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电话:隐私之战:360查杀腾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22:17
http://www.jmnews.com.cn 2010-11-1 14:16 《商界》杂志

 

  “你出手了?”马化腾冷静地问周鸿祎。

    周鸿祎胸有乾坤:“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QQ揭了用户的隐私,360揭了QQ的隐私。

  □文/白 勇

  1一场事关全行业的“微战争”

  从商业来看,中国互联网也许已进入金灿灿的成熟期,但从权利边界以及游戏规则的成熟度而言,这个虚拟的商业世界仍处于靠强权说话的年代。当然,这里的强权,不是权与钱,而是技术实力加流氓逻辑。

  ……PK还在继续。亿万用户的电脑桌面,早是无数次战斗的战场。这两家软件企业对决,最多也只是弹个窗口,发个声明。于是有人起了一个新名词“微战争”。但对整个软件业世界而言,这不啻是一场“世界大战”!

  2010年9月27日,战争爆发。

  这一天,360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一款别有意味的新产品——“隐私保护器”。该产品可让用户了解自己电脑中所装的客户端软件是否侵犯了自己的隐私,并可将侵权行为实时曝光。

  打开360“隐私保护器”,即可弹出“建议打开QQ,五分钟内将会看到监测结果”的提示语。“隐私保护器”还在左上角最显著的位置提示用户:腾讯QQ运行后将自动监控,“建议你一直开着(隐私保护器),实时进行监测”。

  当天下午,有记者打开该“隐私保护器”十分钟后出现的一个菜单显示,该记者电脑共有913个文件或目录被QQ查看过,并提示“其中64项可能涉及隐私”!

  再明白不过,QQ在未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悄悄地查看了用户的隐私!

  侵犯亿万人的隐私,一夜之间引发众怒。这可不是件好玩的事。

  360产品一出,腾讯闻讯而动,发布声明,称“所谓‘隐私扫描’出来的内容,是对QQ安全功能的误解,我们在此强调,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QQ的安全模块,采用了安全软件普遍采用的检测技术,系统地发现和清除各类木马……”

  国庆长假之后,360与腾讯的争执陡然升级。

  10月10日,互联网安全厂商金山安全也于近日正式推出金山隐私保护器。

  10月11日,360发布了《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公开了360旗下软件的工作原理。360董事长周鸿祎还呼吁其他互联网软件厂商把自己的行为全部透明化及公开化。

  10月11日当晚,腾讯再次发表公告称,扫描硬盘内容是为了预防木马病毒。网络隐私如何界定,再次引起争论。腾讯随后借助QQ弹窗,向全国用户公告。

  10月12日,腾讯以QQ产品团队名义发布声明,腾讯再次强调QQ一向重视用户隐私的保护,绝没有窥视隐私的行为,并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文件,供用户理解QQ安全检查的原理、机制和效果。此外,该声明暗指360“诬蔑QQ”。

  10月13日,360针对腾讯公司的声明也作出了回应,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从2003年开始,一直有大量网友发帖和媒体报道:个人QQ隐私信息遭外泄、QQ号莫名其妙被封、开着QQ下载文件被冻结、某些文件打不开、默认捆绑QQ自家软件……

  360认为,6亿QQ用户有权监督事关自己隐私的QQ隐私保护机制。

  也是10月13日,360宣布到目前为止,已有8000万用户下载360隐私保护器。公司目前已经再次升级360隐私保护器。

  ——QQ揭了用户的隐私,360揭了QQ的隐私。大战开打,中国两大软件企业在亿万用户的个人电脑上唇枪舌剑,刀兵相向。

  据知情人士称,360董事长周鸿祎与腾讯董事长马化腾,两人并没有撕破颜面。战场交锋之时,两人还有短信往来。

  “你出手了?”马化腾冷静地问周鸿祎。

  周鸿祎胸有乾坤:“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大佬间的对话一点即透。

  2 360为什么“一心与腾讯为敌”

  互联网经济大部分建立在免费基础上,所以,广告成了唯一的利润来源。于是争夺注意力,抢占渠道,就成了竞争的关键。在中国,这个游戏的最高目标,是占领电脑桌面。从浏览器主页、输入法,到影音播放器、杀毒软件……

  这一次,360为什么“一心与腾讯为敌”?

