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击杀真相:在基督里的安睡 在永恒里得荣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40:24

17  在基督里的安睡

死亡!一般我们不认为死亡是基督徒属灵历程中的一部份。然而,我们毕竟是会死的,而我们则没有想过这也是一件要靠上帝恩典完成的事。我们一般也不认为死亡也是圣经的教义之一,对基督徒现今活着具有很切身的实际作用。回应。说实在的,这个题目并非一个时下基督徒会产生共鸣的题目;这个题目与现今的时代精神(Spirit of our time)相去甚远,谈这个题目,或许别人会指你是否有「病态」行为,(甚至你自己可能也这样怪责你自己)。

无论怎么说,我们只需用一点时间仔细想想,就必然会发现「死亡」在基督徒人生中的确占一席位,不仅如此,死亡标志著灵程中的一个关键时刻(great crisis)和转捩点(transition point)。

我们已经讲过,一般而言,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工作特性是漫长的、渐进的。而非突发性或危机性的。但我们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的一生乃是充满关键时刻的:一开始,重生就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因为重生内含一种洁净的大能,叫我们一次性彻底地摆脱罪势的管辖;接踵而来的乃是一种持续的、漫长的、与世界、与肉体、与魔鬼之间的争战;但这场战役总得有个了结,基督徒总不能永远争战下去,入了坟墓以后还在争战呀!这最后一站就是死亡这个关键时刻了。越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就要踏入一个崭新的领域。在本书最后一章,我们将会看,到在这新的领域里,上帝的形象将会得到恢复,原来死亡并非真正的终点,好戏还在后头。这就是为什么说基督徒最大的盼望不是死亡,而是基督在尊贵与荣耀中的再来。基督再来之后一切都要结束!但是,如果基督不在我们有生之年再回来,我们人生的路途总会先让死亡给我们画上休止符,那救恩的终曲会在此之后才奏出。这样,死亡对我们来说,就有必要好好思想。我们要对圣经有关的教导好好了解,并且好好预备自己,为主的荣耀,在基督里迎接死亡。

死亡的本质

医学和科技在近几十年来的突飞猛进,也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现实和伦理上的难题,医学界人士也为如何界定「死亡」而大伤脑筋。然而尽管科技如何发达,仍然没有为我们解开死亡之谜。从某些方面来说,反而更加增了它的神秘性。读者当中若有人曾经有过丧亲之痛的,相信一定不会忘记你们所熟悉、所亲爱的人那个躯体当中所隐含的神秘。一个垂死的人(即使他身体已非常虚弱)和一个已死的人,两者之间是有无限的差距。你说你感觉到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已经「走」了,这种感觉是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的。由于我们认识对方都是透过这个躯体,我们整个人的个性为人都装载在这个躯体里,所以当我们发现这个躯体和以往的那个不同了的时候,也难怪我们会觉得难以置信,不知所措。对有些人来说,到了这个时刻,他们才恍然意识到原来人不只是这躯体而矣,在我们里面有比这仅仅的物质更超越的东西。

但这一切不过是人类共同经历的一些特征。圣经有关死亡的教导又是什么呢?死亡对基督徒又有什么意义呢?

圣经教导说,死是罪所带来的后果。在罗马书,保罗最核心的教导,就是解释了人在整个宇宙中的状态。他指出了第一个人类的罪,藉著他的罪,死亡就临到了人间,并扩散到全人类--因为所有的人都在亚当的罪上有份,亚当是他们的代表,是带头悖逆上帝的(罗5:12-21)。这也是为什么保罗说死就掌了王权,即使在那些不与亚当犯同样罪的人身上,也有辖制权。这是不是就是圣经为婴儿夭折的解释呢?这些婴孩可是从来不曾自愿地、有意识地犯罪喔!早期的圣徒的确认为是这样的。罪的工价乃是死,而且工价平等分配,人人有份。

不但如此,在圣经里,死亡被视为罪的咒诅。死亡并不是像我们有时误解的那样,是一种祝福,一种解脱,一个平安的结局。不错,这一切在一个基督徒离世的时候或许都是真的,但这些情形实际上是与死的本质相违背的。因为死即等于决裂、离散。死乃使我们与上帝所造的契合(Fellowship)隔绝了,死亡的身体乃是极丑恶、极具毁灭性的--死乃我们「最后的仇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死将我们与我们所爱的人分隔开了;它把使我们彼此间身体、思想、心灵相联接的系带割断了;死夺去了我们世上一切的产业;他人的死叫我们与他们隔离,并将他们带到一个无法与我们沟通的地方;我自己的死则表示我撇下了我一生所爱、所牵挂的人在后面,也就是说,死将我和我生命的一部份:我的丈夫、妻子、儿女、父母、弟兄姐妹.....割绝了。

