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连读:法槌起落间尽显为民情怀- 中国法院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0:06
法槌起落间尽显为民情怀 ——东营中院司法为民工作的几点启示 作者:张江涛   发布时间:2011-05-24 08:34:09
        一走进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厅,“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那样对待当事人,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帮当事人所需,诚心诚意为当事人排忧解难”首先映入眼帘。

    如今,这种要求已深深地印在东营中院每名法官的心中,成为他们办理每一起案件的标准和指南。

    一个案件,原、被告双方同一天打来感谢电话

    前不久,东营中院民六庭法官李敏在当天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被告山东东昌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打来的,说公司职工已经从原来的生活区全部搬了出来,对方也已经把补偿款打过来,是人民法院让他们体面地搬走,感谢法官。另一个是东营市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打来的,说东昌公司已经让职工搬走,他们可以按期开工建楼了,对法院工作表示感谢。

    原来,为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东营市决定把技术学院迁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进行扩建。就要开工的时候,发现新校址里面,东昌公司的职工仍然住在里面,且坚决不愿搬走。双方交涉不成,最终矛盾激化,公司职工与施工工人甚至发生正面冲突。后来,技术学院起诉东昌公司,要求他们排除妨害、赔偿损失。

    李敏接到案子后,发现问题既复杂又棘手。说复杂是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掺杂了很多历史因素;说棘手是因为技术学院开工在即,这是落实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必须尽快拿出结果。法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鉴于案情特殊,合议庭认为此案不能仓促判决,否则不但问题解决不了,反而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开发区建设和社会稳定,应尽量走调解的路子,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他们主动约见当事人,多次到涉案现场做调解工作,双方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东昌公司同意搬出,但提出技术学院需向其支付安置补偿款1000万元,而技术学院只同意支付30万元。巨大的差距让调解工作再次陷入僵局。于是他们主动向开发区有关领导反映情况,争取支持,解决东昌公司职工住房安置问题。经过多次协商,开发区研究决定,允许东昌公司在其内部建设临时住房。解决了住房问题,东昌公司领导和职工们的情绪再次得以平复。他们乘胜追击,动员技术学院增加补偿款数额,并适时找到双方信任的老朋友进行情感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一个月过后,李敏接到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两个电话。

       启示:要做到司法为民,必须强化和谐司法的意识。目前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我们要在坚定不移“除暴安良”的同时,坚持把审判的重心放在定分止争上。正确处理好打击与预防、制裁与保护、裁决与调解等审判工作与司法服务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一起执行,救活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

    近日,申请执行人瑞信投资公司与被申请执行人东营市医药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执行一案,在东营中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使该案得以妥善执决。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与东强汽车修理公司、东营市医药公司因借款担保合同产生纠纷。十年前,法院判决东强汽车修理公司偿还借款本金170万元,利息344112元,东营医药公司负连带赔偿责任。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东强汽车修理公司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债权人未能得到清偿,东营医药公司也无财产可供执行,东营中院向债权人发放了债权凭证,依法终结了该案的执行。2009年,瑞信投资公司合法取得了该笔债权,向东营中院提供了东营医药公司的财产情况,并要求恢复强制执行。东营中院依法恢复后,查封了医药公司的4处医药仓库,并通知其履行法律义务,并对该公司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

       该医药公司是东营市唯一的国有药品流通企业,承担着保障东营地区重大疫情、传染病和突发事件药品仓储和供应的任务,现有750余名职工,退休人员120人,享受遗属补贴15人,经营十分困难。被查封的医药仓库属于国家专设机构,也是东营市唯一存储急需药品的仓库。针对这种情况,东营中院制定了和谐办案、力促和解的办案思路,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沟通,并积极向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和帮助,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医药公司分四次支付款项。目前,首笔40万元已支付到位。

    启示:要做到司法为民,必须强化人本司法的意识。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最大限度地维护人的尊严,保障基本人权,实现司法的人道主义,树立人民法院亲民、爱民、护民、惠民的良好形象。

    一个调解,让久违的父子亲情回归

    就读于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中学的陈笑笑(化名)几个月前刚刚给自己改了名字:张政(化名)。今年已经19岁的他说改名源于一场官司。

    陈笑笑的母亲肚里还怀着他时就和父亲张某离异,精神上受了很大刺激。孩子出生后一直由外祖父照顾长大,跟着母亲这边姓陈。由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陈笑笑9岁才上学,而且是外祖父卖了家里最值钱的犁地工具才凑够了学费。老师们因他勤奋好学一直掏钱资助他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19年来,陈笑笑一直没有见过父亲,也没有收到过他一分钱的抚养费。

    这个嘴角已经冒了胡子楂的高个男孩说:“现在,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一直接受老师和社会的资助让我承受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起诉自己的亲生父亲,不是为了要多少钱,毕竟他现在也有自己的家,只希望他能支付我现在和将来上大学的费用。”

    这个从未和法院打过交道的少年通过当地法律援助站的律师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争取抚养费之路。案子到了东营中院,同样作为孩子母亲的审判员张素云,深深同情陈笑笑的处境,于是她决定通过调解让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有利于改变双方对峙的窘境。张素云一次次地奔波于原告和被告之间,运用亲情的力量感化了陈笑笑的父亲,最终,张某愿意一次性支付陈笑笑3.6万元抚养费,这笔费用超过了陈笑笑起诉的标的额。双方不但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长达十多年的仇恨也渐渐消融。为了表示对生父的感激,陈笑笑决定改名为张政,他说:“算是对他的一种报答吧。”

    “秉公执法和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做法让我对东营的司法行政部门充满敬佩和感激。”陈笑笑对帮过自己的每个人都记得清楚:“如果没有他们,我什么都做不成。”

    启示:司法形象来源于司法的亲和力,来源于司法的人文关怀。只有使法院工作真正贴近群众、贴近民生,及时掌握民生诉求,不断健全、落实司法为民的制度和措施,使人民群众更好地接近司法、了解司法、信任司法,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权益,更好地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