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郭晋安02粤语:11年失败的典型案例。12年的考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03:45

[学习经验] 11年失败的典型案例。12年的考生,这篇帖子,请务必过目!

.pcb{margin-right:0} 本帖最后由 xialeizhou 于 2011-3-19 17:12 编辑

先看一个典型案例,以下引自战友clyzll 的帖子(注,我写的文章在后半部分,分割线以下!):


http://bbs.kaoyan.com/t3559711p1

——————————————————————————————分割线————————————————————-——————


以下是我的感触:
1)我在他的帖子里的回复: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我把一下内容加红。

楼主,你第一年的一切一切,包括所考的学校,三月复习,四月停止,直到七月才开始,七月报班,废了一个月,八月开始。你复习的心态(一味求快),你复习的状态(为求完成计划囫囵吞枣),你八月开始过全书,我也是,你的一切都和我惊人地相似。我最震撼的还是你的心态以及所想,为什么和我这么相似!
我11年因为心态导致复习一团糟,付出了无数,收获令我自己都觉得惨不忍睹。我12年准备二战,还是北大。不过我还好,大三就没有了感情纠葛。你的这个帖子看得我心惊!我怕我二战坚持北大也会最终放弃。我已经租好了房子,明天就搬过去。谢谢你的提醒,我希望二战的我不会像你一样最终放弃心中的理想。真的很感谢。很久没有回复别人的帖子了,这次是真的忍不住了。你让我认清了自己。再次感谢!希望可以成为朋友
。”

2)感触:
         各位,有远大的目标没有错,没有很高的效率不可怕,但是,我们不能欺骗自己。考完后我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是个骗子,你骗了周围所有的朋友,亲友。”是的,我是个骗子,在过去的整整9个月里,我除了四月——七月放下了考研准备大三下学期的专业课外,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准备考研。我可以拍着自己胸口说,在我们学校11年考研的学子之中,我绝对是最刻苦的一个!注意,不是”之一”!可是,实际效果呢?我付出了无数时间,在别人看来,我是他们的楷模,有很多人说我是那个考研自习室的精神支柱。也有人暗地里叫我北大男,真是惭愧!当时的我心态很不好,很浮躁,热衷于列计划。即使在我开始基础复习阶段过高数课本时我也强迫自己每天必须过多少业,很多时候都是虎头蛇尾,那种状态我至今记忆犹新,仔细看过的思考过的部分豁然开朗,因为硬性计划赶工的部分则比较没底。到后来还是因为计划过满的原因,我连上册高数课本还没过完就开始上复习全书。求快的心态,开始肆意破坏我的考研节奏。自过早地换上数学复习全数开始,我的一战开始埋下祸根。做复习全书时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是一天一章,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实际上是可以的。我8月初开的全书,每天从早晨八点开始,一直做到晚上十点,那个阶段中午下午还是吃饭的。大部分章节都完成的比较好,概念公式都认真地推导过,每道例题都是不看答案的情况下做的,少数会看下解析。那我的失误在哪里呢?是在全书的部分章节,比如微分中值定理那章,题量几乎是其它章节的两倍,这样如果也是一天的话不可避免要出现赶工的现象(还是求快心态)。这一段我总结一下,很有代表性,两点:1.本人具有超强的定力,可以做到从早到晚纹丝不动,这是一天一章的最重要前提;2.心智不够沉稳,浮躁,一味求快。这个不是效率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请大家区分两种状态,一种是10个小时的时间内真的掌握的知识不多,事倍功半;另一种是本来可以付出收获成线性关系然而因为心态原因选择蜻蜓点水,进而完成剧量的学习内容。这两种学习状态表面看来都差不多,都可以算做低效率。然而仔细分析却有本质差别。对于前者可能是不适应超负荷学习,那只能是减少学习时间,细水常流亦可成功。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失败的同学都是属于后者,他们不是没有高效率他们缺乏的也许只是淡定,他们需要的是从心态上调整,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高效率刻意压缩学习时间。好了,言归正传。当时的我浪费了无数时间。别人看来稳进的我,最终败北我那时感觉欺骗了大家,我其实并不是最刻苦的,表面的光鲜,其实掩饰不了我内心的慌恐。那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一步错,步步皆错。我很害怕失败,可我当时基础完全没打牢,于是我做完全书后不久又做了一本类似的书《大纲解析》当然也只能是一遍。那时因为是补救,感到时间严重不够,于是我一挤再挤。我的起床时间从7月中旬的早晨6:30改到8月初的6:00,再到8月中旬的5:50,再到9月1号以后的5:30.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整个教学楼里只有我一个。空荡荡的楼里,我仿佛一个斗士,每天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每天都要听一遍《国际歌》,每天都默默告诉自己你不能堕落,你不能放松,因为你考的是北大。宿舍的同学,我认识的研友都被我感动了,有人主动给我送饭。因为我中午12:00以最快的速度去吃饭,然后打一壶开水,然后回到教室,喝一袋咖啡,接着学,一直,一直,很累很瞌睡时就把手机闹钟往前调5分钟,所以各位,我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只有五分钟,而且这五分钟里没有浪费一秒,因为实在是太困了,趴下就睡,闹钟响了就起来上个厕所,有时还会出去抽支烟,回来接着学。
        下午更疯狂,因为食堂离公教区大概有10分钟路程,我觉得太浪费,就在教室对面的商店买三个包子,这就是我的晚饭。这样的状态持续到12月底。晚上是10:50回去,路上会经过一个商店,我回去买些面包之类的吃的。一般是晚上1:00以后睡觉。