死亡还带给我们另一种的分割,不仅是我与我自己生命的一部份(即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分隔,死还把我自己分裂了--我的身体和我的灵魂分家了。我们这个暂居其中的帐棚必须留在地上(林后5:1),我这副唯一的、用以认识自己、用以与别人交往的器具,必须与我的永恒的灵魂分割开来,与我天性相违的部份(contrarary to nature)。这样的事,实在远远超过我脆弱的理性所能想通的。仅仅涉足窥探一下这种事情,已足以叫人不寒而栗。此乃咒诅也!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的主想到死之将临时,他说他心中充满忧伤。圣经形容他当时的心理状态所用的描述,暗示了主在想到他将要亲尝的可怖经历时,整个人在战栗。圣经形容主在客西马尼园的那一幕所用的形容词是属于用来形容「困惑、不安,因身体上的失调或精神上的困扰、忧伤、羞辱、失望而产生的近乎精神错乱的状态」。难怪马丁路得评述说:「从没有人像那人一样,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表现得像那般惊恐。」

所以,唯有当我们看到基督时,才能发现死亡真正的本质。在其他人身上,我们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反应,有的惧怕到不在乎,有的悲伤,有的乐观,林林种种,什么都有。而这些反应都是基于当事人对死亡之后的眺望。但当我们的主思想到死亡的时候,他却是因看见死本身而退缩起来。当他看到他究竟要藉著死来肩负什么东西的时候,他对上帝说假若许可,叫这杯可以被撤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死亡本身的厉害。死亡是生命的毁灭者,而生命则是上帝他无穷的大爱所赐予人类的,因此死亡不仅是我们最后的仇敌,同样也是上帝的仇敌。

死亡之死

虽然以上所说的都是真的,也的确是圣经的教导,但仍然不是真理的全部,至少对信徒来说,不然。因为信徒不会单单思想死亡本身。基督徒看待死亡,正如看待其他所有的事,都是「在基督里」来看的。死亡本身确实是一个叫人退避三舍的经历,但在基督里,死亡的必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新约圣经中,我们每逢读到有关死亡的经文时,所讲的总是死亡如何已被击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那些殉道者在面临死亡时才会以得胜者的姿态出现;而大大小小的信徒在自知死之将临之际,才会仍然安之若素。我们看到,在一个已经战败的仇敌面前,人们勇敢面对,好比早期卫理公会的信徒那样,他们知道他们的信徒是「安然去世」的。如果我们也想有同样的勇气,就必须清楚对基督徒来说,死亡为什么会被击败,以及是怎么被击败的。

死亡啊,你少狂傲!

有比你壮的已向你开刀,

他直捣你的黄龙,逮了你去报到,

休想我们今后会再给你吓倒!

布伦克(William C. Plunket)

基督是如何直捣死亡的黄龙、夺去死亡的权势呢? 圣经给我们提供了几个答案。

(i)    基督以和我们一样的肉身形状来到世上,以致他可以亲尝并且分担我们的死亡。希伯来书的中心思想,就是,基督成为我们的形象,体验我们的软弱,接受试探的考验,忍受我们的苦难,为了要经历死亡。他这么做,以致可以成为我们救恩的「元首」(来2:10)。他的父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好让他成为永活的救主,人类的朋友,并且能够承诺永不离开我,也永不丢弃我(来13:5)。即使他没有再做别的什么事,已足够叫死亡成为我面前的败将,因为我知道,当我行过死荫的幽谷,他会与我同在,我不会是孤单一人的,我有那位既是复活的主又是生命的主伴我同行。我们可以将这种信念,称为对死亡之惊恐的夸胜。

