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装备:新闻写作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3:59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1)">
做好奥运报道的五个关键词
来源:     日期:2007-05-29 14:42  作者:许基仁   网络编辑: 李蕾   字体显示:大中小
编者按  对国内媒体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意味着什么?也许很多人会一下子想起这是“家门口”的国际赛事采访,人头熟、地盘熟…… 的确,我们具备很多“主场”优势,但会面临更多挑战:能直接用外文采访的记者还不够多,大型赛事采访经验不足,很难直面国际著名传媒的贴身竞争……更不能不知道2008年奥运会主办者是国际奥委会,北京只是承办者,这是北京2001年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当晚所签署的“举办城市合同”里就规定了的。通俗点说,记者名额分配、采访权限、规则与注意事项等记者们关心的问题都有一整套规则。或者说,在将会云集22000名左右记者的赛场上,“主场”优势远不如充足的准备与对奥运报道规律的把握实在。
那么,国内媒体该怎么办?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备战,熟悉规则、加强业务、培训记者、摸索规律。这也正是本期专题所力求推动实现的目标。
中国举办奥运会,史无前例。而对于不少国内记者来说,在家门口报道奥运会,则属于一生中唯一的机会。没有彩排,也没有修正谬误的机会,当你用笔、话筒、摄像机记录下历史的时刻,历史也留下了中国记者的轨迹。这是中国新闻界天大的机遇,也是天大的挑战。那么,媒体怎样才能更好地操作奥运报道?
关键词之一:国家形象
举办奥运会,实际上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做一次“全球形象广告”的机会,而且这种“广告效应”的持续影响力远超出人们的预想。2008年的北京,全球22000名记者、海量报道量,你不想让世界了解北京和中国都做不到。北京举办奥运会,最重要的目标和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现一个追求和平、进步、谦和、文明的国家形象。对于中国媒体来说,维护国家形象是奥运报道的第一准则。
作为奥运会东道主,我们最重要的角色是搭建一个平台,供各国和各地区运动员展示才能、交流心得、传播友谊。从此意义上说,我们并不是奥运会的主角。在承办奥运会过程中,我们应该既不卑微、也不倨傲,而是持平和姿态,避免过于高调和强势。如果现在就给全世界一个咄咄逼人、过于强势、无往不胜、无所不能的国家形象,不仅不会赢得世界的好感,反而会给“中国威胁论”提供口实,而且抬高了人们的期望值,会加剧奥运会期间全球媒体的挑剔,其做法极不明智。
媒体特别要警惕的是,对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决不能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观众偏袒本国选手,对中国队对手起哄、喝倒彩,甚至把国与国间政治、外交上的分歧引发的不满情绪宣泄到赛场上等行为,中国新闻界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偏激、狂热甚至畸形的民族主义情绪决不是爱国主义。各国运动员为友谊而来,如果他们在奥运赛场上遭受冷遇甚至敌意,对中国形象是一个莫大的伤害。善待客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记者,应该积极引导观众不要把政治歧见、民族情绪引入赛场,也要引导观众尊重那些打败中国选手的外国运动员。这是中国观众、更是中国媒体应有的气度。
如果通过中国媒体的导向作用,全世界更深切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平等、友善的伙伴,是一个可以相信、可以依赖的朋友,我们的国家形象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和提升。
遵守国际规则、采取平视角度、辨证看待金牌、适度报道困难,都是维护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之二:规则意识
举办奥运会有其独特的“游戏”规则;媒体如果不了解这些规则,轻则露怯,重则误导民众。因此,记者比民众更需要了解奥运会举办规则。
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是主办者,北京是承办者,这是北京2001年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当晚所签署的“举办城市合同”里规定的,其实际意义与纸面意义同等重要。北京办奥运会,并不是我们组织一个国际赛事,请各国和地区运动员来华参赛;而是国际奥委会办比赛,借北京一方宝地用用,实际上是一项“外包工程”。大到协办城市(香港、青岛等)的选择、比赛项目的确定、电视和网络转播权的招标和出售、广告商分类和广告放置;小到各国和地区媒体数额分配、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口号、奖牌设计方案等,无一例外都要经过国际奥委会管辖或批准。就拿火炬接力方案来说,国际奥委会就硬性规定圣火火种必须从雅典奥林匹亚采集,火炬接力过程中如果熄灭必须用奥林匹亚火种重新引燃,接力长跑必须“一个火炬、一条线路”而不能“多个火炬、多条线路”交叉进行。
另外,举办奥运会还有一个“幕后老板”—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他们管辖的范围包括各自竞赛项目的分组抽签、赛程安排、裁判挑选、器材供应乃至赛场灯光和运动员淋浴设备等,事无巨细,一网打尽。
