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少女的礼仪手机版:唐代乡愁诗的文学史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00:37

中国乡愁诗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时期有它自身的特点,唐代乡愁诗可为中国乡愁诗研究提供一个意蕴深厚的诗歌文本,提供一套乡愁诗研究的研究方法。将乡愁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或者说诗歌范式来研究可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为界。八十年代以前,涉及乡愁诗的文章多为鉴赏性的,研究性的论文几乎没有;八十年代至今,对于古代乡愁诗的研究性论文(以思乡、怀乡、念乡、乡情、乡愁为题)大量出现,这反映了学者研究视野的开拓和思维的转变。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关注乡愁情结产生的原因、古代乡愁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二十一世纪以后,除更多研究文章出现外,关于唐代乡愁诗的学位论文也有三篇。[1]所有这些表明乡愁诗的断代研究已经引起学界关注,唐代乡愁诗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均有较大突破。

唐代乡愁诗强调情感和氛围构建的浪漫主义的书写手法,在诗歌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本文论及的乡愁不仅仅是寻找家园的冲动、思念家乡的亲人,更有一种文化寻根或者精神皈依的指向,抒情对象包含与故乡相关联或者引起诗人对故乡产生某种想象的人、事、物。因此,唐代乡愁诗常常包含山水田园的描写,以他乡的山水勾引出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乡愁诗常常蕴含乡情爱情的纠缠,在思念父母、妻子、情人的激发下抒发游子之吟、边塞之哀。如果我们以作家内心世界为切入点进入文学史研究领域,从情感内涵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研究唐代乡愁诗,充分发掘和利用长期以来被忽略的乡愁诗资源,可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供文学资源与文化资源,有助于建构起基于情感基础上的更加微观具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愁苦之音易好,乡愁诗为唐诗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愁苦之音易好,乡愁诗为唐诗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唐代许多古诗人生活奔波,仕途上或升或迁,多有凭吊,常要送别亲朋好友,难免有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多用诗来表达。据武汉大学王兆鹏先生的统计结果显示,唐诗十大名篇依次是崔颖的《黄鹤楼》、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张继的《枫桥夜泊》、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岳阳楼》、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由于末三首得分完全相同,难分高下,故十大名篇实际为12篇[2]。在这十大名篇中,居唐诗百首名篇第一首的是崔颢的《黄鹤楼 》是乡愁诗,除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蜀道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首外,其他的均为乡愁诗佳作,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抒发边塞乡愁,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抒发流客乡愁,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书抒发游子乡愁,杜甫《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抒发的是家国乡愁,柳宗元《登柳州城楼》中“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抒发的是贬谪乡愁,白居易《琵琶行》中“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抒发的是贬谪乡愁,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抒发的是乱世流客乡愁,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写的是羁旅乡愁。而唐代创造名篇最多的十大诗人是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杜牧、王昌龄、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和岑参,他们都有优秀的乡愁诗传世,可见流传千古的唐诗名篇与名家都与唐代乡愁诗的创作情况相吻合。

唐代乡愁诗对唐诗繁荣在诗歌内容和题材上有创新和拓宽之功。以河南诗人为例,如汝州人(今汝州市)刘希夷突破宫体诗哀艳的情调,咏出颇含哲理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洛阳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写出乡愁的喜悦;汴州(今开封市)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令“诗仙”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颍阳(今登封市)人李颀和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人岑参的边塞乡愁诗闻名于世;巩县(今巩义市)人杜甫的乡愁诗更是卓越一世;鲁山(今鲁山县)人元结和河阳(今孟州市)韩愈的的贬谪乡愁诗千古流传;其他如颍川(今禹州市)人王建、洛阳人元稹、刘禹锡和新郑人白居易,以及福昌(今宜阳县)人李贺、怀周河内(今沁阳市)人李商隐都以其卓越的作品为唐代乡愁诗锦上添花[3]。唐代乡愁诗多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在内心深处引发思乡情感,寓情于景;诗人的志向和品质要表达出来,往往寄托在景上,把景作为咏吟的对象。当然,所咏之物要和所表达的志向品质或形似、或神似。

二、丰富了为情造文的手法,对后世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代乡愁诗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臻于成熟,佳作云集,构思奇巧,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乡愁诗最大的语言特色就是明白晓畅,能够以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实现言浅意深的艺术效果。唐代诗人乡愁的抒发,往往融入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生活、爱国思君、伤春闺怨、孤独伤感、惆怅寂寞、恬淡闲适、昂扬激愤、忧国忧民、迷恋思念等言行和情绪之中。虽然按内容分类,唐诗大致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赠思乡诗”的类型,而唐代乡愁诗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包容性成为多种诗歌范式的母体,在凸现文学情感范式的基础上,丰富了为情造文的手法。唐代乡愁诗的表达技巧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含蓄、幽默、象征、联想、以动衬静、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等,丰富多样,无所不有。