(ii)  基督已经征服了「那掌握死权的」(来2: 14)。希伯来书这里用的这个动词,英文圣经常常被翻译成destroy(消灭),基本上就是「废除了别人的武功」的意思(hors de combat)。原文katargeõ 这个字,有用在无花果树的比喻上,那无花果树乃是「白占」地土(路13:7),也就是说,对土地使用来讲,它丝毫起不了作用。这就是基督的死给黑暗带来的影响(参林前2:6;15:24)。死亡依然存在,但其权势已经完全给废除了。当邪恶势力试图攻击信徒的生命时(正如现今这些势力力仍然不断努力尝试在做的),发现它们已经没有权柄了。因此,它们只能欺骗吓唬基督徒,让信徒以为自己仍然在它们的管辖之下。

基督究竟是怎样征服撒但,尤其是指那位「掌握死权」的撒但的呢?基督耶稣的得胜到底带来了什么局面?他的得胜是针对撒但用来控制我们生命的钳子,即罪着手的。保罗说基督透过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过犯,以致他能够为一切王权缴械。基督藉著在十字架上的得胜,把这些权势公开示众(西2:15),魔鬼用来钳制我们的钳子就因此失去力度、脱钩断裂了--我们不必再受它的奴役。这带给我们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可以从此不必再受制于死亡的威胁!由于我们的过犯已经从我们身上挪去了,而我们也不再是可怒的儿女或今世掌权者的奴仆(弗2:1-3),死的毒钩已经由基督为我们承受了(林前15:55-57)。只要我们注视著基督的得胜,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这显然就是新约圣经为什么把圣徒的死视为圣徒的安睡,(这里所讲的安睡并不是像有些基督徒所想的那样,基督徒的灵魂会在他们离世之后和世界末日之前这中间阶段安睡)。当死亡的毒钩己经消失,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已不足为惧时,死亡反倒变成了一道桥梁,在此桥梁的另一端,即我们醒过来新的一天的早上,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与上帝同在了。纵使死亡还极力想威胁和捆绑人,但对那些把信心安定在基督身上的信徒来说,死亡只不过是安睡而矣。保罗说,这就好比一艘船解开了系泊绳,「离开了」我们灵魂今生今世所暂泊的居所,驶入无边际的海洋,在那里更靠近基督,甚至更是「与基督同在」(腓1:23)。

这一切并不是要否认基督徒的离世,仍有各自不同的、难以言喻的经历,正如我们每人的睡眠,也各有不同的经历。由于我们各人的心理构造是相当复杂的,有的人很容易入睡,想睡就睡,而有的则整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们面临死亡也是如此。在圣经中没有说死亡一定要有什么模式,因为死亡这经历本身也是上帝用来预备我们迎见他的方法。我们只能模糊地猜度,为什么有些基督徒一生非常有把握地生活,反而到了最后这一役竟会打得如此艰辛,甚至有时感到幽暗惨淡;而另一些一生比较小信的人,到临终时竟会感到格外的甘甜宁静。上帝有他的计划、目的和他工作的方式,他是不会做错事情的。我们大可以放心把自己的灵魂交付在他手中。

预备迎接死亡

如此说来,基督徒又当如何看待死亡呢?基督徒要学会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死亡。我们不应当轻易地、很肤浅地视之为无物;也不应该容许自己怕死怕得要命。基督徒要认识到死亡是我们的仇敌,但我们要欢喜快乐,深知即使死亡也无法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罗8:38),因为,在基督里,死的毒钩已经被废去,虽然死亡仍然可能会临到,或必然会临到(除非主在此之前再来),但是死亡已经无法伤害我们了。

然而,即使如此,我们发现死亡始终会带给人一些不自在的感觉,即使明白圣经教导的基督徒,在感情上也会感到有难以协调的地方。死亡摧毁了一个人在世暂时所拥有的和他所珍惜的一切。他不可能毫不难过地对死亡,向死亡表示友好和欢迎。我们必须操练自己的灵性,使自己在死亡来临之际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死亡。我们大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操练自己:

(i)            我们的心必须以基督并与他同在的荣耀为至宝。保罗就是持著这样的心态。他认为与基督同在乃是「好得无比」(腓1:23),因为对他来说,活着就是基督,死了也有益处--这益处就是获得了一个与主更亲密的关系,对主更有深刻的认识。这一切只有对那些今生爱主的人才有意思。如果我们看重基督,超过世上万事,寻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超于万事,那么,与主面对面相见,与我在世上要舍弃的一切相比,自然宝贵得多了。至于有多宝贵,我们目前也许讲不清楚,但我们起码知道一点:与上帝的儿子同在是不会叫我们失望的。

