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内部辅助官网:寻找人类最早的水稻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35:10
刘芝凤
一次在拜访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林河先生时,这位75岁的《中国巫傩史》作者告诉我,他在海南的国际学术会上,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理论:有关学者研究成果认为,根据生命科学NDV鉴定,最早的水稻民族为“粳民”。我在研究《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时就知道,侗族是古百越的后裔。在湖南怀化市的通道侗族自治县考察侗族时,侗民自称最早的本民族族称是“粳”。于是我想起了汉代的司马迁。司马迁二十岁那年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地执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此窳偷生”。窳[yu与喻],辞源中解释有五个字义,其中一个为低陷地的意思。用现代人的观点理解是,能生长水稻、食鱼的低洼地。
为寻找司马迁笔下的“地广人稀,饭稻羹鱼”之地,我和中央电视台专题部《中华民族》栏目组的朋友们到了“‘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的通道侗族自治县。
一脚踏三省,奇景迭事多
我们踏上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土地时,当地朋友告诉我们,通道有个“三省坡”,即一脚踏三省之意。
侗族有250多万人,主要位于湖南怀化(湘西)、贵州黔东南和广西三江、龙胜三省区交界之地,是中国少有的大聚居小分散的民族。侗族分南北方言区,即南北侗族。北部侗族地区古今都在国道沅江边,汉化得比较早,南侗相对偏僻,至今本民族的文化保持得相当完整。我们所到的通道是侗族地区惟一没对外旅游开放的自治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更是原汁原味。通道侗族自治县属于南侗地区,与广西、贵州接壤。全县20余万人口,侗族占了70%以上。《通道县志》载:“通道自古就为中国大西南的要道,在历史上为楚越分界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顾名思义,历史上的地名都有一定的记实意义。通道的地理位置如司马迁所述,让我们大为振奋。
为了领略一脚踏三省的惬意,我们去了位于通道县西南部的独坡乡。
三省坡,当地侗人称“梁蒙”,译成汉语是云雾缭绕之意,也就是“云雾山”,主峰海拔1336.7米,是越城岭、雪峰山和苗岭山脉过渡地段的最高峰,大山坐落地跨湘、黔、桂三省(区)境。坡西面是贵州省黎平县平架乡,东面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南面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因此人们称它为“三省坡”。
三省坡距通道县城40公里,距黎平县城70公里,距三江县城40公里。三省坡的主峰在独坡乡境,但它向四周伸延的山脉,延伸到贵州省从江县和广西龙胜县境(从江和龙胜也为侗族区域),距龙胜县城和从江县城分别也只有70公里。因此,准确地说,三省坡应是一坡连五县。据许多侗族学者考证,这个区域的侗人交往频繁,银匠和木匠、演出侗戏、歌会(每年三省坡歌会均有3省境人参加)甚至通婚、结友、村寨互访(月也),也都没有省境或县境的限制。自古迄今是一个具有同一气候地理条件,同一植物系统,同一动物系统,同一语言,同一历史命运和同一文化传统的一个历史民族区,属同一经济文化类型,可称为“南侗文化圈”。(《侗人快讯》选录)第一次上三省坡,因为只有一辆车,我和制片、林河先生没上去,只有侗族学者吴万源和电视台的冀小峰编导等四人上山去了。晚上我们等到半夜两点多钟,急得差点叫警察救护,才得知他们也算平安下山的消息。原来万源老师也二十多年没上山,到了独坡,那位陪同上山的村干部也找不到路。他们在大山中迷路了,三省坡的界碑没找到,但拍了许多三省坡上的奇山异树、奇花异卉。下山时因天太黑,山上是一人多高的芭茅草,只有采药人涉出的羊肠小道,他们找不到原来的路,结果冀编导一脚踏空,腿上碰伤一小块,还是村里人见他们天黑没下山,全村人打着火把,满山呼喊,才找到他们,这才把饥寒交迫的四人从山上接下来。留在县城的我们也一夜未眠,直等到他们安全回县,才在一位朋友的餐馆里吃了一顿。三省坡的奇观异景,我们是在放回放时看到的。
