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北京背景音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4:3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无忧会计网 www.51kj.com 时间:2006-11-24 15:08:00   作者:蒋立宏   来源: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1卷第4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摘要]本文对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以经济为基点,对解决和缓和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安全;积极意义

    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促进国家安全的意义

    2003年10月8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政府将从政治、经济、安全、科技等六个方面加强和深化与东盟的互利合作。这对促进缓和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有着深刻意义。首先,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南海问题的缓和并解决,维护领土安全提供了可能。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问题解决前,有关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各方应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互信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求助,打击跨国犯罪和合作。宣言还确认了双方致力加强睦邻友好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的政治文件,为我国与东盟妥善解决南海问题,避免南海问题复杂化,防止世界上某些国家借这一问题对我国进行不利活动,维护我国的领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等条约,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有积极作用。2003年6月,中国全国人大常会正式决定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2003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该条约。《条约》以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立,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为宗旨,以致力于地区稳定与繁荣为目标。这是我国多年来坚持的和平共处原则的外交政策的切实体现,符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加入该条约,表明我国与东盟间的政治互信加深,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有利于双方今后的长期和平共处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促进和巩固我国良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这同样也对维护我国的政治安全,全力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再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巩固我国的经济安全。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的暴发,给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中国在这次风波中宁可减少出口也要坚持不贬值,对减少各国损失,实现经济恢复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也因此被称赞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东盟的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首先对香港的经济就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如果东南亚经济的继续滑坡,势必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稳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加快双方经济的合作与融合,增强双方的经济实力,有效地抵预各种经济风险,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粮食与石油安全起保障作用。我国拥有世界上1/4的人口,粮食问题一直是影响着我国稳定和发展的大事。我国对国际粮食进口较多。而东盟国家,主产要是泰国则是世界上第一大米出口国,每年都对我国出口大量的大米。同样,随着我国工业进程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等国的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石油纯进口国,石油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国防和经济安全的战略物资。我国石油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其中4/5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加一方面,我国南海石油被大量侵占,某些国家已经在南海地区开采石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联系与相互依赖,寻求搁置争议,共同勘探和开发南海石油,保障马六甲海峡的顺利通航等,都有着极为广阔的空间。

    第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认同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从郑和下西洋始,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东南亚一带成为我国侨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他们的到来,使以儒家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华夏文化在此广为传播,儒家文化在此地区得到了广泛认同。随着双方人员经济的紧密合作及往来交流,将使早已得到了广泛认同的儒家文化得到更大传播和深入人心。为我国保持这一文化心理的安全起到环境提供积极的作用。

    同样,除以上几方面外,双方在科技、信息、教育等方面都有相当广阔的合作空间,这对双方的综合国家安全都有积极作用。

    二、维护共同国家综合安全的途径

    中国与东盟间经过多年合作,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为今后的继续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双方须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一契机,加强更全面和紧密的合作,实现双方的国家综合安全和更多共同利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3年10月8日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表示的加强与深化双方的互利合作的几方面,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双方今后合作的前景。

    首先,加强政治对话,增进相互信任,巩固安全合作,维护地区稳定。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与东盟已建立领导人会议(10+1)、外长会议、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东盟北京委员会(ACB)等合作机制,提供了多层次对话渠道。为加强政治对话,中国与东盟签订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政治性文件,双方还宣布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些文件的签署表明本地区各国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处理好相互间存在的分歧,通过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将双方关系不断推向新的台阶。同时,也标明了双方互利合作的方向,对双方关系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双方未来更紧密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应在此基础上,加强领导人互访及高官磋商等到对话,缩小双方存在的分歧,扩大合作的范围和层次。促进相互信任与理解机制的完善,使双方的合作与发展进入良性状态,为东南亚地区的稳定、合作,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其次,深化经贸关系,促进共同发展。中国与东盟历来有较广泛的经贸往来,双方均是对方主要的贸易伙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年均增长约2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在逆境中双方贸易的增长速度仍达约15%。2003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78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2%,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309亿美元,从东盟进口473亿美元。除此之外,双方的相互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经贸往来都呈现出持续旺盛的势头。为促进双方的经贸往来,温家宝在2003年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给双方的经贸合作建立一个更高的平台。双方应积极推进东南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互拓宽出口渠道,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增长。要实现以上目标,双方须切实落实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具体内容:“1.货物贸易关税减让。2.早期收获计划。3.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简化和协调关税程序。4.实施有效的贸易便捷化措施。5.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6.对东盟新成员国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7.将合作领域扩大化到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及次区域开发等领域。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标准将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基础,与WTO倡导的贸易自由化宗旨相致,同时,它在市场开放程度上比WTO更进一步。”对中国而言,为维护我国正常的贸易秩序,扩大出口贸易,应充分利用合理规则,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相对优势和企业,重点扶持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获取利润能力强,市场垄断程度高的企业来出口,推动一批企业集团积极进行跨国生产经营,提高双方经济的融合程度,达到经济高度融合下的高度发展与繁荣。

