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刺猬怎么洗澡:三峡大坝,映射出中国普通民众科学素养之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59:44

三峡大坝,映射出中国普通民众科学素养之低

 

    天灾,属于自然现象,须有科学分析与论证,三峡大坝与近些年的天灾之间有无关系,其实,也不过是一道科学考题,可中国普通民众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出奇的缺乏理性与无知,反映出中国民众科学素养之低下。

 

    科学,本质上是求证过程之合理,“客观、逻辑推理与数理模式”,应该是科学思想应该具备的基本思维;一个自然现象,自然问题,如果能够应用科学理论与公式得到解释解决,那是最完美的;但人类知识并不完美,并非所有的自然科学都可以用公式、数理模式来解决的,此时,退而求其次,建立在客观、知识及常识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对于事物认识过程是最科学的,发生错误的概率可降至最低。

 

    三峡大坝与这些年的天灾有无关系呢?首先,这个问题没有办法精确地采取数理模式计算出来,只要根据已知知识与逻辑来推断。

 

        1、三峡大坝蓄水与下游用水之间的关系:长江每年经过三峡大坝径流量在3500~4500亿方,其中汛期占60%~70%,即3000亿方左右,三峡水库在汛末截留200亿方左右,只占汛期总量的10%,显然,这点截留的水量对于整个干流几乎不会有影响,引起干旱更是天方夜谭。自今年1月以来,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就一直大过入库流量,实际上就是把去年汛末截留的水相对均匀地释放至下游,这是很明显的水资源的时空调节,这点水对于大流域、大范围的中下游干旱不可能有根本的帮助,但却是有益的,这一点几无疑问,从以上几点看,三峡水库应该是今年的抗旱功臣。

 

        2、三峡水库对气候的影响:中国大陆为大洋季风气候,北方的冷空气与季风的交锋是降水的主要来源,地面蒸发不是降水的主要来源。季风影响大气层高度在几千米以上,宽度为几百至几千公里,很难想象小小的三峡水库可以影响季风气候。退一步讲,如果三峡水库能阻挡季风,那每年都一样,必然年年旱,但实际上,长江流域的大气候并没有改变。

 

        3、三峡水库与地震的关系:有些人总认为三峡水库400亿方的库容压迫地壳可导致地震,实际上中学物理就告诉我们,水库对地面的影响取决于压强(单位面积水库压力),而不是是容积,实际上大同水库对地壳的压强真正增加了不过100多米的水压,这与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的地壳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点水压,诱发轻度地层移位有可能,导致大地震是不可能的。

 

        4、三峡水库清水下泄与两湖蓄水的关系:首先,决定两湖水量的是其支流,而不是长江,其次,长江清水下泄可导致河床降低,短期可能导致两湖相对抬高,湖水外流,但长远而言,对防洪是有好处的,而且,不会永远如此,泥沙会流动,长期而言,两湖库容会因此增加。

 

    三峡大坝的争论还没有结束,从大坝建成至今,无法否认的是三峡水库形成后,防洪得到的益处是最大的,同时,发电、航运是另外两大效益,近两年,重新认识到三峡水库对于水资源时空调节上的巨大作用,因此,又增加了一个功能“抗旱”,这也是个事实。

 

    在我们看到三峡大坝巨大好处的同时,不是去忽略其危害,但就目前而言,三峡大坝带来的负面影响基本都不是无法克服的,目前已知的主要是移民问题与泥沙问题,移民问题不属于工程技术问题,就目前而言,应该在大坝建成的既定事实基础上去解决移民遗留问题。泥沙问题目前比想象中的要好,但现在下结论尚早,还须长期观察实践。

 

    中国的许多民众中有一种十分奇怪的思想,就是崇尚“传统文化”,“纯自然”、“原生态”,还有一种纯朴的弱宗教迷信观念,仿佛在大河建坝就是“切断动脉”,或“断龙脉”,“破坏自然”,“破坏原生态”,这些近似信仰的思想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有时却左右着决策者的思想心态,促使他们在一些自然科学问题上,走向科学的对立面——愚昧、无知!

 

    三峡大坝并非没有问题,三峡大坝现在没有大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将来没有大问题,今天满以为正确的东西,明天有可以被认为完全错误的,这完成是可以的,但观念转变的中间应该有一座桥——科学;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也不想不去认真求证,哪怕是最基本常识与逻辑推理,而是一味凭自己的臆想,见风就是雨地把一切天灾的责任往三峡大坝上推,显示出这个国家大众科学素养之差,社会进步基础力量之薄弱,道路之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