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数控折弯机:2011年西安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4:55

2011年西安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与民族精神

    各民族原始神话(包括神祗形象、故事片等)向体系神话(包括内在精神、系统机构等)的演化形态启示我们:传统有强大的惰性。而一个民族在其凝成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早期阶段,所遇命运的浮沉和挑战的性质,左右此后传统的定势发展,难以根本逆转。如希腊民族早期的海权因素,希伯莱民族早期的宗教因素,中国民族早期的社会政治因素等等,对各自古代文化的定势发展,有决定作用。

    除了这个决定性的因素,造成一种文化基本模式及其精神形成、演变的其他要素还有:

    外来文化同化和抵抗同化的意志及分寸感。一种文化拒不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则趋于僵化,危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但如过于热心接受,则失去自我,危及民族文化的存在、升华——其最终结果都一样。关键是“分寸感”决定文化的命运。古埃及民族拘泥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肯做出变革,被迫退出世界文化的历史性角逐:先被希腊文化征服,后被阿拉伯文化同化了。文化的变革是历史的大势所趋,自己无力实现变革,别的民族就会乘虚而入,“越俎代庖”。[来源:学科网]

    模仿力和创造力的中和作用。模仿力是人类学习能力及活动的基础,是继承前人文化的前提条件。但模仿力过强,则妨碍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中和作用”的要义在于:模仿是创造的准备,创造则是模仿的归宿;无创造性的模仿,是毫无价值的。它丰富不了人类的文化,解决不了本民族的问题,结果是“邯郸学步”,反而失其故态。

    世界史中的地位或与其他文化圈的关系。接受和抵抗外来文化的意识及其分寸感,模仿力和创造力的中和作用等主观因素,除有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种族的遗传素质外,还有其外在的背景。这就是地缘政治方面的影响:这一文化实体与他文化实体之间相对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关系,这一文化实体与其故土上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关系,这一文化实体内部各种地理文化势力(地区文化、学派文化等等)之间力量对比、消长、移易等等。实体越大、传统越久,惯性越大。

    像我们民族这么巨大的文化实体、这么悠久的文化传统,自然具有相应的文化惰性:在我们民族文化形成之初的文化模式及其传统力量,无疑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创新意志和变革才能。单单运用外来文化的模式,批判传统文化、瓦解传统力量——还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尚未跃入创造的苍穹。一味动用新文化的冲击力量,去反对古老的传统势力,是简单化的、费力的办法。其变革精神值得赞许,但结果事倍功半。较合理的方案,似是以民族传统的名义去推进革新事业,是以“恢复古昔的伟大传统”这一旗帜,实行新的创造。这是先秦诸子的创造之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方案。

    由于这种变革“合乎传统”,有助于通过唤醒民族心理深层的某种情节、神话式的“回忆”而获得强大的文化动力。它巧妙地交织着新与旧、革新与传统、精神运动与文化模式这两种力量、两种形式,以刷新民族的精神。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民族其决定本民族定势发展的因素各不相同,如希腊文化,是早期的海权因素;希伯莱文化,是早期的宗教因素;中华文化,则是早期的社会政治因素。

   B.在决定本民族文化定势发展的因素中,文化共同体形成的早期所遇命运的浮沉和挑战的性质是决定因素,是内因;接受与抵抗文化的“分寸感”、模仿力与创造力的中和作用等是次要因素,是外因。

   C.文化的变革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模仿是继承前人文化和接受外来文化,而创造则是在模仿之后的必然归宿,是丰富人类文化、解决本族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

   D.一个民族的文化实体越巨大、文化传统越悠久,它发展的惯性就越大,因而,也就存在和发展的越久远。

   2.下列对“造成一种文化基本模式及其精神形成、演变”的要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的早期所遇命运的浮沉和挑战的性质是决定该民族文化定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完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化和完全抵抗外来文化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感”非常重要。

    C.模仿力和创造力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模仿是创造的前提,模仿能力越强,创造能力也就越强。

    D.传统有惰性。一个民族的文化实体越巨大,历史越悠久,它的文化惰性就越强大,也就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3.关于本文论述的中心话题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重点论述各民族原始神话对于本民族基本文化模式形成的重要意义。