        我每天如此,每一天都没有浪费,有时候不知不觉周围就没人了,他们大部分中午11:00就去吃饭,有时候我甚至感觉一眨眼就到晚上10:30以后,那时候大爷会在教室门口叫关门。真的,那时候真的是付出了我的80%以上的时间,24小时80%的。同学们,当你有了目标以后,当你真正为了理想付出自己的所有的时候,你会忘记一切,一切!你坐在教室里,你会感到四围变的模糊,那一刻你已游离于他人之外,你会感到周围一切都与你遥隔万里。你好像活在一个异度空间,桌上的书就是时光机器,它会让时间变得无比之快,假如你真的很用功全心投入,那你一定会觉得一天的时光眨眼即逝!同学们,你们要有这样的学习状态,或者说要有这样的学习精神。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前一秒还在吃早晨的包子,下一秒居然发现天黑了,大爷开始在教室门外喊着要熄灯了,你就会真的感动自己。什么是感动?就是你回顾自己走过的风雨考研路,无论失败还是成功,你会流泪,是的,不自觉地流泪。因为当你过了三年半猪狗不如的大学生活后,你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般努力~你会有这样一种感悟,天下成大事者莫过如此!正因如此,古语才有“举凡天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一说

        我1月初开始,完全改变了作息时间(我当初也知道这样做不合理,是在权衡自身现状的基础上做的决定。由于前期的错误决策,我最后阶段连考虑效率的资格都没有!只是想在最后关头多挽回一点,我很清楚如果我安部就班的走到头的话我的结局一定会更惨,于是才有了下面的疯狂举动。)早上9:00起床,去教室。白天学习时间照旧。不同的是,我晚上10:50回到宿舍以后,休息半小时,洗个澡,然后,晚上0:00到通宵自习室继续学,从凌晨0:00——次日早6:00,然后休息三小时到9:00,然后继续开工,如此往复…这样持续了12天,考前三天调节回来。期间会很瞌睡很瞌睡,我把咖啡加量。以前喝的是雀巢三合一咖啡,这段时间我换了雀巢的咖啡醇品,每次半杯开水,两袋咖啡,看起来黑黑的很管用,但喝起来绝对比最苦的中药还要苦。那时候我真是不要命了,唯一的想法就是,哪怕考后大病一场也要坚持。有时候学得实在是太疯狂了,脑子开始眩晕,我甚至有过这样的担心:会不会就这样挂了?

         成果,英语:《海Wen分级词汇》背了47遍,新概念三前32课各读了100遍,然后背了17遍。张剑黄皮书N遍,作文书看了两本,抄写了很多很多,自己也写过,也付出了很多,效果不好。至今也比较茫然,不知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写作能力。或许今年会尝试先把新概念三60课各背200遍(新东方老师的建议,不过我会看情况,最晚背到到8月),单词去年已经烂熟于胸了,背诵的方法是新东方的一张20天循环记忆表。

           大家可以尝试按照读音来背诵,在每个陌生词后边写上一个中文象声词,,举例:loop; n。圈,环;我的注释:路铺成的状物——;这样子,对付那些艰涩难懂的单词,初次记忆会很有效。也许大家想不到那么多,从新东方俞敏洪老师的那个词根背单词(红皮的)里抄,把那些记忆的小方法都抄过来。

          数学,我李永乐的全书只过了一遍,而且效果很差,因为我的心态和开篇引用的帖子里的作者一样,一味的追求速度,追求计划的按时完成,忽略了最终的目的是留心。我做了很多,全书,大纲解析,真题三遍,李永乐线代讲义,400题。

         政治陈先奎2000题,风种进草核心考点,配套核心考题全做了。模拟题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大概有20多掏了吧,市面上买的全都做了。

           专业课我走的路子很对,因为书少,资料少,我只能不顿重复不断地做以前已经不知做过多少遍的,考了将近120.



