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在四川排第几:恐惧氛围中的群体心理——再评《迷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24:10

恐惧氛围中的群体心理

                ——关于电影《迷雾》的影评

之前曾写过一篇关于《迷雾》这部电影的影评,主要讨论人性善恶的问题,但现在看来,似乎我还不太成熟,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上,我们似乎没有指责别人的权力,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太过于不同。片中的卡莫迪夫人是恶魔吗?也许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她可能也是一个慈爱的母亲。由行为去推论态度或者是人格,就会犯“对应偏见”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从我们对人们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来。同时,我们所处的坏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们的行为与态度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也会有所不同;当环境变得超乎寻常时,我们的个性会被明显地压抑,我们更愿意去保持沉默或是趋同于他人以保护自己,以求得生存,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该做什么,做些什么才是正确的(我们缺乏必要的信息,我们要依靠拥有准确信息的人行事)。所以,卡莫迪夫人的“追随者”也不一定就是些被洗脑而变得丧心病狂的“邪教徒”,而戴维一伙人也并不一定就是些头脑清楚并拥有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来探讨一下情境的力量,以及在这样一个情景中人们是如何形成不同的群体并彼此发生冲突的。我想,这才是本片的精髓,而那些对于“个人英雄主义”、“人性善恶”、“信仰缺失”甚至是上升到政治高度的探讨其实都可以放到次要的位置上。但这仅仅是出于我个人的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片所要阐述的也并非仅仅如此,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引导线索来“启动”我们的有关记忆,从而令我们若有所思,并为此不寒而栗。

想象一下,如果你和你所熟悉的一群人(至少50)被困一个超市内,外面布满灰茫茫的雾气,里面到底有什么你并不知道,也似乎不想去知道(因为雾里面到处传来悲惨的尖叫声),你周围的人似乎和你一样地异常恐惧,要么蜷缩在墙角里,要么相互偎依着。你此时想到的是什么,你是否需要一个强大的人(精神领袖或者是一个肌肉男,像阿剑?)作为自己的依靠,让自己感到一种安全感;当人群里面有不同信仰的领袖出现时,你的选择又会是什么?你迷茫了吗?还是因此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亦或是你背离了初衷?那么,原因是什么?

我们有时候想问题一定要将自己置于现场(或是模拟现场)把自己当做是那时情境中的一员去揣测“自己”的心理,进而预测“自己”的行为。而这常常是犯罪心理专家管用的方法:身临其境般地再现犯罪分子的动机与行为。而这样的方法却又十分有效。

上面所描述的情境正是《迷雾》这部电影中开头的场景。所有的人都被吓住了,在莫大的恐惧中,大家普遍保持着沉默,即便是当男主角戴维一行人发现了迷雾中的怪物,人们茫然的表情丝毫没有改变,这也许真的是因为恐惧的力量过于强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所有的人似乎忘了一切东西: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人生目标……当然,总有一些不甘寂寞的人:卡莫迪夫人向人们宣扬上帝降罪说;诺顿用其法官般理性的分析向人们宣扬无神论。然而,这样的一些困难面前的强者也有其懦弱的一面。面对恐惧,人们的普遍心理就是寻求自我保护,并在无依无靠的时候排斥一切东西,我们的心理防御系统总是将自己懦弱的一面压抑,我们讨厌渺小的自我,并将自己的一切缺点投射到他人身上,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于是,他人的好意变成了攻击,我们在厌恶他人的同时,实则在厌恶我们自己。所以,诺顿将戴维的意见看作了鄙视,卡莫迪夫人将他人的关怀看作了怜悯,并且,这些“领袖”又将其偏见带到了他们的追随者中,导致了群体间的偏见,而这也正是群体冲突的根源。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有很少的人信卡莫迪夫人的“疯话”的,她似乎只是一个孤独的传教士,如此那么得令人讨厌(似乎一直被人孤立,价值观的原因吗?)。而我们的戴维就要幸运的多了,凭借其善良的性格,超凡脱俗的魅力,很快就有了一堆“同盟者”,但这里面也似乎有经验的因素:即大家彼此相互熟悉,或者是在接触过程中产生了共鸣,比如大家都讨厌卡莫迪夫人,总之大家是彼此信任的。但大多数人此时是孤立无援的,因恐惧而变得自闭,当然,这里面也有戴维的原因,即他并没有宣扬自己的看法,以使人们的心理形成统一的导向——团结与信任。相反,当对于上帝的信仰与人群间的信任相对立时,一切都变了。当诺顿一行人一意孤行走进迷雾却不幸遇害的时候,似乎理性的力量已经站不住脚了(“这世上真的有怪物,莫非卡莫迪夫人所谓的‘审判日’真的到了”,大多数人可能这样想),而正是在这时,人们的观念确实发生了变化(想象一下,大脑几乎空白的人们此时除了祈祷还有别的什么吗?抗争吗?没看到那血淋淋的尸体吗?),但戴维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危机,虽然他们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此时你敢说他们有坚定的理由能摆脱这样的恐惧吗?倘若戴维有拯救世人的决心,他会视而不见吗?所以戴维一伙人并没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缺少了最关键的东西,也就使他们的行动变得毫无价值,他们只是基于相互信任的一群人,在人群中“横冲直撞”,却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他们在自以为是的同时实则在遭到他人的厌恶。

