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入氯气的作用:台绿找“矮”,催两岸渐增未来清晰度确定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9:43
一、台绿找“矮”

  不久前,所谓世卫密件矮化台湾事件,民进党强烈抨击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台湾定位为“中国一省”,要求马政府向WHO提出严正抗议。虽已有时,但台民进党还在持续找“矮”,似乎在主导台“丧权辱国”话语权。

  最近,大陆四川省长蒋巨峰,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接连访台,与国民党人士互动,并有文化交流活动和签署经贸协议,台湾绿营就批评,这是大陆对台湾透过“省对省”进行矮化。

  这样,“矮化”咒就从政治领域向文化、经贸领域扩散了,大陆方面目前省级前往台湾访谈的交流,也被扣上“矮化”的帽子了。此后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后忧了。

  有媒体分析,民进党的主要诉求仍将是悲情主义,渲染大陆对台湾主权的打压,指大陆恶意,是国共联手制台,“九二共识”无用等等。这是企图否定国民党的大陆政策,削弱2008年以来国民党执政的两岸关系政绩,鼓动选民对国民党执政的不满。

  2012年台湾将大选,看来民进党将会在两岸关系上使用“矮化”咒来助选,是可以预料的了。

  不过,“矮化”只是民进党刻意从鸡蛋里挑骨头而已,是为了选举、制造话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

  据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近日参访被绿营视为“圣地”的台北市保安宫,而保安宫200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荣誉奖,奖牌上正写着“中国台北”(Taipei,China)。这就不是“矮化”?不要“抗议”,还可以被绿营视为“圣地”,并为民进党主席近日参访?这是不是「拿18%又骂18%」的翻版?

  国民党立委邱毅5月16日在立法院质询时也曾出示文件,点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曾在1999年间向国安会请领262万的款项,为前总统李登辉进行评估“特殊国与国”关系的“816项目”研究,研究结论指“中华民国”要走出国际,“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是最好的名称;如今蔡英文带领的民进党,却抨击接受此名称是“丧权辱国”。

  看来,“矮化”成了魔咒,全在民进党念不念此“咒”了。不是如何称呼,而是看民进党念不念“咒”,不念没事,一念就“矮”!(而且,十分遗憾的还有:一念此“矮化”咒,国民党这位“孙悟空”就头疼。)

  此情此状不由让人们要问,在台湾难道唯有绿营执掌“丧权辱国”话语权,能念此“矮化”咒?

  二、说“矮化”,还应说民进党“矮化”台湾、“丧权辱国”

  其实,即便依台现行法理,也是台独才会让中华之国“丧”拥有大陆和台湾的领土主“权”而“辱国”;是台独要将中华之国小缩为一岛而“矮化”台湾。

  应该说,民进党不是台湾“高、矮”的判定者,台独不是台“强”之路。台独,会让中华之国"定型"地永久丧失目前还能主张的拥有台湾和大陆的领土主权(虽然这是台海两岸都有主张,还互不承认的);台独,还会使台湾成为两岸内战的导火索,或至少因此违逆全球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理念,与大陆十几亿民意相背而使台永无宁日并致台必弱小。

  台绿有什么能力、高招维"权",乃至让台湾"高、强"?台独生来身负“丧权辱国”、“矮化”台湾之过,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丧权辱国”?“矮化”台湾?

  三、台绿找“矮”,催两岸续理政经关糸,渐增对未来的清晰度、确定感

  当然,我们可能也要看到,台绿之所以能如此找“矮”,这与台海两岸至今虽经济交往密集但政治关系厘清发展和对台未来的清晰、确定程度相对滞后,也不无关联。

  见台有媒体认为,两岸的主权与外交冲突并未因经济关系的深化而舒缓,政治议题的协商依然未见有期。“台湾人民普遍对前途仍有不确定感,这与大陆始终未能提出具体而能吸引台湾人民支持的统一方案有关”。或许大陆认为“一国两制”就是统一方案,但对台湾而言,“一国两制”太过模糊。此说不无一定道理。

  也就是说,两岸的政治关系、两岸发展的未来,还是不具体、清晰。这可能使“台湾人民普遍对前途仍有不确定感”。

  虽然,前时马英九先生已依其法提“中国大陆”,最近还认为:在“宪法架构下,两岸关系并非国与国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传统国际公法的承认制度,不适用于两岸关系,所以台湾无法、也不会承认大陆的主权,但也不应、更不会否认大陆当局在大陆有效实行统治权的事实。”他还表示,“两岸主权主张相互重叠,涵盖彼此全部领域”,两岸现在是“互不承认、互不否认”。这些对于两岸“一中”现状是一种进一步的解读。但是,对两岸的未来尚未多做论述。

  这些,都可能使台独的找“矮”,仍会有相当地空间和市场。

  要彻底从台绿的“矮化”咒中解套,或许两岸还应该续理政经关糸,渐增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人民对未来的清晰度、确定感(虽然未必需要和能够快节奏的“增”,但稳步“渐增”,从“大政策”向“大原则”方向迈进,还是必要和有益的)。

  两岸或许可以进一步结合具体情况,谋求如下原则性的共识:

  ——双方虽然有“异”,是“主权主张相互重叠,互不承认”的,但时代已经进步,两岸应该求同存异、和平发展;

  ——可以在不远或较远的适当时候,由“民主”——人民做主,来决定如何化解此“异”(此人民应该是全体中国人民,而大陆和台湾人民,即便按双方各自的法理,也都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

  ——化异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如同服从真理、从善如流那样,择善而从;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合二“长”而为一“强”;而不是台独并导致国家分裂乃至为此内战再起;

  ——在化解所异时,应该充分顾及台湾人民的尊严,当然也应该顾及大陆人民的意愿(因为,大陆和台湾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等等。

  如此,是否更有利于国民党从“矮化”、“丧权辱国”等等指控中,解套出来?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在1992年大陆记者首访台接受大陆记者采访时曾一再强调:“世界上没有一个强国希望中国统一,因此我们两岸中国人更要胸襟宽广,不要在小问题上使良好的初衷碰僵、夭折。”(摘自《文史天地》)此言语重心长,值得两岸深思。

  台海两岸在今后走什么路的问题上,也就是“未来怎么办?”的问题上,应该和可以适度的逐步清晰。在不远的中近期,或许应该也可以达成这样的原则性的、非十分具体的共识:同样承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两岸,要走能使中华民族强盛之途;而无“法”容许、也无“理”、无“利”能容许那使国家小缩、必致内战、民族内斗而无益振兴中华的台独之路。

  文磬《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