    B.本文重点论述各民族基本文化模式和其精神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区别。

    C.本文重点论述一个民族文化惰性的形成以及它对民族文化模式的重要意义。

    D.本文重点论述的强大惰性作为确定性因素与其他的次要因素共影响着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形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荣:以……为荣

    B.及肄射,将先破的             的:箭靶中心

    C.吏籍为盗者系狱               籍:登记

    D.始再见狱空耳                 始:才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②及肄射,将先破的

     ③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④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⑤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A.①③⑥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将在昭庆军判官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三天内把他擢拔数级,学

    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皆尽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诬告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5分)

     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诸臣,奏发司马光墓。(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谪岭南道中作

【唐】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 转迷, 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 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 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 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这首诗是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作者被贬岭南时所作。

   8.试分析这首诗首联中“争”和“暗”字的使用的妙处。(5分)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默而识之,                       ,何有于我哉!”(《论语》)

    (2)                       ;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曹操《观沧海》)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来源:学*科*网Z*X*X*K]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的一天,我坐在宽大的落地玻璃窗,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泼洒进来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温暖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一阵杂乱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和惬意。我嘀咕着:不是有门铃吗?从猫眼往外看去,只见一个陌生人,头发蓬乱,眼睛里露出一片焦灼和茫然。他是谁?想干什么?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问道:“你找谁?”那人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抖抖颤颤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抽出一支递过来,脸上堆满了笑意,嗫嚅道:“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③“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问道。见我没有拒绝,他激动得脸涨得更红了,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他想亲眼看看我在城里盖的房子。我能带孩子到您家看看吗?他看到爸爸能盖这么好的房子,一定会非常自豪的幸福的。不知您能不能同意?”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

    ④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想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 ”!我也是一个父亲,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不是也喜欢在儿子面前炫耀一番吗?想到这,我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⑤这位民工见我答应了,激动得连连称谢,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洸地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进了民工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一片喜悦,洋溢着一种明媚。

    ⑥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见到我,小男孩一副怯怯的样子,他父亲在一旁不停地说道:“乡下孩子,不懂事,请多包涵。”也许是第一次踩上木地板,父子俩套上我递过去的鞋套,步子迈得格外轻缓。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和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地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他弯下腰,对儿子讲道:“叔叔家的房子就是爸爸的公司盖的。当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当时这面墙上还留有一个洞,和隔壁是相通的.为的是运送砖块、水泥等施工材料,房屋建好后,这个洞口便被堵上了。现在,我要是不说,你可一点也看不出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⑦孩子的父亲在竭力向孩子描绘自己在城里打拼的一些细节,儿子听了,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情,只见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似乎又直了许多。面对此情此景,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⑧看了我的新居,两人向我告别。突然,这位民工父亲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我突然感到,我和这住民工的距离拉近了许多。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以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⑨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的房子,和城里人一样生活。”

    ⑩听了孩子的这番话,这位民工父亲情不自禁地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我看到,这住民工父亲将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第一段描写明媚的阳光透过新居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照进屋里,温暖宁静,让“我”感受到一片暖融融的气氛。这样的生活与文中所描写的民工艰苦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民工不按门铃而敲门这一细节表现了他不熟悉城市生活习惯的身份特点。“眼睛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是因为他在多次被拒绝后,既失望和无助,但又不想放弃努力,急切地想遇到一个答应他要求的人。

     C.在小男孩“怯怯的样子”面前,父亲不停地表达歉意,小心翼翼地套鞋套.格外轻缓地迈着步子,紧紧地握着儿子的手。这一切,显示出久在城市生活的父亲的老练和成熟。

     D.父亲告诉儿子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砌墙时,墙上要留一个和隔壁相通的洞口,用来运送砖块水泥等施工材料,这一情节既表现了父亲技艺的熟练,也表现了他对儿子将来能进城打工的期望。

    E.小说通过民工父亲带儿子参观自己劳动成果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对民工朴实善良、勤劳上进、热爱本职工作的主旨。民工父亲是小说的主人公,“我”在小说情节中只起到了线索作用和烘托作用。

   (2)从全文看,“民工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3)小说第⑤段中人物语言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6分)