镜头中,山峦起伏,重峦叠嶂。重山峻岭中,看不到头的是一片林海,郁郁葱葱。县里干部指着回放告诉我们,这山里盛产杉木、松木、楠木、水青冈和黄杨木等质地优良的木材,还有国家二级和三级保护树种,如伯乐树、马尾松、白梓树、红花木莲和凹叶厚朴等。油桐、油茶、漆树、杜仲、蜡树、五倍子、棕树等经济林木也十分丰富。山里还有许多野生果树。如桃李、杨梅、板栗、核桃、枇杷等,那里的香菌、木耳、花椒、木姜子油也是很有名的。那次三省坡我虽然没去成,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省坡也成了一个谜,悬念在探险学者和旅游者的心中。
三省坡内的景致如同一位侗族学者讲述,有“无数江河、溪流,汹涌冲出重山峻岭,缓缓地越过大小不等的田坝,清澈如镜,像山泉一样清凉可饮,河底五色明亮的沙石之上,游动和嬉逐着大小鱼虾,好像一座天然的水族馆。三省坡区域还有一批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成为此间的亮点,为人们所熟知的有:通道万佛山丹霞奇观,独柱峰仙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马田鼓楼、回龙桥,中国工农红军起死回生转危为安的通道转兵遗址等;位于都柳江沿岸从江县增冲乡的龙王滩3个梯级瀑布,共17处,最高者达70余米;贯洞镇狮子山的吴勉洞和石牛井;从江九洞至三宝(榕江县)约25公里路程,用石板铺砌的石阶有10余处,300级、400级和500级不等,有石碑、百岁墓和形如手掌的凹石水井……,是连接两县侗寨的一条古道,清雍正年间在车江月寨(榕江县)召开的九十九会议,通道、从江、三江等县款首多经此道而来,如今两县侗人仍走这条古道互访,只要略加修整,便具有游览价值。九洞斗牛中心、从江县增冲斗牛坪,从江县贯洞侗戏另一创始人张鸿干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黎平县境内福禄江上的世界最长的“天生桥”,黎平县城之北潭溪垴的烟霞洞,蒙南山山顶的萨岁出生地弄唐开,茅贡乡腊洞寨山坳上的侗戏创始人吴文彩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龙胜县境江底乡的矮岭温泉群,平等乡的冷溪水帘洞和将军岩;三江县林溪乡横跨林溪的程阳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道县独坡乡境的三省坡,双江镇的独岩峰群,临品乡的神仙洞、七星庵以及播阳河岸的古庙等等名胜古迹。他们所说的地方,我大都采访过,的确如说景观,只是人们没有把这些侗族奇观用三省坡这条侗族龙脉来串连而已。在现今通道开辟的“百里侗族文化走廊”中,这些景点已全部包括在里面了。
田野调查手札:
在侗族许多文史资料上都记载了侗族全民崇拜的是最伟大原始的祖母神“萨玛”。传说是萨玛创造了姜良姜妹,并让这兄妹结成夫妻生下了侗族的先人。在侗族《族源款》中说,侗族的土塘田埠、稻作耕作都为萨所赐。也有传说,萨是侗族先辈中的一位民族女英雄叫杏妮。一次官家来收租收不够粮食就把田地来糟踏,田地是侗家的崇拜神,侗家人忍无可忍。杏妮带领众乡亲把糟踏田地的官家打死了。以后消息传到京城,皇帝派了千万个官兵来追剿。放言道,不交出杏妮,就把寨子全烧光。杏妮为了全寨人的安全,从最高的山顶上跳崖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舍己为人的杏妮,便把她尊称为萨,永世纪念。
在通道,我们不论走到哪个乡,哪个村,哪个寨,每个寨子进寨的路边或鼓楼边都有一座或普通、或讲究的坟茔。没有碑,没有墓志铭,坟头只有三块小石板或石头垒成的小方形祭坛。是谁家的坟竟然都埋在寨子里当眼的地方呢?这种民俗在侗族其他地方已不多见。侗族学者吴浩告诉我们,这是侗族南部地区保存萨坛最多的县了。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不起眼的坟茔,就是侗族全民崇拜的原始母亲神:萨。
萨坛为什么不像其他民族那样设在堂屋神龛,也不是原始崇拜中当作神树附魂的植物,而是一个坟茔呢?萨坛土底下埋的有具体实物或人吗?如果有,那又是什么呢?这一好奇惊异,成了我们急于解开的谜底。
萨岁和他的后人们
听寨里老人说,萨坛供奉的女神称谓有:“萨麻庆岁”,“萨麻天子”,萨大天子,达摩天子、萨岁、萨子或萨堂,均属同一女神异译。
萨坛多设在寨中露天风水宝地,也有给萨坛盖个小屋称亭萨,内设神位,或给萨坛围个墙壁,修个门的。也有设在寨外的,芙蓉寨等寨在寨外或寨背高坡上,只用石块砌成个方垒或圆丘,中间或周围栽有古青树或枫树,楠树,以示萨坛。?
