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起航城镇修改:中国史上著名的名窑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24:28
   中国史上著名的名窑图集      贡窑·官窑·御窑区别     同一单词往往具多义性,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只要联系上下文,一般不会搞错。但有时也会出现误会,之所以如此,一般是由于互相之间没有达成默契,即没有形成所谓的约定俗成。比如“官窑”二字,可能是瓷学著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了,然而仔细阅读不同作者的文字,可以发现每人在使用这个词时,同一语境中所表达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使用时内涵也会有所出入。稍作总结,可以发现这个词起码有以下四种意思:一是泛指古代所有为皇室乃至官府烧制陶、瓷器的窑场,实际上把历代贡窑都圈划了进去。如从这一概念出发,所谓“官窑”起码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 据有关报道,岳州窑曾出土南北朝时的“太官”字铭瓷片和“官”字款匣钵,而落“官”字的瓷器通常属贡窑,这在瓷学界基本已成共识 ;二是仅指生产资料所有权归皇室所有的官办瓷器窑场,不仅与所有权属民间,但烧制御瓷的“贡窑”划清界限,也区别于另—些同样是官办的烧制建筑用材、陶器的“官窑”,相当于明清人概念中的御器厂或御窑、御厂。如实指的话,除了明清景德镇珠山范围内的那个“官窑”外,历史上真正称得上这一概念的,只有北宋徽宗时的那个“自置窑烧造”的“汴京窑”及南奔后“袭故京遗制”的杭州“修内司窑”、“乌龟山窑”;第三是仅指御器厂内的窑炉,如《浮梁县志》云:“有御厂一所,官窑二十座”。虽然宋人已将官办窑场 包括作坊和窑炉两大部分 简称为“官窑”,但因明代景德镇的生产体制往往是作坊与窑炉分开经营 除嘉靖之前的御厂和少数兼有作坊和窑炉的业主完全是“囵烧”外,嘉靖时部分“厂坯”和相当部分民用器都采取“搭烧”法,而康熙以后,所有“厂坯”都实行“官搭民烧”,即官器在民设窑炉内焙烧的制度 ,为了有所区分,所以当时“官窑”一词仅指官设窑炉 《江西大志》云:“陶窑,官五十八座” ,而称官办作坊为“御器厂”、“御厂”;第四层意思实际是“官窑器”三字的简称。

由于指向有别,这就难免造成交流时的彼此误会。比如景德镇至正型元青花,有专家说它们属官窑,是基于它们与元代官用瓷器枢府瓷同出一窑,且发现有五爪龙纹;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应属民窑,理由是这些产品并非全供官用 有“至正十一年”象耳瓶上的铭文为证 ,即便有部分产品属御用之器,也只是属贡瓷性质。其实前者的立论前提是把贡窑也划入官窑范畴,属广义,后者则比较纯粹,属狭义。近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瓷学家们正在尝试将“官窑”这个词统一用法,如有专家主张干脆单独列出“御窑”这一概念,以区别于贡窑及地方“官窑”,但又有人认为“官窑”之“官”本来就不是指一般官府,而是“官家”、“官人”之“官”,再说宋人早就称“自置窑烧造”的皇家窑场为“官窑”,我们何必再节外生枝呢﹖实际上,究竟是用“贡窑”对应“官窑”,还是用“官窑”对应“御窑”都不重要,只要达成默契即可,重要的是瓷学界在超越经验主义的道路上又迈了一步。
     中华名窑越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盛唐以后产品精美,赢得声誉。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唐朝文学家陆羽,在所著《茶经》中评价全国各地生产的茶碗,将越窑产品排在首位。许多文人还在作品中称颂越窑瓷器,如陆龟蒙的《秘色越器》,施肩吾的《蜀茗词》,顾况的《茶赋》。表现出越窑青瓷的秀雅。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直到宋时越窑逐渐衰落。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着称于世。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

越窑青瓷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这从唐代几位诗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在史籍中也有“秘色瓷器”的记载。但“秘色”之说,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秘色”一说,缺乏实物支撑。在1987年,终于解开了这个谜。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秘色”瓷,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谜底。关于“秘色”瓷也有两说。一说是广义的,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一说是狭义的,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狭义中的“秘色瓷”,曾是越窑中烧制的供御之物。
     
