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bigboy在哪个大学:县境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21:30
青田自建县以来,县境经历三次较大的变更。
建县之初,青田版图很大。据清光绪旧志云:“青田自唐始县,其广轮之数,殆将四百余里”。古人称东西为广,南北为轮。“广轮之数”大致就是长宽之和。目前可以查考的青田最早的政区图,是台北版《续修青田县志》的《明朝青田行政区域图》。那时的青田,北靠时缙云,南临泰顺,东接永嘉,西毗庆元,差不多比现在两个青田还大,区域一直向西南延伸,包括现在景宁、文成的大部分地方。见图:
明朝青田行政区域图

明洪武初年,青田设三乡,十八里,二十三都,二百五十二图。辖地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五百余里,东南至西北,长一百八十余里。青田之地,重山复水,高深险阻,尤其西南九都一带,深山穷谷,峻岭逶迤。当地岭根土人谣云:“九都九条岭,条条透天顶。”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县治的确很困难。明景泰三年(1452年),兵部尚书孙原贞巡抚浙江,发现青田西南一带,山高皇帝远,匪患横行,官兵鞭长莫及。乃上奏云“青田县西南五百余里,山谷险远,矿徒啸聚”,奏请朝廷此地另设县治。结果,青田县的鸣鹤乡和柔远乡的仙上里、仙下里、连云里等一大片土地分出来,始设景宁县,景宁县的历史便从此开始。这是我县建县以来的首次县境变更,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景宁析出去之后,青田差不多瘦身了一半,行政区域也从23个都减为18个都。
青田县境第二次重大变迁发生在1948年,距今不远,但影响巨大,结果是青田痛失南田福地,而且,做了600多年青田人的刘基,在籍贯上也出现了温州文成人之说。
众所周知,自唐建县以来,南田一直归属青田。明清两代,南田属青田九都。南田高山平台,是个“大旱不绝收,大水不漂流”的农业产粮区,旧志称“其赋当一县之半”,被称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北宋《太平寰宇记》云:“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勿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源世外无多让焉。”据说南田风水极佳:南田山北枕龙山为“玄武”,左辅驮山为“青龙”,右弼垄头口山为“白虎”,前案缸窑山为“朱雀”;又佐以东西两溪环抱屈曲,如双龙缓行;三道水口,锁住南田之灵气。可谓藏风聚气,山环水抱,四灵具全。刘基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南田山麓的武阳村里,刘基降生。《明史?刘基传》说:“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爚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长大后,刘基果然成为“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的人豪。
如此钟灵毓秀之地,为何会从青田划出?这事还得从日寇入侵说起。1942年,浙江抗战激烈,省城杭州在日寇的铁蹄下轮陷,一些政府机构、学校纷纷到山区避难。其中,杭、嘉、湖三地合办的省“联高”几经周转,来到南田,在刘基庙办起了临时学校。由于南田远离县城,处于西南之僻的万山深谷之中,又有盆地平畴,既可避战乱,又能作抗战根据地,作用十分独特。这就引起国民党省、市官员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些县域边地的战略位置重要,可设行政区域。所以抗战胜利后,边地设县就被当局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共有三个县的边地。除了青田县的西南部,还有瑞安的西部,泰顺的北部,这三个县的边地离各自的县城中心都很远,都是“边脚料”,治理起来都嫌麻烦。比如,现在青田最偏远的地方是万阜乡,即便交通发达如今天,从县城出发也要驱车2个多小时才到。而去南田,要从万阜往南再走三十余里地才到。再往南,还有百余里地属于青田。这么大一个地,放在古代,县官坐轿骑毛驴,光在路上就要花一个星期,其他事还办不办?搁现在,去趟月球都回来了。到了民国,好歹能拼个轱辘算有车了,但也好不到哪去,有车没路,同样没辙。其他两个县的情形基本也差不多。所以当时对这三个县来说,放弃这些边地几乎是件求之不得的事。民国35年(1946年)12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决定在瑞、青、泰的交界区域析置一个新县,新县的名称就以刘基的谥号“文成”来命名,属温州管辖。其中青田所属的南田、西坑、三阳、黄坦、岙里等5个乡和万源乡的一部分划给文成县。1948年7月1日,文成县举行成立大会,这个日子就成为文成建县日。从这一天起,南田正式从青田的版图上分离出去,成为温州文成的一部分。
紧接南田分离之后,青田县境经历第三次变迁。这次的变更地在青田的东部、东南部,也就是现在的温溪片区。当时,这一片区除港头、小峙外,基本属永嘉县管辖。1948年8月1日,永嘉县的温溪、贵岙、黄坦、霞师4个乡和林福、界坑2乡的一部分划归青田县,后来我县分别置温溪、贵岙、吴坑、小舟山等乡镇。1961年10月又作调整,将西岙、石染以及万山区的上横3乡又重新划归永嘉县。这次变迁从时间上看分两阶段进行,但从整体上看,既集中又有承接关系,是青田与温州方言区的一次接轨融合,所以将其笼统归为第三次变迁。时至今日,温溪镇成了青田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谓西失南田,东收温溪,亡戟得矛,得失各半。(朱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