过年祭萨摆酒,供品为鸡、鸭、猪、羊、草鱼、糯饭等,但鸡、鸭、猪、羊忌刀杀,必须水中淹死。(意为见血不利)大祭必须封寨,忌生人进入。全寨三天忌火(意忌天灾人祸,企吉祥)煮吃。家家吃粑粑、粽子、酸鱼、酸菜等冷食。八半大寨第一天物色两个同年、同月生的青年,上山砍两根大孝长度、节疤都一样的竹子挂幡,第二天请寨上60岁以上的公公、奶奶到萨坛边对歌。奶奶们戴竹耳环、竹手镯、竹项圈,头插枫树刺球,据传是纪念祖先尚无银币时期的艰苦生活。第三天选一位18岁的青年爬高树取一个喜鹊窝(小木棍堆成的)拿到萨坛起火,然后各家各户到萨坛火塘接火回家。
过去祭萨的祭祀品是专门养的。在三省坡南面的广西独洞寨养一头白山羊,称“萨白”,八斗大寨养一只公鸡,称“改萨”,这些动物在寨上来去自由,轮家喂养,受人尊重。祭祀时间各地不同,大年初一、三月三或社节。一般初一、十五到“亭萨”、烧香敬茶。大祭之。1933年独洞寨那次祭萨,全寨人耗时三年才找齐供品:一窝恰好九层叠起的蚁房;一根长长的生在树蓬星,横盖过大路面的野葡萄藤;一撮在山冲朽木里自生自长的细浮萍;一勺渌江、溶江汇合处的漩涡水;还有一株挺立于万草丛中又高又直无风也颤动的蓍草(一种香料草)。
备齐供品,隆重安殿。可见侗族“最伟大的远始祖母萨”,在侗族人的心中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通道侗族自治县24个乡镇有萨堂64座,分布于15个乡镇,以侗族聚居区年代久远的村寨居多(如下乡乡达8座),县溪镇汉族村寨阳晚滩、平坦乡平坦村、高步村都保存着很原始的萨堂。全县64座萨堂中,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前建造的,新中国成立后只新修1座,复修1座。
通道对萨岁的祭祀,可分下列几种:
普通祭。农历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侗寨各家各户到萨堂烧香、敬茶、供猪肉、烧钱纸等。有的村寨,有萨堂的田产,设有专人祭祀,每天早晚为萨堂敬香、点灯。祈求萨岁保护全寨人丁清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出行祭。侗族村寨历来有相互集体作客,寨与寨间比赛芦笙的习俗。在集体出寨作客或比赛芦笙时,均到萨堂举行祭祀仪式,求其保佑。
战时祭。如遇敌人来犯,全寨有作战能力的男女武装起来,到萨堂举行仪式,求其保护自己,战胜敌人。
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举行祭祀时,杀猪宰鸡,摆香案,供香、供酒、供肉、烧纸、吹芦笙、放鞭炮,请祭师念诵祭祀萨岁词。
唱歌哆耶祭。侗族村寨,在农历元月,各寨男女青年有互访和赛歌、赛耶的习俗。在萨堂边或鼓楼坪赛歌、赛耶时,首先要哆耶歌颂祭祀萨岁一番,以表示对萨岁的敬意。歌颂萨岁的耶和歌,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曲牌不同而已。
侗族老辈人说,萨岁是保佑侗族村寨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灵验女神。萨岁女神,有时也会离开萨堂的。如果萨岁女神离开村寨萨堂,这个村寨就会遭灾,就会出现半夜鸡叫,人病畜瘟,五谷失收,还遭水灾、旱灾、火灾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全寨人民便在鼓楼集会商议,举行迎接萨岁回堂的仪式,由祭师选择吉日迎萨。吉日那天,祭师带领两个徒弟开路,两个青年女子穿着侗装端着茶盘,男人吹着芦笙,妇女穿着侗装裙子。全寨群众参加,放着爆竹,到河边或桥头或山冲把萨接回来。