           同学们,我写这个帖子完全是因为看到了开头那个贴,深有同感而为之。目的有两个,想以自己亲身经历告诉你们,第一,相信天道酬勤。第二,心态很,非常,十分重要。我们要有沉稳的性格,要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量的多少。

           考研路上,千万不能浮躁,我复习的过程没有写,因为和开头那位仁兄第一年经历有9成相似。只不过我比他还要刻苦,付出的也多,所以结果也比他好一些。但是,后来人一定要引以为戒。我们一定要走自己的陆,哪怕慢点,笨点无所谓,但是一定要保证付出一分就要有一份的收获,千万不能做无用功。我的那种学习经历也许大部分人做不到甚至嗤之以鼻,但是,那种为了追求理想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还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2011-3-9 19:12 上传 下载附件 (299.74 KB)


这本书买完以后,一个月不到已经变得很破。里边的纸已经比卫生纸还要薄了,完全是手工翻阅的结果。其余的就不上传了,时间宝贵,我的出租屋还没有收拾好呢,先到此为止。

励志短片 《永不放弃》送上。
http://video.sina.com.cn/v/b/40123302-1649952867.html

补充1:考研更重要的在于心态,不要一味的在网上搜别人的学习经验,要有主见学会择其优而用。
补充2:关于效率与超负荷学习间的矛盾。大部分人都热衷于用“效率”这个词来慰藉自己,同样,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自己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的确,有少些人可以靠”效率“”取胜,那种概率是多么小啊。有多少人能够定义”效率“这个词?有谁能保证你每天都是高效率?我还是主张”特种兵”式的学法。这样的高负荷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适应的。而且今年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效率的问题而是因为心态。换句话说就是走错了路,这是两码事。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况且,即使是失败的路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最浅显的就是,对于那些经验贴中的一些好的建议,经历过的人会有更深的领悟也能更容易地矫正自己。而那些新手,对于前辈的建议比如”考研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XX”会比较迷茫,缺乏认同久之就会重回自己的老路。再比如上届学长建议数学辅导书在于精而不在多,可我过去的一年还是买了无数的数学资料。可是今年,我绝对不会那么傻了,这就是收获。(貌似跑题了)
补充3:[关于超负荷学习的可行性探讨]
(说明:大家领悟其精华即可,自己操作可以降低要求,如果报考学校比较容易则完全美必要如此!蓝字部分是引述,自己加工过,这篇文章保存了一年,一直是我不懈努力的动力。)
         如何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作出巨大效果?18小时一天可以抵三天,18小时是散步式的看看书,还是拼着老命的从早到晚的不间断背诵,某些东西开始很苦,熬过了也就过了。我也是以极端来严格要求(此文原作者不是我,但我是实践者)自己的。这个假象的极端环境,类似最顶级的法学院,里面有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学生,以色列,印度,韩国的,中国的,美国本土,新加坡,德国等等,各种家世的同学。同样的在上法学院,某些学生属于贵族,他们的家族都是这样学校毕业的,父亲是联邦最高法官,这种人纵然资质平平,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小受到类似的熏陶,有些学文科,一个教室的人掌握3门到5门外语的人,稀疏平常,某些人所在国度多门官方语言很常见,在这个竞争圈子里,还存在过目不忘的神人,如何在这些中生存,并且拿到A,获得教授赏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想考研做着更加充分,以这种标准对待自己,必将游刃有余。为此我们必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创造奇迹!
  

         每天18小时学习,只睡3-4小时是基本要求,保证一定的锻炼(减少对身体的消极方面)
  这个作息能抗上几个月(有风险,请勿随意使用,有害身体),临时突击能力能达到40-50小时不睡觉(偶尔打个瞌睡)别告诉我这是做梦,无论投行,特种兵训练,到名校的PHD,甚至已经考到LSAT的HLS的人,凡是金字塔顶端的,都是这种作息。18小时的学习,需要把很多无关的事情,外包出去,例如做饭任务,洗衣服任务。
         

          很多人此做法特别感兴趣,上述的18小时几乎是地球人极致,很难超过了。但是9小时痛苦式学习,比18小时散步式的收获大。什么是痛苦,看数学概念的不懂,看法言法语的彷徨,看满眼学术论文想睡觉。往往痛苦的感觉是进步的前奏,熬过痛苦,你就进步了。此法虽然夺人眼球,但是对常人很累,如果自己无法完成,那就好好提高某些时间管理,或者磨练底层学习的专注度,同样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
      

