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酋长长子:科学探索与升学考试如何平衡?“小诺贝尔奖”得主背后的“大实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19:06
2007年6月,科学时报发表了题为《科学教育:一个中学校长的10年探索》的长篇报道。4年过去了,人大附中的科学教育更上层楼,取得了累累硕果。而在打通科学教育和学生升学的关节方面,刘彭芝校长也一直在积极探索,但收效甚微。

    据教育部前不久下发的文件,自2014年开始,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高中学生(每年100多人)将不再有保送资格。其实,即使保留他们的保送资格,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也很难进入顶尖大学。要被高校招收为保送生,除了具备保送资格,还必须在高校的保送生考试过关。这些科技少年,他们进行科学探索需要大量的时间,势必影响课内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而保送生考试的难度是大于高考的。

    2010年,北京大学首次在招生中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刘彭芝校长趁机推荐了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姜同学,按当时规定,姜同学通过面试后,不用参加保送生考试就直接上北大了。也许正因为此事遭受“惩罚”吧,北大2011年给人大附中的校长推荐名额从2010年全国人数最多的5人降到了“1-3人”,并且修改了规定,具备保送资格的学生如果被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了,将不能被保送,只能在高考录取中优惠30分。

    这篇报道说到施轶萌,她所在的人大附中9班是第6实验班,她原来在班上排前5名,在全年级应该排前100名左右,这样的成绩是稳上北大清华的。但她后来把大量时间用于科学实验,影响了学业成绩,掉到年级250名了。尽管有保送资格,但并没有被北大清华保送。“这时候,刘校长知道了她的情况,就找到上海某知名高校,极力推荐她为保送生。”我估计这个“上海某知名高校”是上海交通大学。当然,施轶萌的结果是圆满的,她应该是在后来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了北大保送资格,最近又获得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一等奖。

    4月25日,“共育人才开创未来”全国优秀高中与高校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论坛于在清华大学举行。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在演讲中提到:

     学生赵柏闻17岁时就曾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目前正在着手研究人类IQ与基因的关联,年纪轻轻的他已在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挑起大梁。但让刘彭芝十分惋惜的是,因为没有突破大学入学的制度,赵柏闻没有被国内的大学录取。

    刘彭芝提出疑问:很多人认为我国是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源加工厂。我们发现了、也培养了人才,但要推荐直升大学时,却没人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我认为除了培养不及时,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体制机制不连续。我们要留住这些人才,要把他们培养出来,我们不能等待,我们现在就得开始行动!”刘彭芝的话掷地有声,道出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强烈呼吁。

    这个赵柏闻,高二就从人大附中停学去深圳华大基因搞研究了,成果斐然,美国著名新闻媒体都采访报道过他。但他没有去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甚至就连课内考试成绩都没有。中国哪个大学校长敢担责任接收他呢?
回复|引用回帖人:玩弄猫粪   影响力指数:1玩弄猫粪 已收获 123380 次点击,1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2011/5/27 8:15:37   跟帖回复:第 4 楼    “成绩很强大,但人很瘦小,不强悍,还很漂亮。”在被誉为青少年界“小诺贝尔奖”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取得一等奖的人大附中高三9班女生施轶萌,这两天成了校园里绝对重磅的新闻人物。今天,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邀请载誉而归的施轶萌参加了高三年级另一个班的成人仪式,请施轶萌与她共同主持仪式,并风趣地向这位优秀学生表示祝贺。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施轶萌落落大方。指导老师范克科对她的评价是:“能走到这一步,施轶萌靠的是认真和执着。她曾面临很多压力,但她勇敢地面对,坚持了下来。”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这名“小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其实还有着一个“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成材机遇”的“大实验”,支持着她,培养着她,这就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快乐的实验室

 

    施轶萌此番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获得的是物理与天文学类一等奖,她获奖的项目是:基于风洞实验的昆虫及仿生翼流场特性研究。除了学科类大奖,该项目还获得了美国物理教师学会一等奖、美国联合会技术公司一等奖、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社团一等奖。她的这一成绩也创下北京学生迄今参加该项比赛的最佳成绩。

 