中华名窑哥窑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

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

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

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关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象鱼子,有的象柳叶,有的象蟹爪。他欲器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传世哥窑器的主要特征: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迭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其三、"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纹片多种多样,以纹道而称之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以纹形而称之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总名为百极碎。哥窑器物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但哥窑窑址仍未确认,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悬案之一。
    
中华名窑龙泉窑    龙泉窑因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传世的龙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间,烧造历史达七、八百年之久。

龙泉青瓷的文献记载:《处州府志》记载:"章生二,不知何时人,尝主琉田窑。凡器之出于生二者,极青莹,纯粹无瑕,如美玉,然一瓶一钵,动辄十数金,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今人家藏者,尤为难得"。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之一"龙泉窑"条中有这样的记载:"宋初处州府龙泉县琉田市所烧,土细 ,质颇粗厚,色甚葱翠。亦分浅深无纹片。唐代《肆考》云:古龙泉器色甚葱翠,妙者可与官哥争艳。"

清佚名《南窑笔记·龙泉窑》亦记载:"出宋处州,即名处州青。传钱王时造者名越窑秘色,王甚宝之,用以为贵。其土质坚白,釉色葱翠,所谓'粉骨龙泉是也'。盖龙泉由来久亦。……龙泉釉色有梅子青,冬青色者,可与官窑争艳。间有纹片者,俱堪珍贵。

在《菽园杂记》中,对于龙泉青瓷的工艺有这样难得的记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它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未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紫筱,日夜烧变,侯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 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

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胎骨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处见赭褐色窑红,胎微出烧,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层透明,釉表光泽很强。装饰花纹较简练,常见纹样有鱼纹、蕉叶、金枝、荷花等。装饰风格趋于奔放。处于南宋鼎盛时期的龙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独有的艺术风格,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风格,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器型丰富多样,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颇具艺术匠心。


  
中华名窑汝窑     关于汝窑,许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

南宋著名学者叶 在其《垣斋笔衡》中有这样的记载:"本朝的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汝窑为魁┅┅。"

南宋《百宝总珍集》卷九中有一首佚名诗,"汝窑土脉偏滋媚,高丽新窑皆相类,高庙在日煞直钱,今时押眼看价例"。曹昭《古窑器论》评价汝窑器曰:"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明代学者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中对自藏汝瓷和由此对整个汝瓷进行了评价:"汝窑,余尝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针,余藏一蒲芦大壶,圆底,光若僧首,圆处密排挣针数十,上如吹埙收起,咀若笔帽,仅二寸,直塑向天,壶口径四寸许,上加罩盖,腹大经尺,制亦奇矣,又见碟子大小数杖,圆浅瓮腹,磬口、釉足,底有细钉,以官窑较之,质制滋润"。

清代学者梁同书在其《古窑器考》一书中的记载:"汝窑,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窑,屑玛瑙为釉,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薄者难得。时唐即耀诸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

瓷都景德镇素以集天下名窑之大成着称,遍仿天下名窑,汝窑瓷理当在仿之例,清代佚名《南窑笔记?汝窑》篇有仿汝瓷之记载:汝窑"北宋出汝州,有深、淡月白色两种。有有纹片者,有无纹片者,紫泥骨子,釉水肥厚莹润,骨肉泛红色,间有桔皮、棕孔。今景德仿做,用里采釉入青料少许,以不泥为骨,多鱼子纹。

关于汝窑以玛瑙为釉一事,在古文献中尚有两则记载。一则为宋周辉的《清波杂志》:"汝窑宫中禁烧,内以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可许出卖,近尤难得";宋杜绾《云林石谱》汝州石条曰:"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澈少有纹理如刷丝"。


  
中华名窑官窑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 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 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

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御用瓷器,命名为官窑。汴京官窑瓷器胎质细腻,胎釉都纤薄如纸,釉色有粉红、月白、大绿、灰油等。器形有鼎炉、葱管、空足、冲耳、乳炉、贯耳、壶环、耳壶、尊等及一些仿古铜器。不久,由于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窑也随之终结。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器型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礼器。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中华名窑钧窑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清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 '。有土焉,可陶为磁。"对钧瓷釉色之美,明代张应文着文"钧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黑色者次之,色纯而底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 |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在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对均(亦作钧)瓷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宋后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汝窑糊以玛瑙釉,末若均紫弥可珍。均窑较多汝较少,宋均声价高无论。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丽色辉千春。青者俗谓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温纯。元瓷青者偶类紫,均紫竟体腻且匀,底间稍垩芝麻酱,单数双数号码新,或以单双判青紫,无乃齐之东野人。花盆有座状如碗,一枚动值千饼银。我得一盆大于斗,容颜娇美盼日频。仿紫最精世所罕,传之子孙非长贫,千峰翠色浮几案,雨过云破无纤尘。紫者不贵有者贵。世事翻转犹飚轮。蚓泥变幻哪能揣,泪痕流下方津津,蚓走泪流不一态,一燥一润名有因。泪痕奇绝傲泥蚓,要以莹泽胜枯皴。底窃有五码则四,六角凹形浅浅唇。深藏宝刹七百载,何必瓦玺夸汉秦。一朝流传属村叟,使武件尔老病身。小松丛菊颇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后人对钧瓷的紫色的评价极高,近人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钧窑器一枚,价值万金┅┅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钧,其器皆纯色。"