基督徒往往很容易失去这种识见。有一种想法往往很微妙地就给我们设下了网罗,例如,有人会认为只要我们今生慢慢培养我们基督徒的事奉,将来我们总会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培养对主的爱和与主的团契。我们与主的关系是件大事,不能等到死亡使者来临时才处理,因为人一定是在活着的时候死亡的!我们要清楚一点,活着的时候习惯了对上帝不冷不热,这习惯是会习以为常的。这种习惯既不容易说改就改,其后果也不能够说补尝就修尝。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但相对来说,说我们将来一定会比现在作更好的基督徒,是不怎么可能的事。基督徒为末日预备自己的灵性,必须从第一日就开始。

(ii)          我们必须以那将来所要获得的祝福来提醒自己。基督在那里,我们便会在那里与所有与基督联合的人一同相聚,有我们认识的:我们的朋友、教牧、长执、父母祖先、弟兄姊妹--大大小小凡帮助过我们的人。在天上的教会是何等的荣耀!来到众圣徒一同聚集的教会是何等的荣幸(来12:23)。

无疑,讲到将来的喜乐,我们现在知道的实在有限。还有许多问题,我们知道的答案也许只是模模糊糊的:到那时,我们彼此间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没有世上这一切的享受,或者再没有那些旧有的,上帝赐予我们在世时的关系,我们的日子会怎样过呢?那些在年幼时或婴孩时就离世的人,在天上会不会再长大呢?我们对上帝的知识是一下子顿然增加的呢,还是会经过一个过程,渐渐不断增加的呢?到时候,我们还会不会认得大家呢?这一切合乎情理的问题只有一个可能的答案:到那时再没有咒诅,只有喜乐和满足,因为上帝的祝福将毫不间断地涌至他的子民。我们今生所尝到的任何一种喜乐,到那时,只能显得不过为凤毛麟角,不足为道了。在那时,一切都会是真实而永恒的!但唯有当我们真正经历到这一切时候,我们的问题才会消失。那时候,我们就会承认说:「现在我终于『完全知道了』」(林前13:12)。

要是我们的思想能够专注在这些确据上,我们自然会以一种崭新的眼光看自己的离世和进入将来的美境。

(iii)         我们必须在今生就觉悟到这世界不过是短暂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一日活着,都必须抱著一种态度,就是以那一天可以随时成为我们向世界告别的一天。这也是保罗对哥林多人的劝告(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因为这世上的情况都要过去」,保罗说,所以「享用世上百物的」应当活着「要像没有享用的一样」(林前7:31)。如果我们对所有这一切的世俗享受不再紧握不放,反之,紧紧抓住的是基督自己,那么,那一天早来或晚来也没有关系了。当我们学会对今生的世界采取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那么,我们一定懂得怎样与将来的世界影形不离。司布真(H.Spurgeon)曾经在他的一次讲道中,就保罗的「我是天天冒死的」这句话,点出以下这个道理:

 

要是一个人是天天冒着死的,他一定不会认为死有什么艰难的。他原早已经常常操练死亡了,要他死,只是让他再示范一次而矣;就好像歌者彩排了多次一样,他已练得炉火纯青了,他只要再将那些音符发一次声,就可大功告成了。那些每日清晨到约旦河边,涉入水中与基督相交,与基督同死,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并与基督一同复活的,他们该是何等快乐的人!当他们攀上了他们的毗斯迦山(Pisgah)眺望时,将一无牵挂,他们所看到的,乃是那些早已熟悉的事物,因为他们早已研析过死亡的地图。.....愿上帝既教导我们这种处世的艺术,让我们该活出这种艺术荣美来。阿们!

那些认识到这种恩典的人,也许会跟本仁约翰所描写的那位心直先生(Mr.充Honest)一样,心感欢欣,本仁约翰在「天路历程」中写道:

 

不久,信差又来找天路客,这次是找心直。找到了便递给他一封信。信上说:「有命令召你去见主,预备好一切,可以进入天父的家。」信差也给他一个记号说:「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传12:4)。心直听见了这消息,叫齐了他的朋友们,对他们说:「我虽要死了,却不作遗嘱。我的诚实,我要带去。不过你们可以把我的诚实告知后人。」日子一到,心直便出发到江边,那时江潮适高,幸而心直生平有一位朋友名叫无亏心〔Good-Conscience〕,特来助他一臂,帮助了他安然渡过了那无桥的江。心直最后的话是:「上主的恩典掌管一切。」说完了,便离开了这世界。