    说起自己的获奖项目,施轶萌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老琢磨蜜蜂为什么会飞。高一时参加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可以进入实验室来操练一把,让她感到非常快乐。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是在我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王绶琯院士的主导下于1998年创办的,他还在科技俱乐部活动经费异常紧张时捐助了40万元人民币。之所以成立这个俱乐部,是他在总结上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59人次的年龄情况后发现,近30%的杰出人才的成就高潮发生在30岁以前,而由于学科条件不一,40岁取得大成就的人多半也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在20几岁时也已经脱颖而出。因此,他有一个理念,要造就一代杰出科学人才,必须把注意力放在20几岁进入高峰期这个档次上,相应的,就要把发现和着手造就这种人才的任务放到高中时期。”范克科老师介绍说。

 

    人大附中是这个俱乐部的基地学校之一,所以,施轶萌很幸运地拥有一个平台,开始了她的小小科学家生活。“在实验室很快乐,尤其是能将科学文献中的想法和理论,动手做出一个东西来,那种感觉太美妙了。”施轶萌说。

 

    为了这份快乐,施轶萌高中三年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俱乐部一般在高一年级招募20名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这个人数到高二时就变成了15人,到高三就更少了,施轶萌是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之一。”范克科老师说。

 

    实验室的快乐,也让施轶萌付出了代价,高一、高二时,她还能在班里名列前五,有时甚至名列第一,“但到了高三,成绩真是稀里哗啦往下掉,在年级排名250名左右,爸爸又有个让我上北大的梦想,可已有了眉目的实验项目又舍不得放手,压力真的很大,真的很纠结。”

 

    这种压力和纠结,在去年12月的时候达到了极致。

 

    当时,她在国内某所一流高校的面试上失利,内心很是焦急。另一方面,她还面临着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国内遴选答辩。是放弃答辩,一心准备高考?还是不顾高考,一心答辩?她的心很乱很乱。“高一高二时,父母还挺支持我搞实验的,但那会儿,他们也认为高考更重要。当时我的压力真的很大。我真的很不甘心就那么放弃遴选,现在想想,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时候,刘校长知道了她的情况,就找到上海某知名高校,极力推荐她为保送生。”范克科老师说。

 

    “刘校长的支持,让我在高考上松了口气,于是全力准备遴选,最终以国内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赴美参赛资格。”
回复|引用回帖人:玩弄猫粪   影响力指数:1玩弄猫粪 已收获 123380 次点击,1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2011/5/27 8:17:16   跟帖回复:第 7 楼施轶萌,其实很能拼。

 

    今年3月,就在已向美国赛方递交材料的同时,施轶萌参加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并最终获得录取。这样一个时间点,意味着她要在付出时间准备北大考试的同时,还要抽出时间准备她去美国的参赛。

 

    “她非常认真。赛方要求研究日志只要术语是英语就行了,但她把40多页的研究日志全部翻译成了英语。”范克科老师说。

 

    “人大附中有一点非常好,就是想得到帮助,就有人帮助。那时已是4月,想到在美国要用英语答辩,我就推开了外教办公室的门,恰巧有一名外教在,我就向他求助。从那天起,每周四、周五,他都找时间围绕着我的比赛项目,对我进行英语训练。我还把学术上的专业用语集纳起来,每天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和读,把外教朗读的论文录下来,反反复复地听和说。”

 

    就这样,刚到美国那几天,连生活用语都需要尝试几次才可以说顺溜的施轶萌,却在英特尔大赛上用英语进行了论文陈述和答辩。

 

    “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孩子,非常认真,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潜在品质。”范克科老师说。

 

    对于施轶萌取得的成绩,长期担任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人大附中执行人的范克科老师认为非常难得。“毫不夸张地说,参加俱乐部的学生业余时间除了完成学校作业,其余时间要全部投入到科研实验中,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没有兴趣驱动,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尤其是当下社会氛围和教育氛围,只有兴趣还不行,如何让兴趣得以持续,也是一个很难的事。我们学校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施轶萌的家长为支持她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施轶萌最终完成了上北大的心愿,又在世界大赛上取得骄人成绩,这是她拼搏的结果。”

 

    “下一步,我会在北大认真读书,同时,准备英语,我希望我最后一个学位是在国外拿的。”这一刻的施轶萌,有点轻松,但仍没有忘记给自己“上弦”。

人大附中高三学生施逸萌个人简历


施逸萌获得的是物理学一等奖,她的研究项目是:基于风洞实验的昆虫及仿生翼流场特性研究。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的青少年科学竞赛。竞赛学科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它为全球最优秀的小科学家和发明家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在5天的比赛里,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参赛青少年参加17个学科的角逐,参赛选手皆为各国少年科技精英。大赛的评委由来自世界各地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1500名学者组成,评审程序相当严格规范。施逸萌为中国科协代表队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选手。

