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爱你 黄英下载:中国史上的冷兵器(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0:03:05
.style3 {color: #006699}   中国史上的冷兵器(三)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0-6 1:52:00  

射远类兵器

虽然在演义小说中的作战描写大多是将对将、兵对兵的格斗,但实际上这种作战方式远非普遍现象。大多数的古代作战是依靠射远武器进行的,贴身肉搏只是在作战的最后关头采用。古代军队装备的射远武器主要可分为弓、弩、投枪、砲几大类。

弓箭

弓箭是远古人类的伟大发明,中国境内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箭镞是在山西峙峪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已有两万八千多年。由于在这个遗址发现了至少120匹野马和88匹野驴的遗骸,所以考古学家们把这里的古人类称之为“猎马人”。可见原始弓箭已足以使古人可以猎杀飞奔的野马、野驴。弓箭使我们的祖先掌握了一种不仰仗大自然的工具,大大增强了人类的自信,这在“后羿射日”的著名神话里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弓箭以后一直是中国军队的主要射远武器。据儒家经典《周礼》的说法,西周时期的弓箭已经有了很多种类。“王弓”和“弧弓”,是用来作战的,可以射穿皮甲;“夾弓”、“庾弓”,是用来打猎的;“唐弓”、“大弓”是以来学射的。箭也分成6种:“枉矢”、“絜矢”是可以带火种的火箭,用来守城和车战;“杀矢”、“鍭矢”是用来打猎的;“矰矢”、“茀矢”可以“弋射”(在箭后拖一根细绳),用来射鸟的;“恒矢”、“痺矢”是多用途的箭。而当时的弓是一种复合弓。据《考工记》,当时的制造弓的工艺很复杂,材料要用干、角、筋、胶、丝、漆“六材”。弓身基本材料为干,也有7种可供选择,最好的是用柘木,其次可以用檍、桑,最差的是竹片。制作时,冬天采干,春天浸角,夏天治筋,秋天用胶将这3种材料合成弓身(弓身中部为干,两头用牛角加强,外附以牛筋),然后再上漆。最好的弓这个过程要多次反复,“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据说当时的弓分成3种尺寸,上制为6尺6寸,中制为6尺3寸,下制为6尺。

从商周遗址出土的大量的箭镞实物来看,也确实证明上述记载不虚。出土的箭镞形制多样,绝大多数都是青铜铸造,刃口锋利。而从史籍记载的古代战争情况来看,弓箭的杀伤力是第一位的。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攻进王宫后,亲自射了已自杀身亡的纣王3箭,然后用大钺砍下纣王脑袋,悬在大白旗上示众。在《左传》所记载的春秋时期的战争中,有大量伤亡情况是箭矢造成的。

历史上的名将大多是以骑射而出名。西汉时号为“飞将军”的李广,《汉书》记载他身材高大,手臂又长,以“善射”闻名天下。平时与人喝酒,“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作战时“见敌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在被罢官后有一次夜间醉酒,见林中大石以为是老虎,一箭射去,箭头居然射进了大石。远征匈奴建立战功的霍去病也是以善于骑射而从军。东汉末年著名猛将吕布据《三国志》,也是“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如著名的“辕门射戟”的故事:吕布为帮助刘备免于袁术的兼并,叫手下在辕门外举戟,他一箭射中戟的“小支”(即横出的原来的戈刃),由此要两家讲和。东晋名将刘牢之,家传善射。历史上著名的英武之君唐太宗,也是以善射闻名,据说有一次在打猎时,遇到一群野猪的袭击,唐太宗迅速“引弓四发”,接连射死4头野猪。

