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林子祥叶倩文试听: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58: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

冰 青

 濒临灭绝的全国地方戏稀有剧种之一“太和清音”,在当地党委政府、文化部门以及一些酷爱太和清音戏剧艺术的文化界人士的支持和积极努力下,于2006年下半年被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消息,让屈指可数的几位年过花甲、当年太和清音剧团的演员张洪奎先生、谢树英女士和一直为精心呵护、艰难传承太和清音戏剧艺术作出不懈努力的高虎、徐松龄、徐辉、孙侠凌等文化系统的同志兴奋不已。

       为了拯救太和清音这一古老而稀有的地方戏剧艺术,高虎、徐松龄、张洪奎、谢树英、李绍斌等同志自发组织成立了太和清音学会,在系统整理清音艺术资料的同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太和清音的演唱、传承活动,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一些文艺演出活动。为参加全县2007元旦文艺调演,让太和清音重返舞台,使太和广大人民群众和戏剧爱好者进一步了解濒临灭绝、蕴含太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太和清音艺术,为枯萎凋零的太和清音这棵沧桑古树注入一线生机和希望,他们编导排练了表演唱《八荣八耻记心间》,排练了当年曾在全省文艺调演中获奖的传统戏剧《追舟》选段等。道具、乐器不全,他们除自己筹资添置一些外,又到市剧团等单位去筹借。2006年12月31日上午是太和全县文艺调演的最后一场,太和清音作为压轴戏把整个文艺调演活动推向高潮,夺得了戏剧组一等奖。

       我有幸观看了这次调演中的太和清音戏,一饱耳目之福。这次演出的太和清音戏,虽然受时间的限制,但参演的节目无论是现代戏还是传统段子,让我感受到了太和清音那音韵清雅悦耳的艺术魅力。张洪奎、谢树英都已离开太和清音戏剧舞台40多年了,但他们的演唱艺术水平依然不减当年,发扬传承了太和清音“龙头腔、凤尾腔丢字闪扳,双回龙、单回龙兼带二黄,抒情调、愉悦调清新优雅,巧垛子、快连珠音韵悠扬”的唱腔特色。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机录下了几个片段,由于手机的象素和内存有限,而无法进行完整摄录。但无论从太和清音所面临的困境,还是从演员本身的现实情况来看,我这“支离破碎”的音像记录也算是“珍品”了。我让儿子帮我贴在我的博客网页上,以此做个记念,也权作奉献给关心热爱太和清音艺术的朋友们一点小小礼品。

       说实在的,对于太和清音戏,不要说我和外地的朋友,就是当地的一些“文化人”对她已是十分陌生,文化圈以外的人士更是有些“孤陋寡闻”了。也正是如此,她的艺术生命则显得更加脆弱。

       据太和县政协编写出版的《细阳春秋》一书收录的张俊明先生撰写的《清音小史》记载,解放前,清音班社零落,艺人星散,就连太和清音最盛的阜阳太和两县也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位老艺人。

   “盛世兴文”。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太和清音这朵濒于凋萎的稀有地方戏剧之花得于复苏。太和清音从坐堂戏到舞台戏,从传统戏到现代戏,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江淮两岸,从农村小县的戏园子,到省府的江淮大戏院,有过曲折的历程,有过辉煌的记载。1958年秋,在太和县委、县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成立了太和清音专业剧团,请出当地著名的清音老艺人章雅林、张天庆专教唱腔,又把张俊明从阜阳请来搞编剧,招收了男女学员50多名,排练了20多个传统戏,移植传统戏和现代戏20多个,使曲艺形式的清音搬上了舞台。音乐老师张静波、张克让、方绍墀、孟培民等同志根据剧情和舞台需要,精心挖掘、研究、继承、创作了抒情愉悦、悲欢离合、激昂高亢的唱腔。太和清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频频在地区和省的文艺会演中摘金夺银,从而使太和清音获得了新生,焕发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风采,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我国“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的1964年秋,太和清音剧团正在大搞现代戏时,剧团被“莫明其妙”地撤销了,当时太和的群众议论纷纷,深感惋惜。但在那个年代,撤也就撤了,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太和清音剧团的演员们无可奈何、各奔西东。到了“文革”时期,太和清音仅有的一些资料也被付之一炬。后来,与河南豫剧大有“异工同曲”之妙的“梆剧”成了太和、阜阳一代的“地方戏”,太和梆剧团直至改革开放不久因经费难以为继才散伙,人员被分流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太和的戏剧艺术事业也由此跌入低谷。

