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女孩子的游戏名字:高危儿早期干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38:15
高危儿早期干预 发表时间:2010-04-08 发表者:鲍秀兰 (访问人次:1454)

鲍秀兰

一.高危儿范围   影响儿童发展的高危因素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后天因素有环境高危因素和生物学高危因素。环境因素有心理社会因素如贫穷、父母缺乏知识、虐待、遗弃等;物理环境因素如铅中毒、缺碘和营养不良等;生物学高危因素是指疾病引起的脑损伤。围产期高危儿属于此类。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鲍秀兰

  围产高危儿是我们干预的主要对象,包括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Ⅲ0和Ⅳ0)、高胆红素血症、持续低血糖和产伤等。

  二.早期干预的目的  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根据婴幼儿智力发育规律,促进可能发展为脑损伤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瘫、视听障碍和行为问题等)的高危新生儿的潜能发挥、预防或减轻伤残的发生,使赶上正常儿童。

  三.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1.  脑发育的关键期和可塑性 

     脑的发育  生后头几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时期,新生儿脑重370克,6个月时为700克(占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成人的3/4,4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倍,已与成人接近。人脑中的神经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过了此时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或再生。而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传导等支持细胞的增殖是从妊娠后期延续至生后2岁。神经细胞之间由突触连接,突触数目在生后迅速增加,6个月时约为出生时7倍,4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持续到10~11岁,以后逐渐裁减到成人水平。与突触密度变化相应,神经回路在生后迅速发育。在2岁前,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脑发育的关键期  脑科学研究表明,在脑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关键期。在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的能力,易于受环境的影响。关键期内脑功能的建立要比成熟后更容易。关键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他脑高级功能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如视觉发育有关键期。先天白内障的婴儿从生后缺乏视觉刺激,如果到了3岁不能复明,其视觉脑细胞萎缩或转而从事其他任务,即使做手术治疗,患儿仍将永久性地丧失视觉功能。人的视觉关键期,最敏感是在生后半年内,一般认为可长达4~5年。人类语言学习也有关键期。一般在5~6岁以前。因此,小儿耳聋应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聋而不哑。

    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  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脑的可塑性表现为可变更性和代偿性。可变更性意义为某些细胞预先确定的特殊功能是可以改变的,如视觉系统细胞被移植到其他脑的部位,这些细胞和新的伙伴在一起可起新的作用,不过移植时间要早,过了一定关键期,移植的细胞不但不会起新的作用,而且会死亡;神经细胞对经验的敏感性可以变更,小猫在关键期暴露在垂直条纹的环境内,其视觉皮层细胞只对垂直条纹敏感,其他方向的条纹就不敏感了。代偿性是指一些细胞能代替另一些细胞的功能,在神经元丧失或损伤后可以得到功能代偿,但过了脑发育的关键期,缺陷将成为永久性。在婴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仍可在功能上形成通路,如轴突绕道投射,树突出现不寻常分叉,或产生非常规的神经突触,以达到代偿目的。

    2.早期干预的关键年龄  早期干预愈早愈好,6岁以前都称早期,但3岁以前更好,最好从新生儿开始。关键期是指学习或形成某种行为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提供刺激最容易获得反应,过了这个时机,反应或者不能获得,或者不能达到最好水平。当然,早期虽然重要,但不等于过了早期,环境和教学就不起作用了。因为突触的可塑性终生存在,因此,一个人的学习可以持续终身。

3.儿童智力早期发展 

    研究显示,胎儿4~5个月已有视觉反应能力,5~6个月开始出现听觉能力。新生儿有视觉、听觉、触觉 味觉和嗅觉。生后半年内,婴儿就能区分形状、大小、远近、深浅、节奏、音频、气味和位置等。在颜色视觉方面,4个月婴儿的分辨颜色的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半岁以前婴儿已能形成初步概念,如4~6个月初步获得5以内数的概念。3个月~2岁婴幼儿以渐进的方式初步形成客体永存性概念,即一个玩具被盖住,他知道玩具仍然存在,说明有了记忆。客体永存性概念是学习语言、形成依恋、和认识世界的基础。婴儿在4~5月龄时开始出现解决问题的能力,8~12月婴儿逐步能协调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逐渐解决迂回等问题。语言发展也是惊人的,刚出生后能分辨语音刺激和其他声音刺激,9~12月说出第一个指示词,18~24月出现双词话语。这些能力发展,使婴儿有可能接受、辨别、组织外界的丰富刺激信息,为早期干预发展智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早期干预的效果  

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高危因素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后天因素有环境高危因素和生物学高危因素。环境因素有心理社会因素,如贫穷、父母缺乏知识、虐待、遗弃和离异等;物质环境因素如铅中毒、缺碘和营养不良等;生物学高危因素是指疾病引起的脑损伤,围产期高危儿属于此类。

    我国关于早期干预的研究近年来增多。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于1989-1991年的研究结果证明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幼儿智能发育。62名正常新生儿,从出生后不久开始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早期教育。另外116名正常新生儿,按常规育儿方式教育。2岁时,早期教育组精神发育指数(MDI)比常规组高8.7分,差别非常显著。对照组中有6.2%小儿2岁时智力发育低下,因为研究对象均为正常新生儿,因此,智力低下可能因心理社会因素所致。早教组中无一例发生,说明早期教育可以预防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智力低下。1991年我国新生儿早期干预协作组对足月窒息儿进行早期干预研究。将119例足月窒息儿(阿氏评分5分钟£6分)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常规育儿组(5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65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 1.5岁智能测查结果,窒息干预组MDI比常规育儿组平均高14.6分(p<0.01),达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其中智力低下者占9%,干预组中无1例低下。另一项全国协作研究结果证明,早期干预也能促进早产儿的智力发育。将104例早产儿(胎龄<37周)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常规育儿组(51例),另设正常对照组53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1.5岁,2岁时干预组MDI比常规育儿组平均高13.8分和14.6分(p<0.001),达正常水平(p>0.05)。而常规育儿组MDI比正常对照组值各低11.5分和8.9分(p<0.05),其中智力低下4例(7.8%)。干预组中无1例智力低下。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早期干预可以促进窒息儿和早产儿智力发育及防治其智力低下。此后,在全国各地均有类似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