1946年,通道侗族自治县平坦乡高步村举行过一次迎萨活动。传说起因是国民党政府强制侗族进行风俗改革,县官挑侗族妇女的裙子,萨岁在阴间见此情景感到害怕就跑了。结果出现深夜鸡叫,大人发病,小孩生疮,便请人放阴(4)(hongpnagk),说是萨岁怕被勾裙跑到山冲去了,并说萨要杀一只黑猪,要找围住萨堂三围长的野葡萄藤(jaol yeds)和一丈五尺长的白茅草(nyangs jal)来祭她,她才愿回老萨堂。高铺全寨众议,推举迎萨首士,找到黑猪、野葡萄藤、白茅草等物,选择吉日,请来祭师,举行迎萨仪式。祭师和两个徒弟开路,两个侗族盛装姑娘端着茶盘,五个男人吹起芦笙,40个女的穿着青紫色的侗装裙子,还有老人小孩,排起队伍去山冲里迎萨,从山冲里迎到老萨堂,摆起香案,一个猪头,三碗猪肠、肚、肝、肺等,烧香纸,祭祀萨岁。三碗杂烩,中间大碗给祭师,两边两小碗给徒弟。猪肉平均给寨民,猪油杂在萨堂撒分给小孩抢吃。将野葡萄藤围住萨堂三圈,将白茅草放在萨堂土包上,祭师口念祭祀萨词,求其保佑村寨平安。迎接萨岁回堂,便算完毕。
萨堂还有禁忌。萨堂土包周围用砖或石块砌好,有的还竖屋遮雨。土堆屋要求保持干静、庄严、肃穆,禁止小孩嬉戏、人们谩骂、孕妇上屋或土堆、牲畜践踏、人畜拉屎撒尿等等。
平坦乡高步村的萨堂,清光绪七年(1881年)岁次辛巳十一月众同公立的一块万古流传的石碑上,记有萨堂的明文禁忌:一禁达摩天子(即萨堂)自殿前量出一丈后边七尺六寸,永世不许起造。
一禁达摩天子从龙洪汪门口六尺宽不许起造。
一禁达摩天子后地基四尺三宽永世不许起造。
一禁里边系吴汉祥地基二间永世不许起造。
一禁田边杨中秋门口小塘一丘永世不许起造。
一禁井水冲自大路直抵山脚,永世不许塞园并作人口堆积杂木等项。
萨堂的一草一木,不许损坏。由此可见,侗族男女老幼对萨岁的崇拜。
在采访中,我们对萨文化的了解越是深入,对萨坛下埋的什么就越是好奇。
但因为萨坛是不许移坟和动土的,现在的侗家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里面到底埋了什么。正当我们以为萨坛将成千古之谜时,县志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料。资料上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通道县为了修路、造田,在经得侗族群众的同意之后,先后在本县的平阳、平坦挖掉三座萨堂。萨堂挖约五市尺深的长方形、四方形或圆形的眼井,仰放一口铁锅,再放入银质模型生活用具,如小锅、三脚架、碗、筷、杯、衣、裙里面埋的有铁锅、酒杯、银筷、饭碗及剪子、铁架、鼎罐、铁钳、三脚架、瓦壶、坛、瓦质台灯、纺纱织布模型(如纺纱机、织布机)等妇女劳作用的工具,再覆盖一口铁锅,然后用土埋好,堆成约3市尺高的土包(如地阳坪乡张黄村萨堂的土包有15市尺宽,20市尺长,3市尺高)。土包栽桂花树、千年矮或四季花;萨堂两旁和后方栽野葡萄藤或野刺。
千古之谜终于得到明了。看来侗族对女性的崇拜也源于稻作文化的图腾。
采风笔记:
据我国文物考古部门考证,侗族地区发现动物化石远在70-150万年之间;有人类群体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万年前;侗族稻作文化现象可以追溯到7400年以前的高庙古遗址文化,还有通道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之间的4500年前斗蓬坡古文化遗址的稻作文化文物出土。作为一个古老的水稻民族,我们对它的民俗和建筑更感兴趣。
我们曾到侗族南北地区都进行过采风考察,侗族给人最直接的感观认识就是那美丽的风雨桥、雄伟的鼓楼、精巧的古戏台和通过走廊可以走家串户的吊脚楼。
侗族的建筑已被学术界公认为世界之最。不论多长的木桥,多高的鼓楼,都不用一钉一铆,全是木棹而成。侗族建筑文化保存至今,最传统典型的地方,我以为在通道。
百里侗文化走廊,赏桥、赏楼、尝风味
