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吴承恩纪念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 教工之家 -- 培训服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7:53:54
闵行区继续教育公共课《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考核试题
发布人:实验小学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5-11-28   浏览次数:1779

一、是非题(下列各题有正有误,请在正项后( )内打“√”,误项后( )内打“╳”)
1.本《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分为“基本内容”、“拓展内容”和“专题研究与实践”三部分。(   )
2.本《标准》把十二年数学学习的时间划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其中小学阶段,按一至三年级和四至五年级再分为两段。(   )
3.本《标准》把认知水平划分为记忆水平、解释性理解水平和探究性理解水平。(   )
4.小学阶段的一、二年级每课时35分钟,三至五年级每课时40分钟。(   )
5.从一年级起注意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初步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
6.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把数学概念绝对化,防止使前阶段概念的片面强化成为后阶段相关概念学习的障碍。(   )
7.为了帮助学生确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尽可能避免让其遇到困难和挫折。(   )
8.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
9.新课程理念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应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
10.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甄别与选拔。(   )
11.数学教师个人喜好的教学手段不同,所以无需人人都要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
12.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个人努力、同伴交流和专业引领。(   )
13.对于新课程中的“基本内容”,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可以选修。(   )
14.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着重对全体学生强调: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
15.新课程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目标,解决问题就是解题操练,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
16.新课程要求加强数学基础教学,数学基础内容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既定不变的。(   )
17.感受数学的美是小学生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一个目标。(   )
18.接受性学习以教师主导为取向,探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为取向。(   )
19.新课程提出,必须改接受性学习方式为探究式学习方式。(   )
20.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要进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
21.新课程提倡动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提倡评价方式标准化。(   )
22.新课程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23.新课程下,应用题不再作为单独部分呈现,而是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
24.乘法口诀历来已有,学生只须熟记,自己再去编制没有必要。(   )
25.应用题的解答中,学生在答句中已写明单位名称,算式中可以不写单位名称。(   )
26.合作学习不需要独立思考。(   )
27.《标准》所列阶段课程内容中,“专题研究与实践”部分的所有内容,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学习。(   )
28.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它们在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整体实现。(   )
29.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随意发挥。(   )
30.新课程强调,我们不仅应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
31.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
32.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活动过程,注入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并重。(   )
33.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连续不断地主动建构的过程,不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的“做”不可能是有效的。(   )
34.数学的基础教学,是注重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应用的教学,不涉及探究、发现、创造等目标要求。(   )
35.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重视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运用。(   )
36.数学学习训练活动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
37.新课程中数学教材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纵向按数学知识内容排列,以核心知识为主干,各知识互相穿插,由浅入深地螺旋上升。(   )
38.在课后自主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和领悟,仅是对能力较强学生的要求。(   )
39.本《标准》所提出的数学课程目标,是指各学段终结时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还需确定每一个教学阶段的具体目标,直至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
40.数学学习评价,主要是指对每一学段的终结性评价。(   )
41.数学教研组是学校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基地,也是数学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提高的基地。(   )
42.数学教研组能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即可,不必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
43.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
44.新课程理念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过去的教学方法。(   )
45.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并未提出什么新的要求。(   )
46.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
4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达成需要坚持长期的渗透和培养。(   )
48.新课程提出应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每一内容的教学都要找一个生活情境。(   )
49.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
50.新课程中数学教材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横向按实施形态分类,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线索,将数学知识构建和数学问题解决等各种活动,贯穿所有相关内容。(   )
