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王同人千年的温柔: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少儿影视创作群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46:59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少儿影视创作群议
《 人民日报 》( 2011年06月03日   24 版)

编者按:
儿童节来临之际,回首《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经典曾经带给我们的快乐,瞭望《哈利·波特》、《功夫熊猫》、《千与千寻》等外国影视佳作万人空巷的胜景,今天蓬勃发展的中国影视如何迎头赶上,给我们可爱的孩子送上更加精美的节日礼物?
原创动漫如何走向经典
方卫平
近年来,随着“动漫”产业所蕴藏的巨大经济和文化效益不断突显,人们对本土动漫产业的关注也一直在持续升温。由于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和欧美动漫作品始终占据着国内市场的主要空间与份额,而本土动漫产业在观念革新、产业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均起步较晚,因而导致了人们对国产动漫发展的焦虑。在决定国产动漫发展的因素中——作品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成为当下国产动漫发展的最大瓶颈。
考察以往任何一部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的动漫作品,不论是“哆啦A梦”等动漫系列剧还是《狮子王》这样的动画电影,我们都会发现,这些作品无不展示了同一时期动漫艺术最富创意的艺术革新,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作品结构故事的能力上。第七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获奖导演、高级动画总监艾里克·阿姆斯特朗就认为,“现在的竞争不完全在于谁更擅长利用技术,而是谁更会利用故事”。事实是,再先进的技术都无法凭借自身生产出一个好的故事,正如《阿凡达》视效专家查克康米斯基所说的那样,“3D不会让糟糕的电影变好”;但是反过来,一个好的故事则可以保证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得以转化为艺术价值。
作为近年国产动漫成功范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该片创下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盈利神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几乎没有使用任何高新的视象技术,个中形象与场景的视觉呈现方式甚至停留在早期二维动画的技术效果层面上,尤其是角色轮廓、动作、表情以及场景色块、阴影等的处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缺乏当代动漫业持续追求的真实感、立体感和生动感。
可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突破了传统动画模式的故事艺术。它一方面借用了一个最为传统的动漫母题——善与恶的对立,另一方面又巧妙地破除了这一母题所指向的模式化角色设定,将善与恶双方的性格、行动等都恢复到普通生活的场景中,这样一来,代表善的羊与代表恶的狼便具有了比简单的身份标签远为丰富、多面和日常的性格内涵。向观众呈现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幽默搞笑、同时又总能令我们情感深处有所触动的动画形象。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不论从动漫观赏的一般经验还是从专业细致的艺术分析来看,与国外经典的动漫作品相比,它显然算不上一部一流的动漫作品。这一点同样是由它的艺术局限所决定的。毫无疑问,“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在故事艺术上构成了对于此前大量国产动漫作品的某种质的飞跃,但它的艺术上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观众长期以来对于国产动漫的艺术饥渴有关。换句话说,国产动漫长期以来过于贫乏刻板的艺术面貌让该系列动漫的艺术效果被放大了。事实上,“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标志性的动漫喜剧模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美风行一时的米高梅电视动画“猫和老鼠”的基本框架中。除了在角色性格和情节设计上有所丰富,并吸收了大量当代生活的内容与元素之外,该系列故事在基本的矛盾设置、情节模式、喜剧效应等方面,并未突破旧的动漫喜剧艺术框架。
同时,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中,我们还难以找到经典动漫的艺术气象。这是由于它在将国产动漫的艺术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情感中的同时,始终未能向读者提供一种更为深厚、大气、悠远的精神关怀。与《白雪公主》、《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美女与野兽》、《小飞侠》等依托西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早期美国动画作品相比,“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显然缺乏一个足够深远的文学传统来支撑起它的艺术蕴含,而与《狮子王》、《海底总动员》等将一个民族的精神梦想融入富于艺术性的动漫叙事的当代美国动漫作品相比,“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则又未能导入一种足够深厚的精神传统来支撑起它的思想内蕴。它也不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日本动漫那样,以艺术方式深入探讨和呈现关于生命、宇宙等的思考以及对人性透彻微妙的洞察与领悟。
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差不多同时热播的另一部国产动漫“虹猫蓝兔七侠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部作品将一般武侠小说、玄幻小说的情节设计与欧美动画的喜剧元素相结合,其中也借用了若干来自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比如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中转借角色等,但这一艺术形式的创新在增强故事可看性的同时,却并未带来作品艺术精神的真正拓展。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与“虹猫蓝兔七侠传”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它们将国产动漫的艺术可能提升到了与长期以来占据着国人视野的一般日本、欧美动漫作品(如众所周知的“七龙珠”、“美少女战士”、“变形金刚”等系列动漫)可以相持的水平上,但是像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在《萤火虫之墓》、《千与千寻》等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于战争和人性的深刻的艺术反思,仍然是中国当代动漫创作所远远欠缺的。