    再次,开展科技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中国与东盟双方在地理上山水相连,在较大地区同处一个气候带,在产业结构上,产品加工业、农业等也都有相当多的共同点。双方应继续深入开展科技交流,争取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遥感技术应用、地震学、海洋科学和热带生物资源研究、资源开发技术等方面和领域的合作与研究。以这些领域的合作为基础,共同提高双方科技实力,增强双方的科技安全。

    第四、联合南海开发,维护地区稳定。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盟少数国家间较有争议的问题。经过谈判,2003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代表签署了《南海各国行为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并力求建立互信机制,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南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极重要的战略价值。其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鱼类有500多种,东沙、西沙和南沙历来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区;南海各岛积有深厚而丰富的天然鸟粪层(为优质磷)是现代农业的三大肥料之一,经济价值相当高;南海海底的油气资源更引人注目,1968—1969年,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里发表了《南海上油气资源前景诱人》的报告,现已探明的油气储存面积72万平方公里,油气储量450亿吨,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南海盆地附近还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是现代电子、航天、精密机械工业所需的高级原材料。同时,南海及其附近群岛一起构成了对亚洲大陆的包围圈,是控制东南亚,进而控制整个西北太平洋、东部亚洲和澳洲的大陆的关键,因此具有极重要的战略价值。妥善解决南海问题,对中国和东盟都十分必要。在南海问题上,必须坚决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有关条款。于我国而言,还须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采取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杜绝将此问题“国际化”等措施,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和东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为双方其共同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第五、加快文化融合,强化趋同心理。文化心理是社会中相当重要的方面,其往往能引起较大的作用。比较明显的,如韩国的大韩民族的自尊心理,使其努力图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地缘的相近,而东南亚向来为我国侨民主要聚集地,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心理又普遍存在共同点,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在东南亚相当有影响,占有独特的地位,受到东盟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可以作为沟通的重要管道,有助于各国相互理解,更好地合作。并随着东南亚地区一体化的推进,地区内国家将逐渐将主体文化与地区利益需要相结合,最终内化为一种地区意识,形成地区共同观念。文化的统一将成为政治统一的先决条件,地位不容忽视。正如赵春明和刘振林两位学者指出的“我们要大力发挥海外华人在东南亚贸易和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及中华传统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巨大渗透力,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体制,大力发展对东盟的贸易和投资,抵消日本‘雁行模式’文化的影响,并进而为我国南部地区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屏障,打破美国多年来营建的从阿留申群岛至马六甲海峡的排华性链式封锁圈,保证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安全。”

    第六、完善合作机制,促进全面发展。中国与东盟已经建立了一些颇有效的合作机制,为了进一步深化相互的理解与合作,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更高层次的合作机制,为双方在资源开发、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提供机制保障,使双方合作走向良性循环,造福双方人民。

    参考文献:

    [1]李际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OL].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 com),2004-03-27。

    [2]古小松.中国年3月,P9、-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读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9,14,82)

    [3]赵春明,刘振林.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与挑战[J].北京: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1)

    [4]苏浩.地区主义与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J]北京:外交学院学报,2003,(1)

    [5]张琏瑰,翟昆,马小军,庞中英.专题讲论:东亚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迈进[J]北京:世界知识,2003,(23) 

    [6]王毅.与邻为善以邻为伴[J]北京:求是,2003,(4)

    [7]张秀三.新时期东盟地区安全挑战与前景%D%D对东盟“合作安全”的再思考[J]昆明:东南亚,2003,(1)

    [8]陈寒溪.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J]北京: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5)

    [9]朱红勤,石磊.东盟安全合作框架对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影响[J]临汾: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0]李南杰.“南海问题”初探[J]池州:池州师专学报,2002,(2)

    [11]刘新华,秦仪.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其战略选择[J]北京:现代国际关系,2002,(12)

    作者:蒋立宏 来源: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1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