   (4)这篇小说的主题可以引起我们多方面的思考。请结合文章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触。(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一位武汉老人的“西藏故事”

夏静

    “情深意厚似狮采河水永远流长,闻底斯山和圣湖是我的第二故乡……”

     质朴的词句,寄托着一位七旬老人对雪域高原45年难以割舍的情怀。这位老人就是武汉大学体育部退体教师杨昌林。[来源:学科网]

     196 5年8月,杨昌林从武汉体院毕业。凭着强健的身体和优异的成绩,杨昌球从众多竞争者手中成功“抢”到了两个进藏名额中的一个。在西藏,他和藏族姑娘次仁德吉鳍了婚。“扎根西藏,干一辈子!”从昌都到阿里。杨昌林的“海拔”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与藏族同胞的情谊也日渐加深。l976年,杨昌林突发高原性心脏病,地委领导给他的“命令”是:“不许再回西藏”。

    1978年,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无限深情,杨昌林和妻子双双调入武汉大学。身处江城的杨昌林和妻子,始终没有忘记那熟悉的雪山草原和朝夕相处的同胞。刚到武汉的那一年,夫妇俩听说湖北金融专科学校的l0多名西藏新生不适应武汉湿热的气候,全身长满疙瘩。又疼又痒,就千方百计帮孩子们寻医问药。消息一传开,武汉高校里的藏族学生就认定了这对“阿爸”和“阿妈”。

    从此,每个新学年伊始,杨昌林都要请来武汉读书的藏族孩子吃“迎新饭”;每逢周末和节日,藏族学生们还会以学校为单位,轮流来这里吃糌粑、喝酥油茶。孩子们的每一点成绩,都是这个家里最大的“新闻”。

    寒暑假前,藏族学生不得不在考试最紧张的时候,提前l5天到售票窗口彻夜排队买火车票。华中科大的次仁多布杰想到了杨阿爸。老人到处反映情况。从前年起,藏族学生只需放假前做好统计,就可有序购票。

    2008年初,南方地区遭受雪灾。当时,杨昌林已经回到湖南老家准备与80多岁的姐姐团聚。“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我得回去看看!”

    回到家中,70多岁的老人只休息了6个小时,就赶往10多公里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买年货——那里的东西比学校超市便宜一些,老人的退休工资也只有2000多元。坐公共汽车回到武夫门外,扛着40多公斤菜,老人在校园结冰的路面上走一段歇一会儿.走到家门口时,汗水已经和着雪水湿透了全身。从藏历年三十到藏历初七,杨昌林足足忙了8天,将滞留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中吃“团圆饭”。

    “孩子,记住,这里就是你们在武汉的家!”这句话,杨昌林对藏族学生们说了整整32年。2005年2月25日,妻子德吉离世。弥留之际,这位藏族阿妈还说:“我走了,‘家‘不能散。”出殡那天,300多名藏被学生胸戴白花,同唱《青藏高原》为阿妈送行。遵照德吉的遗愿,她的骨灰一半留在武汉,一半撒到了西藏故乡。而从次年至今.武汉高校藏族学生每年3月都会自发举办“德吉杯”足球赛来纪念他们的“阿妈”。

    正是受到了这份爱心的熏陶,毕业的藏族孩子也没有忘记他们“武汉的家”和家中的“阿爸”、“阿妈”,孩子们送来唐卡挂在他们的“家”中;2000年回藏工作的南木珍每年教师节都会给“武汉的家”寄钱。藏族学生巴桑卓玛为德吉纺织了一件毛衣,德吉生前一直珍珍藏;2009年,西藏举办“大时代的物证”征集活动,这件毛衣获得一等婪,杨昌林当即将5000元奖金捐赠给了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这个家还有一个常客——陈琳。刚过而立的她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下酒武汉分行,是蒙古族学生的另一个“知心人”。她曾说“耳闻目睹,时常流泪,这些年的感动不能用言语表达!”今年国庆节期间,藏族孩子们欣喜地发现,“杨教师爱心工作电话”增加了一串新的数字——陈琳老师的手机号。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在西藏工作30年。2009年藏历初一,他专程来到武汉西藏中学,慰问全校师生。今年秋季,在杨书记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国规模最大的西藏中学在美丽的武汉东湖之滨落成。

