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动物园攻略图片:中国如何化解风险和危机? - 心兵法 - 心兵法 - 专家博客 - 中国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2:05:22

有人问李嘉诚,为什么从来没有亏损?李嘉诚说,我用90%的时间来思考失败。

中国如何化解风险和危机?

    ——重大危机管理的治本之策

心放

“美国和中国是否会再战?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正如基辛格提醒我们的,100年前当德国在经济和地缘上对英国构成挑战时就导致了战争。此外,让美中两国在20世纪70年代走到一起的关键因素——被中国人称作‘北极熊’的共同敌人苏联——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两国在台湾和朝鲜问题上难以调和的旧有分歧仍然存在。剩下的只是‘中美国’—一种出于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绝非皆大欢喜的联姻关系:一方永远负责存钱而另一方永远负责花钱。”尼尔·弗格森这样写道。

中国与美国是否会直接交手?中美关系会出现什么样的风风雨雨或风和日丽?88岁的智者基辛格的《论中国》已经在全球刮起了旋风。

与上个世纪中美和解到中美建交截然不同的是,今天前苏联早已解体,在中美博弈中其对于中国的战略屏障意义已经消解。而随着中国在经济上取代日本老二的地位,在经济竞争中,中国又直接面临着与美国老大的矛盾与冲突。2010年美国发起贸易战和货币战导致的狼烟四起,其在国际上给中国施加种种压力这样的事情仍然可能发生。去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发难,中日关系紧张,是中日矛盾的一个突出体现。中国面临的矛盾和冲突还有很多,诸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等。

那么,中国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了风险,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了矛盾,从而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呢?

有一句话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智慧的特色,也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力量,即:在战略上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战术上要聚精会神、一心一意。作为中国发展战略学的基石,这句话来源于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阐述,体现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的聚精会神和一心一意上。从而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成为化解一切矛盾和冲突,化解一切阻力的学问和方法论。下面我们运用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来剖析这一方法。

统筹兼顾是大智慧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根本在哪里?根本在它能够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根本在它是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治本之策。

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兼顾就是好方法。

例如,工程、城市建设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最优效果呢?全位想象。

所谓全位,就是对事物中的各要素,进行全方位想像,统筹兼顾,变换位置,使各要素全部活起来,无用的变有用,有用的变为大用,各要素、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应、效益。

苏东坡到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子湖由于泥沙淤积,成了“葑田”,这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大难题。他最感棘手的是从湖里清除的大量淤泥无处存放。终于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西湖有30里长,要环湖走一圈,恐怕一天也走不完。如果把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清了淤,又方便了游人,“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不是很好吗?这时他又联想到,挖掉了葑田之后,可以召募附近的农人来此种麦,种麦所获的收益,反过来可作为整治西湖的资金。这样疏浚西湖有了钱,挖出来的淤泥有了去处,西湖附近的农人多了收益,西湖不仅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便利了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真可谓一举多得,高明之至啊!

在面临敌国外患,面临眼看无法避免的战争威胁时,如何化解战争?如何赢得战争的胜利呢?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带领百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皇帝和文武官员都惊慌失措,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决定自己坐镇南京,派弟弟谢石担任征讨大都督,谢玄担任前锋都督,带领八万军队前往江北抗击秦兵。

谢玄手下有一支特种部队,号称“北府兵”,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前秦的兵力比东晋大十倍,何况苻坚手下猛将如云,谢玄心里很紧张。出发之前,他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想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法。谢安听了像没事一样,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我已经有安排了。”

谢玄心想,这大战在即,谢安怎么也该嘱咐些什么话吧,等了老半天,谢安还是不开腔。谢玄回到家里,心里总不大踏实,又请他的朋友张玄去看谢安,委托他向谢安探问一下。

谢安一见到张玄,也不跟他谈什么军事,马上邀请他到他山里一座别墅去开派对,张玄被缠得死死的,要想问也没有机会。谢安又请张玄陪他一起下围棋,还跟张玄开玩笑说要拿这座别墅做赌注,比一个输赢。张玄是个好棋手,平常跟谢安下棋他总是赢的,但是,这一天,张玄根本没心思下棋,勉强应付,当然输的很惨。

下完了棋,谢安又请大伙儿一起赏玩山景,整整游玩了一天,到天黑才回家。

这天晚上,他把谢石、谢玄等将领,都召集到自己家里,把每个人的任务一件件、一桩桩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谢安这样镇定自若,也增强了信心,高高兴兴地回到军营去了。

