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专业:五千年前开颅手术只是后人假想的天方夜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07:11
  

五千年前开颅手术只是后人假想的天方夜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11:10 北京科影厂《发现之旅》供稿


韩康信,人类学家,2001年6月的一天,他在山东发现了这颗头上有洞的古人头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相关报道:古颅悬疑(上):31个古人类头骨被钻洞 5千年前开颅术?

  开篇

  在一次公路的扩建中,数百具遗骸破土而出。在地下,他们已沉睡了五千两百年。

 

  这位中年男子给了我们一次洞悉历史的机会。男子头上这个鹅蛋大小的孔洞,既不是外力打击的创伤,也不是身前疾病诱发,所有的推导最终引向一个惊天的推论——那就是远古部落里的一次开颅手术。

  这个推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五千两百年前那个蛮荒的年代真的具备如此惊人的能力?还是我们自己假想了一个天方夜谭?

  发现人提出证据

  (字幕) 2001年6月25日 济南 山东考古研究所

  这一天,山东考古所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当今中国考古学界和医学界的权威,他们到这儿就是为了这颗有洞的古代头骨。头骨是山东考古队抢救发掘一处墓葬群时出土的,属于5200年前原始部落中的成员。

  韩康信,中国考古学界一位极有声望的人类学家。他是头骨的发现者。十天前,他对头骨上的孔洞做出一个惊人的推论,他认为,这位男子在生前接受过脑部开颅手术。

  对于如此大胆的推定,各界权威产生诸多质疑。

  采访:张学海(过去知道有接骨头,接鼻骨的,考古上发现过,但是开颅这种手术,原来也没有出来过,不光我,其他的考古人员也没有想到这么早就出现了开颅手术。)

  身为古人类起源的研究学者,几十年来,韩康信在各地先民遗骸中,陆续发现有洞的头骨,象许多人一样,韩康信首先从野蛮来解释这些神秘空洞的原因,经过多年的反复求证,他确信,这是一种在活人头上实施的手术。

  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圆洞的边缘。他认为,这圈光滑圆润的骨头是手术后生长愈合的痕迹。

  几个小时过去了,会议恰恰僵持在韩康信提出的核心证据上。

  专家们认为,肉眼的确能看到光滑圆润的骨质,可是,怎么能证明这就是生长后形成的呢?况且,仅仅凭借几十年的经验,就能够推断出事实的真相吗?

  鲍修风要为头骨做CT

  字幕:2001年6月26日 山东齐鲁医院

  鲍修风,被人称为脑科的“第一把刀”,在头骨论证会上,韩康信的推论对他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采访鲍修风:“五千年以前我们老祖宗就能开脑袋,我是干脑外科大夫的,你看不惊讶吗,所以说现在,什么是手术,在活人身上做的才叫手术,你用肉眼看看、摸摸,我看不好定,作为疑点就是这样,我考虑可能是,但是不能定。”

  对于韩康信的结论,鲍修风是将信将疑。凭借他对颅骨的了解,古人要想在人的头上徒手切出一个圆洞,这并不是件难事,可是,要想保证切骨后,人能活下来,就不能出现任何微小的差错,否则,必将致命。

  在那个蛮荒的年代,古人真的能做到吗? 这颗头骨使鲍修风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鲍修风为头骨检测的事情给韩康信带来不小的震动。如果他真的能够检测出孔洞是手术后的形成的,那专家组所质疑的关键证据就能得到一个有力的证明。

  山东考古所试图寻找物证

  (字幕 山东考古研究所文物整理室)

  为头骨寻找证据的不只是鲍修风一人,山东考古所研究员张振国,与韩康信交往了十几年,在他的印象中,韩康信是一位严谨而有几分保守的学者,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他是不会公之于众的。

  虽然因证据不足,头骨论证会最终没有认同他的推论,可是在张振国看来,还不能判定谁是谁非。

  遗址出土的所有物品目前还在清理当中,凭他对这个遗址文化的了解,也许能够从中找出证据。

  采访:张振国:我们过去一直讲,大汶口文化是一个比较先进的文化,那么就是说先进到底在哪儿,通过墓葬反映的,有巨大的贫术差异,有比较精美的陶器,那么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反过来想,那么如果是出现早期的开炉术也应该是非常有可能的。

  此时,文物整理室是只剩下张振国一人,他眼前的这些石器是遗址中的随葬物品,五千两百年前,人类还处在石器时代。

  如果头上的孔洞真的是人为做的手术,那么当时手术的工具也只能是石器。

  张振国一遍遍尝试着石器的锋利程度,石器的刀刃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锋利,此时,张振国有些迟疑,如此粗糙的工具怎么能做精密的开颅手术呢?