我相信,真正成就一部经典动漫作品的,除了技术支持外,更需要在艺术形式与艺术精神的高度以及制作者将这种高度转化为动漫语言的能力。正如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所说,“动漫事业要依靠文学的支撑,从文学中吸取营养”。我不敢断言目前国内的动漫创作与人才培养环节中一定缺乏对这一文学艺术环节的深思熟虑,但可以断定的是,只要这个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中国动漫走向真正的经典无从谈起。
用活传统,动画大有可为
游志斌
《功夫熊猫》续集马上就要上映了,这部美国制作的“中国风”动画电影风靡全球,身为中国人,我们不能不深长思之。中国动画在上世纪60年代曾有过辉煌,著名动画导演特伟等当时提出“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创作思路,曾引领了一代新风,大型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经典作品更是所向披靡,影响过几代人。这些作品,形式和内容上都成功借鉴了传统文化,使得当时中国的动画真正确立了民族艺术风格并赢得世界赞誉。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及外来思想的流入,一些国产动画作品开始盲从“恶搞”、“媚俗”的风潮,如曾被多家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果宝特攻》被指会“带坏小朋友”,该片里面有很多场景不仅宣扬打打杀杀,许多内容更是成人化;还有国产动画片如《Q版三国》、《夺宝幸运星》分别恶搞了《三国演义》、金庸的武侠小说等等。虽然他们的恶搞程度不一,但用意都一样,就是让孩子们觉得好玩儿、可笑。开心是少年儿童的需要,应当得到满足,可一部动画片如果仅仅为了好玩儿、可笑,不惜糟践起码的是非、美丑和真假,违背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制作动画作品的企业和个人应当有一点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如果每一次我们的动画作品推出成功与否,考虑到的都只与“收视率、作品能卖出多少钱”有关,而很少顾及“动画作品应该如何争取引导孩子的心灵、如何充分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何传承中国的经典文化”等基本问题,便很可能赢了一时票房,却输掉了儿童的将来,牺牲了他们的心灵健康和心智成长。
今昔对比如此鲜明,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要拿出独树一帜的动漫艺术精品,应当用心融会我们的传统文化。无论艺术风格、艺术样式还是具体的形象设计、剧情设计与情节编排,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很多值得当今动画创作借鉴的宝贵资源。如传统的壁画、木版年画、木雕、砖雕、石刻、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漫所需求的造型因素。如果能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加以综合提炼,转化为动画形象,并从文学作品、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戏曲剧本等作品中抽象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出精彩的故事情节,那么,制作出深受当代观众喜爱、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是极有可能的,而中国动画也将是大有可为的。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正确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解读中国传统经典,并有能力将合乎当今社会的内容融会到动画创作之中。
当儿童电影遭遇大片时代
郑欢欢
前些年,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冲击挤占了国内的儿童电影市场,国产儿童片处于既无力与市场竞争、又无法与观众对接的尴尬局面之中。几年来这一局面已经有所好转,不少国产儿童片、尤其是国产动画片纷纷进入商业院线接受电影产业化的磨砺,初步形成了较为有效的运作机制。
近年进入商业院线参与市场博弈的国产儿童片,受到瞩目、具有票房吸引力的影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国际力量参与的合拍片。2007年中影集团联手迪斯尼打造了动画电影《宝葫芦的秘密》,该片以2213万元的票房收入在当年国产影片票房总排名中列第十四位,不仅创造了国产儿童片票房的佳绩,同时也为业界提供了一个“中国元素成功借鉴海外经验”的范本。2010年由中影集团和索尼哥伦比亚联合出品的儿童故事片《功夫梦》,在北美上映即取得1.7亿美元票房的好成绩,该片在2010年国产影片境外销售排名中位列第一。今年春节上映的3D动画巨制《熊猫总动员》投资高达3.5亿,由我国联合德国、西班牙、比利时和法国制作,目前这只“史上最贵的熊猫”的版权已经卖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今年“五一”档期上映的动画电影《劳拉的星星在中国》则是中德合作拍摄的结晶,该片根据欧洲家喻户晓的卡通片《劳拉的星星》改编。这些合拍片大多走好莱坞大片运作模式,投资高、创作和技术力量雄厚、体现中国元素、全明星阵容是其共同的特点,因此在市场上很受关注。跨国合作能够克服目前我国儿童电影创作水平与技术资源的不足,有利于打开影片的国际市场,同时也是输出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目前已成为大片时代国产儿童电影的策略性选择。
另一类是以品牌效应制胜的儿童片。在这方面,“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和儿童故事片《寻找成龙》的表现尤为突出。在过去连续三年的贺岁档票房大战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分别以1亿、1.28亿、1.5亿的票房成绩不断刷新国产动画新的票房纪录,书写了低投资赚取高回报的票房神话。由于强大的品牌效应,“喜羊羊”不仅票房是同期上映的3D巨制《熊猫总动员》两倍,还击败《闪电狗》、《豚鼠特工队》、《鼠来宝2》、《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2》等进口动画大片。《寻找成龙》同样是品牌效应和注重营销的受益者,该片利用成龙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通过商业大片的运作模式赢得高票房。
大片时代为国产儿童片的产业运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客观上的人口资源优势、儿童文化消费的升温、动画电影培育的影院观影热潮等,也为国产儿童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儿童观众毕竟有其特殊性,我们不能简单以商业模式作为儿童片发展的唯一目标,不能单纯以票房来衡量一部影片的全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年产量逐年递增,为我国儿童电影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化基础,然而真正进入院线与少儿观众对接的儿童片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并且由于票价等方面的原因,院线放映的儿童片受众也受到一定限制。面对大量闲置的国产儿童电影资源,要真正实现“儿童电影为儿童”的创作目的,还需我们积极探索儿童电影的发行放映渠道。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对于绝大多数国产儿童片来说,除商业院线以外的校园院线、流动数字电影放映院线,才是其更持久有效、也更具辐射力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