确实,戴维他们的行动相对于对上帝的信仰,是渺小的,是盲目的,是自讨苦吃的,他们的每一次抗争,比如冒险穿过迷雾去药房取药,其结果只是让他人深信:一切行动都是茫然,此时向上帝忏悔是最好的选择。卡莫迪夫人利用了戴维的失败,骂他们是将怪物引入超市的恶人,一定要用他们的身体进行血祭,方可摆脱危机。于是,剩下的人们在强大的“证据”面前彻底服从了卡莫迪夫人的“权威”,并彻底爆发了(试想一下,此时的你会怎样做?也许真的是一种从众效应,在血的事实面前你已经完全接纳了那一套宗教的理论,此时的你不是被迫去行动,而真得是在表达自己对于上帝的信仰),用他们自己的双手杀死了那个无辜的军人,而结果恰恰是当晚没有怪物来袭击,而这些人也变得事后聪明了起来,也更坚定了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坚信自己过去做的、现在做的以及未来将要做的都是正确的。必然也好,偶然也罢,两个群体间的冲突,导致了一个死循环:戴维作出行动——失败——卡莫迪夫人发飙——血祭戴维一群人——戴维做出行动。那么,如此看来,影片最后戴维一行人之所以冒死也要冲出超市坐车走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深信自己可以走出迷雾,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能走多少算多少。其本质原因是由于来自于另一个群体(卡莫迪夫人)的压力,一种似乎无法抗拒的压力。对,戴维他们一心想要冲出去确实有侥幸心理在作怪,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但我们的“英雄”们真有那么纯洁吗?也许他们迫于对方的群体规模,是害怕另一群人在所谓的“邪教”指导下为自保将他们碎尸万段;也许是由于群体偏见,他们受够了另一群人“集体祷告”的行为,他们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又苦于“异端”学说对自己耳朵的折磨,迫不得已冲出超市,哪怕是面对死亡,也要做一个“纯洁的人”;也许他们只是想表现自己的神勇?“瞧瞧我们多么的勇敢,哪像你们这群懦夫!”;又或许他们憎恨着另一群人,巴不得这群人在这个受了诅咒的超市里自生自灭,而自己却对未来充满希望?当他们的内心恐惧大于对外界的恐惧时,他们毅然决然地冲进了迷雾,不过也只是自我欺骗罢了……

