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元旦表演的节目:范成大和“范小青”们的石湖之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49:29

                                             范成大和“范小青”们的石湖之城

(2011-04-11 13:50:00)

文  顾小英  程子

 

石湖,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石湖居士范成大先生的归隐之地。石湖,恰似文人墨客心中一块沉睡的美玉,绽放着异彩,让人遐想。

这就是人文的魅力,时间的艺术。翻开范成大的《石湖居士诗集》,其间满是对于这片土地田园山水美景的赞叹。

八百多年后,苏州知名作家范小青也同样醉倒在吴中山水的魅力中,在她眼中,苏州的山水本身就是一副宁静的画。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心灵自然被洗涤。而在范小青的作品《老岸》中,也有着石湖的身影,那个美丽的湖泊,成为了故事发生的最好背景。

范小青代表着对吴中山水从来不吝啬文笔的现代墨客们。除了她,苏州的众多青年作家,一批“范小青”们也对这块土地青眼有加,她们对石湖和在湖畔崛起的新城充满眷恋和向往。

曹丽琴

这里是城市人绝佳的憩园

在我眼中,石湖历史渊源之深,据说春秋时即为吴国贵族游猎祀祝之地,吴越争霸古战场。风雨沧桑,时间的洪流里,历史的遗迹渐渐消逝。但是,山水永驻,青山绿水,召唤、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范成大晚年辞官回乡隐居石湖,闲来栽菊植梅,闭门著书立说,范先生在文学史上抒写下了石湖的动人篇章。

从此,这股历史的文脉源源不绝。吴中四才子等人来了,筑墅隐居,纵情山水,吟诗作画、对弈品茗、抚琴高歌。石湖为历代文人雅聚之绝佳胜地。

这些都造就了石湖自己的个性。有了鲜明的个性,也就赢得了世人的向往。

去年春天,我和很多文人雅士一样追随着范成大先生的足迹而访。湖风、水声、阳光、青山。春日浩浩荡荡,如入一幅颇有气势的画卷中。它离苏州城不远,却又安静、开阔,有大隐隐于市的高深。

山水同文化艺术一样,愈是有特色的就愈是世界的。

石湖这一块土地,应立足自身的美丽和深厚,让自然和人文历史交相辉映。都市人渴望长久、诗意地栖居抑或在芜杂的人世中作短暂的逃离,那么去石湖,坐拥山水,再邂逅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石湖就是人们绝佳的城市憩园了。

(曹丽琴,笔名江南月。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报刊,入选多个年度选本,被选作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等。)

尤文华

依山傍水的都市精彩

石湖,不象苏州城那样风雅,湖水迷离,荡起绿涟红漪、粉金碎银,却凭添了野逸、孤寂的风格,铺陈了沉静、明朗、开阔的气象。

我初识石湖,是毫不防范误打误撞地进来的。二十多年前,一个夜晚,读高中的我跟着住在石湖边的同学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湖中长长的堤坝上,奇怪地发现堤上有座桥竟有三个桥墩,两边暗暗的湖水黑憧憧地看不见,偶有船上人家星星的灯火告诉我四面都是湖水。那个夜晚,我呼吸到的不是范成大诗中的泥土香味,而是湖水湿润的气息,听到了渺小的自己慌张的心跳。

天亮后再见石湖,很是吃惊,那分明是一片恬淡辽阔的湖面,远处空蒙的山,青黛含翠,山上的楞伽古塔直插云间,一幅淡泊的山水图。回到家,父亲还笑我孤陋寡闻,苏州人不知“石湖串月”,八月十八,石湖岸边,上方山下,行春桥畔,九个环洞各映一轮月影于湖水中。

而今再访石湖,感受范成大诗中的温馨乡情醇美土风。石湖的淡雅不变,依旧湖光山色烟云苍茫,行春桥越城桥依旧如长虹卧坡,高低起伏。湖中长堤绿柳夹岸,山岚护佑,湖水泛金,不时有手持一杆的钓鱼人,是钓鱼还是钓山色?我略略有几分沉醉,于繁华中看湖光山色,于山水间享都市精彩。范成大的田园之美,已变为了如今的山水之胜,城市之魂。

石湖这一块土地,于我,如此多面,岂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

(尤文华,网名蓝印花布。苏州作协会员。自1993年开始发表文章,多次获奖。著有散文集《在路上》。2001年栖息网络,率性为文。)

 

卢月龙

石湖是首田园间的牧歌

石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吴中名士周瘦鹃在其《石湖》一文中开篇即道:“杭州的西湖,名扬世界,而苏州的石湖,实在也不在西湖之下。1953年,苏绣艺术大师沈寿的丈夫、书法家余觉,在天镜阁旧址建造了一座别墅,名曰“余庄”,因亭、台、楼、阁、荷池一应俱全,周遭还有申时行墓、吴越争战遗址、范公祠、治平寺、石佛寺等古代文化遗迹。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游玩石湖,那时的石湖景区可不象现在,在山顶上望去到处是除湖面之外空旷的田野,成群的白鹭野鸭,阡陌交通,屋舍俨然,就象范成大诗中描绘的山水田园牧歌式的。

我心中的石湖,应该保持它的山水田园式的本质,有着生态景观江南特色,达到“雁阵惊寒,渔歌唱晚”人文和自然环境统一的境界,成为苏州人休闲游乐,宜居生活的好地方。

(卢月龙,笔名苦石,号近湖居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友声书社社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