「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林前12:12)

 


 

18  在永恒里得荣耀

「死亡并不是终点」!基督徒往往以这句话安慰自己,也彼此安慰。这话当然是真的,而且,这话的真确性,比那些讲这句话的人所能想像的更加意味深长。因为新约圣经不仅把福音对将来世界的荣耀盼望指示给我们看,更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死了,我们仍未曾来到圣经所指的、那个「末后」的日子(参太10:22; 24:13,14; 林前15:24; 彼前4:7)。基督徒所展望的重点不是他的死,而是跨越死亡的彼岸,是基督的再来,并且基督国度完全的成全。在此还有最后的一件关键的事情要发生。这件事在圣经里曾经多方面生动地描述过,乃「救赎工作的最后事件」。它会对作上帝儿女的生命具有决定性、关键性的影响,它会把我们带到知识之外的领域中,我们会觉得自己好像站在海岸上的人,望著一艘船渐渐驶到水平线之后,然后消失了,而我们只能猜想之后所能发生的事。这件事就是我们在永恒里的得荣(Gorification)。

在前面第十一章里,当我们谈到与基督联合的各个层面时,我们发现与基督联合的层面是何等的宽广。我们目前与基督联合的焦点,当然是基于基督曾经为我们所成就的以及他仍然继续不断为我们所成就的。然而,我们知道,在将来基督还有一件必然要成就的事工。到那时,基督与属上帝儿女的联合就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紧密。保罗对那个时候是这样形容的:

 

基督就是你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和他一同在荣耀里显现。(歌罗西书3:4)

圣经有关这方面的教导有几大特色,令人惊叹,如果我们想对作基督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我们一定不能忽略这些教导。

以上所提到歌罗西书的这段经文,是指基督最后的再来,到时也是所有已死之人的复活,以及一切事物的成全。在新约圣经,这个时刻就是主荣耀的时刻。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认识几个要点。

1)   第一点,当死亡把基督徒带到有上帝亲自同在那个地方时,(保罗说,他离世就是与基督同在;耶稣对那个悔改的强盗说:「今天你必定同我在乐园里了」),上帝为了把「全备的救恩」赐予我们,好叫我们欢欣歌唱,他仍然还要做些工作。救恩的好处,不只是我们在今生没有完全经历,从一定程度来说,即使到了我们离世的时候,仍然未曾完全经历。不是说我们死了没有什么「益处」(腓1:21),而是说上帝清楚启示给我们的计划,并不仅在于「灵魂」的救赎,即灵魂终于可以从「身体」的拘禁中被释放出来。这不是圣经中救赎的意思,这只不过是一种解脱而矣。圣经所讲的救赎是怎样的呢?上帝要使人身体得赎,人最终不会仅仅是灵体的存在而矣。所以,基督救赎之工要等到我们的身体被上帝复活之日,才算彻底地完成。

至于死亡和复活这两件事,我们不得不视之为是有时间上的差异的。当然,我们知道,时间不能作为永恒的量度标准,若用时间的观念来思想永恒,无论如何也会把永恒简单化了。然而,尽管如此,圣经本身也鼓励我们用「现在与将来」、「之前与之后」这些概念来思想未来的世界,因此,我们必须遵此而行。纵使来到上帝面前与他同在已经是极其荣耀的事,然而,之后还有更大的事为我们预备好了。

2)   我们要注意的第二点乃是,在天上还像似为基督耶稣存留了更大的事为基督徒而存留。一个人的悔改在天上已经足以产生喜乐,这样的话,经过了历世历代,目击基督的工作不断产生果效,天上的喜乐就越发增添。但这还不算,在天上还有更多可见证的事,因为到那日,天使要亲眼目睹基督再临,基督要在他曾经被羞辱过的这个世界中得荣耀。是怎样来得荣耀,什么时候他会来,我们不知道。但他必定要来这件事,乃是上帝所命定好了的。到那时,万膝都要向他跪拜,人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要称他为主。他的荣耀将彰显于世,他也要得荣耀。就在那一刻,基督徒要与他一同得荣耀,因为他们再也不能与他分离了。