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中华名窑德化窑  

在今福建省德化县,故名。其中该县境内的碗坪仑、屈斗宫、南窑岭等都是著名的烧造白瓷窑址。宋代创烧,至明代所产白瓷在全国制瓷业中成为代表性的品种,清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德化白瓷,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之称。

寂园叟在《陶雅》中评:"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质雪白,价廉而式样不俗",观世音"有彩画者,有坐像、立像者┅┅"。

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评价德化窑,自明烧造,本泉州府德化县┅┅称白瓷,颇滋润,但体极厚,间有薄者,惟佛像殊佳。

民国时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

清代干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间《福建通志》中,在记载德化著名瓷雕艺术家何朝宗时,有如下记载:"何朝宗,不知何许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为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这样向世人介绍德化窑以及德化瓷器的制造过程:"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

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 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马可?波罗的介绍,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兴趣。

德化窑种类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负盛名。

瓷塑胎质优异,别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有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其中,以何朝宗所塑最佳。《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都称其为"善塑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共宝之"。

德化窑所制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所称"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

清代德化白瓷的生产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清代的白瓷生产,已经改变了明代瓷雕以仙佛和供器为主的局面,而以生产日用器物为主,如八枝四足酒杯、瓶、壶、碗、洗等等,釉由明代的象牙变为白中泛青。

德化白瓷产品是我国历代外销瓷的重要品种之一,在海外很有影响,享有"东方艺术"之誉。       中华名窑建阳窑  建阳窑亦称建窑,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今福建省建阳为代表,窑址在建阳水吉镇,以产黑瓷而着称。唐代始创烧,宋代尤其是南宋为其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

由于宋代斗茶风尚盛行,而主烧适宜为斗茶的黑釉茶盏,亦称建盏,以水吉镇窑制品为最,颇受文人喜爱。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斗茶使用的黑釉盏,并于器底刻"进盏"、"供御"字样。

建阳窑产品使用含铁高的原料做胎,因而胎色深黑坚硬,有"铁胎"之俗称,或名乌泥窑、黑建、乌泥建等。盏内外均施黑釉,外壁釉不到底,露黑色胎。黑釉盏以铁结晶形成的斑纹为饰,呈条状晶纹的称兔毫,有黄、白两色,故又有金、银兔毫、玉毫、兔斑等别称,也有呈油滴结晶状,宋人称鹧鸪斑。铁结晶呈油珠状的称为油滴,更有少数窑变花釉,在不规整的油滴周围出现窑变蓝色,尤为珍贵。

                  中华名窑石湾窑   佛山石湾窑在今广东佛山市,始于宋代(亦有一说始于唐),极盛于明清两代。

石湾窑以善仿钧窑而着称。仿钧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但仿中有创。钧窑的窑变釉是一层釉色,而石湾窑变釉却有底釉与面釉之分。寂圆叟在其《陶雅》中盛赞石湾窑变釉色:"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色┅┅于灰釉中旋涡周遭,故露异彩,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足以方厥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石湾窑不仅善仿钧,而且善仿宋代各大名窑,宋代官、哥、汝、钧诸名窑产品,从材质运用、技法处理、艺术造型等各方面都仿得惟妙惟肖,而且有创造性的发展,梅建鹰评价曰:"石湾集宋代各大名窑之大成,仿钧而青出于蓝,独创石湾自已的艺术风格。"

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石湾陶塑,是石湾窑的典型品类,且以其"胎釉深厚朴实,造型生动传神,技法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而风靡天下。在石湾陶塑艺术发展的历史中,产生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和众多的艺术大师,成为世人敬仰和歌颂的对象。