举办奥运会,从此意义上说是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大权独揽”,而举办城市是“带着镣铐跳舞”,只不过这种“镣铐”是“芳香四溢的花环”而已。
因此,对于北京来说,按照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高标准搭建好举办奥运会的舞台,是其核心任务。在国际规则、奥运规则与中国特色的把握方面,我们首先应该遵循前者,在此前提下才是如何凸现中国特色的问题。北京奥运会不是中国人的奥运会,是全世界的奥运会,中国媒体应该多具备一些国际化视野。比如,在志愿者和门票额度分配方面,国际奥委会照顾东道主,但它也要确定一定比例的非东道主志愿者和观众,以保证奥运会的全球化特征。在此方面,国内媒体的报道有欠缺。
举办现代奥运会,是一个在固有国际规则、奥运规则统领下全球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在全球分工协作一体化进程中中国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个良机,更是中国人显示遵守规则意识,积极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务中承担责任、做出贡献的舞台。中国承担义务、遵守规则,与世界一起参与、一起快乐、一起进步,应该是中国媒体奥运报道所要把握的基调。
关键词之三:平视角度
奥林匹克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进取、参与、平等和世俗。尽管近20多年来,商业化和精英化侵蚀着奥林匹克运动,但五环旗依然是全人类共同的旗帜。从人格和价值观上说,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一百多个参赛国家和地区没有高低之分,官员、运动员、记者、志愿者、赞助商、观众没有贵贱之分,金牌获得者与最后一位跑过终点线的马拉松选手也没有优劣之分。
因此,对中国媒体来说,对奥运会上的VIP(重要人物)、精英、明星不应用仰视的角度,过度崇拜、大肆吹捧,甚至做出利用新闻发布会等采访机会请明星签名之类给记者丢脸的事情;也不应该对成绩欠佳的选手和普通民众采取一种俯视的视角,居高临下、漠视不理、甚至讽刺挖苦。记者更应该用一种平和、平视、客观的角度,抱着一种“来的都是客”的心态,去看待和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对组织者、管理者可能出现的一些“势利”言行,记者也应该有鉴别力,不应“有闻必录”。
中国媒体应该更多地遵循奥林匹克世俗化和平民化的理念,多一些平民视角,更多地关注那些在烈日下奔波的志愿者,为奥运场馆建设做出贡献的被拆迁者,虽然无缘奖牌而在赛场上拼搏到最后一刻的非明星选手,那些在没有中国选手参赛的赛场里仍进入场馆观赛的市民……正是这些群体,将让我们的奥运会变得感人至深。
关键词之四:金牌
奥运会最激动人心、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金牌大战。各国记者把主要精力投入金牌报道,是适应读者需求的应有之举,符合新闻规律。但在金牌争夺报道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金牌虚无主义,另一种是唯金牌论。
金牌虚无主义是近年来冒头的一种思潮。有些人认为,体育与政治无关,金牌与国家形象、民族精神无关,中国体育应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全民健身。
发展全民健身、提高国民素质,无疑是中国体育的根本任务,但不应与奥运夺冠对立起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关系。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的今天,奥运金牌确实不可能再像20年前那样起到举国轰动的巨大激励作用。但现今奥运金牌,确实牵涉到“国家的面子”,无论是经济强国,还是经济、体育弱小国家,都在努力争取在奥运会上多拿金牌或取得突破,这与奥运金牌改善国家形象、鼓舞民族士气不无关系,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现实。在此方面,中国媒体要把握好尺度。
在中国体育界和中国新闻界,更有市场的还是另一种思潮—唯金牌论。只要能拿到金牌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让球、假球就是这种思潮的典型产物。但目前国内、国际正趋向于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夺得金牌固然重要,但获取金牌的路径更为重要;是否通过合法、道德的手段获取金牌,是衡量维护还是诋毁国家形象的分水岭。我们宁可丢掉十块金牌,也不要去“偷”一块含有道德锈斑的金牌。对此,中国体育界和中国新闻界都应该自警、自重,国内媒体应该以一种更为客观、超脱的立场,去看待和报道中国选手夺取金牌的结果和过程。
更重要的是,金牌绝不是体育的全部,更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我们要关注金牌,也要关注银牌、铜牌甚至没有获得名次的选手,更要关注金牌奋斗中体现出的人类共有的乐观、参与、拼搏精神。国际奥委会前副主席庞德在《奥林匹克内幕》中曾透露这样一个事例,1996年奥运会期间,赞助商耐克公司在亚特兰大宣扬他们的口号“你不是赢得了银牌,而是输掉了金牌”,结果国际奥委会认为耐克的企业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不符,促使他们取消了这个口号。