            除此之外,熬夜方面的能力也很重要,晚间时间和白天同等对待,学到根本没有时间概念,晚间和白天同样高效率。有人晚上学习的效率降低,这也正常,如何解开心结,让熬夜感觉很正常,必然忘记熬夜这件事,把注意力全部在该做的事情上,就提神一个层次。关于.做事方法范畴,有这样的现象:同样应对四六级,有人直接拿着四六题训练,有人拿着高口的标准应对四六级,有人拿着GRE,托福的标准应对。那些层次高的必然有显出优势。这个玩意,就靠个人了。而且有些野路子学习方法,必须到一定阶段,才能体现价值,同样考研物理,有人针对性很强的做题训练,但是也有人时间充裕,拿着费曼讲义,慢慢的磨练思维,某些金字塔的差距,就是在一分一毫中,四六级试卷做的再多,也不一定能四六级满分,但是你有GRE的水平的8成,四六级就很容易高分。通过高强度的训练,磨练自己接受知识的速率和记忆能力。原先1小时看学术论文只能看10页,经过训练1小时能看进去30页材料。原先1小时死记硬背只有5页材料,通过训练达到10页。每个人同一起点,记忆力和头脑接受的只是的容量,两者都是可以训练的,背诵新概念英语,一开始一篇文章很久,但是随着背诵增加,就能提高背诵速度。头脑的某个固定时间接受的知识总量,其实也是可以训练,在训练的微观,也是在提高注意力,增加手脑眼并用的合作效果。
            有时候人就应该返璞归真,别被太多的东西干扰自己,就把考试当做考试本身,你努力做到这件事,别想着考到了能改变命运,考宏伟目标激发的动力是一时的,应该让这种高强度的做事能力,变成你信手拈来的本领,有这样的本领,无论做何事会不成的,就算你什么都不懂,靠着决心和信心,就能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单纯的人真的很容易成功,他们不多想,不犹豫,知道什么是错的,马上改正,再也不犯;知道什么是对的,马上行动,一天天坚持。生活越过越有效率,时间从不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而且过得很有冲劲,很快乐,也很有成就感,这是个良性循环。
              个人基础不行,个人天赋不行,这些东西是客观存在,也别否认,但是仅仅把这个当做人与人差距的最大原因是不对的,肯按照上面提到的做事情,一个普通人也能很牛,无论是英语方面,数理方面,还是专业课方面,甚至推广到某些运动,知识面层次。

          世界上有两种拉开差距的方式,一种是简单的事情,坚持几年,一种是困难的事情,在一个周期内,扛下来,顶上去,把它真正做到。

           我个人认为,纵然没有天赋,纵然不喜欢的某个领域,很多人照样能到PHD层次,天赋不仅仅是掌握海量的知识,是在极少知识下,能推演复杂的未知的知识,高斯在小学阶段,就能以对称求1 2 3…… 100,这就应该算天才,印度的拉马努金小地方闭门造车,能想出玄妙的公式,不是你学了再多数学能达到的。对天才只有仰视,但是尽量在平民资质中,通过训练自己,让自己提高本事。最后我希望更多的人问自己一句:大家都在同一条路上,凭什么是你上研究生而不是别人?我的愚见——考研,就是要与众不同。什么时候你做到了,你也就成功了。
最后:

       12年我还会坚持我的北大梦。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对于2012年,我相信9个月的煎熬,方法上的改进,心态上的成熟,这些足够我明年取得一个令我对得起自己良心的成绩!大家共勉。




下面附一个自己列的新概念三背诵总表 ,符合记忆规律。

1.稍作解释:例如:第15天
                              15.1
                              2.6
                               8.5
                              12.4
                               14.3
                               15.2
看上边这一列 。15.1  是第15课  第一次背诵 也就是一篇新课文  。下边依次是:分别是 第二课 ,第六次背
第8课,第五次背诵
第12课,第四次背诵


2.背诵表是我自己排的。第一次  第二次背诵 各重复10遍
第三次到第七次 各次都是5遍
3.背诵的 方法
先在前一天晚上读40-50遍,二天再读10遍,然后再开始背诵。
4.时间分配:每天四个时间段。我去年的作息--5:30  起床 ;6:00出门  跑步 ;
》6:30 开始背新三 到8:00 (时间段A),一个半小时  可能刚开始背不下来  但能背大部分。
》中午1:00开始接着背 ---2;00  (时间段B),背完早上剩下的,然后重复10遍  。
》下午6:00-7;00  (时间段C),再背早上的10遍,并且还有以前背过的需要重复 每课5遍。
》晚上11:00-12:00(时间段D),一个小时  预习新的一课,这一个小时能把一篇课文读40-50遍 。
5.总结一下:每天四个时间段。三个时间段(B、C、D)各一小时,早上那个一个半小时(A) 。时间段B、C是用来重复以前背过的。晚上那个时间段(D)用来读新课文40遍。背诵可以不需要理解,死背未必不如活背。背到一定遍数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朗读很重要,晚上那一个小时一定好好利用,非常关键,一篇新课文只有在读的滚瓜烂熟以后才能更容易更扎实地背诵,背时也更容易理解。
历时(表中超过60天的部分可以往前提,加到前边去):60天  可以背完新三  总遍数 是45遍 再用一个月重复40遍  再一个月   重复60遍 再重复    60 遍   总遍数超过了200遍!

天道酬勤。永远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