当晋军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

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喜不自胜中,跨门过急,将屐齿折断了。

谢安为东晋主持了十年大局,国家安定,百姓乐业,竟让那个乱世出现了一个“小康时期”。

大敌当前,谢安做好了如下几个统筹。

一是君心、臣心、军心、民心的统筹,以心态取胜。

二是君权、相权、军权的统筹,以最优的权力配置确保令行禁止。

三是军事力量、国家力量的统筹,确保以压倒性的集中优势破敌一处,并迅速扩大战果,动摇敌军军心,从而彻底摧垮敌人。

谢安在泰山压顶,眼看就要国破家亡的危险形势下,为什么能够做好统筹兼顾,从而使东晋的军队发挥出以一当十的巨大威力,打败强敌,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胜利呢?为历代历史学家和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的是谢安的心态,也就是大敌当前、千钧一发之际,还能够做到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地谋划,并进而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外人看到的谢安对战事不以为意只是一种表象,本质上他是用心谋划,成竹在胸的。

这个案例让我们自然想到了去年的朝鲜半岛危局,眼看战争一触即发,为什么会被化解?统筹兼顾地看问题,以静制动实乃大智慧。

官渡之战,曹操本来已经打定主意退兵,因为他的力量比袁绍相差太远,他已经感到心力交瘁。而谋士荀彧则建议他坚持到底。为什么?因为超越单纯军事实力的对比,统筹兼顾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实际上看似弱小的曹军有着超过袁军的优势。果然,许攸的投靠曹操,使曹操跳出了原来的思维定势,而出其不意地一把火烧掉了袁军的屯粮之地乌巢,为曹军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军事较量与其它竞争有着一致的地方是什么呢?是本质上都是智力和心力的较量,是方法的较量。而着眼整体,鸟瞰大局,俯视本质,就会做到统筹兼顾,发现治本之策。

今天的信息化的商战也好,信息化的高科技战争也好,无论如何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导演竞争或战争的主角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没有变,还有改变力量对比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也没有变。所以统筹兼顾仍然是可靠的方法。

                   聚精会神是高能量

如何把一个人,一个团队,一支队伍的能量发挥到极致?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这一方法的巨大威力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在地震中,我们面对的是如何处理好人天关系,处理好人与地球所出现的巨大矛盾和冲突,是人定胜天还是道法自然?我们的选择是人与天地的和谐。而在战胜灾害的具体行为中,我们必须做到的是聚精会神,一心一意。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写道:“以人为本是创造伟大奇迹的核心理念”。

“在抢险救援阶段,坚持救人第一。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在安置群众阶段,坚持安民为要。用10天时间完成1500万人的应急安置,用3个月时间完成530万户、1200多万因灾房屋损毁无家可归群众的过渡性安置。在恢复重建阶段,坚持民生优先,灾区民生事业和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

“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生还者中,80%以上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组织群众抢救和自救互救出来的。在大灾面前,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对基层群众的动员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写道:“回首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为什么我们能够泰山压顶屹立不倒?为什么我们能够对灾害作出迅速反应?为什么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动员强大救援力量?为什么我们的灾后重建能够做到依法、科学、统一和有力、有序、有效?这一切靠的就是伟大的国家力量。”

“这种国家力量,源于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制度优势;这种国家力量,源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种国家力量,源于人民子弟兵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忠诚品质;这种国家力量,源于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模范作用;这种国家力量,源于亿万民众凝聚起的大爱无疆、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

注意力是一种能量。这是心理学家的论断。而一个党和各级组织的一心一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聚精会神,能够产生多大的能量和力量呢?众志成城,改天换地,移山填海,惊天地与泣鬼神。

               “化”比“打”更有力量

对抗思维是战略学和谋略学的基石。然而,与西方战略学和谋略学迥然不同的是,中华智慧承认竞争和战争中存在对抗,对抗是解决矛盾和冲突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在这一基础上,还特别强调避免对抗、化解对抗,以求不战而胜。这就是孙子兵法里的核心思想全胜。不仅如此,中华智慧还别具匠心地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即用看似“无为”的方法,来化解矛盾和冲突,消弭阻力和障碍,达到比“有为”更好的效果。这就是老庄智慧中的上善若水、游刃有余。

而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军事理论的创新常常借鉴孙子兵法,外交理论的创新软实力和巧实力则借鉴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智慧。然而正如基辛格感叹的是,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中国能够从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和智慧中汲取营养,而美国只能从二百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中华智慧的巨大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借用美国人提出的软实力和巧实力来举例说明中华智慧的博大精深。