唐代乡愁诗强调情感和氛围构建的浪漫主义的书写手法,在诗歌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唐代乡愁诗在情景关系、构思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在完美的意境营造中使乡愁的表达含蓄蕴藉,以新颖巧妙的构思将乡愁表达得淋漓尽致,用具有高度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语言将乡愁表现得变化多姿、耐人寻味。特别是唐代乡愁诗的文学意象多为后世诗人沿用或援用。“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唐人诗句影响了后世华夏儿女的生活情感。后世诗人对唐代乡愁诗具有浓厚的兴趣,在高度自觉的借鉴意识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乡愁诗佳作。至今,乡愁诗仍是文学一大景观。广受欢迎的当代乡愁诗有舒婷的《还乡》、卞之琳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席慕蓉的《出塞曲》、洛夫的《边界望乡》等。[4]特别是余光中的《乡愁》生动地刻画了台湾游子的思乡之情,其影响已大大超越了文学的范畴。

三、积累了大量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扩大了中华文学的影响

唐代乡愁诗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与文化价值,因其契合了民族共同的情感心理而具有典型意义。乡愁诗是古典文学传统提供的重要积累,古典而乡土的乡愁意象使唐代乡愁诗的美学形态丰富而深刻。身逢大治大乱时代的诗人,离国去家的心灵剧痛,异乡羁旅的现实禁囿,使唐代乡愁获得了丰富的审美形态。唐代乡愁诗的名家名篇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和推广以及强化乡土情结的作用。望月思乡、登高怀亲是华夏儿女的传统习俗,前者有李白《静夜思》的助推之功,后者是王维乡愁诗的传播功效。乡愁诗创作是文学史上持续性和继承性时间最长的诗歌类型之一,唐代作为先唐乡愁诗的集大成者,贡献出了汗牛充栋的乡愁佳作,其传播广布海内外。唐代乡愁诗不论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还是在反应生活的广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高峰。

唐代乡愁诗铸就了中国乡愁诗特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格,沉淀形成了一系列乡愁意象,拓宽了文学的意境。至唐代,乡土情结的根深蒂固,使得无数边将征夫、逐臣谪客等将战争的成败、政事的冷暖诉诸故乡,以乡愁的形式寄托情绪。唐代乡愁诗积累了大量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扩大了中华文学的影响。漫游之风盛行的唐代,多少诗人痴痴守望故乡的方向,却因作者所处的境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各自的乡愁诗在景物描写上、在结构上、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各的风格和意境。诗歌中的意象是理解思想感情的关键,唐代乡愁诗对乡愁的表达手法丰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且为后世贡献了许多乡愁意象。如唐代乡愁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名篇佳句为后世乡愁诗创作提供了一系列乡愁意象。最终唐代乡愁诗超越时空,传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凭着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思乡之情易感,唐乡愁诗对后世之人的情感影响

思乡之情易感,唐代乡愁诗为后世之人提供了情感的慰藉。中国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使得故乡成为无数游子心中的一曲悲歌,是游子永远的牵挂和疼痛。乡愁对古代诗人而言,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就如影随形,难解难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故乡”意义超越了狭义上的故土概念,是心灵的栖息地,是理想的梦境,成为了一种深入骨子的悲剧情节,挥之不去,理剪还乱。岑参戎马边塞,归乡不得,令人扼腕叹息,机遇巧合写下了《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千里音讯,飞鸿传书,那一简方尺的信件,成了最纯净、最挂念的天地。

唐代乡愁诗具有宽广的表现力和美学功能。唐代乡愁诗空前繁荣,抒发诗人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抒发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抒发诗人对贬谪流放的悲愤痛苦心情和感叹士子仕途的艰难,成为唐代乡愁诗的主要内容。[5]可贵的是唐代乡愁诗人能够超越一己之乡愁体验,表达出了万世游子的情怀。唐代乡愁诗中流露出的文化乡愁并不局限于一己的故土之思和个人的骨肉亲情,还赋予故乡更为广泛的政治上的意义,从而由对自己亲人的血缘亲情和家乡故土的挚爱升华为一种强烈的爱民族爱国家的情结,最终使得乡愁具有了一种更为广泛的意义。唐代乡愁诗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学这种艺术形式,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其情感得到合理地宣泄,不至于郁结成疾。而其形成的千古传唱的名篇,对于后世同样境地之人更是起到了情感的慰藉,“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综上所述,唐代乡愁诗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才可能建构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乡愁诗与先唐和唐后乡愁诗的继承性与贯通性,既加快了文学形态的形成,也使它具备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也增添了文学史的意义。研究乡愁与唐诗创作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古代作家的内心世界与历史遭际。例如,诗人的乡土情结与功名之心的关系如何平衡?乡愁与家国情怀和送别体验以何种途径、何种方式对其创作产生影响?其中的规律性与特殊性体现于何处?诗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又如何内化为乡愁诗的意向和意境?这都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唐代乡愁诗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代的社会现实、文人思想、生活状况以及唐代乡愁诗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创作原因,有助于初步理清唐代乡愁诗创作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加深对唐诗抒情范式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乡愁诗文化特质的认识,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古代士人的乡土情结和功名意识。

 

 

参考文献:

[1]参见纪倩倩,论唐代思乡诗的文化精神与艺术新变,青岛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尹增刚,论唐代思乡诗的文化精神与艺术创造,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王娣娣,晚唐思乡诗论,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王兆鹏 孙凯云,寻找经典——唐诗百首的定量分析[J].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第40-52页。

[3]贾文丰主编,中原文化概论[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64-65页。

[4]李润霞,谈中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教学[J].天津教育,2003年,第11期,第44-46页。

[5]仲跻培.论唐人思乡诗[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第84-89页。

作者单位:郑州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