走在通道百里侗族文化走廊上,我们从通道县的黄土启程,首先看了侗族典型的民居。这里的侗族民居建筑很规范。寨有几姓就有几座鼓楼,鼓楼和花桥、吊脚楼连成一体,错落有致。在这百里侗文化走廊上,由于这里沿路的侗族都是土著侗族,且没有与其他民族杂居,再则这里的侗族又是“大民族”,因此,不象贵州黔东南的侗受苗族的影响有其苗侗文化同化的现象,这里的侗族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少,因此侗文化非常有本民族的特点。
通道有一个最大的文化特征,就是看到鼓楼、花桥,就知道到了侗寨。通道是有水就有花桥,寨寨有鼓楼。通道的花桥和鼓楼都画有传说故事的梁画、壁画。这里的桥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
通道侗族的风雨桥又称花桥。侗族的桥之所以称之为花桥和风雨桥,是因为它名副其实。首先侗族讲究实用。桥上盖顶,能避风遮雨。尤其是每当水稻收割之时,正是深秋多雷阵雨之时,田野与村寨间,十分需要能过河、遮雨休息之地;二是侗族讲究漂亮、美丽。所以在桥上要画上许多本民族崇拜的物象。如花草鸟虫、葫芦云海等,其特点是色彩鲜亮,五彩缤纷,这样即使在花桥上休息时也能陶冶性情,减轻劳作带给人们的疲劳。
通道的桥最有民族特点的桥是回龙桥。回龙桥亦称回龙花桥。劝桥如长龙,屹立水上;水至回环,护卫村寨”之意。意思是龙从上游游到桥头,回头护寨,守寨,财不外流。通道的回龙桥位于黄土乡到平坦乡的路边,横跨平坦河东西两岸。远远望去,如彩龙跃舞舒身,极为壮观。在通道,该桥始建时间不详,1931年重修一次,长80米,宽4米,全用卯榫合成,找不到一粒铁钉。桥墩是用大青石砌成,墩上架成排的杉木经作桥梁。桥身如游廊,长廊中两边设有长凳,桥上耸立着3座宝塔式楼阁,中为武圣阁。楼阁的收尖部有覆钵、宝瓶、小鸟等装饰物,顶端雕有铜鸟,嘴里安有簧片,迎风而鸣,视为奇观。
我们从县城到平坦,沿河就见7座大小不等的花桥。我想也只有在通道才能够尽情欣赏中国民族民间桥文化的精华了。
楼鼓是侗族标志性的建筑。通道鼓楼的造型与图腾崇拜的民族特色:如鼓楼不论多高,都是单层,这与汉族讲究好事成双的民族心理完全不同;二是侗族的鼓楼,虽然有许多地方在方梁和包板上画有八仙过海、花草鸟虫之类,这是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和融合,但鼓楼顶上必有一个仙鹤或葫芦。这也是有着本民族历史渊源和传说的成分在里面。仙鹤象征着鸟崇拜,传说侗族人的谷子是鸟传播的;侗族的始祖是兄妹成亲繁衍的,其兄妹正是在葫芦里贪玩才不被洪水淹死,没有人类了,只得兄妹成亲繁衍了后人。再是鼓楼的框架和结构也创造了世界之最。与建桥一样不用一钉一铆。侗族建筑再高再长,都是木榫木栓穿合而成的。鼓楼分独柱和多柱两种。现保存的独柱很少,多是用四柱直达顶层,另立附柱加横枋,即12根衬柱。这里四根立柱代表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四季兴旺;12根衬柱,表示一年12个月,月月风顺,岁岁平安,家合物兴。是吉祥的意思。
鼓楼的建筑也体现了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水稻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培养出的秉性讲究的是一个团结和谦和。侗族是水稻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具体表现在鼓楼建筑上的文化内涵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侗族的鼓楼是聚会议事接待客人的场所,也是历史传承讲款的圣地。过去除了节假日在鼓楼里听老人讲款和青年人对歌进行社交活动外,大凡有外来之敌,鼓楼又是集中场所和指挥中心。侗族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的,因此没有头人和酋长,侗族的团结统一靠的就是鼓楼与款。