二.单项选择题
1.本《标准》提出,从小学(   )年级开始,在各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引进计算器。
A. 四年级    B. 三年级    C. 二年级    D. 五年级
2.本《标准》把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按其所属知识领域,分为(   )
A.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
B.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C.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
D.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
3.小学阶段,一至五年级的每周课时数分别是(   )
A.3、3、4、4、5                   B.4、4、5、6、6
C.3、4、4、5、5                   D.3、3、4、5、5
4.关于学习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B.老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评价的对象
C.学生没有评价他人学习表现的责任         D.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评价
5.本《标准》中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C.知识与能力、思想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
6.学习评价是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下(   )不是其主要关注点。
A.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B.数学认知水平
C.数学考试分数                         D.数学学习的潜能和创新精神
7.关于新课程中的“拓展内容”,以下(   )的说法是错误的。
A.体现基础知识扩展、综合能力培养或兴趣爱好需求的课程内容。
B.反映数学与现代科技密切联系的科普性材料。
C.数学史料、数学趣味故事等人文材料。
D.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的下一学年段的课程内容。
8.“能识别或记住有关的数学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能在标准的情境中作简单的套用,或按照示例进行模仿”,属于(   )层级的认知水平。
A.解释性理解水平     B.记忆水平    C.理解性探究水平    D.探究性理解水平
9.“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知识的本质,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转换方式正确表达知识内容”属于(   )层级的认知水平。
A.理解性记忆水平    B.理解性探究水平    C.理解性解释水平    D.解释性理解水平
10.“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或作归纳假设进行探索,能把具体现象上升为本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属于(   )层级的认知水平
A.探究性理解水平    B.理解性探究水平    C.记忆水平    D.解释性理解水平
11.(   )不是小学阶段“方程与代数”的课程目标。
A.会列方程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B.懂得解代数方程的基本原理,会解简单的代数方程。
C.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
D.会求简单的含字母式子的值。
12.小学阶段的“数与运算”部分,关于正负数内容,新课程是(   )
A.全部删去,不再学习            B.全部保留,变化不大
C.只要求了解负数的含义,会读写,会比较大小;不再学习正负数的四则运算
D.放入拓展内容
13.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部分,以下(   )是新增内容。
A.懂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B.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常见的量,认识常见的计量单位,初步掌握它们的进率
C.初步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物体形状
D.了解常见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的含义,初步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14.下面(   )中内容,由原来的选学内容在新课程中调整为必学的基本内容。
A.角的认识以及量角器的使用     B.圆的初步认识以及圆规的使用
C.长度的认识以及刻度尺的使用   D.三角形的认识以及三角尺的使用
15.在“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部分,新课程增加了(   )。
A.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B.初步学会收集、整理数据
C.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知道从图表中获取有关统计信息,并做初步的分析
D.会求平均数
16.下面与新的课程理念不符的是(   )。
A.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育终身学习的基础
B.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C.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D.强化评价的选拔功能,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17.在小学阶段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   )
A.主要是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B.要发展计算的灵活性,不必太关注计算的正确性
C.要发展计算的多样性,算法越多越好
D.不仅要提高计算的正确性,更要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18.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学习,学生的参与是指(   )
A.行为参与    B.思维参与    C.情感参与     D.包括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
19.了解新课程下教材的编写原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学,下面(   )不是教材的编写原则。
A.顺理成章     B.直线递进    C.深入浅出    D.纵横兼顾
20.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从学习心理过程特点来看,主要有(   )两种方式。
A.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B.听讲和自学   
C.个人学习和合作学习                        D.动手做和动脑想
21.学生所要经历的过程,指(   )
A.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                   B.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过程
C.不仅是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还包括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过程
D.思考和解题的过程
22.“探索周长(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何时面积(周长)最大(最小)”是(   )
A.小学一二年级学段的基本内容          B.小学三至五年级学段的拓展内容
C.小学一二年级学段的拓展内容          D.小学三至五年级学段的基本内容
23.新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拓展内容了解“尾数常用处理方法”中的(   )。
A.进一法和去尾法    B.四舍五入法     C.进一法        D.去尾法
24.以下(   )中的性质属小学阶段“数与运算”中要学习的基本内容。
A.商不变性质    B.分数的基本性质    C.减法运算性质    D.除法运算性质
25.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中的面积计算所涉及的基本图形有(   )