弓要依靠臂力拉开,古代弓制成后用重物悬吊使弓张开,以此测量弓的强度,因此有几斤弓、几石弓的说法。南梁名将羊侃,《梁书》上说他“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二石,马上用六石弓”。1石为120斤,按照梁代衡制标准,羊侃拉开步战用弓的力量达320多公斤。而一般“弓贯六钧”(30斤为1钧)就号为良弓了,这种弓射出的箭矢射程可以达到300米以上。南宋名将岳飞和韩世忠,都以能拉开300斤的硬弓而著称。根据《天工开物》一书的记载,明代军队装备的弓分3种规格,弓身的基本材料恰恰是《考工记》认为最次的竹片,其他的用料仍然是角和胶。120斤的弓装备“上力”,“中力”的士兵配备的是不满百斤的弓,“下力”士兵的弓仅有60斤左右。

强弓射出的箭矢射程远,贯穿力强,但是需要射手经过长久的锻炼。而且大力拉开弓的同时还要瞄准,对于射手的要求相当高。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射手,比如唐初名将侯君集,从小“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后来就只好“以武勇自称”。传说中好射手可以“百步穿杨”(古代一般以5尺为1步,百步约合130米左右),但即使是李广那样可以将箭射入石头的射手,但在作战时却还是尽量在几十步距离内发射,以求射击精度。

弓箭在古代战场上一直起着主角作用。尤其是北方狩猎以及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等民族,民众自小就练习骑射,进入青壮年后就是熟练的士兵,因此在对汉民族的作战中有相当的胜面。尤其是蒙古骑兵精于骑射,每人都装备称之为“马克打”或“卡蛮”的复合弓,这种弓西方人称“基斯泰”弓,尺寸不大,适合于在马上发射,据西方史料记载其拉力一般为166磅(75.6公斤),射程可达200米。满族八旗军队也以善于骑射为看家本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朝廷还孜孜不倦的要求八旗子弟练习骑射。

弩箭

弩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弓,它的特点是将弓箭的张弓动作和瞄准发射动作分离。在弓的中央装一个“臂”,臂上开放置箭矢的槽;把弦拉到弩臂后部的“弩机”,用“牙”挂住,瞄准后扣动“悬刀”(相当于现在步枪的扳机),箭矢就发射出去了。


由于弩在拉弦的时候不必顾及瞄准,还可以用腰腹力量拉弦,因此弩的弓身可以很硬,保证具有足够的射程和贯穿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优点,掌握射弩的技巧要比弓容易得多,任何普通人稍加训练就可以上阵发挥足够的战斗力。

根据现有资料,中国是弩的故乡。传说弩是由楚国人琴氏发明的,而成书战国的儒家经典《周礼》一书则称西周军队已装备了4种弩:夾弩、庾弩是用于攻城以及守城战斗的,唐弩、大弩则利于车战和野战。

战国时期的军队已大规模的使用弩为主要武器。最著名的战例就是公元前341年孙膑设计在马陵伏击庞涓率领的魏军,“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夜间出击,万弩俱发,庞涓智穷兵败,自杀身亡。一支军队能够装备万件弩,可见弩已成当时军队的主要射远兵器。据说魏国挑选“武卒”,要求能够穿上盔甲,“操十二石之弩”,并且带上50枝箭和3天的口粮,扛着戈、佩上剑,全副武装,一天内能急行军100里。《史记》记载公元前310年,秦国的将领樗里疾率领百乘战车进入西周,西周设置军队仪仗迎接。与秦国争雄的楚国为此责备西周君。西周的大臣游腾解释说这是为了防备秦军突袭,所以排列阵势,“长戟在前,強弩在后”。而说客苏代游说燕昭王时也说,军队出战时“强弩在前,錟戈在后”。看来当时弩已是军队作战战术的重要因素,取代了原来弓的地位。显然无须经过长时间训练的弩更适合当时全面征兵制下服役的普通农民士兵使用。

张弩的拉力普遍远远高于一般的弓。战国时期威力最大的弩是韩国的制造并装备的。《史记》记载说苏秦游说韩王,说是天下的“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并提到韩国有“谿子”、“少府”、“時力”、“距来”等劲弩,“皆射六百步之外”。而且韩国士兵射技高强,可以接连发射一百箭,射穿敌人的胸口。由此韩国军队天下闻名。