        也正是“盛世兴文”的客观性、必然性与太和富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所致,改革开放以来,太和清音欣逢盛世,已是凤毛麟角的老一辈清音演员们迸发出保护、传承、光大太和清音戏剧艺术的巨大热情,太和清音学会应运而生。然而,这毕竟是他们对自己所挚爱的地方戏剧文化艺术的感情所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太和清音在眼下仍然面临着不少难以跨越的屏障。

       一是“师老师少”。在太和,真正懂得、能演、能唱太和清音戏的人只有几个人,而且年逾花甲;在寥寥可数的几位清音老艺人之中,又有一位当年的“清音明星”身患绝症。即便当政者重视这一稀有地方剧的保护与拯救,但“无师自通”是难以凑效的。

        二是“徒老徒少”。近几年来太和清音学会吸收了一些学员,但大多是过去在演艺界工作过的、是“锣鼓一响嗓子发痒”、对戏剧艺术无限眷恋的中老年人;而有的青年人即便是加入到清音学会队伍中来,但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他们随时就可以改弦易张。

        三是“吃饭财政”。地方领导都知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策略,而对于扶持一个濒临灭绝的戏剧艺术事业来说,尽管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经费投入。所以,对于一分钱能掰成八瓣来花的地方政府财政来说,孰轻孰重如何处理是显而易见的,有限的资金也只能是“救急不救贫”。

        四是“多元文化”。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必然带来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也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京剧是国粹,除了在“文革”这一“激情燃烧”的岁月、“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特定的历史时期外,一直也是处于“低潮”。虽然处于“低潮”之中的国粹依然是国粹,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国粹也有尴尬的境况。富有东北方言特色的电视剧、东北的地方戏“二人转”充斥荧屏,从来就没有今天风光过。太和清音的处境也就不言而喻了。凡此种种,也许是应验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吧?

        五是“时尚文化”。青年人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他们在观念上追逐时尚,多元而新生的文化令他们应接不暇,但是又让我们这些观念上并不“颓废”者感到有些困惑。从校园歌曲到流行歌曲,从崇尚英雄到追星一族,这些都是我们、也是年轻一代理性思考的问题。我想,一些青年人对“时尚文化”产生的巨大热情与兴趣,不能不是是民族的、本土的灿烂文化之所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中原因之一。这不应是历史的倒退,而应当是历史的进步。没有文化的进步,又何谈民族的进步?但不是民族的,又何谈是世界的呢?所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列入哪一级的“遗产名录”,都不可忘乎所以地感到“荣幸”而大加炫耀。既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肯定她的历史地位、文化艺术价值之外,那就意味着她赖以生存、传承、光大的文化生态环境已岌岌乎怠哉,非但为此去炫耀,更要有做好拯救、抢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六是“浮躁心理”。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形成,也给“文化”赋予了浓厚的经济色彩。一些地方,虽然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片鼓噪声中使“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它所体现的是对“非文化性物质”的追求。在一定的层面上,道德的缺失与沦丧甚至反应到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买东西的反复琢磨货物别假,卖东西的再三点验钞票别是假钞,亲朋好友交往也以“面子”为重,使得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如此之累。在经济和着文化而发展,文化伴随经济而繁荣的今天,对于一个地方来说,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浮躁的心理对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是极具负面影响力的。浮躁而非“文化人”者是很难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我想,一旦太和清音灭绝了,并不意味着太和经济的发展到了穷途末路;但是,太和清音这一蕴涵着太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全国地方戏稀有剧种如果得以复苏与振兴,那么,她给太和人民带来的绝不是害处,而必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文明、繁荣和进步。

                                                                                                 
(2007年立春之日写于书画艺术之乡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