  施逸萌告诉记者,小时候她特别喜欢看昆虫。从高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关注昆虫的飞行特性。之后慢慢形成了“基于风洞实验的昆虫及仿生翼流场特性研究”这个课题。进入课题研究后,除了上课,她节假日基本就是在实验室做研究度过的。施逸萌说平时她特别喜欢下棋,包括军棋、象棋、围棋,“下棋对锻炼我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有帮助。”

  据了解,施逸萌曾经参加北京大学冬令营,已经获得了北京大学保送资格。而此次英特尔大赛胜出者将获得美国常青藤大学录取的机会。施逸萌表示自己还是希望本科能在北大读,“我还是想待在父母亲身边,研究生再去读国外大学吧。”施逸萌笑了,她说自己想读数学或者物理专业。

 

轶萌获“小诺贝尔奖

  昨天,人大附中传来好消息:该校一名高三女生在2011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得物理学一等奖,打破了北京选手在英特尔大赛上的获奖纪录。据悉,她除获得3000美元奖金外,还将有一颗小行星用她的名字来命名。

  获奖学生名叫施轶萌。昨天上午,刚刚从美国回京的施轶萌出现在校园里。她身穿校服,长发垂肩,看上去十分文静,说起话来声音清脆。据她介绍,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被誉为青少年界的“小诺贝尔奖”,涉及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共有17个参赛项目,包括动物学、地球学科、微生物等。今年的比赛,吸引了来自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青少年参与角逐。

  施轶萌获得的是物理与天文学类一等奖,她获奖的项目是:基于风洞实验的昆虫及仿生翼流场特性研究。据悉,该项目还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等3个机构颁发的三个专项奖,而她的这一成绩也创下北京学生参加该项比赛的最佳成绩。

  “我小时候很喜欢观察昆虫,老琢磨蜜蜂为什么会飞。”问及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施轶萌说。不过,她真正与科学结缘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的。那年,她随家人去美国玩,正好父亲的朋友在美国一所高校分子实验室工作,她因此获得了参观实验室的机会。“那是我第一次进实验室,立刻就被实验室里各种仪器迷住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施轶萌记忆犹新。在这位熟人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进行生物培养实验。在美国半个月时间里,有一半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初三毕业那年的暑假,施轶萌又去了美国的那个实验室,这一次,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了。

  上高中后,施轶萌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她选择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昆虫飞行。为找到合适的昆虫做实验,施轶萌经常利用周末去野外捉蝴蝶、蜻蜓和胡蜂,还多次去香山养蜂人那儿买蜜蜂。“每次都要买两小瓶,每瓶大概二三十只吧!”

  在辅导老师范克科眼中,施轶萌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执着的学生,“在研究中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虽然学习繁忙,施轶萌还是坚持腾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开题后,施轶萌的周末和假期几乎都贡献给了项目研究。天道酬勤。最终,施轶萌以项目第一的成绩获得了通往英特尔大赛的入场券。

  谈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妈妈武亚雯形容“她不是个读死书的孩子”。从小学起,施轶萌的爱好就非常广泛,像声乐、绘画、电子琴、舞蹈等样样拿手,其中,声乐已达到九级水平。此外,施轶萌还特别喜欢棋类,如军棋、象棋、围棋等。

  目前,施轶萌已经获得了北京大学保送资格,而此次因为在英特尔大赛中获奖又得到了美国常青藤大学录取的机会。不过,施轶萌表示,自己还是希望本科能在北大读数学或者物理专业。“当然,将来还要到国外拿一个更高的学位。”

  新闻链接

  40多名中国学生获小行星命名权

  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凡是获得二等奖以上的学生都有资格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颗小行星,目前已有40多名中国学生获得小行星命名权。

  据了解,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所有的小行星命名,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才公布于世成为该天体的永久名字。早期小行星的命名多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后来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命名成为对特定人物、地点、组织或事件的纪念。

  目前,我国共有100多颗由中国杰出人物、中国地名和中国的著名单位命名的小行星,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钱学森,北京星、广东星、希望工程星、中国科学院星等。此外,华东师大二附中老师叶佩玉、北京中学生孟奂和南京中学生华演也已成为小行星的名字。(记者:贾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