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师朗诵的文章:中医怎样治疗肺癌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35:36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各大城市,发病率已居各种癌症之首,而且发病还在上升。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等综合措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而中医药治疗更具特色,尤其是对中、晚期肺癌,是其他治疗手段所不能替代的。现将临床治疗综述如下:一、辨证论治本病一般初起多为邪毒痰瘀郁积于肺,侧重实证,虚象不重,机体正气尚强,通过调治,病情可好转。若未控制,邪毒伤正,肺脾气虚,遏邪乏权,邪毒可进一步向肺外传变,或流窜于皮下肌肤,或流注于脏腑筋膜,或者于肢节骨骼,淫髓蚀骨,或邪毒上扰清窍,甚至蒙蔽清窍。虚损加重,耗气伤血,伤阴及阳,若见面削形瘦,“大肉尽脱”等虚损衰竭之症,常预示着患者已进入生命垂危阶段。至于部分术后复发的肺癌患者,可出现由气虚进而阳虚,又渐变为精血亏虚,临床可以呈现肺脾肾三脏之气阴两伤的见证,多预示病势极其严重,治疗效果极差。此外,“痰热”常为肺癌病理演变的一个侧面,其机理是多因痰瘀化热所致。痰瘀化热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癌块阻塞支气管,致使痰液引流不畅,出现继发感染的缘故。一旦出现这种转化,临床治疗时,必须采取截断方法,以求得热象迅速控制,以阻断病情的急剧恶化。现将临床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型辨治如下:1.毒聚邪积型咳嗽较剧,咯痰不易,或痰中带血,胸胁疼痛,舌质紫暗、苔厚,脉弦。此为邪毒积聚、痰瘀气滞。治宜软坚散结,解毒祛邪。方用:半枝莲、猫爪草、生牡砺各30g、法半夏、瓜蒌、夏枯草、蜂房、炙穿山甲、蜀羊泉各10g、炙鳖甲20g.邪毒盛者:加干蟾蛤皮6g、龙葵草、山豆根、卷柏、铁树叶各10g,偏热者:加牛黄3g、白花蛇舌草、石见穿、芙蓉叶20g、偏阴寒者:加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各10g.  2.肺郁痰热型  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味。处方:苇茎30g,桃仁、生薏苡仁、茯苓、冬瓜仁、玄参、天花粉、蜀羊泉、紫花地丁,山豆根、蚤休各15g,浙贝母、鱼腥草、蒲公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各20g,桑叶、三七、地骨皮、紫菀、款冬花各10g,守宫5g,法半夏12g,陈皮、甘草各6g。  3、气虚痰湿型  咳嗽痰多,胸闷短气,少气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质淡黯或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或滑。证属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湿内阻。治宜补气健脾,除痰散结。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生薏苡仁各20g,茯苓、白术、浙贝母、白扁豆、炒穿山甲(先煎)、太了参、绞股蓝,灵芝,黄芪、党参、白术、五味子各15g,山药25g,焦山楂、焦神曲、砂仁(后下)、法半夏各10g,冬虫夏草、陈皮、桔梗、甘草各6g。  4、阴虚痰热型  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咯痰带血丝,胸满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光剥或舌光无苔,脉弦数无力。本证为肺肾阴虚、痰热互结,治宜滋肾清肺,除痰清热。处方:桑白皮、生地黄、知母、麦冬、浙贝母、鳖甲(先煎)、生薏苡仁、鱼腥草、南沙参、北沙参、夭冬、黄精、百部、百合、玉竹、鱼腥草、山海螺、女贞子、旱莲草、淮山药、仙鹤草、天花粉、阿胶、知母、地骨皮各15g,生牡蛎各20g、川贝母、甘草6g。 5、气阴两虚型症  干咳痰少,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气,目瞑失寐,烦躁心悸,纳差体乏,舌红干或嫩红、苔白干或无苔,脉沉细。证属肺脾两虚,肾阴枯竭。治宜益气养阴,扶正除积。方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处方:太了参、绞股蓝、灵芝,黄芪、党参、白术、五味子、仙鹤草各15g,麦冬、茯苓、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黃精、玉竹、百合各15g,生苡仁、山药、生牡蛎各25g,桔梗、冬虫夏草、川贝母、甘草各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