    杨昌林夫妇有一女一子,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内地工作机会,先后去了西藏。儿子杨红兵1992年进藏,至今仍留在父母当年工作的阿里地区。

   (1)下列对新闻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以杨昌林的一首诗歌作为开头,简洁而又富有诗意地引出了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同时又能让读者从主人公作诗歌颂第二故乡这一行动中更加深切感受到主人公对西藏山水难以割舍的深情厚意。

    B.本文写杨昌林当年毕业时,从众多竞争者“抢”到了仅有的两个进藏工作名额中的一个。“抢”这个动词既生动地表现杨昌林赴藏热情,也反映了当时年轻人争相赴藏工作的真实情况。

    C.西藏学生来内地学习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不适应气候、不习惯饮食、买不到火车票等等。只要这些藏族学生找到杨昌林,杨昌林都会利用自己的职务条件轻松解决这些困难,所以藏族学生把他称作“阿爸”。

    D.妻子次仁德吉在弥留之际叮嘱杨昌林:“我走了,‘家’不能散。”所以此后的32年中,杨昌林牢记妻子的嘱托,告诉每一个来到自己家里的藏族学生:“孩子,记住,这里就是你们在武汉的家!”

    E. “耳闻目睹,时常流泪,这些年的感动不能用言语表达!”这样说是因为陈琳了解杨昌林关心帮助藏族学生的点点滴滴,也被杨昌林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所深深感动。

  (2)从全文看,在武汉的藏族学生是如何表达他们对杨昌林夫妇的敬爱之情的?(6分)

  (3)文章后半部分,作者用较多篇幅写到陈琳、杨松和杨昌林儿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4)杨昌林一家每个人都对藏族同胞满怀真情,并能几十年如一日付诸行动,为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贾平凹在小说《古炉》把狗尿苔、霸槽、善人等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刻画得穷形尽相。

    B.从电影《知音》的插曲《小花》到《春天的钟》、《难忘今宵》等歌曲,王酩创作的一部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无不闪现着探索、创新的光彩。

    C.从事证券交易本来就有风险,一受挫便如丧考妣,那也未免太脆弱了。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清晰的一项是(      )(3分)

    A.针对北京、天津、河南等地区抽检的菠菜表现发现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的信息,《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长苏旭和研究员赵兰才。

    B.本届西安世园会园区,有一个园子叫“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在这个园子中都充满诗意,且与中国古代最早、影响最广的一部伟大诗集——《诗经》密切相关。

    C.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发展壮大,起根发苗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D.国家已明确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做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的衔接,确保成品油市场特别是春耕柴油市场供应。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音乐的发展也是连续的。                     

               ,到那时,现代音乐也将以一种主流音乐为方向!

   ①整个西方音乐在21世纪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②然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场音乐革命的推动下③多元化、一体化现象必将越来越多④从出现到繁荣,再到消失,音乐也遵循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⑤不过有一点世界终将以一种符合全球的文化为主流

        A. ①③⑤④②    B.③②④①⑤    C.④②①③⑤    D.③⑤④②①

21.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文字。(5分)

     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非尔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学习效果实验。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不知道;从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两组同学进行实验,结果证明                                         ,可见                                         。(均限25字以内作答)





   17.依照下面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歌词《送你一个长安》的句式,以“送你一个世园”为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6分)

      送你一个长安|蓝田先祖半坡炊烟|幽王烽火天高云淡|沿一路厚重走向久远

     送你一个长安|恢恢兵马啸啸长鞭|秦扫六合汉度关山|剪一叶风云将曾经还原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日本福岛核电1号机组于1967年9月动工,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电功率为460兆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但一场地震使它变成了人类的一场浩劫。

    ●三聚氰胺曾经为我们的装饰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克伦特罗作为一种平喘药功不可没,但当他们进入奶粉变为孩子们体内的结石、作为“瘦肉精”走上我们的餐桌时,真让我们心惊胆战。

    ●李汉荣在他的散文《井绳》里写了这样的一段文字:“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场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

     以上三则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