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阿密天气:党员干部要象“雄鹰”?用世界眼光看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42:39
党员干部要象“雄鹰” 用世界眼光看中国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读后
桑林峰
 
2011年05月17日08:53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点击播放按钮,可以“听”新闻

庆祝建党90周年 人民网举办“党员书评”有奖大赛
张维为教授所著《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把自己走访过的一百多个国家的事实来和中国比较,提出了“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内涵,给了读者用世界眼光看世界、看中国的窗口。
具有世界眼光,是我党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之一。所谓世界眼光,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包括深邃的战略视野、开阔的思路胸襟、博大的人文修养。只有世界眼光,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这也是全球化时代对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培养世界眼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多看书,多看具有国际视野的书,通过作者的记述,结合自己的思维,磨砺自己明亮的双眼。《中国震撼》这部书,无疑是培养世界眼光的上佳作品。
用世界眼光看世界,贵在熟悉世界。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国震撼》用一百多个国家与中国对比,让我们认清了中国,看清了世界。作者通过美国、印度、东欧、东亚等国家发展模式与我国比照,得出很多客观公正的结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不是‘专制’比‘民主’有效率,而是‘良政’比‘劣政’更有效率、“只有改变自己,世界才会因你的改变而改变”、“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这些论断深刻启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模式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用世界眼光看世界,重在学会分析甄别。看到的、听到的往往不一定是真实的,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方法分析出来的东西,往往是可信的。有些党员干部在西方价值观、西方发展模式、西方意识形态面前缺少话语权,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世界眼光,不会分析问题、辨别问题。《中国震撼》采用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为我们澄清模糊认识,把握世界潮流,提供了有益借鉴。比如民主,作者证明了西方的民主是“游戏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仅说“民主是个好东西”还不够,“优质民主才是真正的好东西”。比如普世价值,公平正义博爱等都值得推崇,但西方的价值不是“普世价值”,不值得学习。再比如人权,西方的人权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解决好气候变暖、贸易保护主义、消除赤贫等全球性问题,而中国的人权坚持以人为本,人人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可以很好地丰富西方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人权理念。其实,西方哲学强调个体,中国哲学强调整体,两者本来完全可以互补,就像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看到森林也要看到树木一样,这样才可以深化我们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
用世界眼光看世界,深厚的底蕴是支撑。知识不深厚,阅历不丰富,世界眼光是长不出来的。作者实地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才得以看清世界,描绘未来。特别是作者总结的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八个特征,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以及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即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本、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还有可能影响世界的八大中国理念,即实事求是、民生为本、整体思维、政府必须是善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与选贤任能、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等。这些特点和理念,反映了作者的学识涵养,也给我们了解自己、认识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同时,它也启示我们,一个人只有读万卷书、经万件事、师万人长、行万里路,才能具备世界眼光。
西方有句谚语:鹰有时比鸟飞得低,但鸟永远也飞不到鹰那么高。美国大作家马可·吐温也说过一句名言: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不能做“只有榔头的人”,要做一只“雄鹰”,用世界眼光看清世界潮流,顺势而为、提升自己,不辱使命、不负重托。