五千年前开颅手术只是后人假想的天方夜谭?《发现之旅》片图

  CT结果鲍不能确定

  对头骨的CT扫描正在进行,山东考古所的两位工作人员似乎比鲍修风更加紧张。

  头骨CT结果已经出来。

  头骨水平横截面的图像清晰地呈现出来,整个头骨最终被分切成140张水平图像。

  鲍修风让助手调出圆洞周围的水平图像。

  洞口边缘每个层面的图像,的确如韩康信所说的那样,非常圆润,这样的图像,鲍修风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他曾做过40多年的开颅手术,但是对于手术后,骨头的边缘究竟是怎样生长的?他完全没有经验。

  孔洞边缘所呈现的这种形状,到底意味着什么?

  鲍修风立刻让马大夫冲洗出头骨的X片,与做过开颅手术后的病人进行对比。

  鲍修风拿到了两份片子,一张是刚刚做完开颅手术的病人脑部图像,片子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头骨切割后整洁的截面,而另一张就是手术后头骨愈合的图像。

  鲍修风愣住了,这个图像上的生长痕迹与古人的完全不同。

  切骨实验

  这个检测结果很快传到了山东考古所人骨工作站,这个消息让韩康信心头一沉。

  头骨论证会后,韩康信一直没有返回北京,就在鲍修风鉴定头骨的同时,韩康信自己也在寻找一些新的证据。

  他每天花很多时间,用各种手段来研究这个头骨,试图自己找出直接的证据,可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与此同时,张振国那里也传来消息,他认为那些简陋的石器无法为头骨孔洞提供关键的证据。

  对于张振国的怀疑,韩康信提出另一种看法。

  采访韩康信:新石器时代没有金属工具,究竟使用什么样的石器做的,我们很难找到,我想主要是推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不一定非要找到这个工具。

  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古人有切骨的能力,但是,简陋的工具真的不能胜任吗?韩康信产生了一个想法,他要亲自去试一试这从未有人试过的事情——用简单的工具徒手打开人的头骨。

  韩康信选择了考古时所用的铁刀作为切骨工具。

  一个小时过去,头骨刚刚凿出了形状。

  切割头骨的难度完全超过了专家们的想象,连韩康信自己也没有想到这般地费劲。

  三个小时过去了,切骨的专家已经换了第三位。

  头骨已经凿通。

  四个小时后,头骨最终被切割下来。

  极为山东考古所的专家都开始怀疑,就算当时能够切下头骨,恐怕没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疼痛,除非在当时人们有麻醉药。


五千年前开颅手术只是后人假想的天方夜谭?《发现之旅》片图

  切骨联想到麻药

  在今天的现代开颅手术中,病人一直依靠麻醉药来维持一种深度睡眠的状态,大夫操刀的中间,病人丝毫的挪动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

  字幕 华佗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麻醉药是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但是,距今只有1700年左右,在此之前,史书上并没有关于麻药的文字记载。

  那么,在五千年前,没有麻醉药,人怎么可能活的下来?

  此时,各方面的努力都直接指向了一个相反的方向。然而,韩康信仍然坚持他自己的想法。

  采访韩康信:有时候你疼,没有麻药,他能忍受得住,这是我们不敢想像的,就是现代人,他要开刀,也能忍,不吭声,不喊叫,特别是打仗的时候,他有的人很硬气,就是不吭声,也不是没有啊,这个我有时候觉得更多的精神上的,能够忍受,也许古代人比我们强。)

  对于韩康信的这种说法,山东考古所的专家们疑惑了,他们开始认为,五千年前的开颅手术是不存在的。

  与79年的病人一致

  这天上午,山东齐鲁医院脑外科收治了一位急诊病人,这位病人在79年前曾经因车祸做过开颅手术。在为病人做CT后,鲍修风的助手立刻将病人的X光片送到了鲍修风的办公室。

  这张片子让鲍修风十分惊讶,X光片上,这位病人开颅部位的头骨痕迹与古人头骨的完全一致。

  难道古人头上的孔洞,需要22年才能生长愈合吗?那么最初的检测结果又是怎么回事呢?

