅病,有的吐血,使身体害了禅病,说起来都是因为打坐姿勢不正确引起的,所以修习静坐的人一定要十分小心注意姿势才是。

 

如果依照正确的方法和姿势修习,身体本能活动发生作用,身体內的气机自然流行,机能也自然活泼起来,就会有大乐的感受,這是心身动静交互磨擦激荡而产生的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一概不可以认真或执着,因为现象就是现象,不久会消失而成为过去,如果对现象执着的话,就进入了魔境,就是向外驰求了。

 

如果修定方法正确的话,自己的心身必会得到利益。譬如说头脑清醒、耳聰目明、呼吸深沉可入丹田、四肢柔畅,连粗茶淡饭也会和山珍海味一样的好吃;如果原来有病的人,也会不药而愈,精力也觉充沛。修定到了這一步,应该注意減少消耗,如果犯行淫欲,就会造成气脉闭塞,心身都会得病了。

 

 

初修禅定入门方法

 

开始修习定慧之学,最重要的是決心和愿力。在佛学上称为发心。其次重要的就是修所有的福德资粮,大意就是随时随地的行善,以善行的善报,才能做为修行的基本条件。有了愿力和決心,再有了修行所需的条件和环境,才能夠入道,才能谈成功。

 

显教和密宗的修法,都是以四无量心为重,如果一个修学的人沒有具备大愿力和大善行,结果一定会误入歧途的,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功是以愿力和资粮为基础的。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要成功,必须藉有用的工具。修定学禅也是一样需要工具,而修定的工具不必向外找,我们的六根,正是很好的入门工具。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随时都在虛妄中随波逐流,迷失真性。《楞严经》中,称六根为六賊,“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根为賊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於器世间不能超越。”现在修行人要依禅定的力量,而返还性真,正好藉用六根作为工具。

 

如何籍用六根作为工具呢?就是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任意选取一种,把心系于选定的这一根,渐渐练习纯熟,就可以达到“初止境”。

 

但是,每一根尘都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差別法门,分析起来是很复杂的。佛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吾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每人的性格、习惯和喜爱都不相同,就是说根器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选择能适合自己的法门,才能籍依这个法门去修习。下面列举通常习知的几种方法,作为修定入門的参考。如要深入了解,应该研习那些显密经论才对(在《楞严经》中有二十五位菩萨圆通法门,已包括了大多数的方法)。 

 

眼色法门可分为下列二类:

 

一、系缘于物---就是眼睛对着一个物体来修定。这个方法是在眼睛视线范围內,平放一物,或是佛像或其他物件,以能稍发一點亮光者为佳,在练习静坐时,视力轻松地似乎在注视着这件物体。

 

至於光色的选择,也要配合适合个人的心理和生理,例如神经过敏或脑充血的人,应该用绿色的光,神经衰弱的人,应该用红色的光,个性急燥的人,应该用青色柔和的光体,这些都要看实际和情況来決定,不是死板固定的,不过,当选择好一种以后,最好不要再变更,常常变更反而变成一件累赘的事了。

 

二、系缘于光明---这個方法是眼睛对着光明,开始练习打坐時,视线之內放置一个小灯光(限用青油灯)或者香烛的光,或者日月星辰的光等(催眠术家用水晶球光),把光对着视线,但稍微偏一点较好,另外也可以观虛空;观空中自然的光色,或观镜子,或观水火等物的光色等,统统都是属于这个方法的范围。不过,有一点要特別注意,就是对着镜子看自己的方法,容易造成神经分裂的离魂症,不可轻易尝试。

 

像這些方法,佛道及外道都同样的采用。在佛法的立场上来说,修学的人首先要了解一点,就是说这些方法只是方法种种,都只是为了使初学的人容易入门而已,如果执着方法,把方法当作真实,就落入魔境外道了。因為自己的心如果不能定止于一緣,反而去忙于方法,就会变成混乱,心念混乱自然就不能达到“止”的境界。

 

在修定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种种不同的境象,譬如在光色的境界中,最容易生起幻象,或发生“眼神通”现象。如果沒有明师指导,非常危险,马上会误入魔道。

 

上根利器的人,若有若无,不即不离地在色尘境中,也有豁然开悟的,这并不是一般常情所能推测的,如释迦看见天上明星而悟道。此外,也有忽的看见一物,就洞见本性的例子。

 

在禅宗古德中,灵云禅师就是见桃花而悟道的,是非常奇特的例子,他在悟道后的偈子說:“三十年來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技,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后来也有人追隨他的旧路,也有偈子道:“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着花,叵耐钓魚船上客,却未平地[手鹿]鱼虾。”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自然不会受那些小方法所限制了。