在雅典奥运会上,新华社报道团曾经策划了一篇重点报道《银牌铜牌亦无价》;在多哈亚运会上,报道团也花了很大笔墨关注冒着生命危险参赛的伊拉克女子沙排选手和马拉松赛跑最后一名的中国藏族小姑娘。她们的举动闪耀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光泽,丝毫也不逊色于奥运冠军。如果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上不对这些选手予以关注,那么读者看到的就不是真正的奥运会。
在国内媒体以前的体育报道中,这种褒金牌贬银牌、铜牌的事例俯拾皆是。有的对丢掉金牌的选手大肆指责,有的渲染运动员对银牌、铜牌不屑一顾,立志要在下届奥运会夺冠等等。虽然不少是源于中国体育界本身对金牌缺乏辨证认识的言行,但媒体客观上在传播不正确的理念。
因此,我们在竞赛报道上应该多一点“宽厚”之心,不要用“贬此褒彼”的报道手法。
关键词之五:适度
北京是为数不多举办奥运会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高水平、高标准”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不要动辄就宣扬“最好”“最先进”“历史上第一次”之类。即便真的如此,也应适度低调为好。不要通过中国媒体的报道,让全世界和国内百姓误认为我们办奥运会是“小菜一碟”。
举办奥运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在筹备过程中没有遇到过困难、没有发生过麻烦。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被普遍认为是举办最为成功的奥运会,但悉尼在筹备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国际乐队人员风波、门票分配比例争议、邦迪海滩沙滩排球临时建筑环保冲突等困难和麻烦;雅典更不用说,多次因筹备进展缓慢而被国际奥委会警告甚至“最后通牒”,最后仍留下一个来不及盖顶棚的室外游泳赛场。但悉尼和雅典最终解决了麻烦,克服了困难,向全球奉献了两台高水平奥运会,赢得了全世界尊重。
因此,媒体不仅有责任告诉外界关于举办城市的能力和实力,也有责任适度报道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麻烦,这对外能给世界一个真实自信的国家形象,对内能激励民众帮助组织者一起克服困难,从而增强其参与感。当然,在这些报道中,媒体无疑要遵循引导舆论导向、客观真实、不炒作的原则。
美国战地记者科·瑞恩在他不朽的新闻纪实作品《最长的一天》中,用一种极其震撼的真实,描述了二战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历史瞬间。瑞恩在书中没有回避盟军协调作战中的混乱,战争中的失利,士兵们看上去并不高尚的“言行”,甚至美英士兵自己在滩头误伤后暴怒、沮丧、埋怨的细节,但这些描述丝毫也没有消损盟军为消灭法西斯而血战的高尚人格。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负面报道”,人们才更深切地了解到二战逆转的艰辛,才更加对盟军牺牲自己、解救人类的做法肃然起敬。
人类的进步不是没有遇到困难、麻烦和挫折,而是勇敢面对和化解这些困难,这才是最让人敬重的品格,同样也是奥林匹克所倡导的精神。北京、中国在筹备奥运会进程中,与以往东道主一样,既显示了实力、获得了收益,也经历过困难、遇到过麻烦,甚至做出了牺牲,比如拆迁、交通和大气环境等。我们应该感谢国际奥委会把奥运会带到了中国,国际奥委会同样也应该感谢北京和中国为办好奥运会所做出的非凡努力。
办好奥运会并不容易,记者应该对这种“不容易”有适度报道。记者有责任记录下将成为明天历史的当下,而不是让我们的后人仅仅通过回忆录和解密档案了解历史。
媒体的第二个“适度”原则,就是要树立“大奥运”理念,在关注赛会组织、赛事角逐、金牌争夺的同时,也要适度关注竞赛之外的文化、教育、科技、人文等内容。
《奥林匹克宪章》提到,“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
因此,奥林匹克是一种比体育更为宽泛的理念,是一种“人的哲学”。奥运会是一种通过体育手段促进人的精神、心智、心理、体魄更为升华和健全的载体。北京举办奥运会,不仅是拉动经济需求,谋求更多金牌,它更是一种促进社会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国际奥委会在听取筹备汇报时,最觉得高兴的不是场馆的如期建设,也不是赞助商的踊跃投入,而是“奥林匹克课程”进入学校。无疑,经过北京奥运会的洗礼,经过“奥林匹克课程”的熏陶,中国年轻一代会更有社会正义、公平和责任感,会更有友爱、互助、参与、奉献精神,会更加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去竞争和拼搏,这正是国际奥委会在2001年前选择北京时最看重的“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13亿人口、具有悠久东方文化传统的)当地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中国媒体应该记录、见证、促进这一文明进程。
奥林匹克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日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在与东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中,必然会惠及中华民族,也会惠及全世界。这是中国新闻界在北京奥运会报道时要着力挖掘的内涵。(作者是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
来源:《中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