战国晚期还出现了巨型的弩。《战国策》提到当时有“千钧之弩”,即使这是夸张之语,打掉一点折扣的话,那么至少当时已经有了张弓拉力在1000公斤以上的弩。《墨子·备高临》讲到,守城可用“连弩之车”,并说它有“两轴三轮”,有着一个可以转移发射阵地的车架。并又说它是以辘轳张弓,箭矢长“十尺”。箭矢上还连系绳索,如同弋射,可以用辘轳把箭矢回收回来。《六韬·军用》也记有“绞车连弩”,应是同性质的武器。所谓“连弩”,看来就是指这种弩的箭矢上系有绳索,可以回收。这很可能是因为这种超大型的箭矢制造成本很高,不可轻易浪费,射空的话就要回收以供再次装填发射。《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受方士蛊惑,误以为数次派人入海求仙不遇,都是因为海里的大鲛鱼阻挡,于是亲自带了军队到至莱州的之罘海边,用这种“连弩”射击海中巨鱼,射中一条大鱼。这倒是很象今天的捕鲸船装备的捕鲸炮。

秦汉时期弩仍然是军队的标准作战武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遣“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甚至建造坟墓时,还要在墓道内安装了“机弩”,“有所穿近者辄射之”。西安的兵马俑有一些蹲着的士兵塑像,就是准备发射弩箭的士兵。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与项羽长期在成皋(今河南汜水西北)、广武(今河南荥阳北)一带对峙,公元前203年,项羽在阵前单挑刘邦决斗,可是刘邦却历数项羽十项大罪,说是不屑于和这样的罪人决斗。项羽大怒,要埋伏的弩手射击,一箭射中刘邦的胸口,刘邦强忍疼痛,低下身子摸着脚说:“这家伙竟然射中了我的脚”。为此军心没有动摇。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亲自率军攻击匈奴,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贸然出击,结果在白登被匈奴包围。汉高祖只得施缓兵之计,与匈奴谈判。陷入包围的第7天,天降大雾,派出去的谈判代表往来双方阵地之间,居然没有被匈奴发现。陈平建议赶紧突围。士兵们持“强弩”,张弩装上箭矢,同时手里准备好第二枝箭,随时准备连射,以密集队形开道,才侥幸回到平城,脱离险境。

张弩时是用脚踏弩身,以全身力量往后拉,所以也叫“蹶张”。操作的士兵也叫“材官”。西汉初年的丞相申屠嘉就是“材官蹶张”出身。汉代军队有“材官”,以及“强弩都尉”、“强弩将军”的编制。

汉朝与匈奴的长期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汉军的弩与匈奴的弓对决。公元前89年,李陵率5000步兵出征,与匈奴单于带领的主力遭遇。李陵下令以大车结为军营,出战时“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当匈奴军逼近时,“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获得首战胜利。匈奴调集援军,连续进攻,李陵以“连弩”(应该是远射程的强弩)射单于,使单于差点中箭。最后匈奴将汉军围困于山谷,万箭齐发,一天之内发射了50万枝箭。而汉军矢尽粮绝,无法有效还击。李陵感叹说,如果再有几十枝箭也就能够突围了。结果全军覆没,李陵被俘。

三国时蜀汉的诸葛亮发明称为“元戎”的连发弩。据说是在弩臂上安装箭盒,可以安放10枝箭,每次射击只需张弦,不用安箭。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出击祁山,就是集中这种连发弩,射死了曹魏的大将张郃。不过总的来说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步兵作战中使用弩的记载不多。相反,在阵地战中使用巨型强弩的记载却越来越多。东汉已经有“车张”之弩,陈球在坚守零陵的战役中,使用可以发射“矛矢(安有尾羽的长矛)”,可以“远射千余步”。南朝也有“神弩(或称“万钧神弩)”,用来打击敌方的船舰。1960年在南京出土的一件南朝铜弩机,构造和汉代弩机差不多,而有将近40厘米长,30厘米高。以此推算,这个大弩机的弩臂要有两米多长。而北朝在边境地区的每座据点设置“强弩十三床”,每一床强弩配给牛六头,可见也是一种巨型弩。