  答案是:绝地反击,为生存而战。被民间评价为“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腾讯,采取全方位跟随、超越其他公司产品的策略,让众多中小IT企业难以生存,早已引发众怒。但这次,QQ遇上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周鸿祎。

  周鸿祎何许人也?

  “周鸿祎和360一贯流氓成性,到处惹是生非。”这是网上对周鸿祎最多的评价。

  周鸿祎的“流氓行为”,主要是指他当年开发了“流氓软件”3721,强制用户安装,并且无法卸载。不久以后,周鸿祎同学又开发了一款专门查杀流氓软件和木马的软件——360,此举被很多知悉此事的网友嘲笑,称其“贼喊捉贼”。而360一出世,便行走于血雨腥风的杀毒江湖,360的永久免费模式,让一众杀毒软件厂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先后有360大战瑞星,360大战金山……每次大战,周鸿祎都身先士卒,亲做杀敌急先锋,并且下手处处致命,毫不留情,其剽悍作风,让不少人惊呼“恐怖”!

  这次,他的手法一如既往。对腾讯的痛击,也是直指核心。尽管QQ拥有6亿多用户,但面对这样的指责,仍然是有口难言,无从正面辩驳。

  话说回来,360的此次强力的反击,也是迫不得已——

  客观地说,在产品方面,360安全卫士的确有创新之处,解决了许多人的实际问题。在运营模式方面,360迎合了消费者喜欢免费的心理,“360挣的不是钱,是用户。”

  几年下来,360培养了3亿用户。这恰恰是奇虎积累的资本。不料,没等360从中获益,腾讯出手了,QQ电脑管家横空出世。与以往类似,打开QQ电脑管家的时候,你总感觉它似曾相识……没错,“修复漏洞”、“查杀木马”、“软件管理”、“清理垃圾”,这些功能与电脑上装的那个360完全一样,各项细分功能的设置也惊人地相似。

  怪不得周鸿祎会出离愤怒!怎奈,从市场竞争来看,只要法院没判,就不能说腾讯做错了什么,但这样一来,360的产品和理念创新的价值荡然无存,真是可悲、可叹。

  “复制”了,或是“效仿”了,或是“学习”了,再或是“借鉴”了360的产品之后,总之,QQ与360产品之间的差异已经非常小了。解决了产品问题以后,腾讯主攻的方向便是360最看重的——用户,抢夺用户的做法必然“此消彼长”。关键是,它抢的不只是用户,还有360的核心价值。

  今年中秋期间,腾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后台悄悄安装了“QQ电脑管家”。由于是在后台静默安装,QQ此举被认为将再次大幅提升“QQ电脑管家”的安装量和市场份额。此外,腾讯甚至还推出“卸载360送Q币”活动,直接要“革360的命”。

  ——360被逼上了绝路。再不反击,只能坐以待毙了。

  于是,战争爆发。为了生存下去,早有准备的360奋而宣战。

  有知情人士所言:“周一出手,就直奔腾讯命门而去。”

  360赢得了业界多人支持,有盛大陈天桥、迅雷邹胜龙、搜狐张朝阳等,张朝阳认为360对腾讯的检测是“一种制衡”,让腾讯知道不可以“仗势为所欲为”。

  周鸿祎,“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3腾讯,请永远尊重用户

  其实,周鸿祎最初也是刻意避开腾讯的,他说过,互联网企业就面临三件事儿:“生、死和腾讯。”腾讯超越的能力太强了,让人胆寒。

  在国外,创新型创业公司一旦被大公司看好,倘若他们想要发展此种业务,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收购。这样,投到大公司门下,对于那些艰辛的创业者,未必不是一条好的出路。但在国内,由于法律等方面的不完善,腾讯常常采取的措施,却是复制其模式,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迅速做大做强,结果往往是,这些小创业公司在腾讯强大的财力和人力优势面前,不堪竞争压力,最终走向死亡。这也是腾讯为众多中小创业者诟病的根本原因。

  确实,腾讯有非常多让人敬佩的地方。尽管原创性不强,但腾讯每种重点发力的业务,在用户体验上,确实做得非常好。但发展到现在,腾讯的帝国心态越来越浓重。腾讯为什么不反省?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当年的罗马帝国,一心妄图征服整个世界。但别忘了,罗马的覆亡也是在其远征的路上开始的。我们相信,以腾讯目前的实力,只要认定了一个领域,的确可以将其做大做强。但问题是,对于整个互联网生态而言,在某种意义上,这不啻是一种灾难。

  这次360对于腾讯的宣战,正是体现了,一些逐渐强大的公司,对于腾讯垄断行为的反抗。正如这一次一样,再完美也终有隐蔽的致命缺陷,也会被人抛弃。

  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对此做了一个调查:

  调查1:您是否会因为担心隐私泄露而卸载QQ客户端软件?

