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巧小儿钙宝宝吃多少:会宁 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5:34:56
胡 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5月28日   第 07 版)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

红军会师纪念塔
一颗红色的种子,在祖厉河水的滋润下,发芽,开花、结果,逐渐演变为划时代的红色历史和红色记忆,这要追溯到1936年,这一年的夏天,会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被历史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做出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合的伟大战略决策。
翻开如火如荼的岁月,那清晰的脚步声和隆隆的枪炮声犹在耳畔: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期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过: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行军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会宁,为这个奇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个时代,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会宁北依黄河,东南面紧靠西兰公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据《元和郡县志》卷4会州载:周太祖宇文泰为西魏相,西巡,会师于此,当地人张信倾家产犒劳六军。太祖大悦,因命置州,以“会”为名。
无独有偶,历史再一次以“会师”的名义成就了会宁的声名。
1936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保安讨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时,就选定了会宁。毛泽东同志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1936年10月2日凌晨,由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组成的特别支队攻占会宁城。10日黄昏,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内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联欢会。
由于连日降雨渭河河水猛涨,加之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二方面军延迟了与一、四方面军10日在会宁县城会师的原定计划。之后分别于15日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8日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实现了全面会师。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走在会宁的街巷,烽火岁月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繁荣的气象。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山大沟深、干旱少雨、靠天吃饭,苦甲天下。这曾是会宁的现实写照。由于地理原因,会宁缺水,多年平均降水在3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十年九旱。境内主要河流——黄河一级支流祖厉河大部分是苦咸水,无法利用。老人讲述,上世纪70年代大旱时,麻雀和牲口一看见部队的送水车就往前冲,赶都赶不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苦熬苦盼着。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老区人民,一直从财力和物力上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支持老区的发展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经过不懈的努力,会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县已建成成龙配套的人畜饮水、提灌等各类水利工程,家庭水窖、雨水积流有效地缓解了人畜饮水困难,许多地方还通上了自来水,确保了人民的饮水安全。
自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已向全国输送大学生6万余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00多人、硕士学位的5000多人,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三苦两乐”的会宁教育精神。现今,会宁籍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和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为会宁赢得了西北高考状元县和博士之乡的赞誉。
这些,都来自于一种精神感召,来自于红军精神的血脉流传。
在会宁,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就发生在会宁个体工商户魏长征的父亲身上。魏长征告诉记者,他的父亲魏煜3岁在街上玩耍时,敌机飞来轰炸会宁城,一颗炸弹落在魏煜身旁。1名年仅14岁的小红军战士猛扑过去,把魏煜压在身下。魏煜只有露在小战士遗体外面的右腿和右手2个手指受伤,而小战士却献出了生命。爷爷魏鸿儒把小红军安葬在魏家祖坟旁,并以“继续长征”之意给3个孙子分别起名继征、续征、长征。这样,就有了魏长征这个时代特征鲜明的名字。
在会宁,红军的故事代代流传,红色的感情融合于血脉。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都要到长征胜利纪念馆接受一次革命教育。这里的每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都有说不完的红军故事。一代一代的会宁人都是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的。
会宁人把会师遗址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真情呵护,其主要建筑“会师楼”始建于明代,是三军会宁会师的物证,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这里,改造修建了“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陈列着红军会师期间留下的马灯、铜壶等大量文物。建于明代的文庙大成殿,是当年红军会师的地方,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后来,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建造了——“将帅碑林”,展陈了300多幅将帅和红军老战士专门为三军会宁会师题写的诗词碑刻。
目前,会宁被列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自200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开馆以来,以长征胜利纪念馆、会师纪念塔、会师楼等为主体的会师旧址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会师旧址已成为重温长征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长征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有一个地方叫会宁,祖厉河的浪花迎接过一批穷人的队伍;有一个地方叫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