 

 

耳声法门又可分內外两种:

 

一、內耳声法门---这个方法是在自己体內自作声音,如念佛、念咒、念经等等。念的方法又分为三种,即大声念、微声念(经称金刚念),及心声念(经称瑜伽念)。在念的时候,用耳根返闻念的声音。就是说一边念一边自己向內听这个声音。最初听到的是声声念念,是许多接连断续的念佛或念咒的声音,渐渐地收攝缩小,而达到专心一念一声,最后终归使心念静止。

 

二、外耳声法门---这个方法是以外面的声音为对象,任何声音都可以。但最好是流水声、瀑布声、吹铃铎声、梵唱声等。用听外界声音的方法,最容易得定。在《楞严经》中,二十五位菩薩的圆通法门,以观音的法门最好,观音法门就是以音音法门入道的。故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当最初心意能夠专一在声音的时候,能夠不昏沉,不散乱,就是说能夠轻松自然地保持这种专一的境界,就是得到了“定”,再经常地这样修兮下去,有一天忽然入于寂境,一切的声音都听不到了,這是静极的境象,定相出现了,佛经上称这个静象当“静结”。

 

在“静结”出现时,不要贪着这个境界,并且应该了解,动是现象,“静结”也是静的现象,要超出动静二相,不住不离于动相和静相。而且要证知了中道,了然不生的中道,这时,就由定而进入“观慧”的领域了。

 

慧观闻性,不是属于动静的,与动静无关,那是不间断也不连续的,体自无生,是无生无灭的本体。不过,这仍然属于渐修的阶梯范围。禅宗的古德们,很多人并不经过这些渐次的阶梯,而一句话就成功了,在听到声音的那一刹那间,言下顿悟,得到了解脫,所以,禅门入道的人,都认为观世音的闻声法门了不起。

 

例如在百丈禅師的门下,有一个僧人听到钟声而开悟,百丈当时就说:“俊哉,此乃观音入道之门也。”其他还有香烟击打竹子而见性,圆悟勤听见鸡飞的声音而悟道,再有圆悟所說的“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涼。”又如提到唐人的艳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等,这些都是属于言下证入,真是伟大,美不胜收。

 

修习耳根圆通的人很多,但是,至死不能了解“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人更是不少。

 

离开了外境的音声,与外境音声毫不相干,自然能寂然入定,但是这个定相仍然是静境,是动静二相中的静相而已。自己的心身本来就是在动静二相之中。这一点如果不能认识清楚,而把得定的静相当作了本体自性,那就是外道的见解。相反地,如果能超过这个阶段,就可以算是入门了。

 

鼻息法门---这个方法,就是藉呼吸之氣而修习得定,呼吸能夠渐渐细匀而静止,就是息。凡是修气脉的,练各種气功的,以及数息随息等方法的,都属于鼻息法门。天台宗和藏密两派,最注重鼻息法门。

  

    这个法门的最高法则,就是心息相依,凡是思虑太多的人,心思散乱的人,用这个法门,依息而制心,比较容易收效。等到得定后,如果再细微的体察一下,就会发现心息本來是相依为命的。

 

一个人的思虑,是随着气息而生的,气息的作用,就是以念虑表现出来。当气定念寂的时候,就泊然大静了,不过,思虑气息及泊然大静,都是本性功能的作用,並不是道体。

 

道家认为,先天一气(气或作炁)。是散而为气,聚而成形的,一般的外道,把气当作是性命的根本,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认某一物而迷失自己的心,不能了解体性为用的道理,这也是外道与正法內学分歧的地方。

 

如果能夠先悟到了自性,修习工夫渐渐深入达到了心息相依自在的境界,体验了心物一元,才知道一切的法门,不过都是为修学的方便而已。

 

身触法门---这个法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身触法门,包括了所有的六根法门,因为这些方法,都是依身根而修的。再说,如果沒有我們这个身体,六根又依附什么呢?所以,诸法都是依身根而修的。

 

狭义的身触法门,就是注意力专门集中身体上的一点,如两眉中间、头顶上、脐下、足心、尾閭、会阴等处。在打坐修习时,或用观想的方法,或用守气息的方法,或者修气脉等,专注于一点,都是属于这个法门。

 

身触法门的修法,使修习人容易得到身体上的反应,如某种感受、触觉、凉暖、和软、光滑、细涩等等,有时更会有多种的反应和感受。所以这个法门使人常常会执着于现象,而以气脉的现象,来决定道力的深浅,最后反而陷入了着相的境界。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密宗和道家的修法,最容易使人陷入着相的毛病,这也就是法执,是最难甩脫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