A.长(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B.长(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C.长(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D.长(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
26.新课程削弱了运算的数目要求,本《标准》提出(   )
A.正确进行以两位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          B.正确进行以三位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
C.正确进行以四位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          D.正确进行以万以内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
27.新课程在小学三至五年级“分数初步认识”基本内容中增加了(   )
A.分数的基本性质    B.分数的加法   C.分数的减法D.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8.新课程删减了繁琐的运算步骤,对小学阶段三至五年级学段的混合运算,本《标准》提出(   )
A.会计算四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式题        B.会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式题
C.会计算以三步为主的混合运算式题      D.会计算以两步为主的混合运算式题
29.下面(  A  )中的内容,由原来的选学内容在新课程调整为必学的基本内容。
A.循环小数    B.积商的近似值    C.小数乘除法   D.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0.原来小学阶段学习的(   )在新课程移入初中阶段。
A.小数乘法    B.数的整除    C.小数除法    D.比和比例
31.新课程中,把(   )由原来的选学内容调整为必学的基本内容。
A.射线和角     B.轴对称图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32.教师在教学中担负着教的职责,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所强调的是(   )。
A.教师决定和包办一切               B.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设计
C.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D.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迪
33.新课程提出:要加强数学的过程教学,重视教学的(   )
A.开放性和丰富性    B.开放性和灵活性   C.开放性和发展性   D.开放性和生动性
34.探究(研究)性学习强调以(   )为主要目的
A.问题结论     B.探究过程    C.体验    D.活动
35.探究(研究)性学习强调以(   )为活动起点
A.题目      B.问题     C.材料     D.猜想
36.《标准》中指出,以(   )为基本流程的教学,体现了多种方式的结合,可借鉴运用。
A.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
B.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引导探究——形成新知——应用反思
C.提出问题——形成新知——开展讨论——引导探究——应用反思
D.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形成新知——开展讨论——应用反思
37.新课程强调,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坚持“教”为“学”服务,以下(   )与此理念不符
A.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          B.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调整预设的教学
C.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D.用严格的纪律来使学生努力配合老师的教学
38.“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配合和互助、重视有价值的争论和有效的沟通、小组的加工和评估”中,(   )是本《标准》指出在合作学习中所要强调的。
A.只有一项     B.四项都是     C.其中三项     D.有两项
39.本《标准》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整体上提出的要求是(   )
A.发展概念理解       B.进行技能训练       C.体验问题解决过程
D.发展概念理解、进行技能训练和体验问题解决过程
40.本《标准》对教学活动提出:坚持主导原则下的平衡与兼顾,必须切实把握和正确处理(   )
A.教学内部的基本关系,如“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B.结果与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C.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D.以上三项都是
41.数学活动过程中以期实现学习目标的持续不断的评价,是(   )
A.动态性评价    B.静态性评价    C.多样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42.以下肯定不属于教材配套材料的是(   )
A.教学参考书                   B.数字化数学活动软件库
C.学生自行购买的《一课一练》   D.教学媒体
43.对小学阶段的计算,本《标准》提出了要加强(   )
A.口算      B.笔算      C.估算      D.验算
44.“初步学会在(   )、□中填写要求的数”属于(   )内容
A.小学一二年级学段“数与运算”      B.小学一二年级学段“方程与代数”
C.小学三至五年级学段“数与运算”    D.小学三至五年级学段“方程与代数”
45.本《标准》对“画三角形”的学习要求是(   )
A.能画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即可
B.能利用三角尺直接描出一个三角形即可
C.初步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根据两边夹角或两角夹边画三角形
D.以上三项都不对
46.本《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其特性、了解其的实际应用的平面图形是(   )
A.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和正方形
C.三角形和长(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7.本《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其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几何形体是(   )。
A.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           B.长方体和球体
C.长方体和圆柱体                   D.长方体和正方体
48.在小学阶段的“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学生学习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D.以上都不是
49.《标准》要求学生利用(   )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A.乘法交换律     B.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50.关于读写多位数,《标准》规定以(   )为主。
A.亿级      B.万级      C.个级      D.万位
三.简答题和案例题
1.     [案例]一位实验老师说:“当我每节课把知识教完后才练了一会儿技能就差不多要下课了,很难教到方法那儿去。情感态度从来没有时间教。有时班主任在晨会课时作会儿思想教育就算是一个补充。”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
2.    [案例]师:你们知道线爸爸长得什么样?是直直的、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请你画一画线爸爸。线妈妈是线段,长得什么样呢?也请画一画。线爸爸和线妈妈生了一个线宝宝,猜一猜,这个线宝宝会长什么样?这个线宝宝,一半像爸爸,一半像妈妈,叫做射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射线。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对于数学课的“生活味和数学味”的看法。
3. 你觉得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4.你觉得新课程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专业要求?
5.谈谈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