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马田鼓楼,就是通道百里侗文化走廊的一个重要景点。距县城30公里。通道马田鼓楼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该楼楼基8米见方,高15.6米,共9层,由8根大杉柱支撑,下宽上窄,层叠而上。一层至八层都是四角,第九层为八角。四方瓦檐上对称塑有飞龙、麒麟、凤凰、孔雀、雄狮、奔鹿等吉祥之物,横椽上也绘有花草鱼鸟,线明,色彩绚丽。
整个鼓楼造型美观曲雅。为文人誉为“秉凉亭之清幽,兼宝塔之奇伟”。
在现通道县,又修了一座迄今为止侗族地区最高的鼓楼,比黔东南榕江鼓楼还高的鼓楼。同在湖南怀化的侗族地区芷江,还建了创下世界吉尼斯之最的风雨桥,芷江龙津桥。
通道侗族文化长廊途中的竽头寨,也是民族风情十分浓郁的侗寨。这里的芦笙也是世界奇观。侗族地区最长最高的芦笙就生产在这里,最短的芦笙也出自这里。这座依山而建的侗寨,还有侗味十足的腌鱼腌肉香飘十里哪。
就在三省坡的东面,还保存着侗族奇特的退婚形式——抢鸡头。
侗族的婚俗很奇特,过去姑娘玩山自由,谈爱自由,但婚姻不自由。侗族婚姻首先推崇的是“娘亲舅大,女还舅家”。“女还舅门”的姑舅表婚是侗族长久以来沿袭的传统婚姻形式。旧时这是一个不成文的制度。是任何人都不能悖逆的。婚姻上,舅家有优先娶外甥女为儿媳的权利,若舅家无子或有子年龄不相当的话,女性择配时亦须征得舅家的同意,否则不能缔婚。
由于“女还舅家”造成无数婚姻的悲剧,千百年来侗族地区为解决这个不合理但又不敢违背祖意的问题,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形成了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即“抢鸡头”。
“抢鸡头”,言下之意就是抢鸡的头。即谁(男青年)用嘴(不能用手)把姑娘手上的那只大活鸡公的头给咬下来,或咬出鲜血、咬死,谁就可以娶到这位姑娘。这也是侗族传承下来的一个解决女不愿嫁舅家的民间习俗。在侗族地区,如果姑家的女不愿嫁到舅家,便可依据老规矩,由姑娘的父母出面,抬出家里最好的米酒,摆上糯米粑粑,把娘舅两寨的寨“嘎佬”(最受尊敬的长老)请来,在女方寨子的鼓楼前坪地上或芦笙堂等节日活动场所,摆开一个阵势(场面),由姑娘担着(也有的地方是手举着)一只活灵灵的大雄公鸡,等着舅家的表哥和其他想娶她的男青年一块来抢鸡头。
每每发生这类事情,不仅女方寨子和舅家寨子的邻里乡亲像过节似的都来助威、看热闹,四乡邻里的人们也会闻讯赶来凑个热闹。平常与姑娘玩得来,又想与姑娘结为秦晋之好的外寨男青年,都会抓住时机赶来,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搏一搏。
“抢鸡头”是在欢快地气氛中进行的。冤家宜解不宜结。舅家的人对此也无话可说。这种通过采用以节日为形式,以娱乐为内容的调解婚姻矛盾办法,不能不说是侗民族的一个独特民俗。
两年前我和中央电视台专题部《中华民族》栏目组在拍《中国侗族》系列专题片时到了从江县龙头乡宰门寨拍摄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抢鸡头场面,十分精彩。
种公地与侗族养老
抚幼的优良传统
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人老了,没有了往日的雄风和体力,就会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性问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灿烂的历史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善良品德。不同的民族,其表现方式不同。侗族作为中国原始古老的民族之一,其传统的品德至今仍然是独树一帜的。在侗族地区约定俗成的习俗中,种公地就是解决孤寡老做公举国事业的一个非常奇特而优秀的民俗。