3)   基督徒为何得以与基督一同得荣耀呢?这是第三点要注意的。因为当基督显现时,基督徒就会被改变,变成像他一样,不是说到了那时候,我们才得到的洁净。正如基督在第一个复活日的清晨从死里复活一样,他的灵和他的身体原先是短暂地被分离了。照样,基督徒也是如此,基督徒的身体和他的灵魂会暂时被死亡分割开来(或许需要数个世纪)。当然,这乃是一个奥秘(是违背「自然律」的),是要用信心接受的。但是妙就妙在这里,这正是我们的盼望所在。正因为「自然律」是在受罪污染的世界中运作,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当基督的救恩产生了宇宙性的影响,连自然律也要被改变!到了世界的末日,再没有比死人复活更奇妙的事了。即使在这十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主的首次复活,已经足以叫人惊叹不已了。因此,到那时,唯有到了时间的末了,我们才会真正明白保罗为什么说,罪越多恩典就更显得多这话的重要性了。也只有到那时候,我们整个人性也会变得「像基督」。

 

4)   第四点要注意的是,新约强调说,到时候,整个教会将在同一时间一同经历此事。这是何等令人兴奋的事!到时,我们每个人,各自在自己不同的灵命阶段中,有的信主多年了,有的刚信主,有的大有恩赐,有的则在恩典上软弱、恩赐也不及他人。然而,在我们之前,有多少亿万的信徒离世?但在那日,我们将一同分享主的荣耀,并且与他一同得荣耀。那时上帝好像要对他自己说:「我曾经个别的,或一小群一小群的,多多地赐福过我的儿女;现在,我要以这最后决定性的行动,公开地,在我儿子出现之际,把一切最后的特别祝福,同一时间倾予他们。」(参西3:4;帖前4:16及帖后;约壹3:2有关这一点的提示)。

 

但是,我们可能仍会问:「得荣耀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除了我们以上提到的这些一般性的要点以外,新约圣经更把四件界定清楚的事情展示给我们看。

(i) 复活-我们已经讲过复活为什么是必须的--因为人乃是由物质所组成的,不仅是灵体而矣,并且,基督来乃为了要救赎并恢复人在罪中所失去的。正如圣灵在基督生命中最后的一件伟大工作,就是复活的工作(参罗1:4),照样,基督在我们身上所要成就的也是一样,圣灵在我们身上要做的最后一件事,也就是他先在基督身上做成的事。此乃他工作的必然方向,这工作绝不会在我们复活前就改变或终止的。

如果我们因此就容让我们的思想过度地集中在复活一事的神秘细节上,那是很可惜的事。这既然是一件独特的、超自然的事,就意味著这里头所隐含的奥秘根本就是我们无法了解的,唯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此事的途径,就是基督的复活。此乃我们最大的确据,由于基督以复活的大能活着,所以我们也会照样活着;由于那曾经死过一次的基督是永远不会死的;由于叫他活着的是一种永远不朽的生命;也由于我们已经与他联合--所以那曾经叫他从死里复活的大能,也会从他那里流向我们这会朽坏的身体(见罗6:8-10;来7:16;罗8:11)。当保罗面对死亡时,他所持的就是这样的信仰(参腓1:20-26;2:17)。

 

但我们是天上的公民,切望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他要运用那使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改变我们这卑贱的身体,和他荣耀的身体相似。(腓立比书3:20-21)

这里所强调的,(也是新约圣经从头至尾所一贯要表达的),是今生和来生之间一个延续和更新,而最突出的重点乃是,在我们卑贱的身体将会奇妙地更新变化,变成像基督那样荣耀的身体。

请不要忘记,保罗自己可是多多少少深切盼望获得一个更新的身体,这身体会更适合这更新了的灵居住。他一定很清楚他那副身躯是怎样拖累他的,这身体带给他软弱、疾病及死亡;他也很清楚「有一根刺加在〔他〕身上」叫他得不到解脱,那痛苦是什么滋味(林后12:7-8);当他写信给加拉太教会的时候,他因眼睛有毛病,要把字写得很大,并以此来提醒加拉太教会的信徒,他曾经是如何在病痛中向他们传道的。当时加拉太教会的人心痛保罗到一个地步,要是可能的话,甚至愿意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移殖给保罗,以表他们对保罗的爱(加4:12-16)。也就是说,保罗知道这身体所带来的痛苦,以至基督徒会期待有一天上帝会给他另外一个身体,好让他住在其中,永享荣耀和尊贵。从这个角度来讲,福音所带来的好消息,乃是救恩所救赎的,即是身体也是灵魂,两样是一并来的。