唐宋时期仍然延续这一趋势,巨弩被广泛用于阵地作战。这种巨弩要用绞车张开,称“绞车弩”或“车弩”,同时射出7枝箭矢,中间是长3尺5寸、粗5寸的巨型箭矢,两旁各3枝略小的箭矢。据说可以摧毁城垒和舰船。宋代进一步发展,巨弩通称“床弩”或“床子弩”,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北宋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多种多弓床弩,其中最为强劲的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需要70多人绞轴张弦。发射的箭矢称“一枪三剑箭”,射程有两三百步。床弩还可发射“踏橛箭”,可以把箭矢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让攻城兵士可以攀缘爬称。据《宋史》记载,北宋初年魏丕曾将床弩的射程提高到了“千步”。1004年宋辽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守弩兵士惊慌失措,辽军还没有大举攻城,就匆忙发射,恰巧命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览。辽军军心动摇,无心恋战,于是和宋朝议和。


宋代步兵使用的弩称踏张弩,有黑漆、黄桦、白桦等等多种名号,但结构几乎完全相同。1068年李宏改造踏张弩,将弩的尺寸略微加大,发射仅几寸长的“木羽箭”(由于弩的箭矢会与滑轨摩擦,轻而长的箭杆阻力大,而且会在飞行中抖动,增加阻力,因此弩的箭矢一般都比较短),射程达340步左右(约500米),可以将一半的箭杆射入榆木。由此得名“神臂弓”,广泛用于实战。南宋时韩世忠创一种“克敌弓”,也能在百步内射穿重甲。

由于弩算是当时重武器,因此唐宋的法律严禁私人拥有弩。法律规定有1张弩的要判两年半徒刑,有弩5张就是死罪。私造的更要加罪一等。

和汉族军队依靠弩为主要射远兵器的情况不同,惯于骑射的蒙古军队并不装备弩。入主中原后蒙古军队也开始制造装备各种弩。据说元军的“神风弩”射程有800步。但是总的来说,弩不是主要装备。明初军队还装备两种弩,号“神臂弩”、“克敌弩”,但据《天工开物》,其射程最远不过50步,但在射程内的穿透力强于弓,主要用于守城,野战时仅用弓。巨型弩也已大大简化。

由于火器的登场,明朝军队以后不再装备弩,弩往往只是民间的打猎工具。清朝军队则一直没有弩的装备。

投枪

投掷尖头木棍可能很早就是打猎的方式。以后投枪也成为武器。西周的贵族在饮酒时有“投壶礼”,大家用小型标枪投入壶口助兴,或许就是由作战时投枪发展而来。不过在宋代以前中国军队并没有投枪的装备。

    宋代是一个大力发展射远武器的时期,军队将投枪作为制式兵器,称“梭枪”。蒙古军队装备的长投枪长一丈,两头都有刃,也可以用于肉搏;短投枪是三尾标枪,长四五尺。

    明代步兵用的投枪叫标枪,水师战船用的叫“镖”,有犁头镖和小镖。主要的特点是枪头较重,枪杆长7尺左右,用较软的木杆或细竹制作,可以投二、三十步远。清朝的水师装备了几种镖,有手镖、犁头镖、铁斗镖等名目,尺寸较小。



砲的字义原来就是“抛”,是用抛掷石块打击敌方,所以部首是石。和古罗马军队普遍装备以筋腱扭力发射的抛石机的情况不同,中国军队较晚装备这种重型武器。史籍记载中首次明确提到在战争中使用抛石机,是公元200年官渡战役中曹操的军队以“霹雳车”发射大石块,摧毁袁绍军队的“橹楼”(阵地战中用以向敌方阵营发射矢石的塔楼)。据说这种抛石机抛射的石块发出呼啸声,因此称霹雳车。