种公地,亦称“月堆华”。言下之意就是种公共的土地。在侗族地区,各村寨都有一定的“公地”、“公鱼塘”。
在侗族地区,公地由谁来种呢?这种公益劳动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且心甘情愿。聪明的侗族祖先,采用了年青人最喜爱的方式,即交友玩山的方式。为给年青的姑娘小伙辟一块谈情说爱,行歌坐月的地方,往往在远离寨子的田地小坡上,置一块“公地”,给他们方便。名为“公地”即场所。≌飧鱿八撞恢幽拇丝迹驮级ㄋ壮闪讼衷谡庵帧爸止亍钡娜饶殖∶妗?
在侗族地区,随着农时节气的更换,每年的春耕、播种、插秧、耨田、秋收开始之时,是各寨的娜耶(姑娘)那曼(后生)们最为紧张和兴奋的时刻。娜耶们会在上公地前一天或更早一些时候就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如为了在小伙子们面前展示自己精巧的刺绣手工和家庭富有,精心选择自制的最美丽的衣裙和银饰,叫来姐姐妹妹或妈妈,帮着自己设计形象;还将做出最香最甜的饭菜带到公地上与大伙一道进行欢乐愉快的集体“野餐”;这时的那曼们更是激动万分。侗家的小伙子们多是利用种公地的机会到自己仰慕的姑娘村寨去种公地。并借此机会认识姑娘,了解姑娘,加深友谊。后生们为了在姑娘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精明、勤劳、能干、农耕好技术,往往会精心准备最好的工具,穿上节日衣服,兴冲冲急切切地赶往女方村寨的公地上,卖力地干活。此时的公地上,是一片欢歌笑语,你追我赶的沸腾场面。午休不回家,就在公地上集体娱乐,野餐。青年们白天劳动,晚上后生们再应邀到姑娘村寨的鼓楼前对歌玩乐,行歌坐夜。
种公地成了侗族地区俗定俗成的青年人一种自劳动,娱乐,道德,社交为一体的集体活动。
公地在侗族地区,除了主要作为赡养孤寡老人的用田地之外,还有几个作用和形式。一是由于侗族地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因此侗族村寨没有“族长”、“酋长”“土司”之类的个人政权,各个村寨的公益事宜与公共利益都有“款”组织解决。这些事项需要物资和资金,于是就有了“公地”、“公塘”之类的公共土地,山塘、稻田;二是,两寨比邻交界处的一些田地自古以来没有明确归属,也划为“公地”。
公共的土地山塘,稻田一般来说都是各村寨的青年自愿来耕作,且把耕作与娱乐和谈情说爱结合在一起。有的地方,也有由村寨公派去耕作的。
侗族地区传统的种公地,有如下几个程序。
首先多是青年们通过“行歌坐月”,酝酿两寨青年种公地的事。行歌坐夜,是侗族地区普遍的一种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听古、娱乐的活动。在侗族地区男婚女嫁不一定自由,然谈情说爱是自由的。每当夜幕降临,同村相好的男青年,便三五成群地手提火把油灯或手电筒,琵琶、琴或笛子,到异姓鼓楼或外寨,寻找女伴谈情说爱,同姓的女青年也三五成群地在厅堂里、火塘边或禾廊、屋里,一面做女红如纺纱,纳鞋底或织布、织花带等等,一面和异性男青年们交谈。
一般来说,初次相识,只谈一般生活上的问题,谈得比较投机,从谈吐中初步了解对方的人品、思想后,便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是否已有对象或结了婚,如果认为可以深交,便互送信物,作为“把凭”,私订终身。但大多数还得征询对方家长同意。再是,青年人利用行歌坐夜的时机,谈志向,谈趣味,更重要的是商讨一些共益事项诸如给孤寡老人添加食物的内容。侗族北部分方言区行歌坐夜少,多是利用农节、时节去赶坳或玩山时表达上述思想和内容。