到那日,瘸腿的可以行走,瞎眼的得以看见,耳聋的可以听到,死了的得以复活。我们这个曾经居住过的、甚至可能受过苦的、卑贱的身体,要被改变成基督的身体一样。

(ii) 改变-随着复活而来的这个改变,也是使徒教导中的一个重点。我们不仅只是「再次取回一个身体」,好像从前的那个一样,而是会更新了的身体以至可以像基督的那个一样。在这最后的改变里,带有上帝起初计划的璀灿成就。保罗说,他预定我们,为要使我们与他儿子一模一样的形象(罗8:29)。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论及有关复活的事情时,他用了三个比喻,使这种更新更容易了解。

(a)       更新就好像一粒种子埋在地里死了,为的是要长出珍贵的谷类或花朵,因此,我们能朽坏的身体虽被安置在这地上,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必然能再复活,带来完全新的生命模式。这既是个从旧到新的连续性,也是个换旧易新的改变。这种复活身体的巨大变化,就像种子变成花朵一样,这个新身体乃是从我们死亡时那个身体变化而来的,虽然如此,到那时,我们还是会认得从前的自己(如果我们以耶稣复活为先例的话)(林前15:35-39)。

(b) 正如被造之物的身体各有区别,复活的身体也会与死了的身体有别。保罗说,以星宿为例,它们与地上的动物、飞鸟、鱼类有极不一样的荣美。同时,太阳的光和月亮或其他星宿的光芒也都不一样。照样,复活的身体也会有很巨大的差异。

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卑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有能力的;所种的是属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属灵的身体。(哥林多前书15:42-44)

 (c) 复活的身体属于另一个层次,与我们现有的身体不同。现有的身体是属地的,将来的那个是属天的(林前15:48)。保罗用基督徒的两种人性来区别这件事,基督徒从前「在亚当里」,因此在亚当作为人和罪人一切的特征上都有份。所以,他活在一种属血气、属地的身体当中。然而,他这新的身体则截然不同了,这身体会拥有一切基督复活身体的特征,整个新身体的存在是崭新的。它不再是属血气的身体,只适应血气的世界,而是一个属灵的身体,适应由圣灵掌管的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保罗要暂且揭示将来的复活奥秘,他说:

 

我们不是都要睡觉,而是在一刹那,眨眼之间,就是号角最后一次吹响的时候,我们都要改变;因为号角要吹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必须穿上不朽坏的,这必死的必须穿上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穿上了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穿上了不死的,那时,经上的话就应验了:「胜利了!死亡已经被吞灭。」(哥林多前书15:51-54)

「我们都要改变!」我们可能只能用比喻来帮助自己了解那将要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实,尽管对我们来说,这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仍然模糊不清,但这盼望是叫人兴奋的。

(iii) 更新-新约圣经所用的这词句,是要让我们看见,基督开始在个别信徒生命中掌权之时,和基督最终更新天地万物,在一切事物中掌权之时,两者间的关系。在这两方面所用的都是「重生」、「更新」这类的词(参太19:28;多3:5)。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就好像种籽与花朵间的关系。圣经暗示说基督徒得荣耀的日子,也就是他们所居住的这个宇宙更新的日子。天地会像衣服被脱去一样,它会被卷起来,然后被更换(诗102:26;来1:11-12)。正如信徒要被改变一样,他周遭的环境也同样需要改变,以迎合他这新的状态。彼得后书和启示录同样见证说,在新天新地中有义居于其中(彼后3:13;启21:1)。「被造的万物盼望自己得着释放,脱离败坏的奴役,得着上帝儿女荣耀的自由。」(罗8:21)。保罗把被造万物比作一个等候生产时痛苦的妇人,她将要诞下的是一个新生命!这个新生命会在更生时诞生下来。我们要仔细观察保罗所描绘的这幅图画的震撼力,正如腓力斯(J.B.Phillips)那样,他对保罗这番话作了很美的诠释:

 

所有被造的万物都颠著脚尖,热切的渴望看见上帝的众子归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来。被造的万物现在还不能看见事情的实体,并非由于它们刻意闭眼不见,而是由于上帝定意要它们如此受限制--然而上帝给它们有盼望。这盼望就是,到了末了的时候,被造之物整个生命都要从变化与朽坏之强暴中被拯救出来,并且得着唯有上帝的儿女才能得着的荣耀的自由。(罗马书8:19-21)