当代的石湾,作为一个闻名于世的陶都,陶瓷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华名窑宜兴窑     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汉晋时已烧青瓷,涧滋村已发现有唐代陶瓷窑址,宋代已开始烧造紫砂器,明代的紫砂器闻名于世,清代是其高峰。

紫砂是一种炻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与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

其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

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据不完全统计,依据实物可考,从明正德(公元1506年)开始,至清宣统(公元1911年)止,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瓷设计、创作的著名学者、诗人、艺术家不下九十余人。这种情况,各代相延,因此,紫砂陶从形、质、色、神、气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儒雅风韵。

紫砂器是极其珍贵的,有"价埒黄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在宜兴紫砂器中,最受称颂的是紫砂茶壶,而紫砂茶壶的兴盛与饮茶风尚的盛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前人总结出紫砂壶的七大优点:

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其二,壶经久耐用,即使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文震亨《长物志》);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文火炖烧;其五,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阳羡茗壶系》);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明代中期以后,紫砂制作,名家迭起。风格多变。明之供春、时大彬、徐友泉,清之陈鸣远、陈汉文等,都是一代巨匠。干隆时期的陈鸿寿与陶艺家杨彭平等合作制作的曼生壶,融紫砂与书画,镌刻于一炉,把紫砂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受到人们的称道。     中华名窑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型唐以碗为主,宋代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花纹式样众多,有牡丹、萱花、飞凤、蟠螭、双鱼等,皆典雅妍丽,美奂绝伦。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梅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而颇受人们的青睐。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用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禽鸟、浮鸟、云龙等为主。

定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各地纷纷仿制。有"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中华名窑邢窑     邢窑是唐代名窑,亦是唐代最著名的白瓷窑。史传邢窑瓷器产河北省内丘,唐属邢州,故称邢窑,唐李肇《国史补》:"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陆羽《茶经》则称:"邢瓷类银……邢瓷类雪"。邢瓷是当时的贡品之一。

邢窑瓷器胎质细洁,色纯白而极为坚硬。瓷化度高,扣之如金石声。据《乐府杂录》记载:"乐师郭道元,以越瓯邢瓯十二,施加减水,以筋击之,其音妙于方响。"

邢瓷瓷器开始于初唐,中盛唐时期,已享誉海内外,唐末五代,定窑兴,而邢窑日趋衰落。


     
 中华名窑磁州窑     磁州窑是我国宋代的重要窑场,是宋代北方民窑的代表,位于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地区,宋属磁州,故名。始于宋元丰年间,终于明代,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色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其中白釉黑花最具有特色。此外,尚有绿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上红绿彩及低温黄绿、褐彩色釉瓷器,装饰技法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点。装饰题材多取于当时普遍流行的生活情景。如马戏、熊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踢蹴球等,线条流畅,风格豪放,情趣盎然。磁州窑的釉下黑彩器上,还常见题写唐宋诗词及通俗诗句民谚作为装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在宋代民窑中别具一格。

磁州窑生产的瓷器主要有瓶、罐、碗、缸、枕等日用品,也产玩具。磁州窑的瓷胎有两种:一是质地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质地粗松,呈红褐色,白釉呈奶白色,釉层均匀,无泪痕,但也有开片的。

         中华名窑长沙窑    长沙窑创始于唐代,窑址首选发现于今湖南省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故而又称铜官窑,晚唐至五代是其盛期,而衰于五代,产品以青釉为主,器物为家用寻常品,壶和罐的造型多样,其突出成就是创烧了釉下彩绘装饰新工艺。

早期釉下彩为彩斑装饰,即在瓷坯上用铁或铜料涂上斑块,烧成褐斑或绿斑。也有彩斑和模印贴花装饰相结合,即以人物,狮子等模印纹样贴在罐、壶等器物上,再在这一部分涂上褐色彩斑,经高温一次烧成。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釉下彩绘工艺,是以铁料或铜料在坯上直接绘成图案花纹,再施青釉,经高温烧成釉下褐、绿彩,也有先在坯上刻划出纹饰轮廓线,然后在线上填绘褐绿彩,再施青釉,经高温一次烧成,这种釉下彩绘工艺对今后中国釉下彩瓷器装饰艺术以很大影响,以文字、以诗作为装饰是长沙窑瓷装饰艺术的一大特点。

       中华名窑耀州窑   
耀州窑始于唐代,当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

耀州窑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