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许可证:谍战题材影视剧为何扎堆——中国文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02:24
原载:《光明日报》 2009-11-20周思明 打开电视,《暗算》、《敌营十八年》、《一双绣花鞋》、《梅花党》、《羊城暗哨》、《特殊使命》、《保密局的枪声》、《夜幕下的哈尔滨》、《秘密图纸》、《黑三角》、《潜伏》、《地上地下》、《誓言永恒》、《最后99天》、《冷箭》、《剑谍》、《猎鹰一九四九》、《勇者无敌》……谍战题材电视剧闹哄哄你方唱罢我 登场,然而一出却未必比一出强。谍战电影大片《风声》导演高群书说,谍战片或反特片所代表的,正是这个时代缺失又急需的主流价值观——一种信念和坚持。他认为,作为类型片,“谍战”才刚刚开始。也许,此言在某种意义上不无道理。然而,任何事物如果缺乏理性,不给予宏观调控,恐怕也会由“稀缺”滑向“过滥”。眼下,蜂拥而至的谍战片可能正“潜伏”着这样的危机。谍战片在电视荧屏上的“火爆”,让影视制作方艳羡不已,进而乘风追高,拼死也要吃它一回河豚!谍战电影《秋喜》继《风声》后紧接登场,它觊觎的是《风声》仅在国庆期间即入袋了的1.5亿元票房。与此同时,另一部谍战大片《东风雨》亦敲定于12月上映,电影版《潜伏》也正在紧锣密鼓打造之中……

  应该承认,如今的国产影视谍战片,综合集纳了各种类型片的影视技术元素,在审美视觉效果上大大超越了以往的反特片。明星云集的阵容、快速闪跳的剪辑、生动流畅的音效,使谍战题材呈现出精美的格调和异样的风情。与此同时,浪漫爱情、激烈枪战、重重悬疑、错综矛盾、智力挑战、酷刑展示等复杂刺激的审美元素,令谍战片形式越来越丰富。不少谍战片不再单纯追逐“谜底”,其精彩过程本身就很吸引眼球。然而,谍战片在其热闹的背后,却也暴露出一只藏不住的“雷同”的尾巴:如果一部片子有女特务在发电报,其他片子一定会出现另外一个女特务,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故事桥段,只是扮演女特务的演员不同罢了;一部谍战片出现了一对从事地下工作的假夫妻,另一部谍战片也同样活跃着一双为革命从事情报工作的假伉俪;如果假夫妻、假伉俪还不够吸引人,还会有一个徘徊在革命队伍大门口的娇媚的“第三者”,当然,结局她们都会被一位颇具人格魅力的男性地下党员送去延安……

  有人认为,谍战剧的持续走热,反映了观众对英雄和崇高的敬仰。但从现实反馈的信息可知,谍战片的成倍增长以至透支,使其热度已难以持续。糖再甜,肉再香,一味施之,也一定会倒了人们的胃口。此乃常识,毋须赘言。

  返观中国电影史,首轮谍战片热潮曾“引爆”于上世纪40年代。1946年屠光启导演,欧阳莎菲、周刍主演的《天字第一号》一炮走红。此后,借鉴前苏联《无名英雄》、《春天的第一个瞬间》等谍战片,中国电影人又推出《英雄虎胆》、《羊城暗哨》等。由于之后再无创新,遂致观众审美疲劳,谍战影片便于上世纪80年代淡出。去年至今,跟风的谍战片层出不穷,由于原创力的严重匮乏,不少碟战片在形式上打起了主意:扮演敌方特工的演员从长相丑陋改头换面,个个英俊儒雅,以达到“出乎意料”的目的;而女敌特也不再是凶悍型,而是温柔有加,迷惑观众。有的谍战剧让敌我阵营的男女主人公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使我方战士陷入与多个女敌特的感情旋涡难以自拔,在国家使命与个人情感的纠葛缠绵中举棋不定、暧昧不决。还有的谍战剧细致展示特工人员设计栽赃、投毒配方、陷害他人的细节,毫不顾及其负面作用。有的谍战片更是大肆渲染酷刑,令观众难以承受其残忍精神折磨,这显然与主流价值观的立意相去甚远。

  有人总结当下谍战戏有七大“俗”:特务多为美娇娘,动作枪战齐上场,故事单薄史料挡,虚假夫妻弄成真,敌我双方恋爱忙,勾心斗角胜官场,对白肤浅旁白扛。有人曾经进行过网上调查,参与投票的一万多名网友中,69.1%的人认为,大多数谍战片系跟风之作,缺乏独特风格与精巧剧情设计;57.8%的人表示,部分谍战剧套用美剧模式,但只是盲目借鉴,失去了革命历史题材所应具备的传统特色与文化品位。

  尽管谍战片有其自身的“天然”优势,如剧情紧张、悬念丛生、令人怀旧,且投入不大、性价比高等等,但即便如此,透支必然枯竭,过度难免泛滥,最后只能伤倒观众胃口。美国著名编剧帕梅拉·道格拉斯指出,电视网的运作方式是“按照旅鼠的模式来运作的——一同奔向悬崖,大多数坠落下去。”帕梅拉·道格拉斯所揭示的正是影视圈常有的扎堆行为,这与当前我国影视圈谍战片盛行乃至过滥的状况极为贴切。因此,对于主创者而言,应该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老老实实深入生活。也许,这样一句老话不会过时:作品要上去,作家艺术家要下去。原创力不会自己从天而降。今天的生活本身就具有突出的复制化特点,剧作家、艺术家也就多了一项反抗复制化的使命。为了重拾创作的尊严,恢复影视艺术的魅力,必须还原生命的体验激情,使影视艺术创作成为生命的内在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