  此时,鲍修风无法解释检测结果出现的巨大反差。他决定,在济南市各大医院收集不同时间曾经做过开颅手术的病人的片子。

  骨梳和玉器证明有能力

  就在同一个晚上,出乎张振国预料的事情也在发生了。

  工作人员在清理随葬物品时,发现了两个带有孔洞的石器,经过张振国仔细鉴别后,他确定这并不是石器,而是玉器。

  玉器上的圆孔打磨地非常整齐,如此规则的圆孔,似乎不是徒手打钻的,张振国立刻想到,这个物品就可以证明在当时有比玉更加坚硬的工具!而玉的硬度必然要比人的头骨硬许多。

  另一个更为直接的证据也在这天出现了,助手邵云也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物品。

  这是一件骨器,从形状看,张振国认为这是一把骨梳,骨器上雕刻的花纹非常精致,花纹的上方还几个不是很规则的圆孔。

  既然能在动物的骨头上刻出花纹,那么要在人的头骨上切骨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张振国非常欣喜,这件物品的出现已经可以证明,在当时人们一定有着非常锋利的工具。

  张振国的努力事实上只是一个佐证,要想证明韩康信的推论,最重要的还是头骨边缘的痕迹究竟是不是生长的痕迹,而关键的证据仍然没有获得。

  鲍证实是生长的新骨

  在鲍修风那里,虽然古人的头骨痕迹与那位79年的病人完全一样,但是,作为一项研究,鲍修风认为,还不能定下结论。

  采访鲍修风:因为这是个新东西,只有一个病例不行,你全部要归纳出来,再看看,找一个主要点,你做了手术,在一段时间内死掉了,(骨头生长)看不出来,但是做手术以后,颅骨要长,颅骨怎么长呢?

  找到这个答案,鲍修风的研究整整做了三年。

  他与助手跑遍了济南市的各家医院,收集不同时间段的病例样本。可是事情远比他们想象得要复杂,因为,许多病人在手术康复后,很少回来复症检查。直到2004年3月,鲍修风收集到上千份病例后,这项研究才有了关键的进展。

  采访鲍修风:“从三天到十几年的,这一系列的观察,在上看到,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位手术头骨恢复了10年后的状态,这是3年的,而这位是手术后两个月的(做特技)。他们的头骨愈合的痕迹与古人的完全一致。

  而这位手术后恢复40天的病人头骨,这正是鲍修风最初作为对比的样本。

  在大量的对比研究后,鲍修风才发现,他研究的疏漏就出在骨头生长的时间上。

  采访鲍修风:颅骨怎么长呢,颅骨是三层嘛,我这么比,(手势)这是外板,这里面一层,中间有个板障,板障是疏松骨,这个外板内板都是硬骨,它颅骨怎么生长,板障不长,只有内板外板长,假如它们是围绕板障长,不是往前长,外板往里长,内板往外长,它两个围绕板障长到一起了,你看,后面宽,前面窄,像舌头一样,唇状融合。到了这样(手势)的程度了他就不长了,这个融合只有在手术以后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如果病变它不长这样的痕迹。

  鲍修风发现,人的头骨在手术后的两个月里,每天都能出现不同的生长状态,直到两个月左右,骨头生长最终完全愈合,而在以后的若干年,骨头的状态不会再有任何的变化。

  采访鲍修风:从这么多病号,从临床上观察的,你看我们做这么多片子,能够得到一个结论,什么叫做了手术,做了手术后这个颅骨缺损怎么长的,就是内板外板围绕板障形成唇状的间接融合,就是怎么点,其实我这三年,就做了这么点。我现在敢这样说了,理直气壮地,就是做手术。

  在长达三年的研究后,鲍修风认为:那位5200年前的中年男子在手术后至少存活了两个月,甚至是几十年。

  2004年8月,山东考古所再次举行了一个论证会,根据鲍修风和张振国提供的证据,专家组最终认同了韩康信的推论。

  韩康信发现的总结

  就在年末,韩康信将他所发现的31颗有洞头骨,正式对外发表,在距今5200年到3000年之间,中国的北方曾经出现过一种古老的开颅手术。

  在众多的证据面前,我们似乎已经窥见那段曾经辉煌的文明,但是,历史的真相或许比我们想像的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