但,证明一个群体的行为是否正确确实一定要看看其行为的结果如何才是真理。卡莫迪夫人(虽然最后死了)的群体到最后仍旧呆在超市里,可这时的他们已经不是两天前那些充满恐惧的人了,因为他们都有了信仰,坚信恶人已除,自己的未来是光明的,他们可能在内心里还在为戴维一行人去送死而感到高兴呢(因为不会有人再将怪物引来了),他们如此深信着自己的上帝,哪怕彼此间的情感依旧很冷漠,但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这似乎也就足够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结局戴维一行人在迷雾中走投无路之时,他们内心的恐惧越来越大,他们可能后悔没有留在超市里自行了断(向那位妇女一样),但他们不能再回超市了,一是由于群体偏见(在那里呆不下去,比死还难受),另一方面当然是路途太远,太危险了。万般无奈之下,大人们放弃了活着的希望(也许他们早已想好了这样一个结局),戴维举枪射杀了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的其他四个人,以使他们减轻被恶魔蹂躏的痛苦,而他自己则狂呼着等待着怪物的来袭。然而,等来的却是政府的军队,是姗姗来迟的救援人员。没错,戴维的眼睛没花,他得救了,他真的冲出了迷雾!可其他人呢?其他的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人呢?他的承诺呢?相比于他嘴中口口声声的“异教泯灭人性”,他对于自己的杀人行为又作何解释呢?同样是杀人,有何不同呢?只是卡莫迪夫人死了,他的死期还远吗?那些在超市中的人们是否还活着呢?应该吧!这样才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深思!

那么思考些什么呢?

也许戴维不会被处死,在那样的情境下,已无需什么道德准则,法律更是望而却步,做出任何行为都是情有可原的。人毕竟是脆弱的,面对死亡,只要能够做出选择似乎就是一种胜利,我们抗争过,我们只是为了生存!然,正如许多哲学家所争论的那样,什么才是最大的善,什么才是幸福?是只要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就是正当的,还是只要在不伤害其他人的情况下作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才是正当的呢?通过影片,似乎卡莫迪夫人的做法是正当的,她的群体因为牺牲了少数人的利益而获得了最大的幸福——冲出了迷雾(假设他们还活着)。而这样看来,戴维的行为害人又害己。戴维的行为是伪善吗,也许吧!你认为呢?

也许,这是一种辩证法吧,任何群体的行为有正当的一面,也有不正当的一面,支持谁完全要依据你的信念以及偏见,而一旦选择了你的群体(除非经历严重的打击),我们一般是不会丧失自己的事前承诺的——我们的尊严支配着我们的选择。所以,在这样一种恐惧氛围下,选择什么是无关正确与否的,因为集体的力量足可以让我们找到活着的信心以及自己的价值。但群体冲突必然导致两种结果:双方妥协或一方战胜另一方。只是影片的结果是一方在另一方的精神压迫下自取灭亡。

片中戴维的孩子可以说是最无辜的,他的内心只有两种情感:对迷雾的恐惧,以及对父亲的爱与信任。世间的争斗对于这样一个纯洁懵懂少年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他作出选择了吗?没有,是他的父亲帮他做出了选择,也是他的父亲引领他走向了死亡。但,也许吧,这样一种绝对的信任乃是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只可惜,在巨大的恐惧黑幕下,这似乎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戴维对孩子的爱是建立在群体及个人偏见基础上的,他对于诺顿的偏见(嘲笑与歧视)已经影响了孩子的人格,使孩子表现出了侮辱人的特征;而在超市彼此冲突的过程当中,戴维又教会了孩子攻击与自私,而不是团结与信任,可以说,戴维的群体只是一具空壳,建立在偏见的基础之上;而卡莫迪夫人的群体虽有偏见,但更多的是一种“博爱”,一种超越于人际关系的信仰,而这点,戴维的孩子是永远也体会不到了。

也许,对于恐惧的保守作风正显示了我们人类对于社会以及自然的适应性,“枪打出头鸟”,我们有时需要做的不是去抗争,而是呆在原地,等待命运的审判。“适者生存”,但我们真的如此理智地清楚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吗?尤其是在外界环境如此复杂的时候。也只能这样说,有时候运气很重要,就像影片开头那位冲进迷雾寻找孩子的母亲最后全家平安一样,这似乎也是人类进化所不可缺少的一环。唯一不同的是,有些人存活了下来,而有些人却黯然消失了,却无所谓好人与坏人,无所谓邪恶与正义……

似乎结论有些消极,但也许事实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