在南北朝时期的史书记载中,使用抛石机战例的记载很多。当时将抛石机称为“拍车”,可见是一种装在车上的抛石机。573年,南陈将领黄法抃率领陈军进攻北齐据点历阳(今安徽和县),这支军队装备有很多的拍车,到了历阳城下,“竖拍”,猛烈发射石块,破坏了历阳城楼,得以攻下这座重要据点。南北朝对峙,很多战事是在江河地区展开的,主要的作战装备为“拍舰”,把抛石机装在船上攻击对方船舰。567年南陈大将吴明彻进攻叛变的湘州刺史华皎和后梁的联军,双方在洞庭湖决战,南陈军先派小战船逼近,等对方的石块消耗殆尽,乘机出动大船巨拍,将对方的主力拍舰全部击沉。

 


抛石机在唐代仍然是为完成特殊任务才装备的武器。639年侯君集率军远征高昌,为此征募了山东地方的“善为攻城器械者”。先后以巨型“抛车”攻击柳谷城,“抛车石击其城中,其所当者无不糜碎”,以至守军无法上城墙守卫,很快攻下该城。再攻击高昌都城,仍然以抛车为主要武器,迫使高昌国王投降。“安史之乱”时,李光弼坚守太原,在城中设置“大礮”发射巨石,打击叛军集群,一发石块打死二、三十个,叛军为之胆寒,不敢迫近作业。

中国古代的抛石机主要依靠人力拉动一根巨型长木杆,木杆下方有轴,利用杠杆原理和离心力将放置在木杆梢头皮袋里的石块甩出去。宋代军队普遍装备抛石机,并且定名为“砲”。《武经总要》称:“凡砲,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当时军队装备的砲有十多种,小的“手砲”,发石半斤,两人操作,是近距离作战兵器。中型的单捎、双捎、旋风、虎蹲等砲,使用40—100人拉砲绳,可以将最大25斤的石块发射到50—80步(约78—125米)的距离。巨型大砲要几百人拉砲绳,发射的石块可达上百斤。不过这种巨型大砲是固定式的,一般只用于攻城或守城,战役结束就拆除,并不是常备武器。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抛石机是1273年元军围攻襄阳城时使用的“襄阳砲”。这是一种新式的抛石机,是在抛石长杆原来靠人力拉动的部位安装一个巨大的平衡重锤,安上石块或铁块,利用重力使长杆竖起甩出砲石,基本原理与打水的桔槔相同。这种抛石机使用人力不多,但抛射距离远、抛射重量大,而且发射速度快。当时襄阳攻守战已经进行了4年,元军久攻不克,回回人亦思马因献计,制造了这种大砲来攻城。据说它发射的石块重达150斤,飞越城墙后,“入地七尺”。宋军的防守工事纷纷被打破。宋军苦等援军不至,守将吕文焕最后被迫投降。


 


利用重力发射的“襄阳砲”以后成为元军攻城夺寨的重要装备,并且传播到了欧洲。据欧洲史料记载,巨型的“襄阳砲”使用的平衡重锤可达10吨重,能够将200—300磅(约90—140公斤)的石块抛射100米远。而在中国,这种抛石机却逐渐消失。元末战争中使用的大砲,大多还是中国传统式样的人力抛石机。据《明史·兵志》记载,明初朝廷兵仗局还有制造“襄阳砲”的任务,不过是排列在“火器”的标题下,可能并不是抛石机。随着在战场上火器运用的普及,明朝军队不再装备各种抛石机。

附:弹弓

        古代小说里常有用弹弓做武器的故事,比如《儒林外史》里的萧云仙,凭着一把弹弓,打败了造反的“苗子”。但是在正史里,几乎没有这样的记载。在史书里弹弓都是用来打鸟的工具,或者是不良少年的作恶用具。比如《左传》记载晉灵公“不君”,喜欢在高台上用弹弓弹射行人,看人们抱头躲避的模样取乐。《晋书》记载后赵石虎“善弹”,也是喜欢弹人取乐。《梁书》载叛将侯景喜爱的消遣是“弹射乌鸟”。隋末大将宇文化及也是善用弹弓,不过并没有他以弹弓作战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