什么是软实力?如何发挥软实力的力量?中国先哲没有繁琐的理论阐述,而是提出了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简单方法,概括为两个字就是化心。

公元前594年,晋国遭遇灾荒,盗贼四起,弄得民众怨声载道,国家不得安宁。大臣荀林父重用一个抓贼高手一天能抓获几十个盗贼,但国中失盗的现象并未减少,反而有加剧之势。

羊舌职向荀林父建议,这一办法不行,而且捉贼高手还有生命之忧。果然,不久羊舌职的预言就应验了。

晋景公听说羊舌职有先见之明,就向他求计。羊舌职说:“以臣之愚见,用智御智,就像用石头压草,草虽然暂时给压住了,但过一段时间还会从缝隙中生长出来;而以暴禁暴,则又如同用石头打击石头,这样以来,两块石头都会破碎。因此治理盗贼虽然需要官方之威严,但更根本的方法应该是引导人们知道耻辱,不再去做偷鸡摸狗的事情。进一步说,如果君王能在全国推行选贤任能政策,使百姓中有才能的人处于上位,引导人们积极进取,那么,那些误入歧途的人必然会改邪归正。”

晋景公采纳了羊舌职的意见,并重用了德才兼备的士会。士会一面强化法纪,一面废除缉盗条例,加强对国民的教化,社会秩序很快得到稳定,国势也渐渐强盛起来。

如何清除盗匪?最好的办法不是消灭其肉体,而是改造其精神,使盗匪弃恶从善,就自然而然地没有了盗匪。

如何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敌人变成朋友,化敌为友,就自然没有了敌人。这就是老子讲的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是巧实力?如何运用巧实力?在中华智慧中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是攻心为上。

对于少数民族的军事和政治头领孟获,诸葛亮七擒七纵,直到其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蜀汉政权的领导。攻心为上不仅彻底消除了蜀国西南的边患,而且诸葛亮经营西南战略的成功更为他六出祁山带来了丰富的兵源和粮草等。可见攻心为上实乃治本之策。清人赵藩撰写的成都武侯祠“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名震天下。

毛泽东十分推崇此联,1958年他来武侯祠时,就在此联前驻足沉思良久,反复玩味联语的微言大义。文革初期,毛泽东嘱咐当时来四川任职的梁兴初,要到成都武侯祠观读“攻心联”。一时间,“攻心联”传遍大江南北,掀起了研读赵藩对联的热潮。邓小平也曾经称赞说赵藩写得好,富有哲理。江泽民也多次高度评价赵藩,称他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在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

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说:“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化’。我给对方讲了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的故事……外国人听这个故事都入迷了。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化干戈为玉帛’、‘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等,说到底都是‘化’。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都没有被同化,唯独在中国被‘化’掉了。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力量。通过化,把一些对立的东西化解了;通过化,实现了和谐。中国需要和谐,世界也需要和谐。”(《外交与国际关系》第175页)。

中国和美国是否会再次直接交手?与其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不如用历史的经验来表明中国人民的态度,即“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也不如用当下的方法来表明中国人民的自信,即“在战略上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战术上要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这其实讲的都是智慧和心理的力量,也就是游刃有余的最大赢家理论心兵法。

有人问李嘉诚,为什么从来没有亏损?李嘉诚说,我用90%的时间来思考失败。提前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隐患都想好了,化解了,防患于未然,就能够确保胜而不败、反败为胜。能够有如此忧患意识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并不多见。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八字箴言是危机管理的法宝,是事业长盛不衰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奇葆文“社会主义制度铸就抗震救灾伟大奇迹”《求是》2011年05月01日  

2、         强卫文“伟大的国家力量的生动展示”《求是》2011年05月01日

3、         吴建民著《外交与国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4、         尼尔·弗格森文“基辛格:对中国人施压是‘徒劳无益’” 新华国际2011-05-24

5、         心放著《心兵法》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5月版

6、         “攻心联”来源于百度百科

撰稿:心放

单位:山东乳山市文联

职称:特约研究员

家庭住址:山东乳山市自来水巷东风花园11号楼2单元1楼西

邮编:264500

电子邮箱:xinbingfa@sina.com

作者简介

心放,原名刘坚,1966年生于北京。主要研究教育培训与和平发展的方法论。有《心兵法》和《想象力统治世界》两个书系出版,荣获威海市第九届社会科学成果评比一等奖,相关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二十多岁曾获威海市演讲三连冠,到过北京、济南、青岛、威海、吉林等地演讲培训。现供职于山东乳山市文联。系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所等机构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