  截至9月29日18时,在投票的17714票中,选择“会”的人数达14578票,占总数的82.3%,选择“不会”的只有3136人,占17.7%。

  调查2:如果QQ和360在您的桌面上发生冲突,您会先卸载谁?

  截至10月14日18时,在投票的28883票中,卸载360安全卫士8802票,30.47%;选择卸载QQ软件22225票,69.53%。

  诧异吧!一直宣称有着超强黏性的QQ用户,在隐私的“恐吓”下,结果竟是如此。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事实上,对于任何一款软件,用户从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忠诚。一旦他们感受到不友好,不被尊重,离开的速度之快也许是难以想象的。或许,一切的秘诀就在于,请永远尊重用户。

  4律师的观点和美国的案例

  “如果腾讯没有正当理由查看用户与QQ服务无关的文件,且360监测结果真实,则腾讯有侵犯用户隐私权之嫌。”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律师在接受TechWeb采访时,如此表示。

  游云庭律师表示,第一,腾讯有必要给出理由,说明为什么扫描用户数据。QQ是即时通讯软件,主要功能是用户间的对话,如果没有正当的目的,则有侵犯隐私权之嫌。

  第二,在技术方面,要确认360扫描的结果是否真实。“360与腾讯QQ电脑安全软件有竞争关系,360有必要公布下,采取了什么技术原理,监测结果有没有公信力。”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如果腾讯没有正当理由扫描,360监测结果真实,包括工信部、工商局等政府部门可对腾讯公司的行为进行调查,如果属实则可以责令腾讯停止涉嫌侵犯用户隐私权的行为。”游云庭律师称。

  假设事件确认真实的情况下,如违法,司法应相应介入。

  游云庭律师称,我国有关隐私权保护的法规还不健全。“但公民也可根据民法通则进行起诉,但取证比较难,赔偿的金额目前没有特定标准,个人估计不会很高。”

  他称,国家相关立法机关,应考虑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专门立法。

  对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美国人是怎么做的。

  2007年,Facebook曾推出了一款名为Beacon的软件。参加Beacon项目的零售网站,将会把用户的购买行为发送给Facebook,Facebook将在内部传送给其他好友,从而起到宣传产品和品牌的广告效果。Beacon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并未请求得到用户的同意。许多Facebook用户对此提出了抗议,随后创始人扎克伯格不得不公开致歉。2009年9月,Facebook关闭了Beacon。

  2010年4月27日,四位参议员联名致信扎克伯格,要求他解释此事;一周后,15个消费者团体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出了投诉。5月12日,来自30个欧洲国家的官员联名致信Facebook,声称其做法令人难以接受……

  在中国,互联网界还大大地缺乏相应的立法力量、公共声音和维权团体。

  5胜负难料,天不当亡360

  360面前的对手,是如此强大,如此剽悍。

  胜负难料,天不当亡360。

  总之,这次360遇到的挑战不比从前,不免让人为其捏一把汗。虽然,对消费者来说,用360还是用QQ都无所谓,谁好用的用谁的,但是对产业发展来说,360如果真的不幸成为“烈士”,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却是大不幸。因为,倒下去的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种创新精神。

  不可否认的是,360是有创新的,可是这种“idea式”创新,在一些龙头企业面前却显得如此没有竞争力,我们天天在倡导创新,可谁来保护创新?

  从消费者的立场来看,360死不足惜,没有360的世界不会有什么不同,漏洞有人补、木马有人查。但我们何时才能看到下一个创新企业诞生?而下一个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倒在巨人铁蹄下的创新企业又会是谁?中国互联网诞生的创业奇迹,是否将越来越少?

  这些问题,也许,只是我们这些外行的小忧虑;也许,互联网行业就应该是这样;也许,中国互联网更需要的是龙头,而不需要那些依靠梦想打天下的小兵……

  站在产业的立场上,我们不支持任一方,所以只能祝360好运,起码还有很多人在用360卫士。同时,我们也斗胆预测,未来中国互联网,腾讯最强,因为它的发展模式太霹雳了,这个“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太让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