这种宇宙性的更新之所以是可能的,乃是由于基督以自己的死,已经除去了死亡的毒钩。基督从人与上帝因罪而分隔这一根源上下手--因此也就解决了叫万物受捆绑的原因。他的目的不仅在于叫人得以从罪的权势和罪的存在中释放出来,也在于叫所有的万物在他的恩典中欢欣:

 

你们必欢欣喜乐的出来,平平安安的蒙引导;大山小山都必在你们面前发声欢呼,田野所有的树木也都拍掌。松树要长起来代替荆棘,番石榴要长起来代替蒺藜。这要为耶和华留名,作永远不能废掉的记号。(以赛亚书55:12-13)

(iv) 作上帝后嗣位份的成全-我们已经从各方面看到,上帝最基本和最终的目的,乃是叫属他的儿女变成和基督一模一样,好叫基督在我们当中作长子、作长兄(罗8:29)。基督是头生的,并不是指着他与父永恒的父子关系说的,而是指着他的复活和所进入的荣耀而言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身为「死人中首先复生的」,基督会以自己复活的生命模式来塑造我们,就正如我们现今在世上的生命也是被他行事的原则所雕塑一样。

我们现在已经是上帝的儿女了,但被造的万物本身却在等候「上帝的众子显现」(罗8:19),或者如Phillips所说:等他们「归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来」,因此,「作上帝儿女」还含有比「被上帝收纳」、「被上帝重生」等,更丰富的意义。

这也是约翰壹书要讲的重点,约翰说,我们是上帝的儿子,这是上帝所承认,也是上帝所宣称的。不但如此,上帝还在重生我们的时候,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性情--即我们被称为上帝的儿女时,不仅是一种法律上的名义而矣。然而,不仅如此:

你们看,父赐给我们的是怎样的爱,就是让我们可以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亲爱的,现在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将来怎样,还没有显明;然而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像他,因为我们必要看见他本来是怎样的。(约壹3:1-2)

到那时,上帝将完成他在我们身上开始了的工作,我们也会彰显并享受与他完全的相交,和美满的家庭生活。罪也好,身体、意念、肉体的软弱也好,都不再能够拦阻我们向上帝表达我们全然的爱,对他的敬拜,以及对他的忠诚和顺服。这是何等的荣耀。有多少做儿女的,不是常常回想起他们自己亲爱的父亲,然后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向父亲表达过自己的爱,现在想表达已经没有机会了。但上帝的儿女却不是如此,他们的生命蒙过恩惠,因此他们要感恩,并且能很自由表达对上帝的爱意。到那日,他们将从一切肉体的拦阻当中释放出来,然后得以真正地爱他们的父、赞美他们的父:

 


今日地位已尊贵,

他朝晋升更高位。

可朽肉眼岂能窥,

形体荣美属天辉。

皎洁形象我衣裳,

主临我灵必穿上。

自古隐藏圣荣耀,

尽显眼前不隐藏。


正是由于圣经给了我们每一个基督徒这样的盼望,我们才会切切渴望那日子来临,并且,我们要与查理斯.卫斯理一同颂扬:

救主完竣再造善 工,使我纯洁无瑕疵;

让我得见宏大恩宠,主里复现原始义。

更新变化荣上加荣,直到与主长相斯;

主前摘下冠冕鞠躬,惊叹主爱怎如此!

查理斯.卫斯理(Love Divine, All Loves Exalling)

保罗说:「再后,末期到了」(林前15:24)。也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末后的事:当我们思想到,届时我们都以复活的身体站在主前,每人都更新变化成为主的样式,天地万物也因我们被成全的后嗣身份而一同得到复生--「我们.....成为嗣子.....我们的身体得赎」(罗8:23),我们因此更可以说:「再后,新的开始到了。」那时,我们将进入永恒的光明、荣耀和喜乐里。

但新约圣经并没有停在这里,这一认识是具有其实践意义的:

 

「凡对他存著这盼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约翰壹书3:3

此乃新约圣经在凡提到救恩这些末后的事情时所给的一贯的教导。既然这些事情将要发生,那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生命要有不断更新的必要。要是有人真的相信他将来会进入那般的荣耀中,变得有与基督一模一样的形象,他现今的生活岂能丝毫不受此信念影响呢?正如圣经其他教义一样,基督徒得荣的教义也有它实用性的目的。这教义鼓励我们,也挑战我们活出一个与我们信仰相称的基督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