“种公地”(月堆华),就是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升华的第二个阶段。即深交阶段。几个寨子的少男少女通过“行歌坐夜”,商讨两寨种公地的事后,农历三月初三是讨论盟约的日子,两寨青年各派代表商讨盟约。其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加种公地的自愿原则;二是亲族不得干涉种公地以及晚上行歌坐夜活动;三是“两寨之间要互相关心,爱护等等。参加成员人数不限,从数十人到一两百人不等,但有一边寨子是男青年,一边寨子是女青年,而且男女人数要相等。”
四月初八,是挖山播种的日子,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戴好金银首饰后,结伴邀伴上路。男青年各扛锄头用具,姑娘们带着乌糯饭,小伙子带着酸鱼或酸肉,汇集于山上。男女渗杂,共同开荒。开荒前,一般有个简单地祭祀仪式,[后演变为寨头(领头)青年的开场发言]敬了土地神,风神两神之后,开始开荒,边开荒,边谈边唱,嬉笑打闹,互相竞赛,互相促进,齐力开荒。
在“月堆华”中,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称雄霸市,没有矫揉造作;一切却表现得那么真,那么朴实无华。力大的帮助力小的,使进度大体相当。中午时间,大家折些树枝当桌子,摆上饭菜,烧起火堆,烧鱼烧肉,大家围坐进餐交谈,欢歌笑语。饭后休息时,男女双双对对,各找荫地闲谈对歌。晚上,男青年又到女青年寨子行歌坐夜,加深认识,五月五、六月六、七月十四,是约定中耕施肥的日期,几个寨子的青年再度集中上山劳动。晚上行歌坐夜,男青年们直到午夜或黎明才离去。
八月中秋节前后,是“月堆华”活动的高潮。八月十四日,年青的后生们身着盛装,以芦笙为先导,抬着挂了红的猪,赶着牛,到姑娘们的寨子参加庆丰收活动。姑娘们早在鼓楼坪上摆好长凳,烟、茶、点心,迎接后生们的到来,鼓楼上,岩坪边,四周人家的廊檐上,男女老少,人山人海,青年男女各自在歌师的指点下对歌。一直唱到天黑,姑娘们才送饭给后生们吃。1981年,笔者曾到靖州藕团采风,参加了这种非常热闹,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活动。
八月十五日,是收获时辰。姑娘、后生们上山去收获,所获成果,大多村寨都是按老人份额均分。如果是两寨公益之地,则把收获带回去,交给“寨嘎佬”(德高望重的老人,现多指村主任)。
晚上,是姑娘们表现的好机会,姑娘们煮好后生们送来的红猪、加上白天收获的小部分产品,大家边吃边谈,共享劳动成果的欢乐,一直对歌到深夜。
八月十六日,后生们集中,邀请姑娘们的父辈和兄弟,答谢他们对“月堆华”的支持,并借此以示告别。姑娘们则把各自最拿好的工艺品──布鞋,花带或家织布,用竹竿高高吊起,供人们观赏,然后送给自己心爱的后生。临行了后生们的扬着姑娘送给的礼品,在热闹的笙乐歌声下,列队而去。姑娘们少不了到寨头摆下阵式,唱拦路歌,让后生们对答,以表达半年来共同劳动中建立的深厚友谊和依依惜别之情。
后生们回寨的一路上,沿途经过村寨时,沿路村寨都万人空巷,全都跑出来观赏后生们的纪念品。
侗族地区的种公地(月堆华)是一个优秀的民俗,从现实意义来说,它不仅使不同村寨的青年增进了友谊和理解,扩大了知识面,信息度,而且也增加了社会财富,发扬了侗民族团结,乐善好施,尊敬老人,热心公益事业的好传统。同时,也为新时期拓荒造田,开荒种树做出了不可比拟的作用和贡献。
《大地》 (2003年第二十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